1. 程式人生 > >六藝、二技、二專

六藝、二技、二專

六藝、二技、二專

——淺談畢業生的個人發展

中軟國際高階副總裁  技術總監 王暉

 

都說十年寒窗苦,從小學到大學畢業,一般人都要經歷16年,加上幼兒教育、碩士,很多人都上了20年學。在這期間,個人付出了很多努力、父母付出了大量心血、國家也提供了各種資源,這些都轉化為學生對未來的期待。

大部分學生在畢業分配的時候都很迷茫,現在應屆畢業生的分配已經是雙向選擇,用人單位可以選擇學生,學生也可以挑選用人單位,但是學生在選擇用人單位的方向上普遍比較蒼白,基本就幾個問題:單位能給多少錢?我未來的發展空間多大?能夠給我提供怎樣的待遇?……實際上,很多問題是需要自己給出答案的。

畢業生就業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考慮:1、確定職業發展的型別,未來發展基本可以分為三種類型:舒適安逸型、艱苦創業型、隨波逐流型,確定型別之後就可以大概確定目標工作單位輪廓,這就是要“入對行”2、再確定工作地點,目前的戶籍制度使這個問題很重要,這就是“找對地兒”3、選一個好領導,特別是與上述發展型別相適應的領導,這樣你才能為自己所追求的發展型別營造一個好的工作空間,這就是“跟對頭兒”。如果你選擇了“艱苦創業型”的發展型別,更要充分理解“30歲以前掙的錢是紙,30歲以後掙的錢是錢”的道理。堅持上述三點基本原則後,你絕對可以得到很好的鍛鍊和成長,試想,在目前這個雙向選擇的市場經濟社會,又有哪個單位能夠、或者敢虧待一個真正的人才呢?

你是人才嗎?怎麼儘快成為一名人才呢?作為畢業生的你準備好了嗎?

首先,你必須努力把自己培養成高素質的人,這裡講的高素質是指社會道德、商業道德層次的內容,包括:責任心、誠信、堅持、主動、懂得感恩等優秀品質,也包括聰明、敏銳、果斷等基本素質。一般來說,較高的情商對於未來走上工作崗位非常有幫助,情商對智商有明顯的放大作用,且職位越高幫助越大。這部分不是本文介紹的重點。

其次,應做好技術準備。由於技術方面的內容範圍較廣、專業性較強,所以只能介紹我們公司——計算機應用系統諮詢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的需求,這部分是本文介紹的重點。

從長久來看,從事計算機軟體行業主要有三個發展方向:1、仕途:其實在IT圈裡沒有傳統的當官的概念,從專案經理到部門經理,再從部門經理到事業部總經理、……到公司總經理。在這個過程中,專案經理開始對一件事負責、部門經理增加了管人(綜合調配人員、管人員成長)、事業部總經理負責一個業務、總經理可能就簡單描述成類似“30%增長”這樣很簡單的目標,越是這種簡單目標實現起來越是複雜,所以,級別越高工作越複雜、所負責任越綜合,當然收入也越高。2、銷售:銷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在任何公司中,想收入超過老闆可能只有銷售人員比較容易做到了,因為銷售人員都是按目標拿Bonus的,技術人員做銷售有天然的優勢,特別是做大專案諮詢型銷售,如果沒有深厚的技術功底恐怕就很難勝任。3、資深:上述兩種職業路線基本屬於轉行,本條所講的“資深”就是屬於持續發展了,包括資深工程師、資深售前、資深科學家等等,這也是很多人,特別是性格內向、溫和的人不錯的選擇。

無論走哪條路,打好基礎非常重要,這就是我們提出的——“六藝、二技、二專”

“六藝”:

六藝是指加入軟體行業,成為一名“軟體工程師”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有如當廚師掌握鍋碗瓢勺、煎炒烹炸一樣,一個軟體行業的技術人員試圖跳過“軟體工程師”這個基本崗,就會根基不牢,將來發展必定受限:

第一藝:深入掌握一門開發語言(1ava、·Net等),以及相應類庫等常用資源的使用。開發語言就像武功中的劍法,深入掌握某一門就能窺視武功的奧祕,以後學習其他的就非常容易了。這方面的內容,學校教育主要欠缺對類庫等常用資源的介紹和訓練。

第二藝:熟練使用相關開發工具(包括開發工具IDE、Project工具、程式碼管理工具等),這就相當於要找一把順手的寶劍,久練久熟、人劍合一,這樣工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這方面學生一般不重視,殊不知考試寫在紙上的程式和可以賣的軟體及服務就差在這兒了。

第三藝:對資料庫知識的掌握和資料庫產品的使用。從歷年經驗來看,這部分是學生學得很多、但掌握得很有問題的部分,包括:過分強調第三正規化、不當使用“事務”、不重視SQL語句的效率等等,特別是對資料庫的掌握侷限在SQL語言方面,不重視在具體資料庫產品上的實習。

第四藝:對執行環境的基本掌握(如J2EE伺服器、DB2資料庫等)。所有程式都是執行在一定的環境上的,90年代中期之前,這些環境基本上是裸的作業系統,目前,這些程式基本上都執行在“中介軟體軟體”上,這些中介軟體都非常複雜、功能強大,我敢說可能你會寫Java B/S程式、但可能不會把它部署到IBM WAS或BEA Weblogic上。

第五藝:文件能力,接受技術管理的技術和能力。這好像很容易,但是實際上很困難,每個公司的技術文件都有一定的規範,可以說它是八股文,也可以說是議論文。現在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不學語文,學理工科的同學又普遍存在“重理輕文”現象,所以應屆畢業生一般到公司後都需要經歷一段非常痛苦的過程。另外,很多學生存在“重程式、輕文件”的心理,部分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滿、自以為是現象,管理上也想另闢蹊徑,這與公司技術管理是嚴重衝突的。

第六藝:熟練使用網上相關資源。自從.Com浪潮以來,INTERNET已經沒有神祕可言了,用“資訊爆炸”來形容INTERNET絕不過分,但是學生中有多少人知道如何使用網路?有多少人不是在上網玩遊戲、聊天?我想,至少要學會利用網上的開放原始碼資源、利用網上的專業技術論壇才能夠叫會使用網路。

身懷“六藝”基本上就可以入門了。

“二技”:

“二技”是作為工程師進階的重要技能,“六藝”就像掌握了一門劍法,“二技”就是基本的內力:

第一技:演算法和資料結構涉及的開發技巧相關內容。這方面的課程是計算機類院系必修課程,相關的還包括編譯原理等。很多時候,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與否是區分計算機和非計算機專畢業工程師的特徵性內容,象排序、遞迴等演算法在實際專案中經常使用。

第二技:面向物件軟體開發方法相關知識。面向物件不是簡單的UML或一門面向物件開發語言。它首先是一種方法論,這種方法論不是用於程式開發,而是用於系統方面,用於揭示事務的總體和部分的關係,以及描述事務的方法。現在提到很多的“SOA”,實際上就是“面向物件”的一個延伸。

有了“二技”基本上就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工程師了。

“二專”:

“二專”不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不在實際工作中也很難學習掌握。

第一專:軟體工程相關知識(結合IS0 9000、CMM、RUP、XP等方面的綜合學習),以及在軟體架構方面的造詣(例如SOA),及其持續學習能力。掌握這方面的內容就可以成為“武林盟主”了。學習掌握如何組織技術資源、技術力量完成一個巨集偉工程,該工作已經跳出程式本身,是從軟體、甚至系統的高度看問題了,這是走“仕途”的基礎。

第二專:從技術(主要是架構、專案管理方面)諮詢走向業務諮詢。什麼叫諮詢?計算機是輔助工具,不懂服務物件(就是客戶)的業務沒法做諮詢,幹什麼要學什麼、學什麼要深什麼,要早於、深於客戶提出採用計算機技術解決管理或生產問題的方案才能夠叫諮詢,這就屬於走偏“銷售”的路子。

肺腑之言,望聞者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