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競爭幣、競爭塊鏈、應用程式

競爭幣、競爭塊鏈、應用程式

競爭幣、競爭塊鏈、應用程式

  區塊鏈是⼀項具有⾰命性的新技術:⼀種基於⼯作量證明的去中⼼化的⼀致性機制。

  競爭幣(alt coin)

  在⽐特幣的塊鏈上層,可以實現⼀系列的協議層。元幣、元塊鏈或者塊鏈應⽤程式以塊鏈為平臺,或通過增加協議層的⽅式擴充套件⽐特幣協議。如彩⾊幣,萬事達幣以及合約幣。

  競爭塊鏈”(alt chains)。競爭塊鏈通過實現⼀致性和分散式賬簿機制來給諸如合同名字註冊和其他⼀些應⽤提供服務。競爭塊鏈的典型代表:域名幣、以太坊和 NXT。

  有⼀些⽐特幣的競爭者,⽐如Ripple等,也提供電⼦貨幣和交易⽹絡,但並沒有像⽐特幣⼀樣使⽤分散式賬簿或者⼀致性機制。這些不基於塊鏈技術

的電⼦貨幣系統不在本書的討論範疇,故不會在本章節出現。

元幣平臺

  元幣元塊鏈是在⽐特幣之上實現的軟體層,也可以認為是覆蓋在⽐特幣系統之上的平臺/協議

   元幣的第⼀個實現利⽤了⼤量的 hack 技巧把元資料新增到⽐特幣塊鏈中,⽐如:

    1)使⽤⽐特幣地址編碼資料

    2)利⽤空⽩的交易欄位存放新協議層增加的這些元資料。  

1、染色幣

  ⼀個“被染⾊的”幣,是⼀定數額的重新⽤於表達另⼀種資產的⽐特幣。所謂“染⾊”也僅僅是⼀種隱喻,並⾮字⾯意思,⽽是指增加屬性(⽐如給個顏⾊)的⽅式。因此,染⾊幣並沒有顏⾊。

  染⾊幣由特殊的錢包管理,這類錢包儲存和解析依附在染⾊幣上的元資訊。被染⾊的⽐特幣也可⽤通過刪除附著資訊的⽅式,也能將“被染⾊的”⽐特幣恢復為普通⽐特幣。

2、萬事達幣

  萬事達幣是另⼀個建⽴在⽐特幣之上的協議,該協議⽀持多個平臺對⽐特幣系統的擴充套件。萬事達幣使⽤名為MST的代幣來指導交易,但它並不是⼀種通貨。相反的,它服務於其他應⽤平臺,⽐如⽤⼾貨幣,智慧財產代幣,去中⼼化的財產交易和合約系統等等。就像HTTP協議是TCP協議的應⽤層⼀樣,Mastercoin是⽐特幣協議的應⽤層協議

  萬事達幣通過⼀個名為“exodus”的⽐特幣地址(1EXoDusjGwvnjZUyKkxZ4UHEf77z6A5S4P)的進出交易機制來維持協議的運⾏。萬事達幣協議正從利⽤“exodus”地址和多⽅簽名的機制轉向利⽤OP_RETURN⽐特幣操作符來編碼資訊。

3、合約幣

  合約幣是另⼀個建⽴在⽐特幣系統之上的協議層。合約幣利⽤⽐特幣指令碼語⾔中的OP_RETURE操作符記錄元資訊來增加⽐特幣交易的額外資訊。合約幣使⽤名為

XCP的代幣維持整個系統的運⾏。

競爭幣/山寨幣

  競爭幣主要⽤做貨幣,⽽競爭塊鏈則不是。

  嚴格意義上講,⽐特幣的第⼀個克隆並不是⼀個競爭幣⽽是⼀個名為Namecoin競爭塊鏈

  1)第⼀款競爭幣名為IXCoin,出現於2011年8⽉。IXCoin更改了⽐特幣的⼀些引數,尤其是通過調整每個新塊的獎勵為96個幣,從⽽增加了貨幣的發⾏量    

  2)2011年9⽉,Tenebrix釋出。Tenebrix是第⼀款使⽤了其他⼯作量證明演算法(script)的加密貨幣,這種演算法起初是為了防⽌密碼遭暴⼒破解⽽設計的。Tenebrix的⽬標是通過使⽤這種消耗記憶體的演算法來實現⼀種不依賴GPU和ASIC芯⽚的電⼦貨幣。

     3)萊特幣還把新塊產⽣的時間從⽐特幣的10分鐘縮短為2分半鐘。考慮到萊特幣8,400萬的貨幣總量和相對更快的確認速度,很多萊特幣的擁躉相信與⽐特幣相⽐,萊特幣更適合零售業的交易。

 

  ⽐特幣和萊特幣為基礎的競爭幣數量在2011和2012年呈持續增⻓狀態。到了2013年,有20種競爭幣在市場中謀求⼀席之地。到2013年年底,這個數字增⾄200種,2013年也因此被譽為“競爭幣之年”。競爭幣的增⻓在2014年依然沒有放緩,截⾄本書截稿,市場上的競爭幣數量已經達到了500種以上,其中超過⼀半的競爭幣克隆⾃萊特幣。

  

  競爭幣和⽐特幣的不同之處的⼏個問題:

    

  還有⼀些有關關鍵財務和市場指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