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關於消費和理財

關於消費和理財

今天好好算了一下自己花的錢,嚇了一跳。七月份到十月份起,不僅把研一攢的錢都花光了。而且十月、十一月這兩個月把每月發的2000都花了還多了一點。

研一攢的應該有5000吧。10*800=8000,再加上買點別的,肯定有5000了。

這幾個月都幹什麼了呢?七月份到杭州溫州玩了一圈,回家一趟;買了化妝品、眼鏡、衣服鞋子之類的;打耳洞買耳釘飾品之類;十月份和同伴去玩;給自己買各種吃的、水果、方便麵、外賣;週末吃飯逛街加上平時大手大腳地花服務費。沒買任何電子產品或其他大件,算算小一萬沒了。如果沒有買這些的話,五個月4000足夠了,包括吃喝、週末去玩、節制點外賣、分次買化妝品和其他飾品等。其他不必要的5000花在出去玩(3000)、化妝品衣服隱形眼鏡和飾品(2000)上了。

但是仔細想想花這些好像也沒什麼不對···至少花了這些錢我外表變得更好看了(即使是心理上的)、多了一段美好的人生經歷,不是嗎?

經過思考,目前階段,以一年為週期攢錢是合理的,即一年攢一個大錢,然後花一半剩一半。花的一半可以是電子產品或旅遊之類的大件,剩的一半用作下一年的機動費或繼續攢著。避免通貨膨脹同時也滿足了消費訴求。

我決定既要攢錢,也要花錢。該花的地方花,提升自己是實實在在有好處且不能省的,給家人買東西是每月必要開支。而不該花的地方堅決不花,比如一些服務費等,或者別人請我我非得AA,少點外賣多吃食堂,少打車,同樣的物品多看幾家就能更省錢,吃的買經濟實惠的,用的不要非得買更貴的那種圖個心理安慰(純金耳釘買了一個多月就折了,花十幾塊能搞定為什麼要花五百呢,雖然確實好看高檔一些,但是自己還沒那麼高的消費能力不是嗎)。

下個月開始省著點花吧,每個月攢1000~2000,過年之前應該有8000-10000元,寒假帶周偉東去學書法,自己也學點東西,畫畫、鋼琴什麼的。按這個速度攢錢(每月1000-2000),明年夏天有12000-14000,七月份帶全家人到大連或者青島海濱城市玩一個星期,這是自己一個小小的理想,因為爸媽沒去海邊玩過,也沒坐過飛機,趁他們身體還不錯帶他們多看看這個世界;而且要是不攢,這些錢也不知道花哪裡去了。按照人均200元/天的標準,200*3*7+路費=6000-7000,毫無壓力,還能剩下5000-8000開始過研三,完美~~

研三把注資分配都改成國密卡,之前飯卡里攢的錢應該夠一年了,萬一不夠再充,利用之前剩的錢買需要的衣服和化妝品。可以種草,看美妝博主的飾品或者小紅書研究什麼好用,但不能想要啥買啥,要理性想一想是否合理。這樣研三幾乎每個月最多能攢1.5k

,除去寒暑假帶周偉東上英語補習班,到畢業有1w,國密卡里攢的一萬多足夠買個好的膝上型電腦再買個別的配件了,不打算買蘋果就給家裡再買個桌上型電腦或者按摩機(有待商榷,不知對身體有無好處)。

這樣畢業不管是租房子還是住所裡,1w啟動資金都足夠了,家裡還有了一臺臺式機,開森啦啦啦啦~~~

想象另一種極端情況,如果剩下的一年半杜絕一切消費,從不出門從不買東西,吃飯都在所裡,僅僅寒暑假回家,那麼能攢2000*18=3.5w。多了2.5w塊,然而這2w塊有什麼意義呢?如果這樣生活的話就失去了樂趣。而且工作後這些錢也不過是2-4個月的工資而已,還不考慮通貨膨脹,嗖地一下就過去了換來了一年半失去樂趣的日子,完全不值得。而我現在用這些錢帶家人出去玩、提升自己的外表和能力、購置了新電腦和桌上型電腦、讓弟弟的英語水平進步,錢花得非常滿足和幸福,十分值得。因此,上述計劃是十分合理的,要有嚴格執行的恆心和毅力,還要適度消費避免矯枉過正過度攢錢。

總結:研二每個月至少攢1000,研三1500。養成合理和適度的消費習慣。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