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作業系統 第六章 1 I/O

作業系統 第六章 1 I/O

1、輸入輸出(I/O)系統的組成 :(硬體角度)

  1.     需要用於輸入、輸出和儲存資訊的裝置
  2.     需要相應的裝置控制器
  3.     控制器與CPU連線的高速匯流排
  4.     有的大中型計算機系統,配置I/O通道

2、I/O   軟體的層次結構及層功能:(軟體角度)

①使用者層軟體 :實現與使用者互動的介面,使用者可直接呼叫在使用者層提供的、與I/O操作有關的庫函式,對裝置進行操作。

②裝置獨立軟體: 用於實現使用者程式與裝置驅動器的統一介面、裝置命名、裝置的保護以及裝置的分配與釋放

等,同時為裝置管理和資料傳送提供必要的儲存空間

③裝置驅動程式 :與硬體直接相關,用於具體實現系統對裝置發出的操作指令,驅動I/O裝置工作的驅動程式。

④中斷處理程式 :用於儲存被中斷程序的CPU環境,轉入相應的中斷處理程式進行處理,處理完後再恢復被中斷程序的現場後,返回到被中斷程序。

軟管理集合:裝置獨立性軟體、裝置驅動程式、中斷處理程式

3、I/O系統的基本功能:

  • 隱藏物理裝置細節
  • 實現裝置無關性
  • 提高處理機和裝置的並行性
  • 對I/O裝置進行控制
  • 確保對裝置正確共享
  • 錯誤處理

4、I/O/系統的層次結構:

  1. 層次結構:    系統中的裝置管理模組分為若干個層次
  2. 層間操作:     下層為上層提供服務,完成輸入輸出功能中的某些子功能,並遮蔽功能實現的細節。

5、i/o系統介面:

     資料的存取和傳輸都是以資料塊為單位的裝置

     傳輸速率較高、可定址

      磁碟裝置的I/O常採用DMA方式。

       資料的存取和傳輸是以字元為單位的裝置

       傳輸速率較低、不可定址 

  • 塊裝置介面:
  • 流裝置介面
  • 網路通訊介面

6、I/O 裝置(控制器)中的介面:

  • 資料訊號線  (進出資料轉換、緩衝後傳送)
  • 控制訊號線  (讀\寫\移動磁頭等控制)
  • 狀態訊號線

7、CPU與裝置控制器的通訊

  •     資料線:資料線通常與兩類暫存器相連線,第一類是資料暫存器;第二類是控制/狀態暫存器。
  •    地址線
  •    控制線

8、i/o分類: 

按傳輸速率分類:     低速、中速、高速(鍵盤、印表機、磁碟)

使用:    儲存裝置、輸入輸出裝置

按資訊交換的單位分類: 塊裝置:有結構、速率高、可定址、DMA方式控制

                                      字元裝置:無結構、速率低、不可定址、中斷方式控制

按裝置的共享屬性分類: 獨佔:印表機

                                        共享:一個時刻上仍然是隻被一個程序佔用。可定址、可隨機訪問的色後備。磁碟。

                                        虛擬:使一臺獨佔裝置變換為若干臺邏輯裝置,供給若干使用者“同時使用”。


9、裝置控制器:

     控制器是CPU與I/O裝置之間的介面

     裝置並不直接與CPU通訊

      裝置控制器   負責控制一個或多個I/O裝置,以實現I/O裝置和計算機之間的資料交換。

10、裝置控制器的基本功能:

  1)接收和識別CPU命令(控制暫存器:存放命令和引數)

2)標識和報告裝置的狀態(狀態暫存器

3)資料交換(資料暫存器

4)地址識別(控制器識別裝置地址、暫存器地址。地址譯碼器

5)資料緩衝(協調I/O與CPU的速度差距

6)差錯控制


11、i/o通道

 CPU和裝置控制器之間增設一個硬體機構

位元組多路通道 :多個裝置,通過   非分配型   子通道以   位元組   為單位   交叉輪流  使用主通道傳輸自己的資料。

陣列選擇通道 :分配型  子通道

陣列多路通道:多個   非分配  型子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