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KubeCon Keynote演講:Kubernetes如何賦能可再生能源產業提升10倍效率

KubeCon Keynote演講:Kubernetes如何賦能可再生能源產業提升10倍效率

2018年11月14日,由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主辦的世界頂級容器盛會KubeCon在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正式拉開了帷幕,國內外領先的雲端計算企業,數千名容器領袖和技術專家齊聚一堂,共同分享交流在Kubernetes、微服務、DevOps等領域的技術發現。


活動首日,Rancher Labs聯合創始人及CEO樑勝、金風慧能副總經理張偉、金風慧能首席架構師張利共同為現場的觀眾帶來了《Kubernetes提供可再生能源》的Keynote演講,以金風科技對Kubernetes的應用實踐為切入點,講述新能源企業如何將帶有AI能力的邊緣計算應用部署在多區域的Kubernetes叢集。


Rancher聯合創始人及CEO 樑勝


“大概在半年以前,有一個Rancher的使用者給我們辦公室打了個電話,說他們使用了完全開源的Rancher軟體,現在已經進入生產了。但是他們碰到了一些問題,希望我們能幫他解決。這個使用者就是金風慧能。”Rancher聯合創始人及CEO樑勝介紹道:“當我們瞭解金風是怎麼在他們的環境當中使用Kubernetes以及Rancher之後,我覺得這個場景非常有意思,所以在這一次活動,特意邀請了金風慧能的同事來現場做應用實踐的內容分享,希望大家能學習到金風慧能是怎麼利用Kubernetes提供可再生能源的。”


合作背景


金風慧能副總經理 張偉

金風科技介紹


金風科技成立於1998年,是一家國際化的清潔能源和節能環保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截至2017年年底,金風科技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超過44GW,裝機數量超過2.8萬臺(直驅機組超過2.4萬臺),連續七年國內排名第一,連續三年全球排名前三。其中,國內裝機遍佈29個省市,累計容量超過42.7GW,國外裝機遍佈全球六大洲十四個國家,累計容量達到1.45GW。金風科技每年發出的清潔電力,相當於再造森林4940萬立方米,減少904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金風慧能是金風科技的全資子公司,是全國領先的新能源數字化、智慧化專業服務提供商,致力於幫助新能源發電企業優化資產效能,提高運營效率,提升發電收益。


2015年,金風慧能建立了金風科技全球監控中心,接入了包括風力發電機以內的超過3萬臺裝置,並實時將感測器的程式採集資料送到全球監控中心,打造了全國最大的新能源物聯網。

 

從資料資產上看,金風慧能擁有幾百TB以上的裝置執行資料,而這一資料庫還在以每年百TB的規模增長;除此之外,金風慧能累積了全國30年氣象模擬資料,每天還在進行大量的資料預測,資料資產規模非常龐大。

 

基於大量的資料資產,金風慧能開展了氣象及功率預測服務,同時,金風慧能也為發電企業客戶提供預測服務,包括預測裝置當中的潛在故障,幫助客戶進行主動防禦性的維護工作。“新能源的發電,尤其是能量的輸入是不穩定的,所以我們必須去做氣象評估,包括風速、輻照度預測等工作,比如24小時內,每15分鐘這颱風力發電機能發多少電,電網將會承受多少的負荷側重、如何平衡波谷等等。”金風慧能副總經理張偉解釋道。


新能源氣象預測平臺


在張偉展示新能源氣象預報圖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不同比例的網格,氣象情況會千差萬別。在中尺度1000m×1000m的網格展示當中,只能看到模糊的氣象狀態;但在微尺度100m×100m的網格展示當中,氣象狀態則顯得相對清晰很多。張偉補充:“比如說風速,每0.1級的偏差,風力發電機的發電量偏差會在10%以上。我國南北地理特性差異巨大,南方的地形更是尤其複雜,如果無法精準預測氣象情況及未來發電量,將造成比較大的風險和損失。”


對於氣象狀態及未來發電量的精準預測需求,金風慧能不僅將資料服務和產品部署在雲端,還將這些服務部署在了各個區域以及電廠。而在不同地方的應用部署,向金風慧能的技術能力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最終我們選擇了Rancher以及微服務架構去解決這些問題。”


解決方案


金風慧能首席架構師  張利


早在4年以前,金風慧能就已經預測到了新能源的發展趨勢,並開始著手重新構建功率預測的雲原生框架。


image005.png

金風功率預測的雲原生架構


位於最底層的是電力企業的風機、光伏電廠的逆變器或者是電網的實時資料。往上一層,金風慧能則將PaaS應用在所有的基礎設施層。採集層採用了採集閘道器、協議轉換等內容。在採集層上面是儲存層,通過MangoDB等技術實現。“最上面會展示出業務,第一大業務就是公司的業務運營,第二部分是我們的能源氣象業務,包括天氣預報、觀測裝置等。”金風慧能首席架構師張利分享道:“還有一部分是預測業務,裡面包括核心的AI演算法業務,主要涉及到線上預測和離線預測兩部分。”

 

積累了三四年的時間,金風慧能功率預測業務已經涵蓋了集團級電力運營商,並且服務了幾十個區域性的業務,以及幾百個場站的業務。在這些場站當中,除了風電場,還包括光伏電場和分散式的光伏電站。


這些功率預測業務需要同時處理場站側、區域側、集團側的不同場景,場站側一般只有一臺伺服器,區域側是一個機架上的幾臺伺服器,集團側是公有云或私有云的混合環境,而整個業務對資源的要求是不一樣的。這也為金風慧能的技術選型帶來了比較大的困難。


image008.jpg

兩種部署架構方案


第一種部署架構方案是將所有區域和場站建立成一個大的叢集,第二種方案是將每個區域或者是場站當成是獨立叢集。兩種方案各有優劣,最終金風慧能選擇了第二種方案。

 

張利介紹,從頻寬的角度出發,一般的專線只有2MB的頻寬。這些頻寬大部分時間是用來提供資料的,如果將整個架構做成大的叢集的話,在網路傳輸層會有很大的風險。除此之外,資源利用率也是一個需要考量的問題,一個大叢集在執行的過程當中資源佔用率是比較低的,但如果每個區域建立一個獨立叢集的時候,它的系統資源佔有率正好是相反的。

 

image010.jpg

基於Kubernetes的部署方案

image012.jpg

Demo演示


對於複雜的業務場景,Rancher為金風慧能提供了中心化管理所有Kubernetes叢集的功能,也降低了金風慧能對於Kubernetes的部署難度。對於集團側,每個集團部署一套Rancher Server 2.0例項,對於區域側,每個區域部署一套Kubernetes叢集,對於場站側,也是每個場站部署一套Kubernetes叢集,區域和場站側的Kubernetes叢集都掛到所屬集團的Rancher Server中。

 

“雲原生架構給我們帶來的價值也是非常顯而易見的。DevOps從2週一次提升至1天一次,效率提升10倍以上。而且微服務化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和更靈活的業務拆分能力。”演講的最後,張利總結道:“AI跨平臺部署效率和演算法迭代速度也有所提升。希望每個人都能享受到雲原生架構為我們帶來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