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圖書管理系統可行性分析報告

圖書管理系統可行性分析報告

1引言

1.1編寫目的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圖書管理系統的總體需求、實現方案,並分析開發系統的可行性,為決策者提供是否開發該系統的依據和建議。

初擬系統實驗報告,對軟體開發中將要面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進行初步設計及合理安排。明確開發風險及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1.2背景

專案名稱:圖書銷售管理系統

專案使用者:圖書借閱員、圖書管理員、系統管理員、圖書借閱者。

開發員: 大佬,皮皮周,DEDRAGON,千城墨白, 趙佳美小姐姐,國字號, 發拋,線段, 苦心糖,無法無天

1.3定義     

圖書銷售管理系統是指應用電子計算機和網路通訊裝置,為圖書銷售單位提供購書者購書資訊等的管理銷售能力,並能夠滿足所有授權使用者對圖書銷售各種功能需求的計算機應用軟體系統。

1.4參考資料

《軟體工程與UML實訓指導書》
《軟體工程導論》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網上圖書銷售系統是一個複雜的電子商務系統,它必須提供使用者介面以供使用者登入並選擇喜好的圖書;同時還必須提供系統化的管理介面以供管理員和一般的網站工作人員處理客戶訂單並維護網站的正常運作。另外還要能有效的節約讀者選書購書所使用的時間,能夠協助銷售人員統籌安排,提高工作效率。
2.2目標
    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支援下,運用所學的計算機軟體開發知識所開發的圖書銷售管理系統,進行日常的圖書銷售管理,包括使用者介面模組,管理員介面模組和資料服務模組。
2.3條件、假定和限制

   a.執行環境:相容當前主流作業系統windows95/98XP,Office軟體等。

   b.開發軟體:sql server、java、c#等。

   c.該系統的預期壽命為5年。

   d.最早投入執行的時間為2009年4月1日。

 2.4進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主要通過對已有圖書銷售管理系統進行分析和研究比較。

 2.5評價尺度

    使用這個銷售管理系統,已經可以有效的進行實際操作了,對於目標的實現,也可以滿足要求。


   3 .對現有系統的分析   

 這裡的現有系統是指當前實際使用的系統,這個系統可能是計算機系統,也可能是一個機械系統甚 至是一個人工系統。
    分析現有系統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闡明建議中的開發新系統或修改現有系統的必要性。
 .3.1處理流程和資料流程
    說明現有系統的基本的處理流程和資料流程。此流程可用圖表即流程圖的形式表示,並加以敘述。
 3.2工作負荷
    列出現有系統所承擔的工作及工作量。
 3.3圖書管理
    列出由於執行現有系統所引起的圖書管理過程及需求。
 3.4人員
    列出為了現有系統的執行和維護所需要的人員的專業技術類別和數量。
 3.5裝置
    列出現有系統所使用的各種裝置。
 3.6侷限性
    列出本系統的主要的侷限性,例如處理時間趕不上需要,響應不及時,資料儲存能力不足,處理功能 不夠等。並且要說明,為什麼對現有系統的改進性維護已經不能解決問題。

 

4 所建議的系統
本章將說明圖書銷售管理系統如何對入庫、客戶訂單、顧客訂書、記賬、查詢、統計等操作進行實現。

 4.1對所建議系統的說明

(1)入庫處理:首先對入庫的書進行查詢,判斷是否有入庫記錄,若無入庫記錄,則先將書的基本資訊錄入系統,再做入庫操作。

(2)客戶訂書單處理:首先對客戶需要的書籍進行查詢,若有貨,則直接開出發票,並將發票記錄在發票儲存庫中。若無貨,則開採購清單,存入採購清單庫。

(3)顧客購書處理:開發票,儲存發票。

(4)記賬處理:查詢入庫流水賬和買書的發票,更新庫存賬。

(5)查詢處理:設定管理員許可權和顧客許可權,管理可以查詢書的種類以及庫存,顧客可以查詢到書的基本資訊。

(6)統計處理:對每天的銷售額和銷售量做統計,再將每天的資料統計得到月銷售額和銷售量,在作出年銷售額和銷售量。查詢每週的銷售量,打印出排名前十的圖書、未售出一本的圖書和庫存時間超過給定時間的圖書。
 4.2處理流程和資料流程

 4.3改進之處 
 系統做的更加詳細,使人們使用便捷。

 4.4影響
在建立此係統的過程中,可能會帶來一些影響,包括:
 4.4.1對裝置的影響
裝置需要做一定程度的更新,顧客和客戶所使用的裝置,需要更換為可觸屏的裝置,方便顧客和客戶挑選圖書。而管理員使用的裝置要具備簡單的輸入輸出操作,需要連線印表機。
 4.4.2對軟體的影響
所使用的軟體一般和此係統不發生衝突。
 4.4.3對使用者單位機構的影響 
圖書館的管理員都需要學習新系統的使用方法,需要列印一些顧客使用手冊,方便顧客的學習。後臺的庫存管理人員和採購人員也要學會入庫、出庫、列印採購清單等的操作。使用新系統之後,可以對圖書室的統計人員進行一定數量的減少。
 4.4.4對系統執行過程的影響
    說明所建議系統對執行過程的影響,如: 
    a.使用者不需要登入賬號就可以查詢到相關圖書;
    b.管理員必須有獨立的賬號,進行某些操作時,必要的情況下需要進行簽名,核對指紋等的流程; 
    C.源資料需要進行備份操作,先備份,後存入系統;
    d.資料進入系統後先判斷資料的型別和與此資料相關的屬性值; 
    e.每天對資料進行整理歸納並備份,每月的總資料保留並備份,日資料保留三個月後刪除,月資料、年資料永久保留並備份,重要資料永久儲存備份。恢復時,可恢復三個月內的詳細資料,以往所有的重要資料、年資料、月資料;
    f.需要輸出的檔案使用印表機輸出;
    g.系統會定期維護和修復,若系統完全崩塌,依然保留備份資料;
 4.4.5對開發的影響 
    說明對開發的影響,如:
    a.為了支援所建議系統的開發,使用者需進行的工作;
    b.為了建立一個數據庫所要求的資料資源;
    C·為了開發和測驗所建議系統而需要的計算機資源;
    d.所涉及的保密與安全問題。
 4.4.6對地點和設施的影響 
    在圖書館內部需要新增一些可觸屏的裝置,提供給顧客和客戶查詢圖書。在管理員工作區要安裝電腦裝置用來管理圖書。
 4.4.7對經費開支的影響 
    由於是校內學生自主研發的圖書銷售管理系統,不需要提供昂貴的工資。經費開銷主要都花在了購買硬體和請有經驗的人員來為學生培訓。

 4.5侷限性
    無法接受捐贈的圖書,若有人想要向圖書館捐贈圖書,除了簡單的入庫,還需要進行圖書的檢查,檢查圖書是否完整,是否缺頁。這一點系統無法完成。

 4.6技術條件方面的可行性 
本節應說明技術條件方面的可行性,如:

    a.目前我們都還是在校大學生,課餘時間相對較多,學校也有一定程度的支援,還有老師以及其他優秀同學的幫助,做出這個系統是沒有太大的難度的;
    b.利用目前所擁有的技術,圖書銷售管理系統的功能基本都可以實現;
    C.由於大學生經驗不足,在製作的系統的時候還是會有一些難度,所以大概需要八到十個人;
    d.在規定的期限內,整個系統大致可以完成,可能會存在一些小的問題,但很快就可以修補。

5.可選擇的其他系統方案    

a.擬建系統的目標

 促進管理體制的改革和改進管理手段提高和改進管理資訊服務質量減少人力和裝置費用用計算機代替手工勞動

 加快資訊的查詢速度和準確性

b.系統規劃及初步方案

 管理系統使用單機作業,由專人輸入有關資訊,可以選購書目,上報計劃。進行統計分析等,向財務處報盤進行結算。本系統擬採用奔騰IV處理器, 256M記憶體,硬碟80G。印表機一臺,UPS電源,光碟機一一個。

 c.系統的實施方案

本系統客戶端擬採用Windows XP作業系統,伺服器採用WindowsXP作業系統,前端開發語言使用JAVA使用MS SQL serve資料庫管理系統

6.投資及效益分析
6.1支出
   對於所選擇的方案,說明所需的費用。如果已有一個現存系統,則包括該系統繼續執行期間所需的費用。
6.1.1基本建設投資
   包括採購、開發和安裝下列各項所需的費用,如:
   a.工作場地和設施;
   b.資料通訊裝置;
   c.環境保護裝置;
   d.安全與保密裝置;
   e.作業系統的和應用的軟體;
   f.資料庫管理軟體。
6.1.2其他一次性支出
   包括下列各項所需的費用,如:
   a.研究(需求的研究和設計的研究);
   b.開發計劃與測量基準的研究;
   c.資料庫的建立;
   d.檢查費用和技術管理性費用;
   e.開發安裝人員所需要的一次性支出;
   f.人員調動費用等。
6.1.3非一次性支出
   列出在該系統生命期內按月或按季或按年支出的用於執行和維護的費用,包括:
   a.裝置的租金和維護費用;
   b.軟體的租金和維護費用;
   C.資料通訊方面的租金和維護費用;
   d.人員的工資、獎金;
   e.工作場地的使用開支;
   f.公用設施方面的開支;
   g.保密安全方面的開支;
   h.其他經常性的支出等。
 6.2收益
   對於所選擇的方案,說明能夠帶來的收益,這裡所說的收益,表現為開支費用的減少或避免、差錯的減少、靈活性的增加、操作速度的提高和管理計劃方面的改進等,包括;
6.2.1一次性收益
   說明能夠用人民幣數目表示的一次性收益,可按資料處理、使用者、管理和支援等項分類敘述,如:
   a.開支的縮減包括改進了的系統的執行所引起的開支縮減,如資源要求的減少,執行效率的改進,資料進入、存貯和恢復技術的改進,系統性能的可監控,軟體的轉換和優化,資料壓縮技術的採用,處理的集中化/分佈化等;
   b.價值的增升包括由於一個應用系統的使用價值的增升所引起的收益,如資源利用的改進,管理和執行效率的改進以及出錯率的減少等;

c.其他如從多餘裝置出售回收的收入等。

6.2.2非一次性收益
   說明在整個系統生命期內由於執行所建議系統而導致的按月的、按年的能用人民幣數目表示的收益,包括開支的減少和避免。
6.2.3不可定量的收益
   逐項列出無法直接用人民幣表示的收益,如服務的改進,由操作失誤引起的風險的減少,資訊掌握情況的改進等。有些不可捉摸的收益只能大概估計或進行極值估計(按最好和最差情況估計)。
6.3收益/投資比
   求出整個系統生命期的收益/投資比值。
6.4投資回收週期
   求出收益的累計數開始超過支出的累計數的時間。
 6.5敏感性分析
   所謂敏感性分析是指一些關鍵性因素如系統生命期長度、系統的工作負荷量、工作負荷的型別與這些不同型別之間的合理搭配、處理速度要求、裝置和軟體的配置等變化時,對開支和收益的影響最靈敏的範圍的估計。

7 社會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本章用來說明對社會因素方面的可行性分析的結果,包括:

7.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法律方面的可行性問題很多,如合同責任、侵犯專利權、侵犯版權等方面的陷阱,軟體人員通常是不熟悉的,有可能陷入,務必要注意研究。
7.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例如從使用者單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度等方面來看,是否能夠使用該軟體系統;從使用者單位的工作人員的素質來看,是否能滿足使用該軟體系統的要求等等,都是要考慮的。
8 結論

   在進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時,必須有一個研究的結論。結論可以是:
   a.可以立即開始進行;
   b.需要推遲到某些條件(例如資金、人力、裝置等)落實之後才能開始進行;
   c.需要對開發目標進行某些修改之後才能開始進行;
   d.不能進行或不必進行(例如因技術不成熟、經濟上不合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