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新司機的黑裙戰鬥機 篇一: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新司機的黑裙戰鬥機 篇一: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原文網址:https://post.smzdm.com/p/637833/     

 

各位剁友好,我是身在長沙的一隻小剁,因為ID的緣故長沙剁友賜雅號——姐夫

       國慶之前做了個手術,所以國慶假期只能在家休養,每天在朋友圈裡看世界其實也沒那麼糟糕,但真正糟糕的是,手術之後需要閉關靜養半年,所以怎麼打發這半年的時間就成了我近期的關注點之一。

       好在自己生性喜歡折騰,很多之前沒時間精力去折騰的事情現在就可以一一搬上臺面了,這一次折騰的目標就是NAS。

      雖然一直有關注群暉NAS,但作為從來沒用過群暉的小白,對各種環節的安裝設定都沒有經驗。參考了站內和網路上的大量文章之後,決定從組建一臺新機器裝黑群暉入手,逐步把NAS給玩起來。然而自己也沒想到,在折騰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坑,而且有些坑在各大論壇和搜尋引擎都找不到答案,關於這些坑會在系列第二篇分享出來。這一篇主要是硬體的折騰。下面進入正文。

從需求出發

       之前寫過一篇熱度不錯的文章,聊到了現在家裡在用的娛樂中心繫統,整個體系裡是有NAS系統運作的。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小戶型也要有大螢幕—8K搞定全高清家庭娛樂中心

前言各位剁友好,我是身在長沙的一隻小剁,因為ID的緣故長沙剁友賜雅號——姐夫。兩年前把小房子裝修之後,本來想寫一點心得來投稿,但懶癌晚期的我遲遲沒有動手,一拖就是兩年。。。。這次藉著剁主計劃把其中家庭娛樂中心的部分拿出來寫一下,算是沒有放棄治療吧。性質正如標題所說,這次套路的話題是8K預算下的家庭娛Mr_JF|490評論355收藏3k檢視詳情

      但這個NAS並非真正意義上網路儲存裝置,而是由一臺的堪稱神器的播放器客串的。雖然能提供掛PT、做FTP/samba伺服器的功能,但還是有很明顯的短板。

  • 首先,外接硬碟是通過USB3.0介面實現的,目前我是用一塊4TB的行動硬碟作為NAS儲存盤,穩定性和安全性都堪憂,網路傳輸速度一般只有40M/S的樣子,遠遠達不到群暉的標準。

  • 其次,除了檔案系統上實現了一些NAS功能之外,群暉所提供的很多功能都無法實現,比如多賬號的手機自動備份、私有云,更別說各種docker衍生的大量玩法了,雖然我不是程式猿,但是對這些東西是真的有很大的興趣。

       所以當掛載的4TB行動硬碟全滿了之後,我一直沒有動作,而是等待一個時機安排一個真正的NAS伺服器。站內各種黑白群暉的文章拜讀了一圈之後,基本確定了自己的需求:

  • 預算1K5以內(不含硬碟)自組ITX小機箱裝黑群暉,畢竟同等價位下的白裙配置差得太多了。

  • 整合NAS+HTPC於一身,現在的核顯都有強大的硬解碼能力,肯定是不能浪費了。

  • 不考慮任何遊戲功能,主要考慮功耗,能省則省。

  • 機箱簡單低調,不要側透不要RGB,我可不想要一個24x7的光汙染放在客廳裡。

硬體選購

       某天在京東閒逛的時候,偶然發現了這貨,頓時讓我眼前一亮,我想我一直等待的時機大概是已經到了。

       整合J4105的itx主機板,主動散熱無噪音,高達2.5G的四核CPU,TDP功耗只有10W,重點是原生4個SATA介面、原生支援硬解[email protected],完美滿足我的所有需求。價格799,當天京東還有滿500減50的活動,到手價749元。這樣的效能,完爆J1900、J3455之流,這樣的功耗和價效比,又完爆各種H110+賽揚的組合,我想這樣的平臺定位為黑群暉中的戰鬥機應該不為過吧~自古華擎出妖板果然名不虛傳。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華擎(ASRock) J4105-ITX 整合四核CPU 迷你ITX主機板 NAS主機板 DDR4799元京東去購買

       主機板選定之後,就是機箱的選擇了。由於主機板自帶散熱很小巧,理論上是可以選擇超小HTPC機箱的,不過由於我需要兼顧NAS功能,且主機板自帶有4個SATA介面,那麼機箱肯定是要有多盤位的。

 

這種HTPC尺寸是真的小這種HTPC尺寸是真的小

       在這個階段我參考了很多前輩的文章,看到大多數前輩都選擇了支援硬碟熱插拔的機箱,比如出鏡率很高的迎廣MS04。但講真的價格有點讓我難以接受,價格便宜的DIY熱插拔箱子又太醜,瞻前顧後猶豫再三的時候突然想通了——以我目前剛入群暉坑的狀態來說,需要熱插拔硬碟的機會應該不多,那就不用糾結於熱插拔機箱了。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Inwin 迎廣 MS04 NAS 伺服器機箱 迷你ITX 家庭 影音儲存伺服器879元天貓精選去購買

濃濃的機房感濃濃的機房感

       那麼就直接在ITX機箱裡面找一款多盤位的外觀好看的就行了,可是JD刷了好久發現大多數ITX機箱都只支援HDDx1+SSDx1的配置,只有一款有HDDx3的——酷冷至尊小魔方。這個機箱其實我幾年前想玩itx的時候就看中過,非側透方形身材,正面全金屬網面設計,只有一個可發藍光的LOGO,非常簡潔。當時給老爸換電腦,他為了省錢沒有換機箱,我也就沒能玩成itx,看來這次是冥冥之中要讓我圓了幾年前的夢。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酷冷至尊(CoolerMaster)小魔方 黑色 迷你機箱(Mini-ITX主機板/USB3.0/支援SSD)239元京東去購買

       接下來的配件就好打發了,華擎這塊主機板支援的是DDR4 2400頻率以內的筆記本記憶體條,雙槽最高支援到8GB,支援雙通道。也就是說,2根4G組雙通道是最快的。然後開啟京東記憶體類,自營4Gx2價格基本在¥550往上走,然後我看到一個便宜得多的單根8G,果斷加入購物車了。便宜了近100塊錢,雙通道不要也罷~

      下單時469,這才過了幾天就只要439了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十銓(Team) DDR4 2400 8GB 筆記本記憶體439元京東去購買

       儲存主硬碟選擇的西數紅盤,容量為6TB,因為之前使用的4TB行動硬碟已經全滿了,想著把資料拷過來之後還要留一些空間下新東西,所以選擇了6T。剛好大媽推送了一個好價¥1459元,雖然比不上9月的神價格,但也算是近期好價了,況且還能開增值稅發票,二話不說拿下。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增票 WD/西部資料 WD60EFRX 6TB 機械硬碟伺服器NAS硬碟 6T紅盤1499元天貓精選去購買

       因為要裝WIN10系統,所以配了一塊SSD。華擎這塊主機板不支援M.2介面的SSD,但我反正只是用於裝系統和一些必須的軟體,也不必追求極致,所以選擇了SATA的。近期SSD的價格非常友好,基本到了1塊錢1GB的樣子,剛好看到影馳這款120G的好價,算是目前除了金泰克之流價格最低的了,果斷入手。

好價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移動端:影馳鐵甲戰將120G固態硬碟SSD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M.2固態120G SATA3135元值友爆料原文:天貓九日堂數碼專營店現售價145,手機淘寶上關注店鋪後可領取30-10店鋪券,實付135,站內新低價。感興趣的可以考慮下該商品。地獄信使J|1評論1收藏1去購買

       最後就是電源了。小魔方機箱支援ATX尺寸的電源,整套配置的功率又這麼低,所以電源基本上可以隨意選。但考慮到主機板只需一根24pin供電,外加2個硬碟供電,實際2跟線就夠用了,這個機箱雖然空間算大的,但畢竟還是itx箱子,所以決定使用全模組電源,這樣可以儘量減少不必要的空間佔用,留出更好的風道。在京東電源分類下面全模組電源按價格從低到高排列,篩選了幾個信得過的品牌後,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這貨了。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酷冷至尊(CoolerMaster)額定500W MASTERWATT LITE 500W全模電腦電源(80Plus/臺系電容/3年換新/桌上型電腦電源)299元京東去購買

       機箱電源和記憶體一起下單還湊了張滿減券,最終入手價格清單如下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除開NAS硬碟之外的配件最後到手價格是1K8+,比預算的1K5是超了的,但畢竟我這是一臺黑群暉中的戰鬥機,CPU和記憶體都上了一個檔次,這錢我覺得花的值。

開箱環節

     10月5日下的單,國慶過完的時候陸陸續續都到了。8號各位結束假期開始上班,我就開始折騰。

全家福先來一張全家福先來一張

華擎 J4105-itx主機板

       這塊板子官方定價¥799元,淘寶京東基本都是原價在賣,價格非常堅挺,畢竟這個晶片的板子市場上只此一家。在J4105之上還有一個更高階一點的J5005晶片,也只有華擎出了相關產品,定價¥999元。與4105對比除了主頻高一點和整合的顯示卡好一點之外,其他引數完全一模一樣。J4105已經完美支援4K解碼,出於價效比考慮就沒有上J5005了。

 

自古華擎出妖板自古華擎出妖板

配件比較簡單,兩根SATA線+一塊背板。我的機箱是全黑的,如果這塊背板也是全黑的就好了,不過反正藏在背後,也強求。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四個原生SATA3介面,一個PCI-E 2.0x1介面,獨立顯示卡是不要想了,將來如果有必要可以擴充套件SATA。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CPU上覆蓋的大散熱片,從側面看是扇形的,散熱面積還蠻大的。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M.2介面,僅支援wifi和藍芽模組。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I/O介面提供了VGA和DVI口,個人感覺不如換成另一個HDMI或者DP。單網口,很多人可能要吐槽,但我是夠用了。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酷冷至尊小魔方機箱

       酷冷至尊小魔方這個機箱釋出於2013年,算是比較老的箱子了。在那個還不流行小鋼炮的年代,這個機箱的市場定位是當時流行的HTPC。長寬高280mm 260mm 208mm的三圍15L的體積,支援M-ATX和MINI-ITX主機板,放在當前也算小巧了。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前置1xUSB3.0+1xUSB2.0,高清音訊介面的標配放在現在來說也不算落伍。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電源上置,為了節約內部空間背後有一段2cm的突出。主機板下置平放,兩條PCI擋板表示可以裝全高獨立顯示卡,也符合當前小鋼炮的需求。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蓋板是左上右三方一體化的,四顆螺絲拆掉就可以把機箱扒光。前面板也是卡扣固定,可以免工具拆除。扒光後的機箱就更加周正了,正面自帶的12cm風扇在這個小機箱裡也顯得格外碩大。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機箱內部空間還是比較充裕的,沒有多餘的遮擋。對面的側板上是規劃的2個SSD盤位,實測可以安裝1x2.5”SSD+1x3.5”HDD。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從頂部看內長有22cm,官方給定資料可以安裝總廠21cm的獨立顯示卡,所以如果要裝高階顯示卡必須謹慎挑選了,不過還好我沒有這個需求。頂部可拆卸的鋼板是用來裝硬碟的,可以安裝2x3.5”HDD或者2x2.5”SSD。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空機箱放在電視機櫃上來一張,小巧不突兀,沒有違和感。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酷冷至尊 MASTERWATT LITE 500W全模組電源

       80PLUS白牌,標稱85%的轉化效率,三年換新。酷冷至尊很多其他型號的電源已經把質保從三年提升到五年了,可惜這一款並沒有。全模組應該是這個電源最大的特色了,低價全模組產品競爭力也是很強的。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背面是產品的引數介紹,網上的產品描述和這裡的特點都寫著支援寬幅電壓輸入(150V~265V),但規格和右下的銘牌裡輸入電壓又只有200V~240V,個人有點迷茫。不過現在城市供電都比較穩定,不用太糾結。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開盒現真身,就一個電源主體、加一根電源線和一把模組線,無其他多餘配件。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背後的模組線介面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產品銘牌及各種認證標識。這邊的AC輸入也是標註的200V~240V。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展示面略單調了點,反正我這個機箱不是側透的,不影響。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十銓 DDR4 2400 8G筆記本記憶體

        價效比超高,終身保固,要啥自行車。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影馳鐵甲戰將120G SATA3固態硬碟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裝機

       裝機一定要養成一個習慣,進機箱之前,主要配件組裝好接電試機,能成功點亮再往機箱裡塞。尤其是裝這種小機箱,內部空間不充裕,一定要規劃好裝機順序。

       一次點亮~借住在爸媽家,沒有多餘顯示器,直接在電視上操作了。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配件里居然少給了我一個主機板支柱,上三個將就一下吧,幸好主機板上沒有風扇,不然這樣容易引起主機板震動還是要避免。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主機板固定好,把機箱風扇插上。為了走線方便把兩塊硬碟放在了側面。這樣的安裝方式可以在側面裝一個3.5”HDD+一個2.5”SSD,再加上頂部的硬碟位,其實這個機箱最多可以支援四塊硬碟,剛好匹配主機板上的四個SATA介面。只是這樣裝就把顯示卡的位置佔用了,所以只有在沒有顯示卡的情況下才能這樣裝,這也是小機箱難以避免的。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因為電源上置於主機板正上方,所以這個機箱是不存在走背線的。如果想盡量走線美觀,正面也設計了幾個大的穿線孔。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蓋上前面板,從穿線孔將前面板的排線一根根理順,分別接到主機板上。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用一根紮帶將所有的線全部規整在機箱左側,將右邊的大空間留給電源安裝。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電源只用了一根主機板24pin供電線和一根SATA供電線,先將線接好之後再把電源推進去到位,擰好螺絲固定。電源安裝選擇了倒置,風扇朝下吸氣,剛好對著CPU的位置。這樣由鏤空前面板風扇吸進來的風能通過電源風扇抽出去,形成良好的風道。將兩根電源線塞到電源和頂部硬碟安裝板之間卡住,就沒有用紮帶固定了。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因為省略了大量不必要的線材,內部空間非常空曠,風道合理,有助於散熱和噪音控制。

硬體選購及開箱裝機

完成總結

       至此裝機完成,與象印480ML保溫杯放在一起對比一下,基本同高,確實非常的小巧。

       第一次開系列文,邊折騰邊寫,想把我這個新司機在折騰黑群暉過程中踩過的坑一個個的分享出來,既作為對自己折騰經歷的一種記錄,也能把我的經驗和心得拿出來讓大家少走彎路,希望同樣愛折騰的人能共同交流。

      目前進度WIN10和虛擬機器已經裝好,還在尋找虛擬機器裝黑群暉的最佳方案,下一篇會把我在裝系統和虛擬機器時遇到的坑分享一下。

      謝謝看到最後的值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