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Http協議基礎瞭解

Http協議基礎瞭解

響應碼:

1xx :資訊響應類,表示接收到請求並且繼續處理。

2xx:處理成功響應類,表示動作被成功接受,理解和接受。

3xx:重定向響應類,為了完成指定的動作,必須接受進一步處理。

4xx:客戶端錯誤,客戶請求包含語法錯誤或者是不能正確執行。例如:404,請求資源不存在。

5xx:服務端錯誤,伺服器不能正確執行一個正確的請求。

 

HTTP協議請求響應模型(一次請求的生命i週期或簡單的軟體分層)

 

場景:登入

1. 客戶端發起請求到api介面層

  1.1使用者在客戶端填寫使用者名稱和密碼。點選登入,傳送請求。

2. api接收到客戶端發起的使用者請求。

  2.1api對業務邏輯進行驗證,

    2.1.1 驗證使用者名稱和密碼是否合法。

      比如:使用者名稱要求必須是為真實手機號碼。

      如果驗證失敗,即使用者名稱不合法,那麼需要給客戶端返回響應碼(該碼自定義。)。

3. api 會將使用者輸入的資料發給db層(即資料庫)

  Create   Read  Update  Delete

  3.1 資料庫查詢成功返回1. 失敗返回0

4.DB會將返回的查詢資料庫的條目數給api.

5. api 返回成功或者失敗的狀態碼給客戶端。

6.客戶端將返回資訊提示給使用者。

 

一、客戶端

  功能測試、效能測試、自動化測試

二、介面層

  介面測試,功能測試,效能測試、自動化測試(不涉及介面,更好維護程式碼)

三、資料庫層

  可以將開發人員使用到的sql語句單獨拿出來進行效能測試

  

常用HTTP請求方式

 

一、 GET

 

二、POST

 

倆個請求的區別:

 

HTTP八種方法,重點掌握GET和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