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軟體測試中樁模組與驅動模組的概念與區別(轉載),打樁

軟體測試中樁模組與驅動模組的概念與區別(轉載),打樁

樁模組和驅動模組(以C語言為例):

  很多人對樁模組和驅動模組的概念會搞不清楚,那麼下面來介紹這兩個概念:

  模組結構例項圖:

  假設現在專案組把任務分給了7個人,每個人負責實現一個模組。你負責的是B模組,你很優秀,第一個完成了編碼工作,現在需要開展單元測試工作,先分析結構圖:

  1、由於B模組不是最頂層模組,所以它一定不包含main函式(A模組包含main函式),也就不能獨立執行。

  2、B模組呼叫了D模組和E模組,而目前D模組和E模組都還沒有開發好,那麼想讓B模組通過編譯器的編譯也是不可能的。

  那麼怎樣才能測試B模組呢?需要做:

  1、寫兩個模組Sd和Se分別代替D模組和E模組(函式名、返回值、傳遞的引數相同),這樣B模組就可以通過編譯了。Sd模組和Se模組就是樁模組。

  2、寫一個模組Da用來代替A模組,裡面包含main函式,可以在main函式中呼叫B模組,讓B模組執行起來。Da模組就是驅動模組。

  知識點:

  樁模組的使命除了使得程式能夠編譯通過之外,還需要模擬返回被代替的模組的各種可能返回值(什麼時候返回什麼值需要根據測試用例的情況來決定)。

  驅動模組的使命就是根據測試用例的設計去呼叫被測試模組,並且判斷被測試模組的返回值是否與測試用例的預期結果相符

打樁

這個應該是除錯軟體的一種方法,同樣可以用於軟體測試中。一般在做單元或整合測試時,如果某個程式單元的某條語句,需要呼叫的一個外部函式還沒有設計、編碼、除錯完成的話,可以只讓它簡單地返回幾個支援

測試用例的值就可以了,這種狀態的外部函式一般就叫做“打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