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電商大促活動之策劃篇

電商大促活動之策劃篇


此文已由作者鄧佳佳授權網易雲社群釋出。

歡迎訪問網易雲社群,瞭解更多網易技術產品運營經驗


最近剛過完雙十一,組內的小夥伴作了關於活動策劃的分享,結合自己的理解一起說說吧。


活動目的

在備貨、預熱、推廣、上線之前,比這些更重要的是活動目的。有些賣家可能覺得活動目的不就是為了賺錢嗎?

未必,有格局的老闆和運營,很少陷進於一次活動、一個促銷的得失,而會考慮這次如果虧本放血的話,能帶來多大的後續收益,尤其店鋪越大、在小二心中分量越高,承載的期望值往往越大。

一次S級活動的表現,往往可以決定未來幾個月的活動資源分配,這是對靠資源和活動出貨的店鋪尤為關鍵。

而對於主要成交來源於免費自然搜尋、甚至是站外自媒體渠道(網紅直播、微博粉)等的店鋪來說,這類店鋪不用為小二的KPI放太多血,但也要考慮對手想借活動卡一波位實現反超的問題。

目的說來簡單,無非銷量和利潤,但我們知道往往老闆的想法是這樣的:

然而就像保大還是保小一樣,預防針必須打好。

必須和老闆及財務、採購、市場、客服、倉庫等等部門達成共識,出現問題時才不會群龍無首、猶豫不決。

比如:

對手降價了,是割肉放血跟上去還是止損認慫?

小二以友商自營價格倒逼你降價,是答應讓步還是打死不降?

客戶活動中諮詢能不能再便宜點,是告知客服同意砍價還是委婉拒絕?

活動超賣缺貨了,是忍痛下架損失流量還是無貨空掛,然後緊急調貨再一單單安撫解釋?

包括具體的推廣和促銷讓利幅度,這一切的一切都取決於活動的目的。


一.銷量預估

明確活動整體目的後,才是預估銷量的問題。銷量預測的主要目的有2個:

第一個目的是確定好銷量後,結合利潤及推廣費用比例,來明確一次活動的總預算。包括但不限於站內付費(淘寶是直通車和鑽展,京東是快車)、自媒體及KOL、淘寶客、贈品獎勵以及補單的費用。

第二個目的就是備貨了,缺貨的問題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必須從備貨上解決,而不是次次都等缺了貨後來補救。這口鍋其實很好分,如果缺貨是運營少估計銷量導致的就是運營的鍋,如果是採購未按運營預估量完成備貨就是採購的鍋。

如果你是一個純運營,採購和財務及供應商之間撕逼扯蛋的事兒咱們不參和,做好自己的預估就行。

預估大致怎麼做?有2種方法,但無論如何歷史資料越多,預估精度則越高。

第一種就是傳統的流量轉化計演算法,活動目標總銷量確定後,結合歷史轉化拆分單品,,

比如去年雙十一的價格是600元,轉化9%,那麼今年你要達到10%,儘量要保證價格在600以下。當然實際的情況還要結合大盤去預算,如果大盤整體的轉化在上升,例如較去年轉化上升了10%,那麼做預估的時候也要把這部分加上去。

第二種比較籠統,只適合大商家。比如某個品牌,在平臺有N家店鋪(旗艦店+專營店+專賣店等等),成百上千個SKU並且型號混亂銷量分散,這種情況下一個個估計很繁瑣,所以在摸清本行業今年的大盤目標後,按品牌比例拆分到公司也可以。如本類目大促分攤1億KPI,本品牌佔10%,客單價1000,那麼很簡單就是10000000/1000,只要賣1萬臺就可以了,當然這種方法缺點很大,容易被小二放鴿子坑。但是好處是可以結合平臺方向,避免平臺扶持給到流量後供貨跟不上的情況。

一場大促下來要做的事情千千萬,如下面這些,喝點水再來說

————————————————————————————————————————

繼續開始說


二.流量拆解(含推廣費用劃分)

流量資料是電商資料中非常核心的資料,包括瀏覽量(PV)、訪客數(UV)、登入時間、線上時長等,其他還有人均流量、人均瀏覽市場等也是從以上指標衍生出來的。

銷售額=訪客數*轉化率*客單價

我們要賺錢就是要把銷售額做大,我們就應該從訪客數和轉化率做起,有了大量的訪客,加上優秀的轉化率,銷售額不高都難。這裡客單價由產品決定。

有很多品牌一開店就花時間去裝修店鋪和不段的優化詳情頁等等,做這些事情沒錯,做這些也是優化轉化率。

但是重點弄錯了,我們的重點應該是放在做流量上面。

首先要有人進來,才能看到你的頁面。所以我們前期應該重點做流量。

流量又分付費流量和免費流量。

付費流量:直通車、鑽展、淘客等等

免費流量:淘寶搜尋、手淘搜尋、淘內免費其他、手淘首頁、手淘微淘、購物車、手淘其他店鋪、我的淘寶、手淘其他店鋪商品詳情頁、手淘每日好店、必買清單等等

今天重點講下 如何利用直通車來引爆店鋪的免費流量,一個新店或者新品,基本不太可能能迅速獲取到大量的免費流量,除非命好被系統抓取到手淘首頁去了。

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我們不要把希望放在這上面,我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取免費的搜尋流量。

盡全力去優化直通車,通過直通車來帶動搜尋流量的暴漲。

一個直通車開的好不好,主要看投入產出比(ROI),ROI低的商家一般都覺得直通車太燒錢,燒的肉疼;

而ROI高的商家直通車會越燒越多,搜尋流量越來越多。

一個成功的店鋪,直通車ROI都不會低。

所以在大促前,我們要做的就是把直通車ROI做到最高,在雙11預熱和活動當天開猛車才不會燒的肉疼。

優化直通車,就要從現在做起,現在做還來得及。

直通車投入產出比=直通車總成交金額/直通車花費

直通車花費=直通車流量*單次點選花費

直通車總成交金額=直通車流量*轉化率*客單價

從上面三個公式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公式:投入產出比=(轉化率*客單價)/單次點選花費

那麼我們要提升投入產出比,就要降低單次點選花費,提升轉化率和客單價。

好了,公式都給你了,自己去做流量拆解吧~


三.活動預熱

論預熱的重要性,還能幫你在大促前1小時衝進主會場

需求性購買,電商促銷提前預熱增加客戶對一個商店產品的瞭解。

好比你想買一個碗發現這家店鋪的碗適合你,看著看著筷子也不錯剛剛好有促銷順便一起買了。

簡而言之需求性購買+提前預熱有足夠時間讓客戶瞭解更多產品吸引客戶


四.活動上線

前期頁面/促銷/商品都準備好了,上線後注意檢查促銷價格有沒有錯,

淘寶是鎖定庫存和價格,錯了也沒用,下架也來不及了,所以活動上線的檢查很重要。

切記大促開場系統穩定就是個坑,崩了就卡單,幾十萬幾百萬的銷售損失在這一分鐘內


五.收尾及覆盤

根據活動結束後的結果資料(訪問量、銷售量等)及過程資料(展現量、點選率、到達率、跳出率、諮詢率、轉化率等),對證活動實施前的目標資料,做覆盤分析。

這一步很重要,看看團隊操作的哪些細節是和預期不符的,不僅要分析不如預期的情況,也要分析超出預期的情況,只有這樣,團隊才會不斷進步,策劃活動才會越來越有把握。

覆盤分析這步,也是考核團隊個體成績的辦法。但不建議唯KPI結果論。

題外話,一個活動成功與否,最重要的三個因素:

1、準確:人群定位、場景選擇準確,讓受眾感覺不衝突,不違和。場景可以是推廣的渠道和媒介,也可以是線下的場所;

2、價值:對受眾產生價值,這是最關鍵的,這個價值可以是產品價格優惠,可以是價效比好,可以是感受獨特,可以是認知顛覆……總之讓人覺得有價值,沒白花費時間和精力參加;

3、細節:整個活動細節體驗優秀,無瑕疵,這是許多活動策劃者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卻是對受眾最重要的地方,堪稱百里路的最後10裡。

以上分享,還請不要拍磚


免費領取驗證碼、內容安全、簡訊傳送、直播點播體驗包及雲伺服器等套餐

更多網易技術、產品、運營經驗分享請點選


相關文章:
【推薦】 什麼是高防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