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詳解結構體、類等記憶體位元組對齊

詳解結構體、類等記憶體位元組對齊

先說個題外話:早些年我學C程式設計時,寫過一段解釋硬碟MBR分割槽表的程式碼,對著磁碟編輯器怎麼看,怎麼對,可一執行,結果就錯了。當時除錯也不太會,又根本沒聽過結構體對齊這一說,所以,問題解決不了,好幾天都十分糾結。後來萬般無奈請教一個朋友,才獲悉可能是結構體對齊的事,一查、一改,果真如此。

    問題是解決了,可網上的資料多數只提到記憶體對齊是如何做的,卻鮮有提及為什麼這樣做(即使提,也相當簡單)。筆者是個超級健忘者,很難機械式的記住這些破規則,於是仔細想了想,總算明白了原因,這樣,這些對齊的規則也就不會再輕易忘記了。     

    不光結構體存在記憶體對齊一說,類(物件)也如此,甚至於所有變數在記憶體中的儲存也有對齊一說(只是這些對程式設計師是透明的,不需要關心)。實際上,這種對齊是為了在空間與複雜度上達到平衡的一種技術手段,簡單的講,是為了在可接受的空間浪費的前提下,儘可能的提高對相同運算過程的最少(快)處理。先舉個例子:

    假設機器字長是32位的(即4位元組,下面示例均按此字長),也就是說處理任何記憶體中的資料,其實都是按32位的單位進行的。現在有2個變數:    


 
  1. char A; 
  2. int B; 

     假設這2個變數是從記憶體地址0開始分配的,如果不考慮對齊,應該是這樣儲存的(見下圖,以intel上的little endian為例,為了形象,每16個位元組分做一行,後同):

    因為計算機的字長是4位元組的,所以在處理變數A與B時的過程可能大致為:

    A:將0x00-0x03共32位讀入暫存器,再通過左移24位再右移24位運算得到a的值(或與0x000000FF做與運算)

    B:將0x00-0x03這32位讀入暫存器,通過位運算得到低24位的值;再將0x04-0x07這32位讀入暫存器,通過位運算得到高8位的值;再與最先得到的24位做位運算,才可得到整個32位的值。

    上面敘述可知,對a的處理是最簡處理,可對b的處理,本身是個32位數,處理的時候卻得折成2部分,之後再合併,效率上就有些低了。

    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付出幾個位元組浪費的代價,改為下圖的分配方式:

    按上面的分配方式,A的處理過程不變;B卻簡單得多了:只需將0x04-0x07這32位讀入暫存器就OK了。

    我們可以具體談結構體或類成員的對齊了:

    結構體在編譯成機器程式碼後,其實就沒有本身的集合概念了,而類,實際上是個加強版的結構體,類的物件在例項化時,記憶體中申請的就是一些變數的空間集合(類似於結構體,同時也不包含函式指標)。這些集合中的每個變數,在使用中,都需要涉及上述的加工原則,自然也就需要在效率與空間之間做出權衡。

    為了便捷加工連續多個相同型別原始變數,同時簡化原始變數定址,再彙總上述最少處理原則,通常可以將原始變數的長度做為針對此變數的分配單位,比如記憶體可用64個單元,如果某原始變數長度為8位元組,即使機器字長為4位元組,分配的時候也以8位元組對齊(看似IO次數是相同的),這樣,定址、分配時,均可以按每8位元組為單位進行,簡化了操作,也可以更高效。

    系統預設的對齊規則,追求的至少兩點:1、變數的最高效加工 2、達到目的1的最少空間 

    舉個例子,一個結構體如下:

    //by www.datahf.net zhangyu
    typedef struct T
    { 
        char c; //本身長度1位元組 
        __int64 d;  //本身長度8位元組
        int e;  //本身長度4位元組
        short f;  //本身長度2位元組
        char g;  //本身長度1位元組
        short h;  //本身長度2位元組
    }; 

假設定義了一個結構體變數C,在記憶體中分配到了0x00的位置,顯然:

    對於成員C.c  無論如何,也是一次暫存器讀入,所以先佔一個位元組。

    對於成員C.d  是個64位的變數,如果緊跟著C.c儲存,則讀入暫存器至少需要3次,為了實現最少的2次讀入,至少需要以4位元組對齊;同時對於8位元組的原始變數,為了在定址單位上統一,則需要按8位元組對齊,所以,應該分配到0x08-0xF的位置。

    對於成員C.e  是個32位的變數,自然只需滿足分配起始為整數個32位即可,所以分配至0x10-0x13。

    對於成員C.f  是個16位的變數,直接分配在0x14-0x16上,這樣,反正只需一次讀入暫存器後加工,邊界也與16位對齊。

    對於成員C.g  是個8位的變數,本身也得一次讀入暫存器後加工,同時對於1個位元組的變數,儲存在任何位元組開始都是對齊,所以,分配到0x17的位置。

    對於成員C.h  是個16位的變數,為了保證與16位邊界對齊,所以,分配到0x18-0x1A的位置。

    分配圖如下(還不正確,耐心讀下去):

    結構體C的佔用空間到h結束就可以了嗎?我們找個示例:如果定義一個結構體陣列 CA[2],按變數分配的原則,這2個結構體應該是在記憶體中連續儲存的,分配應該如下圖:
 

    分析一下上圖,明顯可知,CA[1]的很多成員都不再對齊了,究其原因,是結構體的開始邊界不對齊。

    那結構體的開始偏移滿足什麼條件才可以使其成員全部對齊呢。想一想就明白了:很簡單,保證結構體長度是原始成員最長分配的整數倍即可。
    上述結構體應該按最長的.d成員對齊,即與8位元組對齊,這樣正確的分配圖如下:

    當然結構體T的長度:sizeof(T)==0x20;

     再舉個例子,看看在預設對齊規則下,各結構體成員的對齊規則:

    //by www.datahf.net zhangyu
    typedef struct A 
    { 
        char c;  //1個位元組
        int d;  //4個位元組,要與4位元組對齊,所以分配至第4個位元組處
        short e;  //2個位元組, 上述兩個成員過後,本身就是與2對齊的,所以之前無填充
     }; //整個結構體,最長的成員為4個位元組,需要總長度與4位元組對齊,所以, sizeof(A)==12 
    typedef struct B 
    { 
        char c;  //1個位元組
        __int64 d;  //8個位元組,位置要與8位元組對齊,所以分配到第8個位元組處
        int e;  //4個位元組,成員d結束於15位元組,緊跟的16位元組對齊於4位元組,所以分配到16-19
        short f;  //2個位元組,成員e結束於19位元組,緊跟的20位元組對齊於2位元組,所以分配到20-21
        A g;  //結構體長為12位元組,最長成員為4位元組,需按4位元組對齊,所以前面跳過2個位元組, 
    //到24-35位元組處
        char h;   //1個位元組,分配到36位元組處
        int i;   //4個位元組,要對齊4位元組,跳過3位元組,分配到40-43 位元組
    }; //整個結構體的最大分配成員為8位元組,所以結構體後面加5位元組填充,被到48位元組。故:
    //sizeof(B)==48;

    具體的分配圖如下:

 

 上述全部測試程式碼如下:

    //by www.datahf.net zhangyu
    #include "stdio.h" 
    typedef struct A 
    { 
        char c; 
        int d; 
        short e; 
     
    }; 
    typedef struct B 
    { 
        char c; 
        __int64 d; 
        int e; 
        short f; 
        A g; 
        char h; 
        int i; 
    }; 
    typedef struct C 
    { 
        char c; 
        __int64 d; 
        int e; 
        short f; 
        char g; 
        short h; 
    }; 
    typedef struct D 
    { 
        char a; 
        short b; 
        char c; 
    }; 
    int main() 
    { 
     
        B *b=new B; 
        void *s[32]; 
        s[0]=b; 
        s[1]=&b->c; 
        s[2]=&b->d; 
        s[3]=&b->e; 
        s[4]=&b->f; 
        s[5]=&b->g; 
        s[6]=&b->h; 
        s[7]=&b->g.c; 
        s[8]=&b->g.d; 
        s[9]=&b->g.e; 
        s[10]=&b->i; 
        b->c= 0x11; 
        b->d= 0x2222222222222222; 
        b->e= 0x33333333; 
        b->f=0x4444; 
        b->g.c=0x50; 
        b->g.d=0x51515151; 
        b->g.e=0x5252; 
        b->h=0x66; 
        int i1=sizeof(A); 
        int i2=sizeof(B); 
        int i3=sizeof(C); 
        int i4=sizeof(D); 
        printf("i1:%d\ni2:%d\ni3:%d\ni4:%d\n",i1,i2,i3,i4);//12 48 32 6 
    } 

執行時的記憶體情況如下圖:

 

最後,簡單加工一下轉載過來的記憶體對齊正式原則:

 

  先介紹四個概念:

1)資料型別自身的對齊值:基本資料型別的自身對齊值,等於sizeof(基本資料型別)。

2)指定對齊值:#pragma pack (value)時的指定對齊值value。

3)結構體或者類的自身對齊值:其成員中自身對齊值最大的那個值。

4)資料成員、結構體和類的有效對齊值:自身對齊值和指定對齊值中較小的那個值。

  有效對齊值N是最終用來決定資料存放地址方式的值,最重要。有效對齊N,就是表示“對齊在N上”,也就是說該資料的"存放起始地址%N=0".而資料結構中的資料變數都是按定義的先後順序來排放的。第一個資料變數的起始地址就是 資料結構的起始地址。結構體的成員變數要對齊排放,結構體本身也要根據自身的有效對齊值圓整(就是結構體成員變數佔用總長度需要是對結構體有效對齊值的整 數倍)

 

#pragma pack (value)來告訴編譯器,使用我們指定的對齊值來取代預設的。

如#pragma pack (1)  /*指定按2位元組對齊*/

#pragma pack () /*取消指定對齊,恢復預設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