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從程式設計師之死看 IT 人士如何擺脫低情商詛咒

從程式設計師之死看 IT 人士如何擺脫低情商詛咒

(1)

IT公司的創業者蘇享茂忽然跳樓自殺了,自殺前,他留下幾萬字的文字記錄、遺書,並且在自己開發的軟體介面上,設定了彈出頁面,控訴是惡毒前妻逼死了自己。

這裡寫圖片描述

生命戛然而止,留給親人痛苦,留給世人震驚。

求生是人類的本能,可是求死的人,在跳的那一瞬間,他們在想什麼?人在什麼狀況下,會選擇自己結束自己的生命?

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為了能停止痛苦,人們可能去做那唯一的解脫之法:死。只有一了百了,才可以停止衝突,停止那種無法擺脫的痛苦。

很多嚴重的抑鬱症患者,把死當作解脫痛苦的終極解藥。這位智商很高的程式設計師,在跳下去一瞬間,也不過是為了解脫。

這位程式設計師承受的是內心的衝突。內心衝突無法用物理之痛來衡量,只能由自己的感受來決定。我們的心說:我受不了了,我不想再承受下去了。那就是真的承受不了。

到了承受痛的臨界值,人的行為不受大腦控制,而受本能控制——結束痛苦,是當下唯一的訴求。

(2)

除了結束痛苦,尋求解脫,死亡的心理意義是什麼?

死亡也是蘇享茂對前妻的致命一擊,他要以自己的死換得輿論的聲援,令“惡毒的前妻”“惡有惡報”。

只不過,這場報復,不是由蘇享茂自己去完成,而是交給網路、輿論和有正義感的人們幫他去實現。

如果一個活著的人和前妻對罵、公開對方的資訊,無論自己多站得住腳,都可能遭受質疑,甚至可能以侵犯隱私權的理由收到律師信。

但如果一個人已經死去,他所做的一切過激行為都可以被包容被理解——一個人,退讓至跳樓自殺,難道還不許為自己申冤辯白嗎?

死亡,是最大的隱忍,也是最大的攻擊。死亡,帶著你所不能想象的巨大悲痛和陰暗力量,表達著最強烈的憤怒和最大力量的怒吼。死亡的目的不是自我毀滅,而是兩敗俱傷。

一個選擇使用死亡進行攻擊的人,沒有能量正面作戰,或者,他認為自己失去了正面對抗的力量。這是攻擊,更是逃避。

(3)

好多人在知乎上解讀這個事,把事情的性質指向“詐騙”。司法機關走的是法律路線,我們從心理層面來看一下,一個36歲的男人,如何能夠在相親認識一個女生後,迅速被對方俘虜套牢,為其買車買房,並答應以賠償一千萬作為離婚賠償,簽了離婚協議賠償協議之後又絕望至極,覺得實在無路可走,只有自殺?

有人說,這是一個低智商的行為,因為每個環節都經不起推敲,任何一個清醒理智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的破綻,像一位網友一看到對方要求買車之後,就敏感地覺得對方不是真心談感情,就不再聯絡了。蘇享茂看不出,不是智商有問題嗎?

可是蘇享茂的朋友們都認為蘇享茂是個“智商高、情商低的傢伙”,36歲了,一直是這樣一個人,“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購物,不旅遊,只是醉心於他所熱愛的程式開發。”工作和事業的成功足以證明蘇享茂的智商。

即使蘇享茂不能在一開始有疑點的時候就全身而退,有人懷疑蘇享茂的智商,智商也會說,這鍋我不背。

低情商又是一個什麼鬼?情商本來指的是自我情緒控制的能力。自我覺察、自我規範、自我激勵、同理心、現實檢驗能力,情緒管理能力、勇氣、意志力、抗挫力、耐受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等這些不屬於智商層面,但又影響人現實成功的一些因素,都屬於情商範圍裡的概念。

蘇享茂這樣的人在程式設計師圈裡不少見,他們偏內向、不善言談、鑽程序序的世界裡如魚得水,對自己喜歡的事物孜孜以求,具有比較強的意志力耐受力自我規範和自我激勵等品質。

但有人說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弱啊,所以低情商。但是這樣性格的人本來就知道自己和人打交道能力弱,就不去做和人打交道的工作,這其實表示,他們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定位也沒有錯。

這不影響他們擁有自己的朋友圈子,他們也有保持多年的同學朋友,有自己的社會支援力量,在離世後真的有人在幫他處理身後事、幫他鳴不平。怎麼能一言以蔽之是情商低呢?

在我看來,這件事暴露的根本不是智商和情商的事。其實是一個人的心理水平的事。

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我們的心裡一直住著一個孩子。即使你是一個成年人,你能應對所有生活、工作、事業方面的大事,心理上還是一個孩子,一旦涉及親密關係,你被潛意識支配,會做出一個孩子的行為。

因為,心理水平和關係模式決定著一個人的情感走向。這才是人類情感的密碼所在。

蘇享茂事件中,一切不能以理智邏輯解釋的行為,都是心理水平和關係模式導致。

(4)

人類語言是以操縱情感為最高境界。人類情感是以操縱心理為最高境界。

程式設計師大都是邏輯高手。這位惡毒前妻算是一個情感高手。一個邏輯高手和一個情感高手相遇,情感高手完全不打邏輯牌,邏輯高手卻深陷情感的泥潭。

翟欣欣說,從來沒有結過婚,但後來暴露婚史,卻理直氣壯地指責蘇享茂和其他女人曖昧不清。和別的女生髮過微信的事,蘇享茂也認為是自己的汙點,覺得理虧起來,甚至對自己因翟欣欣婚史不愉快的情緒進行道歉,併為對方圓場。這部分完全不是理智的邏輯所能解釋得通的。

蘇享茂一直是一個高材生,高材生除了單純、邏輯強大之外,還很自信,甚至自戀。自戀不是一個完全的貶義詞,因為人人都需要自戀,完善的自戀能使人自信自強、取得生活事業的成功。

高材生們一般要通過不斷的成功證明自己的優秀,才可以繼續維持自戀;事業成功,高材生對另一半的要求一般也不會低。

從後來暴露的資訊來看,蘇享茂不是沒有女性朋友,只是36年了,一直沒遇到那個讓他想結婚的那個。他一直在等一個什麼人?一個能配得上他自戀的一個人。

這裡寫圖片描述

就像蘇享茂哥哥說過的一句:一個1米6的男人怎麼可以相信一個1米7的美女對他一見鍾情。這句話很現實,但是在蘇享茂眼裡,這是個問題,又不是個問題。高自戀的人,知道自己的外貌有短板,但他會通過工作、事業、收入等彌補這個短板,獲得更大成功後,認為自己是匹配得上這樣優秀的女人,是相信對方對自己一見鍾情的。其實這句話,不如說是,蘇享茂希望,自己的事業和收入配得上這樣一個外貌以及這樣一個高要求的女人。

翟欣欣在第一時間表白,表示對他有好感,願意繼續約會,這擊中了蘇享茂的心,那種“春天要來了”的美好感覺很容易令人沉淪,具有非常大的誘惑。

“她把房產證資訊發了過來,然後我說我也買得起別墅,並給她看了我的股票賬戶和理財賬戶。”

朋友悲憤:

這裡寫圖片描述 這裡寫圖片描述

這其實不是炫富,這是在證明自己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有顏值,是不是應該發自拍?如果有情趣,是不是可以發段子?這些都沒有,那就要通過自己擁有的東西證明自己啊,事業嘛、錢嘛。

因為與自戀相對的背面就是自卑。和自戀一樣,每人都有自卑的一面。作為一位朋友眼裡“智商高情商低”的程式設計師,自卑來自於一個簡單的邏輯:我為什麼能夠吸引她,她為什麼能夠愛我?

既然對方有別墅有房產,我至少不比她差,我也是有足夠財力和她匹配的;她已經是一個不缺錢的女人,我只有對她更好滿足她更多要求,才能獲得她的真心。

蘇享茂的朋友們一直弄不明白,小茂為什麼那麼傻,智商那麼高,卻為其所騙,一直為她花錢?

這是因為,蘇享茂的自戀要求他自己是好的,是對對方特別好的,不能出現汙點的,蘇享茂的自戀也要求對方是好的,這使得他很難承受對方的壞和錯,也很難應對對方的壞,所以給對方的壞找到一個解釋,會讓蘇享茂心裡安慰。

所以最後,蘇享茂還在問:你覺得我對你最大的不好是什麼?這時候,他仍然想辦法維護的是自己的自戀,因為暴露自卑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這裡寫圖片描述

這也是蘇享茂這樣的“老實人”的悲哀所在:30多年的生命裡,除了學習工作掙錢,他始終不知道,自己真正值得愛的品質是什麼,被一個女人真心愛上是什麼感覺,他也不知道,和一個人維持相愛,靠的是什麼。

他不知道,如果一個人愛他,不是因為他學習好工作好能掙錢,也不是因為他花多少錢買多少奢侈品,而是他這個人,本身就值得愛。

蘇享茂一直不知道這一點。

他不知道這一點,可能是因為從小沒人讓他知道過。

(5)

我為你付出了,也能換回你同等的回報。計算機程式嚴格按照邏輯執行,什麼條件產生什麼結果,條件不對,程式就會出錯。

在情感和關係的世界裡,其實沒有同等的付出和回報,只有愛與不愛!

當我們發現出錯了,一定是愛錯了!也許是愛的人錯了,也許是愛的方式錯了!

在程式的世界裡,BUG告訴你出錯了。

在情感的世界裡,誰能告訴你你錯了?

沒有別人能告訴你,只有你自己。

在和翟欣欣離婚分割財產時,蘇享茂仍然以滿足對方的方式,達到離婚的結果,偏偏對方寸步不讓。偏偏對方還懂得使用恐嚇要挾,令蘇享茂沉浸在一種莫名恐懼裡,不得不委屈自己繼續滿足對方。

最後發現自己退無可退,愛情失去了,財產失去了,公司也執行不下去了,自戀崩塌了!

在自戀崩塌之前,一個人承認失敗,也是有反轉可能的,有的人身臨窘境也能絕地反擊,比如褚時健。但蘇享茂承受不了,因為他只相信:只有優秀才可以生存,只有優秀才值得被愛,只有優秀才能換回我想要的。

當現實崩塌,資金鍊斷裂,其實還有一條路叫做臥薪嚐膽、東山再起。可是當蘇享茂的邏輯崩塌,自戀崩塌,他絕對接受不了一個失敗的自己,一段才一投入就失敗的感情,一段被欺騙的婚姻,一個可能被查稅罰封的公司,一個高材生容忍不了的尷尬境地。

在蘇享茂寫下:我被前妻逼死了,這個時候,他還是活著的,而且還有活著的可能。但他仍然覺得無路可走。

這就是,理都懂,但我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在最失控和無理性的感情裡,蘇享茂已經門戶大開,他已經向翟欣欣暴露了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就像回到了小時候,一個小孩子面對媽媽或父母的狀態。

很多父母對孩子都有一些控制手段,用糖誘惑、用打威嚇、用獎勵做誘餌、用情感做威脅等等。

“你聽話,我給你糖吃。”“你再不聽話,我揍你。”“你考試考好了,我帶你吃好吃的。”“你考不好,就別回來,這個家沒有你這個孩子。”

做“惡毒前妻”的女人,對這個孩子一般愛上自己的男人,也有各種手段進行操控。

“我對你一見鍾情,我想給你生孩子。”表示自己住在別墅裡,生活水平很高,暗示對方以高水平來對待自己。主動要求結婚,媽媽卻表示反對。指責蘇享茂和前女友糾纏不清,美化自己離婚史。想離婚可以,你如果不想公司被查封、坐監牢,就付高額賠償款。

看到了嗎?如出一轍的管理控制手段。

在這段短暫的婚姻和情感裡,蘇享茂的心理水平其實是個孩子。他不是沒有能力反抗,是他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反抗,他認為作為一個孩子,永遠抗爭不過父母。

死亡,對他來說,意味著解脫,因為他可以不用面對自己的失敗,不用面對自己的不優秀。

死亡,對蘇享茂來說,也可以不用再去面對自己最脆弱最柔軟的部分被扒開以後血淋淋的疼痛。

(6)

一個真正心理水平高的人,會知道:

當我成功的時候,什麼來支撐我;我失敗的時候,什麼來支撐我。

蘇享茂這樣的心理水平,是隻會和成功相處,不會和失敗相處,因為不知道失敗的時候靠什麼支撐。

而在真正失敗之前,有很多次可以止損的環節,蘇享茂都一再潰退。這反映的是一種迴避型的親密關係。

這種親密關係大都以控制和被控制的方式呈現,一旦被控制的一方想要反抗和攻擊的時候,就是結束關係的時候,但方式很難是正面對抗的,而且是以絕地反擊、兩敗俱傷的方式來結束。

迴避型的親密關係是怎麼形成的?從他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就形成了。在微課中,我將重點和大家分享這部分:婚姻中的親密關係,和一個人小時候有什麼關係?我們小時候的經歷和成長曆程怎樣影響著我們的人生和情感?

(7)

蘇享茂的遺書中也寫到:我沒有及時跟家人求助,現在追悔莫及。還是那句話,當他寫這行字的時候,他還是活著的,他仍然還有機會求助。但他沒有做。

這透露著他的潛意識根本不相信家人能幫助他。

在一個人的生命裡,家到底意味著什麼?家其實就是意味著一份無條件的接納和愛。

無論你學習好壞,無論你是否優秀,無論你成功與否,無論你收穫所有人的敬仰還是遭遇全世界的欺騙與背叛,家永遠在這裡,有父母無條件地愛著你。爸爸媽媽不是因為你有多勤奮刻苦而愛你,不是因為你掙了多少錢愛你,而是因為你,你這個人,從頭到腳,都值得我們去愛。

如果一個人內心有足夠的安全感和足夠的愛作為支撐,又怎麼會忘記家人的力量呢?即使家人不能幫自己打贏官司或追回錢款,有愛和家人在,一個人怎麼捨得離他們而去呢?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希望孩子成功,但是也不用明著暗著告訴孩子:你只有學習好,才可以有美好的未來;你只有足夠優秀,爸爸媽媽才會喜歡你;你只有事業成功,才能娶到好老婆。

因為這種邏輯,就像程式的邏輯一樣——滿足什麼條件得到什麼結果;要想獲得愛,你必須付出一定的條件;如果你不夠好,就不配得到愛。

而真正的愛,是沒有條件的。父母的愛如此,愛人的愛,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