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RedHat 7.0 硬碟掛載操作

RedHat 7.0 硬碟掛載操作

前言:wow !好炫酷啊!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硬碟掛載操作時候的驚歎語 。 就在前一段時間,一場悲劇發生在我的身上。我花了幾天時間辛辛苦苦在VMware上安裝了期待已久的Kali 2018.2,然後使勁解數用gnome裝飾了一番,但是但是,沒幾天硬碟儲存就不夠了,早知道原先設定的時候配置大一點的硬碟了。然後想著用VMtools裝一下,但是說我的啥啥啥不行,臥槽,這下,我一衝動,也就沒想到Google大哥,直接把那從磁碟給刪除了。如今學了掛載,真的感覺技術改變生活。不說了,還有點想那個被我刪了的kali 2018.2,你過得還好嗎?

操作:

基本流程:如果是虛擬機器的話點選虛擬機器設定增加硬碟<或者直接給電腦裝硬體硬碟>  —>分割槽—>格式化—>掛載—> 最後一步

分割槽:   

利用 fdisk 命令進行分割槽    |   命令格式:fdisk 檔案   <值得說明的是fdisk是互動式的命令,就是說你輸入一個選項它執行一個命令>

使用到的選項:  m  檢視全部可用的引數         p  檢視分割槽情況        n  新增新的分割槽                d   刪除某個分割槽的資訊    

                           w  儲存並退出                        q  不儲存並退出        t   改變某個分割槽的型別      l   列出所有分割槽型別

我的分割槽操作: 首先輸入 p 檢視分割槽資訊,再輸入 n 進行新增新的分割槽,其次再輸入 p 看一看,對比一下前後的資訊,如果不也一樣那就是新增成功了,成功了不能驕傲,請最後輸入 w 進行儲存退出,不然前面的設定就白費了。<出現需要設定的時候按ENTER就好,但是如果詢問分割槽命名時,如果新建的分割槽是第一個的話,可以ENTER,如果不是第一個就輸入序號名稱>

格式化:

利用 mkfs 命令進行格式化操作   |  命令格式: mkfs.xfs / mkfs.ext2 / mkfs.ext3 /mkfs.fat ...  <mkfs.你的檔案系統的型別定,例如我的是XFS的,所以我選mkfs.xfs命令>

我的格式化操作:mkfs.xfs  檔案 <這個檔案就是你新新增分割槽的名稱  類似於  /dev/sdb1>

掛載:

利用mount命令進行掛載操作   |  命令格式:mount  /dev/sdb1    /newFS  <第一個引數就是新新增分割槽的名稱,第二個引數是需要掛載的目錄檔案,也就是說,那個檔案就是以後新建硬碟的資料夾,往裡面存東西就是用了新建硬碟的儲存空間。當然可以自己mkdir新建一個目錄>

最後一步:

在/dev/fstab檔案中新增  /dev/sdb1<你的新建分割槽的名稱>    /newFS<掛載的目錄>   xfs<檔案系統的型別>    defaults   0   0

OK !  由於一定的原因,沒有圖文並茂,下次努力!我是沒有帽子的探索者,共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