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Linux中磁碟的管理(格式化,分割槽,掛載)

Linux中磁碟的管理(格式化,分割槽,掛載)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有關linux中磁碟管理方面的知識,在這之前先跟大家普及一下磁碟的基礎概念:

一.磁碟的概念:

         磁碟:計算機的外部儲存器裝置,是一種利用電流的磁效應為工作原理的資訊載體,也可以反覆地被改寫。其組成部分如下圖所示:

 

linux中的硬碟根據硬碟介面的不同來命名

         IDE硬碟 (我們常說的ATA介面):

  優點:1.價格低廉,易於使用;

              2.相容性好(相容現在PC機的大部分硬碟);

  缺點:1.速度慢;

             2.只能內建使用;

             3.對介面電纜的長度有嚴格限制;

             4.支援熱插拔;

SATA/SCSI:

      SCIS

特點:1.傳輸速率高;

                2.讀寫效能好,傳輸可靠性高;

                3.可連線多個裝置;

                4.支援熱插拔;

     SATS特點:1.結構簡單;

                2.系統佔用率低;

                3.支援熱插拔;

二.在簡單的說完磁碟的分類後,我們開始進行操作:

1.格式化磁碟:

          格式化的意思即當我們建立豪邏輯分割槽後,需要對其指定一個檔案系統,才能使用該分割槽。

          檔案系統的存在是作業系統用於明確磁碟或分割槽上的檔案的方法和資料結構;Linux中的檔案系統型別有ext2,ext3,ext4,xfs等

 2.分割槽:

        一塊磁碟預設可被分為四個分割槽,這四個分割槽分別為主分割槽或者擴充套件分割槽,在擴充套件分割槽上可建立邏輯分割槽,並且擴充套件分割槽有且僅有一個,並且不能被格式化

  首先,我們進入自己的虛擬機器,使用fdisk -l檢視虛擬機器的分割槽列表:

 

圖中表示磁碟中現有兩個分割槽/dev/sda1 dev/sda2;
        例如我們現在在磁碟中要建立6個分割槽,文件型別為ext2,ext3,ext4,xfs,並將其掛載到新建立的目錄下;

輸入fdisk /dev/sda指令對磁碟進行分割槽:


 

輸入m獲取指令幫助(我們可以根據該表進行指令選擇):

 

  在這裡我們輸入n建立新分割槽:

       這裡的primary即主分割槽,extended即為擴充套件分割槽,根據需要我們要建立一個擴充套件分割槽後才能建立邏輯分割槽,因此輸入e建立新的擴充套件分割槽(其中分割槽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在這裡我們預設為3):

 


起始扇區與預設扇區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這裡選擇預設,至此,擴充套件分割槽建立成功:

 

輸入p即可觀察建立分割槽狀態,我們可以看到下圖中/dev/sd3即表示我們剛剛建立的擴充套件磁碟:

        這裡我們在擴充套件分割槽上再建立三個邏輯分割槽,在選擇分割槽型別時選擇logical(邏輯分割槽),建立完成後,我們輸入p打印出分割槽資訊,觀察到現在我們的磁碟有6個分割槽,其中新建立的3個邏輯分割槽為5,6,7:

     輸入w儲存剛才的配置,在這裡我們需要輸入partprobe將新建立的邏輯分割槽資訊載入到核心

然後,我們需要根據要求新增檔案系統(ext2,ext3,ext4,xfs),即格式化磁碟

輸入指令mkfs.檔案型別(ext2.ext3,ext4,xfs) /dev/sda(5.6.7)

接下來我們就要對分割槽進行掛載,

3.掛載分為臨時掛載永久掛載,臨時掛載即表示重啟之後掛載不存在;永久掛載則表示開機自動掛載,也就是說需要將掛載資訊載入到開機自動掛載檔案中;

        掛載的目的是為了資訊能夠儲存到分割槽中,可能有些人不能理解掛載的意義何在,舉個例子, 掛載分割槽與資料的關係可以理解為水管,水桶與水的關係;水要流到桶裡必須經過水管,也就是說,資料要儲存到分割槽中,必須以掛載的目錄為媒介;

       為了幫助大家直觀的觀察臨時掛載與永久掛載的區別,我們將剛剛建立的/dev/sda5分割槽臨時掛載到mulu1下,將 /dev/sda6與/dev/sda7永久掛載到mulu2,與mulu3下:

首先我們應該先建立這幾個目錄:

輸入mount /dev/sda5 /mulu1即表示將分割槽/dev/sda5掛載到mulu1下,然後輸入mount檢視是否掛載成功:

上圖表示分割槽已經成功掛載到mulu1下,且檔案型別為ext3;

接下來我們進行永久掛載,在掛載之前我們需要輸入blkid檢視/dev/sda6與/dev/sda7的uuid

然後我們將分割槽的uuid複製到開機自動掛載檔案下:

輸入vim /etc/fstab

上圖中書寫格式為uuid 掛載點目錄  檔案格式  default備份(0表示不備份) 檢查(0表示不檢查)

至此,所有的分割槽,格式化,掛載均已完成

最後重啟虛擬機器,輸入mount檢視掛載資訊,發現/dev/sda5/分割槽掛載資訊消失,而永久掛載的兩個分割槽掛載資訊仍存在:

到這裡,磁碟的管理就給大家分享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