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Python類裡面的方法是如何工作的

Python類裡面的方法是如何工作的

在OO(面向物件)程式設計中,類中的方法有多種形式:例項方法、靜態方法、類方法、甚至還可以有抽象方法,本文來說說例項方法在Python中是如何工作的,後面再來談其他方法。

先來定義一個最簡單類: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eat(self):
        print(self) # <__main__.Person object at 0x00  
        print(type(self))  # <class '__main__.Person'>
print(self.name + " is eating")

這裡的 eat 就是一個例項方法,跟普通函式差不多,唯一的不同是必須指定一個引數 self,儘管名字可以任意命名,但約定俗成的叫 self,self 是什麼?它代表Person類的例項物件,就像Java中的this一樣,看下面的測試程式碼

p = Person("zhangsan")
p.eat()

p與self指向同一個例項物件

instanceobject.png

那麼可不可以通過類直接呼叫呢?不行!

Person.eat()
TypeError: eat() missing 1 required positional argument: 'self'

那為什麼通過例項p呼叫eat方法不需要傳遞self引數呢?這個就要從函式與方法的區別說起。來看看下面的程式碼:

print(Person.eat)
print(p.eat)

# 輸出
<function Person.eat at 0x000001BB242AAAE8>
<bound method Person.eat of <__main__.Person object at 0x000001BB242B4B38>>

前者是函式,後者是方法,有人說函式定義在類外面,方法定義在類裡面,顯示這種說法不全面,那麼他們的區別在哪裡?

首先方法是與某個物件相關聯的,而函式則不是,p.eat

就是一個綁定了例項物件的方法,函式的所有引數都需要顯示地傳遞,而方法中的資料是隱式傳遞的。Person.eat是函式,引數要顯示地傳遞,Person.eat(p)

而方法因為綁定了例項物件,所以他呼叫的時候無需再傳遞例項物件了,直接呼叫p.eat()就可以了,self引數Python會自動傳遞過去,如果重複傳遞會報錯。

p.eat(p)

TypeError: eat() takes 1 positional argument but 2 were given

所以,本質上

p.eat() 等價於 Person.eat(p)

那麼對於例項方法,self 引數從語言設計的角度來說,是不是可以去掉呢,這個問題 Python 之父 Guido van Rossum 撰文解釋過這件事,理由是 "Explicit is better than implicit"

延伸閱讀:http://neopythonic.blogspot.de/2008/10/why-explicit-self-has-to-stay.html


關注公眾號「Python之禪」(id:vttalk)獲取最新文章 python之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