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非同步DCDC的工作模式(CCM、DCM和BCM)

非同步DCDC的工作模式(CCM、DCM和BCM)

目錄

1. 非同步DCDC的三種工作模式

非同步DCDC工作在哪種模式,取決於拓撲和輸出功率,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的大小。

CCM,連續導通模式,一個開關週期內電感電流>0。

DCM,斷續導通模式,一個開關週期內電感電流 ≥ 0。

BCM,臨界導通模式,CCM切換到DCM經歷的模式。

圖1 連續導通模式(CCM)

圖2 臨界導通模式(BCM)

圖3 斷續導通模式(DCM)

可以看出,CCM的特點是負載電流一直大於0,BCM的特點是負載電流可等於0,DCM的特點是負載電流可等於0且保持為0,負載電流之所以不能小於0是因為有二極體存在。

非同步DCDC的一個特點是使用二極體實現續流,非同步DCDC相對於同步DCDC來說,前者是比較老的設計,並且因為使用了二極體,導致功耗較大,目前使用的大部分DCDC都是同步的,此文僅介紹非同步DCDC。

下面以TPS40200(非同步降壓DCDC)為例說明相關概念。

圖4 TPS40200模擬電路

從上圖可以看出:

1)D3就是非同步轉換器中特有的肖特基二極體。

2)該電路具有緩啟動功能。

3)VIN = 8V,VOUT = 3.3V,負載電阻R_L = 3.3Ω。

模擬結果如下圖所示。

圖5 TPS40200輸出電壓V(VO)和負載電流I(RL2)

從上面的模擬結果可以看出,負載電流I(RL2)總是>0,因此工作在CCM模式。

圖6 TPS40200電感電壓V(OUT)和負載電流I(RL2)

從上面的模擬結果可以看出,電感電壓V(OUT)波形為斬波,電感電流I(RL2)波形為斜波,在電感電壓V(OUT)從低值-0.34V突變到高值7.94V,因為電感電流不會突變,所以電流會逐漸上升;在電感電壓V(OUT)從高值7.94V突變到低值-0.34V,因為電感電流不會突變,所以電流會逐漸下降。所以電感電流波形如下圖所示。

圖7 TPS40200負載電流I(RL2)波形

上圖還可以看出,電感電流最終會回到原來的值,這個現象可用於檢驗所有開關拓撲的有效性。

圖8 TPS40200電感電壓波形

上圖中,可以驗證,電流上升時的斜率 = 開關閉合時電感兩端電壓/電感 = VON/L = (7.93V - 3.3V)/33uH = 140 V/ms;電流下降時的斜率 = 開關關閉時電感兩端電壓/電感 =VOFF/L = (-0.343V - 3.3V)/L = -3.643V/33uH = -110 V/ms。

可以看出,電感兩端的電壓是不同的,靠近開關的電壓波形是斬波,此處即是交換節點,靠近負載的電壓為輸出電壓值。

交換節點處不要鋪設太多的銅,否則會形成有效的電場天線,向四周噴射放射狀的射頻干擾

經過測量可知開關頻率 = 300KHz。

2. 如何從CCM切換到DCM?

1)降低負載電流。

2)降低電感值L。

以下通過將負載電阻從3.3Ω改成50Ω,測到的電感電流波形如下圖所示。

圖9 負載電阻從3.3Ω改成50Ω測到的電感電流

對比圖7和圖9,可以看出當負載電阻增大時,電感電流波形下移了,選擇合適的負載電阻可使工作模式從CCM切換到DCM。

降低電感值,也可切換非同步DCDC的工作模式,將電感值設定為3.3uH,負載電阻設定為3.3Ω,模擬結果如下圖所示。

圖10 TPS40200負載電流I(RL2)波形(L = 3.3uH,R_L = 3.3Ω)

對比圖7和圖10可以看出,降低電感值,可以使非同步DCDC的工作模式由CCM切換到DCM,精心挑選電感值,可使工作模式切換為BCM。

3. 電感電流交流紋波與電感值的關係?

電感值越大,電感電流交流紋波I越小

圖11 電感電流波形(電感值L = 33uH)

圖12 電感電流波形(電感值L = 330uH)

可以看出電感值越大,交流紋波越小。但是電感值越大,尺寸也會越大,這是個問題。

4. 電感飽和意味著什麼?

電感飽和的原因是:電感電流的瞬時值與磁芯內部的磁場強度成正比,因此當電流達到某一值導致電感內部的磁場強度超過了某一安全值,電感就會飽和,當電感飽和後,如果電流繼續增大就會又不可控的浪湧電流流過開關管。

電感飽和意味著L趨於0,根據V=Ldi/dt可知,△I=V/L,當L=0,△I趨於無窮大,會危及開關管。

因此,將電感值設定為1pH,得到的模擬結果如下。

圖13 電感電流波形(電感值L = 1pH)

當將電感值設定為1pH時,可以看出,電感電流可超過20A,有可能損壞開關管,因此在電感選型時,感值寧可大一些也不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