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KubeCon2018西雅圖在前線(一):雲原生概念已經深入人心

KubeCon2018西雅圖在前線(一):雲原生概念已經深入人心

作者:張凱,車漾

首日印象

2018年聖誕節臨近,西雅圖已經開始有了節日的氣氛。而與此同時,在西雅圖華盛頓州會議中心,CNCF的年終大戲---西雅圖Kubecon和CloudNativeCon閃亮登場。經過近兩年的傳播和教育,雲原生的概念深入人心,從people mount people sea的會場就可見一斑。這次會議共有八千名參會者,創造CNCF會史的記錄。

image

首日Keynote內容中Kubernetes本身的更新並不多,倒是CNCF的其他成員Helm,prometheus,envy,linked,rook,vitess,grpc,NATS,HARBOR輪番上場,分別簡略的介紹了一下自身的進展和計劃。

首先登臺亮相的是Helm,微軟工程師主要談到的是明年v3上的釋出及變化,完全client端的架構,開發SDK支援,lua Hook。另外就是Helm Hub的介紹,以及其對應的開源版本:https://github.com/helm/monocular

image

今天最大的新聞就是明星專案etcd被RedHat捐獻給了CNCF社群,而阿里巴巴的資深專家李響作為核心開發人員回顧了etcd的5年心路歷程,以及與CNCF的不解之緣,比如etcd開始就使用了prometheus,並且從Rest切換成了GRPC。而etcd也因為它的穩定,簡單,高效能的特性得到了社群認可和大量實際場景的錘鍊。比如阿里集團的sigma和阿里雲容器服務都深度使用了etcd,應該說etcd加入CNCF應該是實至名歸。

image

在Kubernetes上跑深度學習

上午我們代表阿里雲容器服務團隊分享了《Using Kubernetes to Offer scalable deep learning on Alibaba Cloud》。通過大會日程註冊感興趣的有555人,目測現場聽眾有200多人。Nvidia,Mellanox,Huawei,Google, AWS都有開發人員和我們討論,一些創業公司也希望嘗試我們的Arena 開源專案。北美的kubernetes使用者對AI on K8S很感興趣,大會一共接收了12個與機器學習以及資料分析相關的演講。

_1

下午場主要參與了和AI相關的分享。KubeFlow作為在Kubernetes上執行機器學習作業的首選開源專案,依然是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不過相比於上海的CNCF並沒有顯著的更新,這也是兩次會議時間過於接近造成的。主要介紹了KubeFlow 0.4的內容,其中最重要的是Pipeline,他們也進行了demo。不過現在的問題是gcr.io映象已經硬編碼到了bootstrapper了,這樣造成在國內完全無法執行。我們會和google一起修復這個問題。另外一個就是KubeFlow路線圖:

  • 企業級可用 (IAM/RBAC, 升級)
  • 更好的Jupyter Notebook整合支援
  • 新專案pipeline中對實驗結果比較和模型管理的支援

有趣和有情懷

其中另一個比較有趣的是,IBM利用KNative和OpenWhisk元件建立事件驅動的AI Pipeline,並且通過Istio用於流量管理和可觀察性,以構建一個完整的pipeline。而他們實際的demo是通過argo實現的,這是由於argo能夠通過web ui觀測整個workflow的流程,而KNative目前還做不到。有趣的是,IBM的整體方案依然“很IBM”風格,用了很多獨立的系統和元件串聯成複雜的解決方案。

image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對於Google雲對於安全的分享,近日頻繁爆出的Kubernetes安全漏洞引發了整個生態的憂慮,究竟下一個黑天鵝在哪裡成了懸在Kubernetes頭上的一達摩克利斯之劍。他們的第一個建議是Stay up to date,一定要保持Kubernetes最新版本。

image

下午的KeyNote更多的是情懷篇,來自Google的Principle Engineer :Tim Hockin 回顧了4年來Kubernetes的風風雨雨,如何從一葉小舟演進成了容器排程界的航空母艦。他著重感謝了社群的貢獻,其實也從另一側面反映Google在開源生態領域的能力和號召力。

image

還有哪些可以期待?

KubeCon+CloudNativeCon在北美的號召力確實不同凡響,從參會者和贊助商的數量增長可見一斑,但是頻繁舉辦的Kubecon會導致沒有足夠多的時間創新和沉澱,內容顯得有點中規中矩。而今天有幸遇到一同參會的卷爺,領略了大神針對微服務和服務網格方面的很多創新思想。比起被istio佔據幾乎所有相關話題的現狀,確實令人眼前一亮。

另外缺乏大規模生產客戶也是Kubernetes需要努力的地方,Mesos有Twitter,uber等一干使用者,但是時至今日,原生Kubernetes大規模使用在企業生產系統的案例還鮮有見到。這也是社群需要共同努力的地方。

雲原生的征程是星辰大海。安全、有狀態應用、資料管理、多叢集管理、更多型別作業的支援都需要不斷強化...Kubernetes為代表的雲原生領域,未來的方向和問題其實已比較明確,阿里雲會繼續深耕,攜手廣大使用者共同擁抱雲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