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來北京兩年總結(總結和計劃)

來北京兩年總結(總結和計劃)

本人現在北京某大學研三,25,非常迷茫階段,即將面臨人生重大選擇,在此做下分析,以便決策。

個人現狀:

學習上:

專業本科車輛,讀研航空宇航,實際上做的東西只是和這兩個相關,但是不密切,本人對專業上這點不迷戀,本科車輛,但是在實驗室做的事材料方面的研究,讀研方向做的是利用運籌優化工藝,最後為工藝做決策。本科在材料領域裡面從實驗出發,在實驗工藝上做出過比較大的突破,然後轉身進入材料方面的數值計算,最後也是以此作為畢設。讀研在機械精密裝配裡面做過比較深入的研究,都是從數學角度切入,然後得到些結論和方法,能寫專利和發不錯的論文,我自己也都寫了初稿,雖然我自己喜歡科研,但是還是想進入工業界,實實在在的為社會做點事,所以不怎麼在乎論文專利這些,再加上大老闆因為專案的進度而制止寫論文,發論文被我無限期拖延,直到現在。現在研三,因為畢業要求,我得儘快整理一篇論文畢業。另外還有開題報告我得儘快做。學習上這點自我感覺從導師那裡學到了不少總體設計大局思維方面的東西。別的方面學到的不打多。科研方面能力相比本科來說,沒有多大的變化。可能一方面在實驗方案設計,實驗實施,原理探究,數值試驗上面我都走過全套了,還有另外一方面參加數學建模資料探勘比賽自認為已經得到了思維上的全面性。所以做事無非都是些套路。學習上最缺的一點也就是表達了,比如寫論文,這也是參加數學建模和資料探勘比賽拿不到頭等獎的攔路虎,當然也不是怪隊友,他們也盡力了,要怪只能怪自己沒能十全十美。做幻燈片還好,實驗室總體設計都需要做成幻燈片,所以做的還可以,以前也拿過PPT大賽一等獎,技巧都還好。

剛來北京立志要把某個領域做到世界上最好,so,我放棄了些自己愛好,比如一些比賽,然後潛心科研,後來我的確在一個領域切入進去了,通過幾百篇論文來看,在這個小領域我的確已經做到最好了,能夠發幾篇不錯論文,寫幾個專利,這個方向我自己開設,在研一結束花了半個月推導公式,然後花了一個月做試驗驗證。本想花兩三個月做下就換個領域,沒想到我研究生就陷入到此,因為軟體平臺的開發。這個方向一想到沒人能夠接手繼續研究下去,並且導師不怎麼重視,就又靜下來好好想了想,幡然醒悟,我做了些不該我這個階段做的事情,按照培養目標我只需要學好技能,然後畢業滿足社會需求就可以了,這樣對我自己發展才是最好的。最近才發現的確和社會需求有偏差,做這個領域研究是我自己的目標,我是一個不在乎別人想法的人,所以做到這個點我自己知道什麼水平,專利論文什麼的我倒不是那麼在意(這句算是一句體面話吧,主要是實驗室專案比較忙,導師不支援寫論文)。不過不後悔,我達到了自己預設的目標,雖然有偏差,不過現在我倒也不是很擔心,畢竟我的思維全面了,做什麼事情我都不怕。

實驗室專案兩個:兩個都是國防重點專案,全程參與,都有自己全面的理解,第二個專案參與總體設計,現在導師的思維還受到我的建議的影響,總體上還是那樣走的。第一個專案我參與度高點,切入很深,每個課題我都深度參與,並切理解了精髓,自己也能獨立完成,或者獨立創新做的更好。切入最深的領域也是這裡面,在這裡面做的世界上最好的那塊最後在做一個軟體平臺,估計這個軟體平臺是我能為這個實驗室留下最大的東西吧。

自己做過一個專案:是講解人臉識別的課程擔任主講老師,講解python,tensorflow人臉識別,學生60多。我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報酬很少。花挺多時間備課的,實際上投入的時間成本比預想的高很多,做PPT,做演示程式碼,預講課,甚至講課期間因為變動熬夜改PPT。當然對我自己表達上的提升還是不少,主要是自己親身在環境中,慢慢自己也就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意識的去照顧到談話物件的感受,知道去調整談話方式。如果論報酬,這個時間去直接掙錢,我能獲得10-100倍這個講課的報酬。不過我需要的點不僅僅是錢,而是能力的提升。當然也讓我領略到一些社會的套路,為了利益各種說辭,其實大可不必,我問到底問清楚僅僅是為了問清楚原因,這是我做事情的風格,不喜歡模模糊糊的東西。這個點上我能碾壓絕大部分人吧,我自己做一件事情,知道自己要什麼,目標很明確。(本來講課是兩個老師,後來因為同事上班來不了,全程是我hold。leader說我講的話後邊會有補貼,我想了想,全程我講的話對我自己更多機會鍛鍊了,只是我得熬夜補PPT,不過對我的目標來說是好事,我就答應了。後邊問到補貼的時候leader支支吾吾的,我就明白了)。這個專案對我來說收穫挺大的,讓我換了種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讓我去體驗了一下不一樣的環境。知道社會還能做的事情很多。也知道自己潛力無限。思維層次提高了不少。雖然官網上有五位老師,我是排最後那位,頭銜最少那位,但是我和學生都知道,我才是真正那個老師。跟他們溝通我也知道其實大部分人都沒那麼厲害,真正非常聰明的人太少了,絕大部分人智力和能力不會比我高多少。

生活上

這一點被我忽略了,基本上我沒感覺到生活的存在,一旦閒下來我就決定不自在,換句話說-焦慮。我本身自己是一個喜歡玩和探索的人,喜歡去各種不同的地方,體驗各種不一樣。但是現在我更喜歡宅了。我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做不到以前那樣看電視都會覺得很充實開心,現在看電視更多的是應付焦慮。

  • 體育活動:本身還是挺喜歡籃球,游泳,檯球,乒乓的。籃球時本科舍友帶起來的,喜歡進球的那一瞬間,喜歡籃球的大汗淋漓,喜歡籃球的大聲喘息,喜歡籃球的攻防衝撞,喜歡大家一起玩的開心。後來打籃球經常腿抽經,慢慢也就玩不了了,挺遺憾。我家住河邊,對水有特殊的喜歡,喜歡在水裡的自由自在,研一還經常和同學去游泳館,後來也是因為抽筋,慢慢不去了。檯球是唯一不大可能抽經的活動了,斯洛克是高中的愛好,玩過兩年,喜歡球按照自己預設的方案走位,喜歡進球的一瞬間,檯球裡面映射了我自己的一個缺點,這和打乒乓球一樣的缺點,不夠穩重,容易失誤,不是那種不好進的球沒進,而是那種很容易的球沒進,檯球和實驗室馬哥玩的多點。乒乓球是比較早的活動,小學開始,但是到大學從豎拍換成了橫拍。打乒乓球和打檯球思維很像,都很講究控球,不過乒乓球看重爆發,檯球看重運營,乒乓球裡面也映射了些自己的缺點,和檯球一樣的不夠穩,還有一段時間不打,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找到感覺。前幾天去打了下,發現水平下降的檔次太多了,被之前的敗將虐。其實是自己反應慢,很多技巧和招式都不記得了。這個點上和我自己的應試很像,自己的東西很難一下子爆發,我自己是那種慢慢發力的人,不是瞬發。

  • 實驗室活動:不是經常參加,很多時間都沒去,各種事情總是出現,或者直接玩遊戲,或者看電視,或者睡覺。其實我還是應該多和實驗室人玩的,我知道這點,但是就是感覺沒人帶節奏,不容易融入,至少不是我理想中的團隊,但是苦於我自己不會帶節奏。

  • 旅遊:女朋友在上海,我經常去,研二她休學一年在北京陪著我,也經常出去玩什麼的,跟她一起玩很開心,一起旅遊過不少地方,剛開始沒多少錢,就在小地方,後來好點了也就去遠一點的地方了,慢慢高鐵機票錢也掏的起了,出去玩就更容易點了,我們出去玩挺不省錢的,不跟團,玩一天,宅一天,其實有點浪費,不過我們喜歡遵循自己的內心,畢竟旅遊就是為了放鬆,不是來受罪的,不一定非得景點玩夠,又不是以後不來了,總的來說算是佛系旅遊,寒假準備去香港玩幾天,然後如果有時間轉成都玩玩,沒時間就直接回家,開學前再玩。玩歸玩,

  • 總體感覺:我總是感覺不到踏實,我知道還是我自己的問題,其實我很想做些自己想做的不用考慮結果的事情,完完全全是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是為了一個結果。

兼職上:

畢竟大學畢業就意識到自己已經不是學生了,家境本身就不好,不能再依靠家裡,所以自己做了些兼職,和朋友們一起做點外包的活,和程式設計開發演算法相關的。自己和女朋友學費生活開銷旅遊這些cover到沒多大問題。讀研以來在錢上面倒是沒有多大的困擾。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雖然能夠帶來一些利益,但是卻會花去很多精力和時間,並且在進一步的學習提升上面受到很大限制,雖然通過做事自己的思維體系已經健全,但是在實際操作實現上卻沒有提高太多。現在也在想著把這份兼職做好,帶點人做大點,拓展些穩定業務,畢竟自己幾年的經驗,能夠為自己將來發展和新人做些更好的規劃。期待著能夠養活幾個人,提高他們能力,也算是沒白乾。(可能最後這點才是我做這個兼職的真正有意義的地方)

做事愛好:

喜歡去解決問題。喜歡用自己數學上的思維解決實際場景問題(所以以前會參加比賽)最近換了種思維方式,準備繼續介入比賽吧,個人愛好。雖然讀研都獻給理想了,還是有點不甘心,沒做透徹,不過面對現實還是要低頭的,先進入社會吧,如果以後家裡條件好了,我選擇一個我喜歡的專業方向,讀一個博士,完成我的理想。

存在的問題:

以前早睡早起的習慣丟掉了,現在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我能一直折騰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早睡早起吧。這個點是我目前應該最先解決的問題,找回之前的狀態。或許這樣能夠找回知道生活的我。

迴歸生活,懂得去生活,回到以前看一下午螞蟻搬家都覺得充實的狀態。

堅持鍛鍊,以前能夠堅持鍛鍊,跑步,沒怎麼斷過。這個點我得找回來。

這三點都是習慣問題,讀研因為迷茫養成的壞習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當前最應該做的,最重要的是痛下決心,改掉壞習慣,找回滿狀態的我。

未來計劃:

個人愛好:

工作:

事業: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