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leetcode 27.[移除元素] Pyhton

leetcode 27.[移除元素] Pyhton

問題描述:

示例 1:

給定 nums = [3,2,2,3], val = 3,

函式應該返回新的長度 2, 並且 nums 中的前兩個元素均為 2。

你不需要考慮陣列中超出新長度後面的元素。

示例 2:

給定 nums = [0,1,2,2,3,0,4,2], val = 2,

函式應該返回新的長度 5, 並且 nums 中的前五個元素為 0, 1, 3, 0, 4。

注意這五個元素可為任意順序。

你不需要考慮陣列中超出新長度後面的元素。

說明:

為什麼返回數值是整數,但輸出的答案是陣列呢?

請注意,輸入陣列是以“引用”方式傳遞的,這意味著在函式裡修改輸入陣列對於呼叫者是可見的。

你可以想象內部操作如下:

// nums 是以“引用”方式傳遞的。也就是說,不對實參作任何拷貝 int len = removeElement(nums, val);

// 在函式裡修改輸入陣列對於呼叫者是可見的。 // 根據你的函式返回的長度, 它會打印出陣列中該長度範圍內的所有元素。 for (int i = 0; i < len; i++) { print(nums[i]); }

問題解決:

這道題主要是去除列表中的val的值。所以我們可以用remove來移除列表中值為val的元素,但是remove呼叫一次只能移除第一個匹配的元素。所以我們還需要count來確定迴圈的次數。 方法一: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removeElement(self, nums, val):
        """
        :type nums: List[int]
        :type val: int
        :rtype: int
        """
        x=nums.count(val)
        for i in range(x):
            nums.remove(val)
        return len(nums)

方法二: 利用迴圈加判斷的方式。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removeElement(self, nums, val):
        """
        :type nums: List[int]
        :type val: int
        :rtype: int
        """
        res = 0
        for i in range(len(nums)):
            if nums[i]!=val:
                nums[res] = nums[i]
                res+=1
        return 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