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案例:【促銷三講之一】促銷到底行不行?評估雙十一,你可參考這個分析思路

案例:【促銷三講之一】促銷到底行不行?評估雙十一,你可參考這個分析思路

作者:接地氣的陳老師

-------------------------------------------------------

雙十一是各大商家的狂歡,也是資料分析師們的負擔。促銷前,要設計報表統計銷量庫存,最好還是給弄成實時統計的,防止爆倉。促銷中,要整實時滾動的數字大螢幕,銷量破了X億光出資料還不行,還得整個H5傳播一下。促銷後,又得分析效果,檢討得失。從頭到尾,一點都不輕鬆。

 

然而這三步裡,最不輕鬆的就是促銷後的分析。因為實時統計難在技術上。技術問題嗎,只要堆人堆錢,總是有辦法搞掂的。我們又不像阿里那麼招搖過市的擺個大螢幕一直報資料。大部分公司都是出一個銷量破1億的整數就好了。但事後分析可是每個公司的分析師都逃不過去的難關。業務部門可是辛辛苦苦才做出來這個業績,到底是說好還是不好?如果只會說“好”,豈不成了整點報時的布穀鳥,分析的價值在哪裡?如果說"不好",又怎麼面對業務部門的反擊呢?

 

三步展開,深入分析

 

事後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避免陷入利益爭吵。想辦法輸出對未來有用的結論才是重點。因此,需要一個有邏輯的,層層深入的辦法,讓老闆來裁定對錯,我們來找原因。完整的促銷分析應該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評估整體目標是否達標

第二:分析執行效率是否最優

第三:考察長期效果是否穩固

 

首先,給老闆提供充足的資料,讓老闆給活動定性:這到底是一個好活動還是壞活動。定性完了,後續分析就有一個清晰的方向。如果是一個好活動,就看具體好在哪裡,有哪些經驗可以借鑑,還有沒有優化空間,能否長期做下去。如果不是一個好活動,就看問題出在哪裡,和標杆/期望值相比,差距出在什麼地方,要如何整改。定了性,才能深入分析,不然就會陷入無休無止的扯皮中。那種:“雖然銷量沒有達標,但是有長期品牌忠誠”一類的論調,只會讓分析從資料說話變成大道理撕逼,脫離實際意義。

 

定性之後,可以從活動流程、使用者反饋、經營資料等多個維度進行復盤。首先應覆盤的是操作流程本身。畢竟業績是做出來的不是算出來的。覆盤操作流程,可以看到從推廣-流量承接-轉化-售後整個過程中,哪一步做的好,哪一步流失率高,哪些推廣渠道更有用,而且找到優缺點。最後是評估長期效果。有可能多次促銷,滋生出促銷依賴、消費惰性、甚至吸引羊毛黨,這些細節評估,對於判斷長期走勢都有幫助。

 

整個話題攤開講內容太多,今天首先講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評估整體目標

 

常見的促銷整體目標

 

從本質上看,促銷不是常規銷售手段,而是針對特定目的營銷行動。而為達成特定目標,促銷有固定的套路,不能隨便撒野。因此促銷活動一定會有個主要目標。相對應的,就會有主要考核指標。

 

站在產品視角,促銷分為四大目的:在產品上市階段,通過促銷讓更多消費者用上產品,增加市場佔有率。在產品增長期,促銷鼓勵使用者多購買,發覺和培育忠誠使用者。在產品成熟期,促銷主要是交叉銷售,帶動其他產品。在產品衰退期,促銷協助儘快清理庫存,為下一代產品騰出銷售空間。

 

站在使用者視角,促銷分為四大階段:吸引新使用者加入,培育忠誠使用者,維持忠誠使用者,喚醒沉睡使用者。對應使用者新加入—活躍—付費—流失四個階段。促銷的作用和產品促銷類似,只是統計方式的區別。使用者視角的促銷以使用者ID為基礎統計單位,關注的是使用者行為,一般有使用者ID的網際網路企業或會員制線下企業用的多。產品促銷以產品類別為統計單位,一般傳統零售、快消、耐用企業(只有POS資料,沒有會員資料)用的多。

 

站在經營視角,促銷有三大作用:量,收,利。量:促銷為清數量(產品件數),減少庫存,增加市場佔有率。收:促銷為增收入(銷售額),讓財報更好看,解決現金流問題。利:促銷增加利潤,為增長提供動力。

 

一般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會關注不同的目的。比如初創企業會更關注規模擴張,成熟企業更關注運作效率。不同時期進行促銷,特別是雙十一這種大型促銷,會有需要優先完成的目標。同時,不同時間點進行促銷,可能目標也有不同。比如雙十一接近年度,可能管理層看著年度KPI哪些指標沒有完成,還能利用雙十一衝擊一把,搞掂任務。

 

無論哪個角度,一定會有主要考核指標。即使有可能促銷做得好,會同時影響幾個指標,在立項的時候,每個促銷也會集中某個具體問題。想避免事後評價扯皮,就把業務部門的請示方案拿出來,看看當初做促銷的時候,他們在老闆面前白紙黑字承諾了什麼。針對不同的目標,最好設一個主指標,主指標越少,扯皮越少。如果有幾個主指標,就請業務部門自己給出主指標的排序,然後按順序看,每個主指標的完成率。

 

先看整體,至關重要

 

按主指標考核考核,是最清晰的考核方式。指標越少,扯皮越少。指標越具體,結果越清晰。比如本次促銷為了拉銷量,銷量目標是5個億,那最後有沒有5個億,是最清晰的考核方式。如果有多個主指標,就一個個列出來,按優先順序排序,每一個分開看達標率。完成就完成,沒完成就沒完成,這樣才清晰。只有投機取巧,想渾水摸魚的業務部門,才會別有用心的列了八個目標,然後寫:“畢其功於一役!”如果促銷效果,8個目標有4個達標4個不達標,就會算個平均完成率110%,就能把很多沒做好的細節遮蓋過去。

 

然而,很多做分析同學有個壞習慣,就是覺得畫兩根柱子太簡單了。不上點模型覺得白拿了工資。於是一聽業務部門喊:“畢其功於一役!”也畢其功於一役的上了一個綜合評估模型。且不管這個模型是神經網路算的、相關係統算的、結構方程算的還是直接打分的,最後的結果也是把各種指標混為一談。導致後邊檢討執行效率和長期效應的時候陷入混亂:到底新客老客哪個重要,人數多了是否能抵消人均消費低了等等,扯皮無休無止。各種指標混在一起,就會導致文過飾非。沒有清晰的定義效果好壞,談何分析好在哪裡,壞在哪裡呢?

 

談到好壞,自然涉及標準問題。樹立標準可以考慮四個方面。第一,行業水平:比如同為服裝行業,天貓公佈行業整體銷售是多少,相比去年增長多少,主要競爭對手水平是多少;第二,過往水平,上次類似力度大促,主要指標完成率多少,根據上次的投入產出比,本次預計是多少;第三,領導期望:領導下給我們的目標是多少;第四,業務方承諾:業務方承諾完成的指標是多少。需要注意的是:標準怎麼設是老闆們決定的問題。作為資料分析師,我們要儘可能多的收集資料,來支援老闆做出這個判斷。越俎代庖,最後會被業務部門噴死的。最常見的噴法就是:你說我不行,你行你上啊!

 

整體目標的考核,資料計算上是非常簡單的。資料分析師乾的更多是溝通、確認的活。少就是多,是第一步分析的重要原則。為了使大家心服口服,減少爭論,計算越簡單越好。等大家給活動定了性,後邊才是資料分析師們發揮特長,深入分析的時候。資料分析師千萬要沉住氣,不把水主動攪渾,後邊才會越做越清晰。

 

第二講:分析執行效率,第三講:考察長期效果,敬請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