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甘果移動老甘:移動網際網路變遷中的App和小程式

甘果移動老甘:移動網際網路變遷中的App和小程式

2018 年 10 月13 日,由又拍雲和知曉雲聯合主辦的 Open Talk 丨2018 小程式開發者沙龍系列活動廣州站拉開帷幕,甘果移動的 CEO 路文傑(老甘)在沙龍上做了《移動網際網路變遷中的 App和小程式》的分享。“2018 小程式開發者沙龍”是又拍雲 Open Talk 繼“2018 音視訊技術沙龍”後推出的重磅活動,與大部分偏重營銷、流量的小程式活動不同,本系列活動更熱衷於分享小程式開發過程的種種有趣經歷和有益的經驗。

路文傑(老甘) 甘果移動創始人&CEO,珠三角技術沙龍 Techparty 主席,廣州科技創業 & 技術社群積極推動者,在電商技術、移動網際網路和團隊管理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以下是分享內容:

我主要是講三個部分:

  • 除了原生 APP 之外還有什麼
  • 微信小程式現狀
  • 未來

除了原生 APP 還有什麼?

目前在 Mobile Web(HTML5)方面,比較多的是公眾號,前兩年小程式沒推出的時候數量更多,主要是一些宣傳類、訂餐、電商的 H5。電商類的例如有贊,早期的版本基本上全部只針對公眾號,整個微信生態帶動了 H5 的發展。

React Native 是用 JS 和 React JS 來寫成原生類的程式碼,釋出有 2-3 年,開始的時候大家很熱愛,因為終於有一套程式碼是 Android 和 iOS 的平臺通用的。但經過我的體驗它還不如純粹混合式的原生加 JS 體驗好。React Native 做了 JS 到原生的編譯,在編譯過程中,相容性上存在很多的問題,隨著 iOS 和 Android 版本的升級,甚至在一些本地資源的呼叫方面也出現問題。前幾個月 Airbnb 技術團隊宣佈放棄使用 React Native,所以它的處境現在有一點尷尬。小程式類包括微信小程式從技術的角度看和 Reart Native 差不多,但是微信小程式有非常好的安裝量,而且微信小程式的相容度比它要好很多。因為它要寫很多原生程式碼,比如呼叫一些底層介面等,不僅要寫 JS,還要寫 iOS 和 Android 的程式碼,本來 1 個程式設計師搞定兩個平臺的事,最後發現這個東西需要 3 個程式設計師。

阿里開源的 WeeX 和 React Native 算是異曲同工,它只是在一些 JS 的程式碼方式不一樣。WeeX 去年加入了 Apache 的基金會,現在更新速度還行,但是很多人使用了之後發現坑也不少。WeeX 在阿里內部應用得比較多,因為電商更新的密度非常大,所以在內部用還好。現在開源之後,它和 React Native 都還在維護,但未來都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局面,它們想從 1.0 到 2.0,但其實目前可以理解成只有 1.5 的版本,想相容舊的東西,但又想去用一些新的方法實現,基本上會碰到很多的坑。

輕應用是 Android 聯盟做的,有小米、oppo 和華為等,是純 Android 系的。它在 Android 的一些商店和平臺裡面有應用,但其實只是減少了一點點的工作量,顯得比 App 稍輕以外,沒有辦法跨平臺,等於最終變成 Android 的各個廠家做了一個 Android 的聯盟,但是整個移動網際網路 iPhone 的佔有率是非常高的,目前的處境也比較尷尬。

支付寶小程式已經對外正式釋出了,現在基本上論生態、整個環境和“微信小程式”是比較像的,只是它畢竟是一個後來者,國內對它的需求還比較少。一些政務、支付寶強相關產品如“攜程旅行”可能會做支付寶的小程式,但普通創業類的產品很少去做支付寶小程式,因為整個的支付寶偏生活類,比如去掛號、點餐、購物可能比較適合,基本上支付寶小程式和微信小程式能夠站在一個比較好的位置去做,但是這一塊也存在很大的變數,目前支付寶小程式的開發者很少,因為它生態都還沒有形成。

PWA 是由谷歌主導的,我認為 PWA 以及 HTTP/2.0 可能是未來的趨勢,因為它能夠真正實現在瀏覽器裡像開啟原生 App 一樣開啟純 JS 純網頁的應用。它不會和微信有很多的繫結,是一個比較開放的平臺,從國際化的趨勢來說肯定是 PWA。國內微信在整個移動端構建了一個國中國,微信本身有很大的流量以及感染力,但是 PWA 做了一個更開放的標準,如果你要開發一個小程式你會受限制於很多的微信條款,但是從最早的傳統網際網路,包括 Web1.0、Web 2.0,其實更多的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所以我想是以後讓更多的開發者、創業者、企業有更多的選擇,PWA 至少在未來 3-4 年左右有非常可期的未來,他的標準現在在一些測試版本可以體驗到。

微信小程式

微信小程式從預熱到真正釋出有兩年左右的時間了,這兩年發展非常快,小程式和小遊戲都非常火,吸引了很多的投資。半年前大家拼命把原來很多 H5 或者更復雜的遊戲做成了小遊戲,他們的導量都還是挺好的,但發展過程還是有很多的問題。

△ 小遊戲——跳一跳

現在小程式的熱度基本上回歸正常,小遊戲還處在比較熱的階段,其實小遊戲的存活機率是非常低的,一個新的平臺出來想去彎道超車,搶佔風口,但是如果之前積累的經驗不夠或者沒有遊戲行業的經驗,想彎道超車還是比較難的。搜尋整個小遊戲,可以發現裡面大部分是猜歌名、拼圖、生肖等,國內確實有很多三、四、五線的城市的人需要一些很簡單的小遊戲來消遣,但這類遊戲很難持續,特別現在有很多的小遊戲是拿國外的遊戲改一改,十幾款類似的小遊戲就上線了,所以小遊戲總體是偏熱的。

很多人說小程式是”用完就走“,但怎麼在微信裡找到自己想要的小程式呢?如果不是常用的小程式還是挺複雜的,需要去搜索尋找。有一些小程式有線下的二維碼,但是更多的小程式是純線上的,比如通過微信群或者二維碼去傳播,那麼你的產品或小程式如何去吸引使用者呢?比如他只是要投個票,投完票就走了,很多使用者都不知道投票小程式是誰做的,當然這也是小程式的優勢,對使用者進行非常小的干擾,但是也意味著你要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才能讓更多的使用者把你的小程式收藏起來使用。這半年以來很多原來做移動網際網路的人,開始圍繞小程式做很多工具,這塊最終還是要回到產品的本質。

創業公司試錯是可以用小程式,但是上了規模後不建議使用小程式,因為會有很多政策風險,比如牽扯到惡意的轉發或者釋出比較敏感的內容,隨時都會被下架,微信小程式的下架門檻非常低。目前很多小程式,其實是在原有的業務基礎上進行擴充套件,或者原來有電商平臺,比如有贊原來 H5 做的非常好,做小程式版本對於他們這個體量的企業是很容易做到的,但如果你想獲得更多的使用者以及更大規模的時候,還是要做 H5 的或者 App 的版本。

雖然現在小遊戲還很熱,動不動很多創業團隊就拿到投資了,但是整個小遊戲行業的存活以及使用者在過了新鮮感之後的沉澱還是不太樂觀的,所以一下子出來幾百個小遊戲的公司,但是這種肯定最終要回歸到小遊戲本身,或者小程式中本身去產生的價值。

有些小程式只是來引導和跟風,像當時的 H5 有“ 2048 ”、圍住神經貓等,基本上火了不到三個月,我們叫現象級傳播類的小遊戲和小程式,這種是不持續的,使用者量上的快,掉的也快,我們要從更長期的角度去看這個產品本身,傳播類或誘導分享,不可持續。

大家都需要比較理性去對待包括小程式、小遊戲、公眾號的 H5 等,整個市場不斷有新的東西出來,都要理性。不管是在一般的創業期還是已經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一定要兼顧更多的使用者,無論是 App 或者 H5,在它的技術優勢與生態之外要有更多的東西。小程式生態很重要,但也不是全部,所以一定要理性看待小程式和小遊戲。

未來

小程式適合很多創業團隊試錯,當小程式每個月能夠帶來足夠多的利潤,做得足夠好之後,通常都會做 App。有很多例子,比如之前公眾號“毒舌電影”由於某一些政策原因公眾號被下架,但是他們也做了 App 和小程式。當你有好的內容和產品,你需要在各個環節做足夠多的佈局,才能保證不會被別人突然卡死,防止本來流量是一個月幾百萬,突然一夜之間變成零。

中大型的專案,App 是可控最好的選擇,但這個過程中將面臨成本的控制,其實這是一種平衡。

PWA 是未來不錯的選擇,一兩年以後可能很多人又迴歸到 JS 本身,他們會用 JS 來做更多的應用,以後在像 Safari、Chrome 或者一些更成熟的瀏覽器裡可能就會看到更多輕應用的影子。

演講視訊及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