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自然資源的分類、特點、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自然資源的分類、特點、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自然資源是指具有社會有效性和相對稀缺性的自然物質或自然環境的總稱。聯合國出版的文獻中對自然資源的含義解釋為:“人在其自然環境中發現的各種成分,只要它能以任何方式為人類提供福利的都屬於自然資源。從廣義上來說,自然資源包括全球範圍內的一切要素,它既包括過去進化階段中無生命的物理成分,如礦物,又包括地球演化過程中的產物,如植物、動物、景觀要素、地形、水、空氣、土壤和化石資源等。

自 然 資 源

1

自然資源的概念

自然資源是指具有社會有效性和相對稀缺性的自然物質或自然環境的總稱。聯合國出版的文獻中對自然資源的含義解釋為:“人在其自然環境中發現的各種成分,只要它能以任何方式為人類提供福利的都屬於自然資源。從廣義上來說,自然資源包括全球範圍內的一切要素,它既包括過去進化階段中無生命的物理成分,如礦物,又包括地球演化過程中的產物,如植物、動物、景觀要素、地形、水、空氣、土壤和化石資源等。

”自然資源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先前尚不知其用途的自然物質逐漸被人類發現和利用,自然資源的種類日益增多,自然資源的概念也不斷地被深化和發展。在國土開發利用中,自然資源包括土地資源、氣候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能源資源、旅遊資源等。

土地

土地是指地球陸地表面部分,是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主要空間場所,“土地包括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氣、土壤及基礎地質、水文和植被,它還包含這一地域範圍過去和目前的人類活動的種種結果,以及動物就它們對目前和未來人類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響”。土地是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氣候等因素組成的一個獨立的自然綜合體。土地資源數量有限,位置固定,隨著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影響的程度越來越大,對土地資源的重要性也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土地的分類方法很多,比較普遍的是採用地形分類和按利用型別分類。按地形可分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等;按利用型別分,一般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宜墾荒地、宜林荒地、沼澤灘塗水域、工礦交通城鎮用地、沙漠石頭山地、永久積雪冰川等。

氣候資源

氣候資源是指地球上生命賴以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進行工農業生產的物質和能源。氣候資源包括太陽輻射、熱量、降水、空氣及其運動等要素。太陽輻射是地球上一切生物代謝活動的能量源泉,也是氣候發展變化的動力。降水是地球上水迴圈的核心環節,是生命活動和自然界水分消耗的補給源。空氣運動不僅可以調節和輸送水熱資源,而且還可將大氣的各種組分不斷輸送擴散,供給生命物質的需要。

水資源

水資源是指在目前技術和經濟條件下,比較容易被人類利用的補給條件好的那部分淡水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海水淡化前景廣闊,因此,從廣義上講,海水也應算水資源。

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是指生物圈中全部動物、植被和微生物。生物的分類也是各種各樣的,通常採用生物分類的傳統體系,將生物資源分為植物資源和動物資源,在植物資源中又可以群落的生態外貌特徵劃分為森林資源、草原資源、荒漠資源和沼澤資源等;動物資源按其類群可分為哺乳動物類資源、鳥類資源、爬行類動物資源、兩棲類動物資源以及魚類資源等。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經過一定的地質過程形成的,賦存於地殼內或地殼上的固態、液態或氣態物質,當它們達到工業利用的要求時,稱之為礦產資源。其分類方法較多,一般多按礦物不同物理性質和用途劃分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冶金輔助原料、燃料、化工原料、建築材料、特種非金屬、稀土稀有分散元素等8類。

能源資源

能源指能夠提供某種形式能量的物質或物質的運動都可以成為能源。大自然賦予我們多種多樣的能源,一是來自太陽的能量,除輻射能外,還有經其轉換的多種形式的能源;二是來自地球本身的能量,如熱能和原子能;三是來自地球與其他天體相互作用所產生的能量,如潮汐能。能源有多種分類形式,一般可分為常規能源和新能源。常規能源是指當前已被人類社會廣泛利用的能源,如石油、煤炭等;新能源是指在當前技術和經濟條件下,尚未被人類廣泛大量利用,但已經或即將被利用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潮汐能等。

海洋資源

海洋資源是指其來源、形成和存在方式都直接與海水相關的物質和能量。可分為海洋生物資源、海底礦產資源、海水化學資源和海洋動力資源。海洋生物資源包括生長和繁衍在海水中的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和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海底礦產資源主要包括濱海砂礦、陸架油氣和深海沉積礦床等。海水化學資源包括海水中所含的大量化學物質和淡水。海洋動力資源主要指海洋裡的波浪、海流、潮汐、溫度差、密度差、壓力差等所蘊藏著的巨大能量。

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是指能為旅遊者提供遊覽、觀賞、知識、樂趣、度假、療養、休息、探險獵奇、考察研究以及友好往來的客體和勞務。人們在旅行中感興趣的各類事物,如國情民風、山川風光、歷史文化和各種物產等,均屬旅遊資源。旅遊資源可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兩大類。自然旅遊資源指的是大自然造化出來的各種特殊的地理地質環境、景觀和自然現象。人文旅遊資源是人類社會中形成的各種具有鮮明個性特徵的社會文化景觀。

2

自然資源的特點

有限性

有限性是自然資源最本質的特徵。資源的有限性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含義:第一,任何資源在數量上是有限的。資源的有限性在礦產資源中尤為明顯,按美國學者梅多斯於1974年的計算,全世界的金銀最多可開採20年;石油、汞、銅、鋁可開採40年;天然氣可開採60年;鎳可開採75年;鋅、錳、鐵、煤可開採100年。根據最近的測算,石油資源最多可採50年。由於任何一種礦物的形成不僅需要有特定的地質條件,還必須經過千百萬年、上億年漫長的物理、化學、生物作用過程,因此,相對於人類而言,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消耗一點就少一點。其他的可再生資源如動物、植物,不僅其再生能力受自身遺傳因素的制約,受外界客觀條件的限制,而且利用過度,使其穩定的結構破壞後就會喪失其再生能力,成為非再生性資源。與其他有限資源相比,太陽能、潮汐能、風能等這些恆定性資源似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但從某個時段或地區來考慮,這些資源所能提供的能量也是有限的。第二,可替代資源的品種也是有限的。煤、石油、天然氣和水力、風力等資源都可用於發電,但總的來看,可替代的投入型別是有限的。例如,溫室技術可替代土地資源而生產糧食,空間的利用可以替代工業及住宅用地的不足,但作為人類生存必須具有的淡水和氧氣至今還沒有找到可以替代的資源。

以上觀點都有一定的片面性。由於資源開發利用的潛力是無限的,任何物質都是不斷迴圈運動、不斷更新發展的,因此都可以不斷重複利用。而且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是無限的,人類能夠依靠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避免資源有限帶來的問題。但是,如果因此而對資源危機無動於衷,則是過於樂觀。由於不同資源其更新能力不同,更新所需要的週期也不同,如果不合理地開發利用,對它的消耗超過它的更新能力和更新速度,資源就得不到恢復而受到破壞,甚至從地球上消失。

資源的有限性要求人類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時必須從長計議,必須珍惜一切自然資源,注意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決不能只顧眼前利益,掠奪式開發資源,甚至肆意破壞資源。

區域性

區域性是指資源分佈的不平衡,存在數量或質量上的顯著地域差異,並有其特殊分佈規律。自然資源的地域分佈受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地質構造和地表形態結構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其種類特徵、數量多寡、質量優劣都具有明顯的區域差異,分佈也不均勻,又由於影響自然資源地域分佈的因素基本上是恆定的,在特定條件下必定會形成和分佈著相應的資源區域,所以自然資源的區域分佈也有一定的規律性。例如,我國山西省煤炭資源的探明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27%以上,人們把山西比作“煤海”;長白山區林地面積和木材蓄積量分別佔全國的11%和13.8%,人們把長白山比作“林海”。我國水資源南多北少;能源資源南少北多;水能集中在川、滇、黔、桂、藏五個省區;金屬礦產資源基本上分佈在由西部高原到東部山地丘陵的過渡地帶。從世界範圍來看,資源的分佈也是不均勻的,探明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58%的石油,集中在波斯灣盆地,全世界煤炭總量的87%分佈在美國、中國和前蘇聯三個大國;再例如,隨著太陽輻射能量在地球表面的緯度帶遞變規律,從赤道向極地依次為雨林、季雨林、常綠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和苔原等;隨著水分迴圈的地域差別,從沿海向內地分別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等。

自然資源具有區域性的特點要求人類在開發利用資源方面應以因地制宜為原則,只有充分考慮區域、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特點,才能使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兼有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人類造福。

整體性

整體性是指每個地區的自然資源要素彼此有生態的聯絡,形成一個整體,觸動其中一個要素,可能引起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從而影響到整個自然資源系統的變化。這種整體性,再生資源表現得尤為突出。例如,森林資源除經濟效益外,還具有含蓄水分,保持土壤的環境效益,如果森林資源遭到破壞,不僅會導致河流含沙量的增加,引起洪水氾濫,而且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肥力的下降又進一步促使植被退化,甚至沙漠化,從而又將使動物和微生物大量減少。相反,如果在沙漠地區通過種草種樹慢慢恢復茂密的植被,水土將得以保持,動物和微生物將集結繁衍,土壤肥力將會逐步提高,從而促進植被進一步優化及各種生物進入良性迴圈。總之,各種資源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條件下,是按不同的比例、不同的關係聯絡在一起的,形成不同的組合結構,並構成不同的生態系統。

自然資源的整體性要求對自然資源必須進行綜合研究和綜合開發。

多用性

多用性是指任何一種自然資源都有多種用途。如土地資源既可用於農業,也可用於工業、交通、旅遊以及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等。同一種資源可以作為不同生產過程的投入要素,不同的行業對同一種資源存在著投入需求;同一行業的不同部門以及同一部門的不同經濟單位,甚至於同一經濟單位的不同企業或同一企業的不同車間、班組或工序都會同時存在著對同一種資源(如電力)的需求。自然資源的多用性只是為了人類利用資源提供了不同用途的可能性,到底採取何種方式來利用則是由社會、經濟、科學技術以及環境保護等許多因素決定的。

資源的多用性要求在對資源開發利用時,必須根據其可供利用的廣度和深度,實行綜合開發、綜合利用和綜合治理,以做到物盡其用,取得最佳效益。

3

自然資源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自然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經濟的發展需要依賴於自然物質和能量的不斷供應,而且這種依賴性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加強,經濟的發展是以自然資源消費量增長為基礎的。例如,從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來看,美國、日本、原蘇聯、原聯邦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加拿大、巴西和中國依次為前十位的經濟大國,對十國能源、礦產資源的生產和消費的分析表明,這些國家經濟的增長是建立在對資源的大量消耗的基礎上的,要想成為經濟大國,必須得到充足的資源。從生態經濟觀點來考慮,人類社會對自然資源的需求,不僅是指維持人類種群繁衍的物質生活享受,還包括精神文化需求和維護生態環境需求。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從自然環境中取得維持生存的天然資源,基本上依賴於自然界的恩賜就能滿足人類有限的需求。但隨著人口的增長,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量增大,到了18世紀中葉,人口劇增,生產力迅速發展,導致人類以掠奪式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質量下降,人地矛盾加劇。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人口急劇增多,社會生產力迅猛發展,人類以犧牲自然資源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繁榮,造成生態環境加速惡化,自然環境所能提供的資源難以滿足人口日益增長的需求,從而嚴重地影響世界經濟與社會發展,甚至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北美、西歐一些國家出現石油危機,生產下降,世界經濟曾一度蕭條,失業率普遍上升。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以種種說法來顯示當代的特徵——“資訊時代”“資源是從人的頭腦中開發出來的時代”等。資本的內涵也由此得到擴充套件,“資訊資本”“知識資本”“人力資源”……並要人們相信,有了資本、技術、知識、資訊,便會有經濟的大發展。資源,特別是自然資源在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則進一步淹沒在“資訊社會”“知識爆炸的時代”之中。但是,我們應該看到,自然資源是“米”,資本、知識、資訊、技術等是“巧婦”,沒有自然資源只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只有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才能保證經濟的持續發展。對於持續發展的概念,Geerling等生態學家認為是“自然資源及其開發利用之間的平衡”;經濟學家Edward B.Barbier,1985年定義為“在保持自然資源的質量及其所提供服務的前提下,使經濟發展的淨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可見,沒有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根本就說不上可持續發展。我國在當前以及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都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到21世紀中葉,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戰略目標。要想實現這一巨集偉目標,我國的經濟必須以較高的速度發展,這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這就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資源,但按照現在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高汙染的傳統發展模式,不可能順利實現這一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即從“忽視技術和管理,依靠大量低效率地消耗各種資源來實現經濟地增長”向“依靠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來實現經濟增長”的轉變。

現在,經濟過快的增長造成了對自然支援系統的巨大壓力,導致資源與生態環境狀況的惡化,在“人定勝天”觀念驅使下,技術的發展使人們過度向自然索取,同時卻將資源轉化為產品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返給自然,可供利用的種類越來越少,但留給自然的汙染物卻越來越多,導致生態惡化,環境破壞,影響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無數的經驗和事實告訴了人們,單純地發展經濟,卻帶來了資源損毀、生態破壞和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嚴重後果;而孤立地保護資源,由於缺乏經濟技術實力的支援,既阻礙經濟的發展,又未能遏止生態環境繼續惡化。因此,我們必須將經濟的發展與資源的開發利用協調起來。

越窮就越大肆地毀林開荒,掠奪資源;越掠奪資源,環境的破壞就越嚴重,也就越窮。據記載,陝西綏德一帶“富饒多牧場”。由於長期實行毀林滅草、開荒種糧的方針,昔日草木茂盛、層林疊翠的地區成了荒山禿嶺;“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變成了沙漠,陷入了“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惡性迴圈之中。我國黃河從公元前到現在,改道和決口越來越頻繁,災害越來越嚴重,其根本原因就是上游植被被破壞,水土流失,下游淤積。對我國農業現狀的研究表明,相當普遍的地區,都不同程度地實行了掠奪性的經營方式,破壞了生態環境,致使資源衰退,形成了農業的惡性迴圈,使水土流失愈來愈嚴重;沙漠化面積增加;草原退化速度加快;森林資源、漁業資源和部分地區的耕地土壤肥力明顯衰退。100多年前,恩格斯曾警告人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他以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等地毀林開荒的歷史教訓為例,指出:“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這是對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的相互關係的深刻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