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java的知識點12——==和equals方法、 super關鍵字、 繼承樹追溯、封裝的作用和含義、封裝的實現—使用訪問控制符、封裝的使用細節

java的知識點12——==和equals方法、 super關鍵字、 繼承樹追溯、封裝的作用和含義、封裝的實現—使用訪問控制符、封裝的使用細節

==和equals方法

==”代表比較雙方是否相同。如果是基本型別則表示值相等,如果是引用型別則表示地址相等即是同一個物件。

 Object 的 equals 方法預設就是比較兩個物件的hashcode,是同一個物件的引用時返回 true 否則返回 false。但是,我們可以根據我們自己的要求重寫equals方法。

equals方法測試和自定義類重寫equals方法

  JDK提供的一些類,如String、Date、包裝類等,重寫了Object的equals方法,呼叫這些類的equals方法, x.equals (y) ,當x和y所引用的物件是同一類物件且屬性內容相等時(並不一定是相同物件)

,返回 true 否則返回 false。

package cn.dym.cl;
class Person{
	int id;
	String name;
	public Person(int id, String name) {
		super();
		this.id = id;
		this.name = name;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obj==null) {
			return false;
		}else {
			if(obj instanceof Person) {
				Person c=(Person) obj;
				if(c.id==this.id) {
					return true;
				}
			}
		}
		return false;
	}
}

public class TestEqual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1=new Person(123,"止小兮");
		Person p2=new Person(123,"止兮");
		System.out.println(p1==p2);
		System.out.println(p1.equals(p2));
		String s1=new String("蒼小凌");
		String s2=new String("蒼小凌");
		System.out.println(s1==s2);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2));
	}
}

 super關鍵字

super直接父類物件的引用可以通過super來訪問父類中被子類覆蓋的方法或屬性

使用super呼叫普通方法,語句沒有位置限制,可以在子類中隨便呼叫。

若是構造方法的第一行程式碼沒有顯式的呼叫super(...)或者this(...);那麼Java預設都會呼叫super(),含義是呼叫父類的無引數構造方法。這裡的super()可以省略。super()永遠位於構造器的第一句

注: ctrl+T  快捷鍵為檢視繼承樹

super關鍵字的使用

package cn.dym.cl;

class FatherClass{
	public int value;
	public void f() {
		value=100;
		System.out.println("FatherClass.value="+value);
	}
}

class ChildClass extends FatherClass{
	public int value;
	public void f() {
		super.f();
		value=200;
		System.out.println("ChildClass.value="+value);
		System.out.println(value);
		System.out.println(super.value);
	}
}

public class TestSuper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ChildClass().f();
	}
}

繼承樹追溯

屬性/方法查詢順序:(比如:查詢變數h)

      1. 查詢當前類中有沒有屬性h

      2. 依次上溯每個父類,檢視每個父類中是否有h,直到Object

      3. 如果沒找到,則出現編譯錯誤。

      4. 上面步驟,只要找到h變數,則這個過程終止。

構造方法呼叫順序

      構造方法第一句總是:super(…)來呼叫父類對應的構造方法。所以,流程就是:先向上追溯到Object,然後再依次向下執行類的初始化塊和構造方法,直到當前子類為止。

      注:靜態初始化塊呼叫順序,與構造方法呼叫順序一樣,不再重複

構造方法向上追溯執行測試

package cn.dym.cl;
class FatherClass1{
	public FatherClass1() {
		System.out.println("建立FatherClass");
	}
}
class ChildClass1 extends FatherClass1{
	public ChildClass1() {
		System.out.println("建立ChildClass");
	}
}
public class TestSuper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開始建立一個ChildClass物件……");
		new ChildClass1();
	}
}

 封裝的作用和含義

       程式設計要追求“高內聚,低耦合”。 高內聚就是類的內部資料操作細節自己完成,不允許外部干涉;低耦合是僅暴露少量的方法給外部使用,儘量方便外部呼叫。

程式設計中封裝的具體優點:

     1. 提高程式碼的安全性。

     2. 提高程式碼的複用性。

     3. “高內聚”:封裝細節,便於修改內部程式碼,提高可維護性。

     4. “低耦合”:簡化外部呼叫,便於呼叫者使用,便於擴充套件和協作。

沒有封裝的程式碼會出現一些問題

package cn.dym01;
class Person{
	String name;
	int age;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Person [name="+name+",age="+age+"]";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new Person();
		p.name="小紅";
		p.age=-45;  //年齡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隨意賦值,沒有任何限制
		System.out.println(p);
	}
}

 注:我們都知道,年齡不可能是負數,也不可能超過130歲,但是如果沒有使用封裝的話,便可以給年齡賦值成任意的整數,這顯然不符合我們的正常邏輯思維。

如果使用封裝,我們只需要稍微修改下Person類的setAge()方法即可,而無需修改使用了該類的客戶程式碼。

封裝的實現—使用訪問控制符

Java是使用“訪問控制符”來控制哪些細節需要封裝,哪些細節需要暴露的。Java中4種“訪問控制符”分別為private、default、protected、public,它們說明了面向物件的封裝性,所以我們要利用它們儘可能的讓訪問許可權降到最低,從而提高安全性。

                                                                                      訪問許可權修飾符

 1. private 表示私有,只有自己類能訪問

 2. default表示沒有修飾符修飾,只有同一個包的類能訪問

 3. protected表示可以被同一個包的類以及其他包中的子類訪問

 4. public表示可以被該專案的所有包中的所有類訪問

封裝的使用細節

類的屬性的處理:

      1. 一般使用private訪問許可權

      2.  提供相應的get/set方法來訪問相關屬性,這些方法通常是public修飾的,以提供對屬性的賦值與讀取操作(注意:boolean變數的get方法是is開頭!)。

      3. 一些只用於本類的輔助性方法可以用private修飾,希望其他類呼叫的方法用public修飾

JavaBean的封裝例項

package cn.dym02;

public class Person {
	//屬性一般使用private修飾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boolean flag;
	//為屬性提供public修飾的set/get方法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age;
	}
	public boolean isFlag() {  //注:boolean型別的屬性get方法是is開頭的
		return flag;
	}
	public void setFlag(boolean flag) {
		this.flag=flag;
	}
}

封裝的使用

package cn.dym02;
class Person{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Person() {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super();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age不能在構造方法中直接賦值,應該呼叫setAge方法
		setAge(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在賦值前先判斷年齡是否合法
		if(age>130||age<0) {
			this.age=18;//不合法賦預設值為18
		}else {
		this.age = age;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Person [name="+name+",age="+age+"]";
	}
	
}
public class 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
		Person p1=new Person();
		//p.name="小兮"; //編譯錯誤//因為是私有屬性,不能直接訪問
		p1.setName("小兮");
		p1.setAge(-45);
		System.out.println(p1);
		
		Person p2=new Person("小凌",300);
		System.out.println(p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