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轉載:技術大停滯——正規化春夢中的地球工業文明3:正規化春夢外的陰影

轉載:技術大停滯——正規化春夢中的地球工業文明3:正規化春夢外的陰影

轉載:技術大停滯——正規化春夢中的地球工業文明3:正規化春夢外的陰影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風雲之聲》的同名文章,原作者叫資水東流。由於原文過長,鄙人擬按章分批次轉載,本篇是該長文的第三章,下為正文。


導讀

  煙花爆炸的瞬間絢麗且美,但人眼看到的時候,爆炸已經接近尾聲。此文是我讀過的最發人深省的文章之一。地球文明已經進入一個關鍵點!在黑暗的宇宙森林中,行星上的化石能源是一根小火柴,如果能夠點燃,那麼將會獲得整個森林;如果不能,就會困死在地球上!

3 正規化春夢外的陰影

  工業文明200多年的成就讓大眾信心滿滿,科技上的樂觀主義滲透到社會上的每一處。即使是科技工作者,大部分對於橫亙在眼前的下一級技術臺階也持“視而不見”的態度。本人很多年前在一個學術論壇偶爾談到技術可能遇到大麻煩了,很多人批評到,19世紀末,不少人說物理學的理論大廈已經構建完畢,今後只需要在細節上修修補補就行了,可20世紀湧現了相對論和量子論,把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大大推進了一步。現在說“技術革命的停滯”,不是和當年的情況一樣嗎?

  但經過近10年的思索和探討,個人認為這一次的情況不同於上一次。上一次是認為科學理論已經完美,今後不再需要完善。而這一次的情況卻是,即使人類在科學上有越來越多的理論,對世界的瞭解之處越來越多,但知其所以然不代表就能造其然。想發明的東西越來越多,但最終停留在紙面上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人類越來越難以推進技術的跨越。

  當然,技術不會馬上就停止進步,技術改進目前仍然在進行,但增長的步伐會慢下來。由於新一輪技術革命遲遲難以到達,在以後的歲月裡,技術對社會的推動作用,不會像過去一個半世紀那樣顯著。技術很有可能進入一個“增長的停滯”時期,至於時間的跨度,如果不是永遠的話,也是一段非常長的時期。

  事實上,人類社會目前在很多技術領域已經面臨窘境,就像深陷泥潭的巨獸,咆哮,掙扎,但被泥沙死死困住。而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正如夜路行者喜歡大聲吹口哨,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處於困境中的科技利益集團越來越傾向於編織各種技術噱頭來維持媒體的注意力。而有意無意中,普羅大眾對於科技的印象被集中轉移到IT上,於是,摩爾定律成了家喻戶曉的名詞,網路成了新世紀技術進步的代表。

3.1 人類面臨的技術窘境

  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在媒體的IT喧囂之外,人類在很多技術領域進展甚微。

3.1.1 能源轉換技術的停滯

  在至關重要的能源轉換為動力技術方面,1969年後,人類的技術進步大幅放緩。

  首先導致速度的停滯。在人類的大部分歷史中,依靠畜力,人類的最高速度保留在每小時25英里。蒸汽機和內燃機出現後,1900年增加到每小時100英里左右。飛機出現後,逐步接近音速,火箭是巔峰。人類迄今為止最高紀錄是2.5萬英里/小時,由1969年“阿波羅10號”創造。但一切到此為止,上個世紀70年代,從倫敦到紐約的飛行時間是8個小時,現在仍然是8個小時。唯一以3個小時飛完這段航程的協和式超音速客機已於2003年退役。今天如果有人談論太空火箭、月球度假或者太陽系載人探險,簡直像痴人說夢(以上參考《未來的終結》一文)。

  在火箭推進方面,沒有任何稍大一點的創新,導致太空運輸的單位質量成本依舊居高不下。納粹德國在40年代搞出V1和V2火箭,不到30年,土星五號火箭運載阿波羅登月飛船在1969年造訪月球,把人類的空間跨度拉伸了百倍不止。在當時,很多科學家預測20世紀末,人類將會在火星登陸。但現在看來,隨著太空梭的落寞,由於推進技術沒有革命性的變化,再過50年都不大可能。傳說中的核動力火箭現在徹底銷聲匿跡。甚至可以這麼說,如果還是基於化學燃料的火箭推進,人類永遠被困死在太陽系內。

  在航空技術方面,從萊特兄弟木頭雙翼飛機上天,到噴氣式發動機出現,到波音747投入服役,總共也就60多年的時間,變化只能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但從1970年開始,航空技術驟然減速,40多年前開始生產的波音飛機和B-52到現在依舊雄風不減。託IT技術革命的福,新型飛機更舒適,通訊更便捷,但在載重量和航程方面沒有大突破,從側面說明了航空技術以蝸牛爬的速度在前進。

  在個人交通工具方面,還是基於4個輪子和內燃機的家用汽車,主體架構沒有任何創新。上世紀80年代拍的《回到未來》三部曲中,幻想2015年應該出現的磁懸浮踏板毛都沒有一根。

3.1.2 新能源的窘境

  二戰前的兩次技術革命,本質上都是對新能源技術的開發和利用。二戰後,人類曾經對核能抱有厚望,但核裂變技術由於其固有缺陷難以擔當重任,而核聚變技術遙遙無期(後面還會專門論述可控核聚變的60年辛酸歷程)。在現今的能源領域,依舊是石油和煤炭的天下。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全球每一次能源危機,總是會有人跳出來呼籲新能源。每一次吹噓新能源的時候,總是說“技術進步很快,發電成本幾年內就會與火力發電平齊”。但事實卻是:到目前為止,所有光伏技術和風電技術,其發電成本遠超火電,必須依靠政府的大量補貼才能生存。

  以美國為例,在第一次石油危機後,1974年,尼克松號召要在1980年實現能源獨立。30年後,奧巴馬對未來的展望是到2020年實現1/3的石油獨立。結果最終使得美國能源獨立的是頁岩油,而不是新能源。清潔科技已經變成“太昂貴”能源的代名詞,在矽谷幾乎是穩賠不賺的生意。

  就像一位網友說過的,任何一項技術要想產業化,必須滿足產業化的要求,同時滿足多項指標。而現在國內常見的宣傳手法是大談某項指標,避開其它不利指標。以充電電池為例,說某某新電池容量很大,卻迴避生產成本,或者說某某電池的充電速度很快,卻不談壽命和可生產性。事實上,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在絕大部分行業,除非基礎理論有重大突破,一般技術的進步是很緩慢的。很多進步是通過工藝和其它類別技術的引入來實現的。

  諸如光伏發電、風電這樣的產業,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其基礎理論很早就出現了,但一直沒有革命性突破,不能大幅降低發電成本,無法靠自身的力量來推動產業化,只能依靠政府的財政補貼來實現產業化。但政府的財政補貼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如果再沒有重大突破,石油的替代品將不可能是清潔昂貴的風能、水能、太陽能,而是髒而便宜的煤炭。

3.1.3 農業,醫療和生物技術

  在農業領域,和20世紀50年代以前不同,在世界很多地區,農業生產變成了一種能源密集型產業,播種、化肥、撒藥和收割都依賴於低成本能源。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糧食增產方面,水利、化肥和能源投入所做出的貢獻更大,而種子的培育,很大程度上沿用的是老方法、老技術。人類所期盼的基於基因的生物技術並沒有重大突破。因此,綠色革命從1950年到1980年期間使糧食收成增加126%,從80年代到現在卻只增加了47%,勉強跟上世界人口增長的步伐。

  在醫療技術方面,可能大部分人感覺進步很大,因為人均壽命大幅延長,但如網友q75所論述的那樣,這是兒童死亡率大幅下降帶來的進步,人的生理性壽命(無疾而終)時間並沒有延長的跡象,而兒童死亡率大幅下降的技術半個世紀以前就取得了。很多人對現今醫院的先進設施和豪奢大樓印象深刻,讓人感覺醫療技術很NB。但在CT、B超和分析儀等耀眼設施的背後,其實是IT技術的擴散。

  人類在疾病治療技術上進展不大。很多疾病的病因仍然是一頭霧水,比如最簡單的口腔潰瘍,至今沒有一個讓人信服的結論。從上世紀50年代到2005年,癌症的死亡率只降低了5%。儘管數千億美元花在了研究上,但除去年齡、診斷是否及時等因素外,就癌症的治療方法而言,2014年和1974年並沒有大的區別。1962年,肯尼迪說,我們要把人類送上月球,7年後,人類真的實現了登月。1970年,尼克松向癌症發起“世紀之戰”,此後40多年間美國聯邦政府已經累計為這場戰爭投入1000億美元,但勝利仍然遙遙無期。

  不單是癌症,很多疾病的治療效果改進都是慢得令人髮指。事實上,醫學和生物學這些年來的進步,要謝謝IT技術的進步和擴散,諸如CAT這樣的裝置,對於醫療技術的改進,要甚於醫療技術本身的進步。對於醫療技術本身,已經開始有學者提出,技術進步開始變慢。
  【醫學創新已經減速了嗎?
  http://www.thedailybeast.com/articles/2013/05/08/has-medical-innovation-slowed-down.html】

  而醫療技術陷入困境的另一個例子是藥物開發。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批准投資10億美元研發的新葯數量每隔9年就會減半,生物技術領域的這一“倒摩爾定律”深刻揭示了藥物開發面臨的難題。(這裡附帶說下,中國的發改委造就了無數的“新葯”,每次一降價,藥品名就多了一個馬甲。)

  在生物學領域,從發現雙螺旋結構開始,無數次的宣稱要進入“生物學”世紀,要像牛頓力學那樣指導工程實踐,結果到現在為止,對DNA的動力學原理依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為什麼一個基因的改變會導致高鼻樑和低鼻樑的區別,中間過程是怎樣的。牛頓力學中,可以用微分方程來描述相關質點運動問題,但生物學中,快60年了,還只能觀察表明現象,不能深入揭示內在機理,更不要說利用其中機理,無數次讓人失望。搞生物的都只能拼命的發paper來申請資金,導致相關雜誌SCI影響因子奇高。

  生物工程描繪了不少美好的前景,但比較滑稽的是,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最偉大的科學家沃森2013年自我宣佈:多少年來的研究,想通過基因序列來治療癌症和其他疾病,可以說是沒價值的。
  【現代醫學科學的發展與停滯——基因治療遭遇挫折
  http://cppcc.people.com.cn/n/2013/0502/c34948-21341680.html】

  半個世紀前,人們曾樂觀的宣稱到2000年能瞭解大腦的思維特性,而現在人類對大腦的瞭解,比起50年前,沒有什麼大差別。如果硬說有什麼成果的話,就是認識到大腦的複雜性遠不能用現在人類的知識來描述。

3.1.4 資訊科技深度上的麻煩

  在目前火爆的IT領域,廣度上的拓展讓人印象深刻,PC和手機迅速普及,網際網路深深改變了很多事物。但在深度上,開始面臨一系列麻煩。

  自夏農提出他的理論後,通訊的基本框架就沒有太大的變化,上個世紀70年代,爆發過有線到無線、銅線到光纖的革命性突破,在這之後,面對新世紀的通訊需求,開始用“基站海”戰術來解決問題,現在更是出現了3G-4G-5G這樣的邊際效用遞減現象。當然,用量子通訊這個概念忽悠一下外行還是有人樂意去做的。【袁嵐峰按:量子通訊是一種保密的方法,解決的是通訊安全問題,跟3G-4G-5G這樣的傳輸速率問題無關。量子通訊的原理,可以參見我的文章《從量子力學到量子衛星》(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NzQzMjU3Ng==&mid=2247485118&idx=2&sn=29cdc275cd3c45d1963163dea166de2a&chksm=e9b15251dec6db47fefadb36a952df6dd67831a3797f2d74c7daea10a9e0e7a44d92e1f30cbb)和《你見到的否定量子通訊的說法,為什麼是錯的?》(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NzQzMjU3Ng==&mid=2247484399&idx=1&sn=0c01b31d473f5ed6fc73617972eb9af9&chksm=e9b15700dec6de163ca939d5486e79cdc3ef6976dd1301c4bbea0e66aaeef1d282905de29739)。】

  在訊號處理領域,神經網路熱鬧了一陣子,大家覺得前途渺茫都不搞了,然後出現了SVM等華而不實的概念,到了新世紀,把神經網路包裝一下,披著深度學習的外衣再度出山。

  目前所有計算機的鼻祖都是圖靈機,事實上,現在最新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和50年前的計算機沒有什麼大的差別。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曾經宣稱要發展第5代“智慧”計算機,現在也偃旗息鼓了(大家還記得小時候的動畫片《阿童木》嗎?)。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很多問題不能靠摩爾定律堆疊計算能力來解決。其實有一個大家天天都接觸的例子,網際網路上現在為了防止機器頂帖和註冊,竟然在使用類手寫的“認證碼”,靠大腦對不規則事物的識別能力來打敗計算機的計算能力。

  至於外行人推崇備至的量子計算機和生物計算機,業內人士如果申請此類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一關通過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3.1.5 其它方面的技術

  在第一版帖子的回覆中,很多專家給出了機械、建築、材料學和化學化工方面的觀點,普遍感覺前沿停滯。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周圍,很多工藝和技術都已經有幾十年,甚至半個世紀的歷史了。

3.2.1 早早敗落的太陽能/光伏噱頭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已經爆發了四次石油危機,最近一次發生在21世紀。面對高昂的油價,各大經濟體試圖通過發展新能源技術來擺脫困境,其中尤以太陽能最具吸引力。

  太陽能,一聽名字就給人暖洋洋的感覺。所謂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能天生就高階洋氣上檔次。伴隨著石油價格的一路上漲,光伏產業也在全世界(尤其是中國)蓬勃發展起來。

  除了高油價,光伏產業的興起另有幾個因素。首先看歐美。一方面,歐美,尤其是歐洲要在道德上裝逼,想推動全球溫室氣體減排並謀取主導地位,光伏產業引起了歐美人的“興趣”,通過了一系列的法律來推動光伏發電市場的形成,與法律同來的是大量財政補貼。另一方面,光伏器件的生產等於是把中國的廉價能源和環境成本固化下來,讓歐美在幾十年的時間內緩緩釋放。而對於中國,一個詞就夠了:GDP。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各方合力下,光伏產業大幹快上,輿論界也隨之起鬨,大唱讚歌。

  但絕大部分人都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兩個事實:
  (1)光伏產業的技術基礎是光電轉換,快100多年的歷史了。在這麼長的時間內,並沒有重大的基礎理論突破,使得經濟性的電力轉換效率達到產業化的要求。經常在一些刊物上看到報導,說光電轉換效率能達到20%,甚至30%。但所有這些報導,如果你深入探究下去,都是扯淡。打個比方:用黃金做的轉換器件,效率能達到30%,但這有實際意義嗎?

  (2)光伏器件生產過程中的高能耗和高成本。儘管表面打著清潔能源的旗幟,但光伏器件的生產其實是一個高能耗產業。

  兩者結合起來,導致光伏收回成本所必需的終端售電價格很高:
  [http://guangfu.bjx.com.cn/news/20130516/434557.shtml]
  根據資源狀況和發電成本測算出適用於各區域的光伏標杆上網電價,分別為一類資源區0.8元/kWh,二類資源區0.9元/kWh,三類資源區1.0元/kWh,四類資源區1.1元/kWh。而水電上網電價不到0.2元,火電在0.3元左右。沒有國家財政補貼,電網公司除非是白痴,否則根本不感興趣。

  依靠歐洲天量財政補貼發展起來的光伏產業,最終被2008年金融危機打回了原形。歐美2008年之前可以裝逼,但後來的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暴露了歐洲很多國家已經寅吃卯糧,根本不可能再維持原來的鉅額光伏補貼,有限的資金和市場要留給本土企業,於是歐洲市場對中國的光伏企業關上了大門。另外,歐洲當年開放市場的前提是中國先買它們的製造裝置。歐債危機前,歐洲的光生產線和裝置已經把中國塞滿了,全球產能都過剩了,自然要卸磨殺驢。於是從2012年開始,國內光伏產業陷入全面危機,無錫尚德甚至破產,給中國造成了大量銀行壞賬。

  面對市場危機和高成本的指控,光伏發電相關利益團體依然嘴硬,振振有詞反駁道: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光伏發電成本價格會大幅下調;即使不下調,現在發電成本高,將來其它能源價格上去了,光伏發電就有競爭優勢了。

  這種觀點利用了人性的一個弱點:健忘性。遠期目標能否取得,和現在獲利其實關聯性不大,但能忽悠則忽悠。光伏的口號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鼓吹,相關產業鏈的利益集團一直用快了快了來遊說大眾。給出兩個例子:

  (1)最早的如80年代初的報導:
  安在轎車車頂上的太陽能發電機
  【摘要】:西德的AEG·特勒豐肯公司在伏克斯瓦根汽車廠生產的帕薩特牌轎車車頂行李架位置上安裝了太陽能發電機,功率為160W,可補充車用發電機,為蓄電池作充電之用,從而能節約汽油消耗5%。目前正處於試驗階段,製造成本很高,經濟性不好。但據該廠專家稱,到八十年代後五年內,那時能源價格還要上漲,而太陽能發電機成本則將下降,投資在幾年內就能收回。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JQC198302017.htm]
  30多年過去了,不知道那些專家是否臉面依舊。

  (2)再看2007年的報導:
  然而,太陽能的前景是更加光明的。一些公司表示,技術的進步將在今後短短三年之內,使太陽能電池板裝置價格減半。德意志銀行也表示,到2014年,算上能源的節約,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價格將可以與傳統電力相抗衡。
  [http://www.chinace.org.cn/display.asp?id=323]

  現在到了2015年,光伏發電仍然沒有任何價格競爭力。

  光伏產業鏈一直刻意迴避的一個事實:光伏不是新技術,其基本原理已經出現百來年了。由於期間沒有爆發技術革命,一直進行的都是緩慢的技術改進。而且很要命的是,容易改進的地方都已經改進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大老虎”。目前光伏沒有任何技術革命的可能性。百來年都沒有趕上傳統電力的生產效率,難道下面10年就能來個大躍進?

  另外,光伏利益團體把希望寄託在其他能源價格翻番上。但光伏其實是一個高能耗產業,從生產器件到維護,要耗費不少當期能源,光伏的高成本反映了產業鏈的高能源凝固度。現在的低能源環境,光伏是高成本,將來石油價格漲到300美元一桶,光伏的成本也會相應上升。

  個人認為,國家和社會對光伏和風電的策略應該是:在一些傳統供電難以企及的地方,可以採用光伏和風力發電。但國家有限的資金不應該像現在一樣大力補貼發電,而是應該鼓勵研發,期待真正技術革命的到來。在技術臨界點後,再來大力投資。

  從長遠看,如果光伏發電的技術有比較大的突破,光伏發電的比較效益有可能體現出來,但光伏的能源密度太低,光伏的可行性必須建立在高能源成本的基礎上。過去300年,人類文明的有序度提高,依靠的是引入越來越廉價的負熵流,高能源成本維持不了現在的工業文明。

  【袁嵐峰按:光伏產業最近表現出了好的趨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系研究員徐令予的文章《光伏產業終於崛起中國將是領跑和受益者》光伏產業終於崛起 中國將是領跑和受益者 | 徐令予和《美國終於承認中國實現了光伏“白菜價”》(http://www.guancha.cn/XuLingyu/2017_01_03_387381.shtml)可供參考。
  光伏不是死路一條,而是很有希望的。在可控核聚變研發成功之前,光伏有望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承擔起延續人類文明的重任。】

3.2.2 經久不衰的人工智慧大噱頭

  對於人工智慧的恐懼和期盼,最早可以追溯到到瑪麗·雪萊在1818年創作的小說《弗蘭肯斯坦》。作家生活在整個西方社會經歷深刻歷史變化的時期,當時第一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各類科學知識有了很大的發現,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強大。經過科學理性洗禮的廣大民眾普遍盲從科學。並對科技改變世界抱有各種幻想。當然,隨著技術的發展,大眾很快就認識到《弗蘭肯斯坦》中“造人技術"的荒謬,但“造人”情懷依舊。在那之後,隨著計算機時代的到來,面對計算機展現的強大計算能力,人工智慧這個概念開始大行其道。而且很有趣的是,這個概念隔上個一二十年就熱鬧一次。

  小的時候,大概是在80年代中期吧,我還在讀小學高年級,當時電視新聞裡、報紙上都在熱烈探討智慧機器人概念。彷彿一夜醒來,智慧機器人就要滿大街都是。很多專家學者在報導中痛心疾首的高喊,你看日本美國多麼多麼重視,投了多少錢來搞第五代電腦,再不搞智慧機器人,中國就要亡國了。搞出智慧機器人,人類就可以從人剝削人,變成人剝削機器了。

  後來自己讀大學了,開始系統學習IT方面的知識,才知道當年那些報導是多麼的幼稚。何謂智慧?人類大腦是已知的最複雜的組織結構。它有上千億個神經細胞(神經元),這個數字相當於整個銀河系星星的數目。神經細胞之間通過突觸相互聯結。即使從數字比照角度講,假定每個突觸有兩個狀態,那麼,人腦中所包含的不同狀態總數超過了整個宇宙中的基本粒子(質子和中子)的總數(不超過2的1000次方)。對如此巨集偉複雜的結構,人類的認識還處於最原始的階段,沒認清自身的思維模式,就能搞出人工智慧?

  讀研時,數學系一位老師給我們上課,用一句話終結了人類按照馮諾依曼結構搞出人工智慧的可能性:有限個零級無窮大,不可能模擬一級無窮大。但就是這麼淺顯的道理(在科技界內部),當時竟然沒人站出來說明。後來幫一位朋友整理學校內部史料的時候,突然發現,學校在80年代,竟然以人工智慧的名義,申請了不少國家級專案。成果呢?幾篇無人再看的論文。也許,這就是80年代製造噱頭的目的吧。

  進入21世紀,金融危機後這幾年,人工智慧的概念又開始火起來。詳細一點的是雷·庫茲維爾及其奇點理論,說最早2029年實現技術奇點。名人新聞報導也不少,比如霍金說人工智慧會導致人類滅亡,比爾·蓋茨說人類需要敬畏人工智慧的崛起,馬斯克稱人工智慧是人類生存最大威脅。美國最近這幾年相關書籍也出版了不少。大肆輿論轟炸和洗腦,讓普羅大眾感覺人工智慧時代就要來了。

  但仔細觀察,這一輪人工智慧熱潮背後有不少貓膩。(以下部分內容引用自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864852中阿成的回答,在此加以感謝。)

  首先看看,那些出版書籍的是什麼人:未來學家Ray Kurzweil,哲學家兼暢銷作家Nick Bostrom,暢銷書作家James Barrat,作家Carl Shulman和企業家Jeremy Howard。雖然上面的部分人曾經做過技術,不過後來都跑去賣概念了。美國是個極端愛好bullshit的國家,工業界金融界文化界很多人吹牛逼是不打草稿的,再加上作家一般都喜歡“語不驚人死不休”,這些人的話可信度要大打折扣。比爾·蓋茨等是名人,甚至可以說是若干技術領域內的牛人,但隔行如隔山,他們並不是人工智慧領域內的大牛。前沿大牛,如MIT的Patrick Henry Winston,Stanford的Richard Fikes之類的,絕對不會發表那些驚悚言論。事實上,經過50多年的挫折和探索,人工智慧領域的口徑已經悄悄變化了,強人工智慧是科幻,現在一般提及的都是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也就是說,先把弱人工智慧實現了再說。

  【袁嵐峰按:實現弱人工智慧也已經很重要了,2016年的人機大戰就是明顯的例證。人工智慧絕不是不厲害,只是不像一些宣傳鼓吹的那麼厲害。這是一個主觀評價的問題,就像一個杯子裡有半杯水,你把它稱為半滿還是半空呢?】

  那麼,最近為什麼很多名人讓人們警惕人工智慧?知乎上有人給出瞭如下答案。

  1.輿論造勢
  為推動他們期望的立法和或行業規則鋪墊,這樣他們可能實際成為規則制定者。

  2.人工智慧的風險
  弱人工智慧使用越來越廣泛,即使沒達到強人工智慧程度,也已帶來潛在問題和風險。

  3.宣傳和廣告
  比如Elon Musk是科技圈接受採訪最多的企業家之一,在電影裡客串,和好萊塢明星一樣活躍,為的是影響力和佈道。他希望做成的事情需要商界、名流、政府以及廣泛的社會支援,可以說,常常佔據輿論頭條是他的職責所在。

  再補充一點,奇點理論事實上是一場商業策劃的核心,完全是為了Google的商業利益。奇點理論利用了大眾的健忘心理。說最早2029年實現奇點,但問題是,2029年時,還有人會記得這個許諾嗎?當年宣稱1999年能登陸火星的專家可不少,事後也沒有人去追究他們的責任。

  因此,下一次再聽到有人談論人工智慧,先搜尋一下,看看他是幹什麼的,如果是作家和商人,那最好小心一點,安利無處不在!

3.2.3 神乎其神的量子計算機噱頭

  有一個概念,量子計算機的概念,在全世界流行,外國的教授和中國的叫獸,美國的商業巨頭和加拿大的新型公司,西方的暢銷書作家和東方的科幻作家,中國的自甘五和毛左,都為鼓吹這個概念而結成了神聖同盟。

   在這些鼓吹手背後,常見於網路的言論有:“有了量子計算機,世界上所有的加密系統都不堪一擊”,“量子空間傳輸要實現了”,“率先造出量子計算機,中國崛起!”在密集資訊轟炸下,很多對於量子計算機一知半解,甚至絲毫不懂的人都在大侃特侃量子計算機的優點和實現,彷彿量子計算機明天早上一醒來就會出現似的。一個最讓我驚愕的例子就是,我們學校一位研究社會學的導師帶的碩士研究生向我吹噓,量子比電子更小,量子計算機比電子計算機能力強多了。在他眼裡,量子儼然就是一種基本粒子。

  所有技術噱頭的共同特點就是:這個東西神通廣大,現在雖然沒有,如果你給我點投資,不久就會出現。這種技術噱頭在二戰前肯定沒市場,但二戰後,各國政府一般都是定期輪替,輪替意味著記憶被重新整理,換屆就意味著可以開始新的要錢迴圈。

  量子計算機概念上個世紀70年代就出現了。我還記得看過一本描述未來的文章,似乎20世紀末,量子計算機就要把傳統計算機淘汰掉,結果40多年來,基本上連一臺合格的原型機都沒有。上世紀末,本人到隔壁物理系選修了量子計算的一門課程,當時就納悶,理論上如此神奇,但怎麼用硬體實現?博士階段時,另一個研究約瑟夫森效應的同學私下裡坦言,難度很大很大。近十年過去了,量子計算機基本停留在紙面上,和經典計算機的摩爾定律形成了鮮明對比。

  面對經費被砍的風險,很多科技工作者(國內國外都一樣)出於私心,過分強調量子計算的優勢和前景,甚至許以幾年以後你就可以訂購量子電腦的畫餅,做了很多誤導公眾,學術界和官員的宣傳。比如國內的那個著名潘教授,用光子實現Shor演演算法作質因子分解15=5×3。但稍微想一想,三光子或五光子實驗已是困難重重,糾纏脆弱無比,如果數量過多,十光子糾纏此路可通?何況十光子糾纏與幾百個光子糾纏完全不是同一型別的難度,潘的最初論文到現在十幾年了,似乎沒有後續報道說取得重大突破。甚至有人聲稱已經證明,基於光子糾纏的量子計算機原則上沒有可放大性。

  歐美雜誌或媒體上對於量子計算機的宣傳,猛一看了不得,但仔細看看,那些吹喇叭的都是些鼓吹量子計算機近在眼前的要錢激進分子,或者說相關利益鏈上的人員,背後的最主要目的是藉此寫申請書時可以向各國政府索要更多的支援。

  到了2013年,量子計算機概念被打了一劑強心針,加拿大的一家公司:D-Wave公司宣稱他們造出了幾百個量子位元的超導量子計算機,全世界都被驚呆,難道春天就要來了?理論上,D-wave的裝置用到了量子隧穿效應,勉強可以算是量子計算機。

  但好景不長,D-Wave公司將一臺D-Wave Two型的512個量子位元的所謂量子計算機以1500萬美元賣給Google公司,以建立一個開放實驗室,供很多科學家在這臺機器上做各種驗證,以確定聲稱的量子計算機是否有量子加速能力。2014年1月13日,以美國加州大學的Martinis和Lidar教授為首的研究組,包括Google公司的研究人員,其中Lidar教授正是上述實驗室的主任,正式宣佈:在503個量子位元的D-Wave Two型的量子計算機上的實驗資料表明,沒有任何量子加速的證據。其學術文章在:[http://arxiv.org/abs/1401.2910]。

  這次科學界對加拿大D-Wave所宣稱的量子計算機的證據充分的駁斥,從某種意義上也布了其所謂量子計算機比經典計算機沒有任何加速優勢。

  事實上,政府被欺騙了多次之後,也慢慢明白了其中的門道。以美國為例,DARPA現在對量子計算機沒有任何興趣(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專案局,DARPA是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簡稱,是美國重大科技攻關專案的組織、協調、管理機構和高技術預研工作的技術管理部門,2015財年DARPA預算申請總額為29.1477億美元,較2014財年增加了1.36114億美元,大約資助200個左右的專案。)

  美國DARPA2015年度預算日前在其網站釋出:
  [http://www.darpa.mil/NewsEvents/Budget.aspx]

  根據該公開預算檔案,原來支援量子計算研究的兩個專案被終止:第一個是名為“Quantum Entangl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專案,2014年度預算僅為4.65百萬美金,2015年被終止,無預算。第二個是名為“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的專案,2014年度預算僅為1.14百萬美金,2015年被終止,無預算。

  美國DARPA終止量子計算的研究專案,是評估考慮其發展遇到嚴重瓶頸和預期非常困難,目前不值得繼續做較大規模的聚焦性的投入,而只適合於開展自由發散性、摸索性的基礎研究。

  不過根據該公開預算檔案,原來支援量子通訊研究的一個專案繼續得到支援:這是名為“Enabling Quantum Technologies”的專案,2014年度預算為23.35百萬美金,2015年度預算為30.97百萬美金。該專案公佈的研究目標有多條,其中之一為“整合原型巨集觀量子通訊系統進入量子通訊試驗平臺”。美國DARPA繼續量子通訊的研究專案,是評估其發展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尚可做一些前瞻性的探索研究。

  但請注意,所謂的量子通訊,完全是掛羊頭賣狗肉,不是科幻作家筆下橫跨數百光年都可以實時通訊的量子技術,完全是一種通訊中的加密技術。換句話說,並不是一種提供全新功能的技術,離科幻愛好者期盼的空間傳輸更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袁嵐峰按:我很贊同作者全文的基本觀點,但這一節的基本觀點我完全不贊同。對量子資訊的宣傳如果說有偏差,那是媒體和外行說的,研究人員從來都是有一說一。量子通訊的研究者一直都說量子通訊是一種加密技術,不是科幻愛好者期盼的空間傳輸。怎能因為媒體的胡扯和外行的腦補,就歸罪於研究人員?量子通訊的原理,可以參見我的文章《從量子力學到量子衛星》(從量子力學到量子衛星:如何在量子科學領域談笑風生|袁嵐峰)和《你見到的否定量子通訊的說法,為什麼是錯的?》(你見到的否定量子通訊的說法,為什麼是錯的? | 袁嵐峰)。2016年,中國發射量子衛星,開通量子通訊京滬幹線合肥到上海部分;歐洲釋出《量子宣言》,也宣稱要大力發展量子通訊與量子計算。關於量子計算機,本節所述的指出D-Wave的量子計算機沒有超過經典計算機的Martinis教授,最近加入了谷歌的團隊,計劃在2017年造出經典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量子資訊具有改變世界的革命性潛力。如果在當前這樣的關鍵時間節點放鬆對量子資訊的支援,會造成歷史性的大錯誤。】

3.2.4 牛逼哄哄的納米材料噱頭

  人類對於微觀物質的研究是逐步深入的。隨著配套儀器的進步,從毫米級,到微米級,再到納米級別,一切都是循序漸進,由點到面,由實驗室到工廠。物理定律並不因為尺寸的變化而有跳躍式突變。
  但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相關專業的研究人員眼紅網路泡沫和生物工程大噱頭所帶來的好處,心想你們八字沒有一撇都能吹,憑什麼讓我們堅守清貧?你們生物工程能吹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我們就拿出資料表明:到 2010年,納米技術將成為僅次於晶片製造的世界第二大產業,擁有 14400億美元的市場份額。

  於是乎,材料子領域開始鼓吹納米材料的神奇,認為納米材料會給人類社會帶來革命性的變化。納米材料概念在20世紀末甚囂塵上,炙手可熱,無論國內外,一談高科技,除了IT和生物工程外,必談納米材料。比如有了納米材料,就能造太空電梯。有了納米材料,可以造出無數微米級的機器人,潛入人內臟裡,在體內切除腫瘤。(附帶說下,這些宣傳材料倒是給寫科幻小說的提供了不少素材)。

  2001年IT泡沫破滅的時候,納米材料的宣傳達到了頂峰,大有“捨我其誰”的勢頭。當時申請自然科學基金,不掛個納米材料,還真不好拿出手。而各級政府也被忽悠得團團轉。2001年的報道中,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一半的省市將納米材料列入當地“十五”期間的發展規劃。國家還成立了納米科技指導協調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全國納米科技的研究開發力量,制定有關規劃。國務院批准了“國家納米科技發展綱要”。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1137/4415/499999.html ]

  但鼓吹者沒有想到的是,很多東西一旦出籠,往往會出乎發起者的控制之外。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納米如此神奇,自然有精明廠家應聲而動。於是貼著各式納米標籤的納米家電、納米紡織品、納米衛生潔具、納米化妝品、納米車膜、納米基因等,一個個閃亮登場,紛紛把納米技術作為新的賣點。在這種情況下,不少普通老百姓上當受騙,納米概念很快就聲名狼藉。

  好吧,研究者可以指責商家無恥掛名,但研究者自己又做出了什麼成就?在下面的2001年報導連結中,科學家預言,納米時代的到來不太久。美國的一家公司預計在未來10年內,納米技術可能發展到能夠大量製造複雜的納米結構物質的水平,超越“量子效應障礙”的技術,從而達到實用化水平。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010515/000221.shtml]

  現在是2015年,納米材料雖有應用,遠沒有當初宣稱的那麼神奇,大家覺得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什麼被納米大幅改變的嗎?對於相關利益團體而言,科研經費已經到手,當年的狂熱誰也不提。

  但政府是健忘的,大眾是好忽悠的,這不,2014年又有了新的報導:即將改變世界的13大納米材料技術
  [http://tech.qq.com/a/20140516/047576.htm]

  報導風格又是老一套,說未來某某年會造出具有某種神奇性質的材料,潛臺詞是快給我研究經費。

  唉,連噱頭都造得沒有新穎性!

  石墨烯是最近幾年來冒出的一個新噱頭,藉助諾貝爾獎的名頭,吹得天花亂墜。但好比“正反物質湮滅提供能量”這樣的能源解決方案一樣,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石墨烯遠沒有吹噓中那樣神奇。好幾年前,BBC的報導中,科學家就提醒大眾不要有過高期望。
  [http://it.sohu.com/20110607/n309512255.shtml]

  但國內外的資本市場能把泥巴吹成金子,石墨烯這個概念讓很多企業股價輕易翻番,至於事後如何,不關操盤手的事情。概念吹得太虛,連政府都看不下去了,提醒大眾要注意噱頭:
  [http://lights.ofweek.com/2015-04/ART-220020-8420-28947105.html]
  [http://stock.stcn.com/2013/1230/11043729.shtml]

  帶一點噱頭色彩的是3D列印、雲端計算和大資料。

  3D列印很早就出現了,有一定用途,特別是在一些不適合大規模流水線生產的場合,比如飛機上的某些部件和模具製造,3D列印算是比較大的突破。但離開這些場合,其作用被極度誇大,什麼下一次工業革命這樣的牛皮都敢吹。人類歷史早就證明,規模化生產才是王道。

  雲端計算和大資料就不細說了,IT行業需要新的噱頭來吸引眼球。

3.3 博士民工和生物技術的挫折

  上面談到了很多技術領域的噱頭,但就鼓吹力度而言,和生物類噱頭一比,都是小巫見大巫。當然,天道迴圈,有扭曲就有矯正,生物工程/生物技術方面所面臨的困境也首屈一指。

  前面提到的各種噱頭,可能濫用了國家的公共財政經費,可能騙了股民的錢,但對於研究者和學生而言,他們其實是獲利的。尤其是學生,從中學到的專業知識並沒有白白浪費,絕大部分人總是可以找到和專業相近的工作。但對於生物工程噱頭而言,以大時間尺度來看,除了那些賣儀器和試劑的商人,整個相關利益鏈條上的絕大部分人員都深受其害。生物技術遠沒有最初宣稱的那樣取得成功,教授的努力固然落空,而學生,特別是博士生,被徹底民工化(沒有貶低民工的意思,只是表明噱頭帶來的危害)!

3.3.1 生物噱頭的緣起和影響

  回顧歷史,阿波羅登月後,美國感覺很多技術領域難以突破。考慮到雙螺旋結構發現後的迅猛進展,美國把生物工程作為下一個技術突破點,在上面投入了鉅額經費。從1970年代以後,美國 NIH(美國衛生研究院)的經費讓NASA唯有羨慕嫉妒恨。和現在大眾的感覺相反,IT技術當時並沒有現在的地位。IT技術的進步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加速,到上個世紀末的時候達到高潮。在IT興盛的年代,美國為了搶佔未來的制高點,在生物技術上進一步加大了賭注。美國國會甚至通過法律,讓NIH的經費在世紀之交的短短几年內翻番。美國是世界各國的模仿物件,各國學術界受美國影響,也紛紛遊說自己國家政府加大投入。於是,一個超級研發大泡沫被吹起,從美國擴散到全世界。大家可以看看最近幾十年的《Science》和《Nature》等頂尖學術期刊,大部分都是生物類的文章。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再到新世紀的頭十年,生物工程概念炙手可熱,無數專家天天在吹噓21世紀是生物工程的世紀,似乎有了生物工程的突破,能源問題、環境問題和糧食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但在大噱頭背後,有幾朵黑雲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後才開始顯現。一是論文大泡沫,二是人才大過剩。

  生物體系的複雜度遠遠超過了最初的估計。經過幾十年的研發後,生物學還是停留在知其然的地步,離知其所以然差遠了,更不要說用來指導實踐。生物研發人員往往吹噓基礎研究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但絕大部分的所謂成果和技術應用是風馬牛不相及。借用知乎上一位生物內行人的話:生物行業的許多研究進展除了對科研本身以外,短期內(其實我想說很長時期)幾乎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無論是什麼“某某蛋白解析,有望治癒癌症”,還是什麼“某某神經元在某種行為遞質釋放增加,有望闡明此種行為背後的神經生理機制”,這些研究基本上全是在自己的課題小圈子造成一定的影響,媒體斷章取義、望文生義(比如說2013年大牛Susumu實驗室發在《Science》的工作,“Creating a false memory inthe hippocampus”,硬是被吹成了盜夢空間的現實版),對現實生活幾乎沒有任何影響。【知乎提問“為什麼生物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如此慘淡?”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693140】

  大家可以關注一下週圍生活,現在已經進入21世紀15年了,基本沒有看到生物工程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應用無望的情況下,龐大的生物研發團隊唯有發表論文來吸引政府的關注。當年讀博士的時候,和隔壁一位博導及其博士生來往比較密切,該博導還另有行政兼職,有一次在其桌上看到了一份招聘海外教師的統計資料,當時就發現生物方面來應聘的特別多,尤其是文章的檔次很嚇人。而該博導告訴我,學校內部有一個默契,生物醫學類的影響因子和其它學科、尤其是工程類的要分開算。要知道,IT類的IEEE trans. on Info 也就比2多一點,有200多份生物醫學期刊影響因子超過5。如果一位博士能在IEEE trans. on Info 上發1-2篇論文,應聘基本無問題,如果是生物類的,影響因子在10以上的只算初具資格。

  2007年SCI的影響因子大於20的期刊:

  CA-CANCER J CLIN(臨床腫瘤雜誌)
  69.026 (1)
  NEW ENGL J MED(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52.589 (2)
  ANNU REV IMMUNOL(免疫學年度評論)
  47.981 (3)
  REV MOD PHYS(近代物理評論)
  38.403 (4)
  ANNU REV BIOCHEM(生物化學年度評論)
  31.19 (5)
  CELL(細胞)
  29.887(6)
  PHYSIOL REV(生理學評論)
  29.6 (7)
  NAT REV CANCER(自然·評論:癌症)
  29.19 (8)
  NATURE(自然)
  28.751 (9)
  LANCET(柳葉刀)
  28.638 (10)

  從這個表單看出,生物醫學類的期刊很牛逼哄哄,秒殺其它學科。原因很簡單,無法產業化,只有多發論文,相互引用多了,影響因子自然高了。為什麼發論文如此積極,因為這是唯一的謀生手段。其它大部分理工科領域也接受政府資金來搞研發,但好歹還有市場提供資助,從業人員可以到社會上去找工作,而生物技術對政府資金的依賴程度遠超其它專業。生物工程主要靠政府養著,自然需要高影響因子的論文來忽悠政府。前幾年,清華和北大的海歸生命科學院院長大聲嚷嚷,說科研經費分配不合理,實質是這幫論文牛人在搶奪政府蛋糕時處於不利位置。

  人多了,就會出一些奇怪的事。前面說過科技利益集團想盡一切辦法來維護自己利益,而生物方面的科技利益集團更是其中翹楚,因為絕大部分生物方面的科研資金來自於政府,政府只要稍微減少資金,生物科研就很難搞下去。整個生物醫學科研系統,是建立在科研基金會永遠不斷增長的這個泡沫上。在這個泡沫裡,博士生、博士後被無節制地培養,遠遠超過社會能容得下的數量,而相當多醫學校及其科研人員全部建立在被認為永不枯竭的科研經費上。現在這個泡沫要破了,這個系統性缺陷到了非全面解決不可的地步了。

  最近的一個例子,美國政府這幾年削減預算,NIH過去的預算大概是NASA的兩倍,現在也要被砍了,結果大批生物科學家上街遊行。【人民網新聞“美舉行大規模示威 抗議削減NIH預算”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3/0411/c1007-21097988.html】

  論文牛逼的背後,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情況:生物類的博士/博士後大都混的很不如人意。最典型的就是方舟子(本人只論述事實,對方舟子沒有任何意見),做了那麼多年博士後,現在竟然靠完全和生物無關的職業謀生。為什麼就業難,因為人才極度過剩!

  生物技術研發的特點就是需要大量人手來做實驗,NIH所激發的大泡泡在短期內造就了生物人才、尤其是博士人才的短缺。美國為了吸引人才,開出了大量優惠條件,這些條件對21世紀初的中國人極具吸引力。生物好出國成了大眾的固定印象,逐級反饋到中國的教育系統,就是生物大擴招。

  根據筆者個人印象,從初中開始,“21世紀的朝陽產業”、“下一輪國際競爭的核心”、“新時代的曼哈頓工程”等一類的口號不絕於耳,普羅大眾被生物工程這個概念輪番轟炸。在那個時候,生物工程專業是一個高大上的專業,頂峰時期,北京大學生科院招收了全國一半的理科狀元。筆者的一位初中同學和一位高中同學,都被感染得熱血沸騰,跳進了生物工程這個專業。筆者以前也沒有關注過生物專業背後的東西,但2007年的時候,同學從美國回來,聚會的時候,說了一句話:“我想把陳章良捅一刀,太坑人了。”誰是陳章良?查了一下,原來是一個海歸,擔任過北大的生科院院長和副校長,曾經是青年模範代表。此君在90年代的時候,在媒體上大肆鼓吹“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當時中國的資訊閉塞,中學生社會經驗又不夠,對他們來說,北大副校長是一個耀眼的圖騰和偶像。既然偶像這樣說,生物工程肯定前途大大的。於是乎,無數中學生選擇了生物工程專業。恰逢國家給了擴招政策,生物類博士難就業,加上SCI文章的刺激因素,各個高校樂得滿足中學生的要求,隨即大規模擴充生物類專業。十幾年下來,全世界範圍內,數以百萬記的學士,碩士,博士和博士後都遭遇到了就業難題。

  轉帖一篇文章:為什麼生物類專業這麼難就業(http://bbs.tianya.cn/post-no20-201048-1.shtml)

  也許有人會說,本科生當然是這樣了,如果是博士生那就不一樣了,看一下大約6年前廈大博士的就業吧。【提示,該連結已失效http://bbs.pku.edu.cn/blog/cpread.php?serial=26691】

  先說下,想在廈大生物系做個老師,國內的生物博士畢業是絕對不可能的,清華北大的都不行。廈大自己的博士畢業只能留校做個實驗員,月薪4000不到,能留校做實驗員的還是一些比較牛的和導師關係比較好的博士。至於那些不牛的博士,他們看中的是廣大的中學校園,很多生物博士為了爭奪一兩個中學生物老師的職位打的頭破血流。當時去四個人應聘兩個生物老師職位,其中兩個是廈大博士,一個是武大碩士,一個是泉州師範學院(二本),最後得到該職位的是一個博士和那個泉州師範的。

  而第三方教育資料諮詢與評估機構麥可思研究院公佈的《2014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就業十大紅牌專業,竟然有4個冠以生物的頭銜。【搜狐網新聞“最新中國十大坑爹專業出爐啦”http://mt.sohu.com/20150728/n417671149.shtml】

  就業如此之難,就連行業領軍者都看不下去了,知乎上有生物學大牛的帖子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347460),
  真誠的指出,趕快轉專業吧,否則前途黯淡。一個最簡單的事實,美國每年有大約10000名生物類博士畢業,但大學只能提供數百個教職崗位,而工業界提供的職位也少得可憐。那眾多博士怎麼辦,只能繼續做博士後,最終變成“千老”。單單在美國,就差不多有10來萬生物學博士後靠政府基金養活。

  一個生物博士學位會把你帶到哪裡
  (http://pic3.zhimg.com/972f5014c5226f2ed98db3b9e2e04ede_b.jpg)
  【生物探索網:“NIH VS ASBMB:如何緩解美國生物醫學科學家過剩局面?”
  http://www.biodiscover.com/news/politics/120677.html】

  一個專業就業如此之難,如此之普遍,深深襯托出背後的技術困境。

3.3.2 研究正規化和問題

  生物技術的困境從源頭探索的話,可能是研發正規化出了問題。

  首先,生物技術秉承了物理化學所傳承下來的還原論方法。大量的生物學研究往往從單點出發,試圖解析每一種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或者確定每一片DNA序列的功能,希望構建完整的字典來闡明生物的所有謎團。當年人類基因組計劃是基於此思想,曾經宣稱知道了基因序列就可造出完美嬰兒,結果自然失敗了。而現在很多生物學的論文,依舊是宣稱某某蛋白在某某過程中起到某某作用,研究方法依然是“敲除基因我們發現XXX,過表達基因我們發現XXX”。但生物體是一個極其極其複雜的非線性混沌系統,一個簡單的細胞,其複雜度超過太空梭。在生物體內,絕對不是A輸入,就能每次輸出C,更不能簡單的遞推,2A輸入,能輸出2C,而更要命的是,甚至1+1=2也不成立。用一位生物學博士的話說,即使身高這個最簡單的phenotype就已經被證明是幾百個genomic loci相互作用決定的。還原論方法在物理領域的成功,並不代表在生物領域就能成功。

  其次,生物學研發過度依賴於實驗,很難看到數理方法的應用。生物研究需要實驗,但從很多生物專業人士的抱怨中可以看到,實驗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工序,超長的研究週期使得科研專案的風險大大增加,而大量的工序又需要很多人力,因此很多生物學博士被迫從事高強度重複性的實驗工作,結果很多博士民工化了。一方面,一個老闆必須招收足夠多的學生來保持自己有足夠的產出。但是,對於20個學生來說,老闆的職位只有1個。而且,PhD並非一般職員那樣可以作為永久職位,所以即使科研界,也無法吸納更多的人,於是自然面臨過剩的人才培養。另一方面,很多實驗工作真心不需要前面那麼多年的培養,看到過一個例子:“我們實驗室一個前臺接電話的小姑娘,跟我們做了一段時間實驗,現在進技術組了,跟我們從本科學到博士寒窗十年的師兄在實驗方面其實沒有什麼差距了。”這方面的極端是清華那位有名的施一公海歸,對學生說不要看文獻,會做實驗就行了,結果學生雖然發了Nature,到國外課題組後徹底悲劇了。

  不停地做實驗和發表資料,但做的成果又很難轉換到實際中,這表明生物學還處於最原始階段,處於資料整理階段。生物學的哥白尼有了,施萊登,施旺,達爾文和孟德爾;生物學的伽利略也有了,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沃森和克里克;但生物學的牛頓和萊布尼茨遲遲不能出現,生物學的瓦特更是不見蹤影。面臨窘境,生物學研發領域不願意承認這個現實,往往更傾向於用噱頭來麻醉自己。新聞報導中有很多生物技術的噱頭,比如那個“餓死癌細胞”來治療癌症的相關報導,但實際稍微懂點理工科的人都明白,從牛頓提出第三運動定律,到阿波羅11號利用這個原理登月,中間需要克服的技術難關數不勝數。

  而生物學人才的培養模式也很有值得商榷之處。嘗試著看過幾本本科生物學方面的教材和一些生物學論文,感覺敘述方法和文科差不多。而很多生物學業內人士也表達過相似觀點,就是本科階段的數理方面基礎知識學的很少。進入研究生階段後,生物學研發注重實驗,一層層傳遞下去,最後掌控方向的生物學大牛往往難以具備堅實的數學知識,不能高屋建瓴地指出方向。

  說到這裡,筆者先來談談轉基因食品。最近幾年轉基因食品在國內引發了軒然大波,圍繞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正反雙方展開了激烈辯論。筆者雖然支援轉基因(基於對數百萬研發工作者的信任),但對轉基因的原理不熟悉,用另外一個技術上的例子來側面剖析一下轉基因。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絕大部分人從來沒有擔憂導彈試驗的安全性問題。甚至在導彈裝載了核彈頭的情況下,絕大部分也不去杞人憂天,擔心導彈落到自己頭上。為什麼?因為嚴格且清晰的計算會表明,導彈發射後,每一秒的軌跡,方位和速度都是可以知道的,甚至導彈如果發射後出現了內部故障,導彈內部的處理措施也會保證彈頭的安全性。所有計算和處理措施都是數學上清晰可見,地面實驗中可以重複實現。任何一個具備理性思維的成年人,都不會對其產生懷疑。

  轉基因安全性問題,其根源在於生物技術上的模糊和難以預測性。正如前面提到的,生物學的哥白尼有了,生物學的伽利略有了,但生物學的牛頓遲遲不能出現。牛頓的系統化理論、數學工具以及實驗驗證,是近代科學技術大爆炸的源頭。遺憾的是,生物學到現在為止,整體上依然是一門基於實驗和經驗的科學,大部分相關工作者其實都是做的資料收集和整理工作。無法用理論來指導實踐,這是生物技術最大的缺陷所在。比如,有人是白色面板,有人是黑色面板,生物技術只能告訴我們,這和基因有關。但DNA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