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深入理解單例模式:靜態內部類單例原理

深入理解單例模式:靜態內部類單例原理

這樣的 加載 hand 優點 傳遞 多個 喚醒 ref 一個

  本文主要介紹java的單例模式,以及詳細剖析靜態內部類之所以能夠實現單例的原理。OK,廢話不多說,進入正文。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下單例的四大原則:
  
  1.構造私有。
  
  2.以靜態方法或者枚舉返回實例。
  
  3.確保實例只有一個,尤其是多線程環境。
  
  4.確保反序列換時不會重新構建對象。
  
  我們常用的單例模式有:
  
  餓漢模式、懶漢模式、雙重鎖懶漢模式、靜態內部類模式、枚舉模式,我們來逐一分析下這些模式的區別。
  
  1.餓漢模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餓漢模式在類被初始化時就已經在內存中創建了對象,以空間換時間,故不存在線程安全問題。
  
  2.懶漢模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ull;
  
  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懶漢模式在方法被調用後才創建對象,以時間換空間,在多線程環境下存在風險。
  
  3.雙重鎖懶漢模式(Double Check Lock)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ull;
  
  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if(INSTANCE == null){
  
  synchronized(SingleTon.class){
  
  if(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return INSTANCE;
  
  }
  
  }
  
  }
  
  DCL模式的優點就是,只有在對象需要被使用時才創建,第一次判斷 INSTANCE == null為了避免非必要加鎖,當第一次加載時才對實例進行加鎖再實例化。這樣既可以節約內存空間,又可以保證線程安全。但是,由於jvm存在亂序執行功能,DCL也會出現線程不安全的情況。具體分析如下: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這個步驟,其實在jvm裏面的執行分為三步:
  
  在堆內存開辟內存空間。
  
  在堆內存中實例化SingleTon裏面的各個參數。
  
  .把對象指向堆內存空間。
  
  由於jvm存在亂序執行功能,所以可能在2還沒執行時就先執行了3,如果此時再被切換到線程B上,由於執行了3,INSTANCE 已經非空了,會被直接拿出來用,這樣的話,就會出現異常。這個就是著名的DCL失效問題。
  
  不過在JDK1.5之後,官方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故而具體化了volatile,即在JDK1.6及以後,只要定義為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ull;就可解決DCL失效問題。volatile確保INSTANCE每次均在主內存中讀取,這樣雖然會犧牲一點效率,但也無傷大雅。
  
  3.靜態內部類模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yongshiyule178.com class SingleTonHoler{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www.michenggw.com = new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SingleTonHoler.INSTANCE;
  
  }
  
  }
  
  靜態內部類的優點是:外部類加載時並不需要立即加載內部類,內部類不被加載則不去初始化INSTANCE,故而不占內存。即當SingleTon第一次被加載時,並不需要去加載SingleTonHoler,只有當getInstance()方法第一次被調用時,才會去初始化INSTANCE,第一次調用getInstance()方法會導致虛擬機加載SingleTonHoler類,這種方法不僅能確保線程安全,也能保證單例的唯一性,同時也延遲了單例的實例化。
  
  那麽,靜態內部類又是如何實現線程安全的呢?首先,我們先了解下類的加載時機。
  
  類加載時機:JAVA虛擬機在有且僅有的5種場景下會對類進行初始化。
  
  1.遇到new、getstatic、setstatic或者invikestatic這4個字節碼指令時,對應的java代碼場景為:new一個關鍵字或者一個實例化對象時、讀取或設置一個靜態字段時(final修飾、已在編譯期把結果放入常量池的除外)、調用一個類的靜態方法時。
  
  2.使用java.lang.reflect包的方法對類進行反射調用的時候,如果類沒進行初始化,需要先調用其初始化方法進行初始化。
  
  3.當初始化一個類時,如果其父類還未進行初始化,會先觸發其父類的初始化。
  
  4.當虛擬機啟動時,用戶需要指定一個要執行的主類(包含main()方法的類),虛擬機會先初始化這個類。
  
  5.當使用JDK 1.7等動態語言支持時,如果一個java.lang.invoke.MethodHandle實例最後的解析結果REF_getStatic、REF_putStatic、REF_invokeStatic的方法句柄,並且這個方法句柄所對應的類沒有進行過初始化,則需要先觸發其初始化。
  
  這5種情況被稱為是類的主動引用,註意,這裏《虛擬機規範》中使用的限定詞是"有且僅有",那麽,除此之外的所有引用類都不會對類進行初始化,稱為被動引用。靜態內部類就屬於被動引用的行列。
  
  我們再回頭看下getInstance()方法,調用的是SingleTonHoler.INSTANCE,取的是SingleTonHoler裏的INSTANCE對象,跟上面那個DCL方法不同的是,getInstance()方法並沒有多次去new對象,故不管多少個線程去調用getInstance()方法,取的都是同一個INSTANCE對象,而不用去重新創建。當getInstance()方法被調用時,SingleTonHoler才在SingleTon的運行時常量池裏,把符號引用替換為直接引用,這時靜態對象INSTANCE也真正被創建,然後再被getInstance()方法返回出去,這點同餓漢模式。那麽INSTANCE在創建過程中又是如何保證線程安全的呢?在《深入理解JAVA虛擬機》中,有這麽一句話:
  
  虛擬機會保證一個類的<clinit>()方法在多線程環境中被正確地加鎖、同步,如果多個線程同時去初始化一個類,那麽只會有一個線程去執行這個類的<clinit>()方法,其他線程都需要阻塞等待,直到活動線程執行<clinit>()方法完畢。如果在一個類的<clinit>()方法中有耗時很長的操作,就可能造成多個進程阻塞(需要註意的是,其他線程雖然會被阻塞,但如果執行<clinit>()方法後,其他線程喚醒之後不會再次進入<clinit>()方法。同一個加載器下,一個類型只會初始化一次。),在實際應用中,這種阻塞往往是很隱蔽的。
  
  故而,可以看出INSTANCE在創建過程中是線程安全的,所以說靜態內部類形式的單例可保證線程安全,也能保證單例的唯一性,同時也延遲了單例的實例化。
  
  那麽,是不是可以說靜態內部類單例就是最完美的單例模式了呢?其實不然,靜態內部類也有著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傳參的問題,由於是靜態內部類的形式去創建單例的,故外部無法傳遞參數進去,例如Context這種參數,所以,我們創建單例時,可以在靜態內部類與DCL模式裏自己斟酌。
  
  最後粗略的介紹下枚舉類型的單例吧。
  
  枚舉單例:
  
  public enum www.ysyl157.com SingleTon{
  
  INSTANCE;
  
  public void method(){
  
  //TODO
  
  }
  
  }
  
  枚舉在java中與普通類一樣,都能擁有字段與方法,而且枚舉實例創建是線程安全的,在任何情況下,它都是一個單例。我們可直接以
  
  SingleTon.INSTANCE

深入理解單例模式:靜態內部類單例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