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科普貼 | 說到納米材料,我只服這三個!

科普貼 | 說到納米材料,我只服這三個!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 “你所在的領域裡,有哪些堪稱開山之作的論文?”

我的回答是: 在納米碳材料領域,里程碑論文有三篇,分別報道了富勒烯,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其中兩篇得了諾貝爾獎。

(1)富勒烯——貴到極致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1985年,哈羅德·克羅託(Harold Kroto)和理查德·斯莫利(Richard Smalley)在Nature發表了一篇文章,說製備了一種碳的“小球”,60個碳原子組成。他們覺得這個結構和建築師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的作品很相似,就將其命名為“巴克明斯特·富勒烯”,簡稱為富勒烯。截至 2017年5月, 這篇文章被引用了1萬5千次。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富勒的代表作品蒙特利爾生物圈(1967年)

這裡插播一句,其實“電鏡小達人”飯島澄男(Sumio Iijima)早在1980年就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TEM)觀察到了碳的同心圓納米結構。但因為TEM技術只能觀察到微觀結構的平面投影,所以他沒意識到這可能是個球體。這位飯島教授還有很多好玩的故事,以後慢慢講。

最早發現的富勒烯是由60個碳原子以20個六元環與12個五元環連線而成,因為其足球狀空心對稱,所以也稱為 “足球烯”。如今,富勒烯家族已經十分龐大,還有C28、C32、C70、C78、C82、C84、C90、C96等。

對於富勒烯,科學家們有很多種玩法,最近很熱門的是內嵌富勒烯。因為富勒烯內部為空腔結構,可以在其內部嵌入某些特殊物質(原子、離子或原子簇),由此形成的富勒烯被稱為內嵌富勒烯。

此前,牛津大學制備出了內嵌一個氮原子的C60材料([email protected])。這種材料可以用於製造行動式原子鐘(目前原子鐘體積相當於一個房間),而且還能實現GPS導航精度控制在1毫米範圍。後來,研究人員拍賣了這批[email protected],總共200微克(相當於一片雪花重量的十五分之一),成交價為3.2萬美元。

每克內嵌富勒烯價值10億人民幣! 不過,內嵌富勒烯在超貴材料榜上只能排第二,排名第一的是暗物質,只是沒聽過誰買的。

(2)碳納米管——長到極致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上一部分中提到,1980年飯島澄男錯過了富勒烯,但人家也沒閒著。10年之後,他發表了一篇文章,說發現了一種石墨的“小管子”。文章中,飯教授說自己發現了一種類似麵條(needle-like)的碳材料,還拍了透射照片。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後來這種小管子被命名為碳納米管(Carbon Nanotubes)。從此,飯島教授就被稱為“碳納米管之父”。截至2017年5月,這篇文章被引用了4萬2千次。

碳納米管可以想象成一大塊碳原子的平面捲起來形成的管道,如同一張紙圈起來形成紙筒。因此,碳納米管有一個很有趣的特性:捲起來的方式決定了它的效能。 如果你有一張紙,那麼你有三種方式將它捲起來,分別是(a)沿著與邊平行的線,(b)沿著對角線,(c)沿著除了這兩種的其他線。如果按照a方法卷,可以得到鋸齒型碳納米管,近似半導體性質;如果按照b方法卷,可得到扶手椅型碳納米管,導電性奇高,此時,電子沿軸向傳輸不會發生散射,如同大炮發射炮彈一樣高效。按照c方法,可捲成螺旋型,效能介乎前兩者之間。

此外,碳納米管的重要特性就是它的神奇的長徑比,可以達到132000000:1。

就是說,

一根易拉罐那麼粗的碳納米管,它的長度可以橫跨歐亞大陸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3)石墨烯——強到極致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2004年,安德烈·蓋姆(Geim)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Novoselov)發表了一篇文章,說他們製備了一種碳的“小薄片”。後來這種小薄片被命名為石墨烯(Graphene)。截至 2017年5月,這篇文章被引用了3萬5千次。

他們的製備思路也很簡單:將一小片薄石墨黏在膠帶之間,揭開,新的表面再粘膠帶,揭開。反反覆覆幾百次,層數不斷減半,最終得到單層。用力不好就完全破壞樣品,成功率非常低。據說,老闆蓋姆親自上陣,帶著手下諾沃肖洛夫撕了一年膠帶,才最終成功。簡直就是現代版“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另外需要說明一下,這兩位得到諾獎不是因為他們發現了碳的一種特殊形態,以這個標準,飯島早就應該得獎了。 他們得到諾獎的首要原因是發現了單原子層的特殊物理性質,包括整數量子霍爾效應及常溫下的量子霍爾效應。

目前,石墨烯是世上最薄卻也是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強度是鋼的200倍,可以承受的壓力相當於一頭大象的重量作用在鉛筆頭的面積上。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即使是有缺陷的石墨烯,其力學效能也是首屈一指的。 此外,石墨烯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導熱係數高於碳納米管和金剛石,常溫下其電子遷移率超過矽晶體,電阻率比銀更低。這麼說吧:

石墨烯強到極致,這裡的強不僅僅是“強度”的“強”,而是是“強大”的“強”。

本文來源:今日頭條 圓方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