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Linux:網路基礎(網路發展,協議,通訊協議,模型,封裝分用)

Linux:網路基礎(網路發展,協議,通訊協議,模型,封裝分用)

目錄

網路發展

網路協議

網路發展

  1. 獨立模式:計算機之間相互獨立
  2. 網路互聯:多臺計算機連線在一起,完成資料共享
  3. 區域網LAN: 計算機數量多了,通過交換機和路由器連線在一起
  4. 區域網WAN:將距離很遠的計算機連在一起

網路協議

IP地址:在網路上標識唯一的主機

協議:統一的約定

網路通訊協議:

資料在網路中傳輸的格式,在網路通訊過程中,通訊的環境非常複雜,應對的場景各有不同,導致網路通訊中有非常多的協議

協議封裝:

將協議的實現封裝起來,讓協議容易使用

封裝:

把複雜的實現過程封裝起來,對外提供一個方法或介面供人使用,讓封裝的這些功能更加好好用

協議分層:

按照通訊協議的不同功能,以及不同的使用場景對協議進行了框架性的劃分

網路通訊

不同主機上的程序間通訊

兩個出名的通訊協議結構模型

優點:

將服務,介面,協議區分開,讓通訊結構變得清晰明朗,以及給網路通訊提供一個標準,不同的廠商都按照這個套標準通訊來實現不同型別主機資料傳輸

OSI七層參考模型

一種構架性的設計方法,主要功能是幫助不同型別的主機實現資料傳輸

存活在課本及筆試題中

  1. 應用層:
  2. 表示層:
  3. 會話層:
  4. 傳輸層:
  5. 網路層:
  6. 資料鏈路層:
  7. 物理層:

TCP/IP五層參考模型

工作在物理層的裝置有什麼?交換機,路由器,集線器

(物理層考慮較小,所以有時候也稱TCP/IP四層模型)

  1. 應用層:負責應用程式之間的資料溝通(ssh,http,ftp)
  2. 傳輸層:負責端到端之間的資料傳輸tcp/udp(port)(不同主機上的程序間通訊)
  3. 網路層:負責地址管理和路由選擇,IP協議(主機到主機的通訊):路由器
  4. 鏈路層:負責資料之間的資料幀的傳送和識別,以太協議,交換機(相鄰裝置到裝置的通訊)
  5. 物理層:光電訊號傳遞,乙太網協議,物理層的能力決定了最大傳輸速率,裝置:集線器

網路通訊中的資料(協議的封裝與應用)封裝與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