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

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

1、如果一臺計算機具有多個可以並行的CPU,就可以同時執行相互獨立的任務,則下列排序演算法中,適合並行處理的是(A)。

Ⅰ、選擇排序     Ⅱ、快速排序    Ⅲ、堆排序     Ⅳ、基數排序     Ⅴ、歸併排序     Ⅵ、希爾排序

A、Ⅱ、Ⅴ、Ⅵ

解析:快速排序在一趟排序劃分成兩個子序列後,各個子序列又可以並行排序。歸併排序的各個歸併段可以並行排序。而希爾排序分出來的幾組子表也可以進行相互獨立的排序。

2、下列關於配備32位微處理器的計算機說法正確的是(A)。

A、該機器的通用暫存器一般為32位          B、該機器的地址匯流排寬度為32位

C、該機器能支援64 位系統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解析:微處理器的位數是指該CPU一次能夠處理的資料長度,稱為機器字長,機器字長通常等於通用暫存器的長度。64位作業系統需要64位CPU的支援。64位作業系統不僅是定址範圍增加到2“64”,同時要求機器字長64位。而地址匯流排的寬度雖然一般情況下也會和處理器的位數掛鉤,不過這也是不一定的,一些機器為了一些原因也可以把地址匯流排設於小於32位,然後分幾個週期傳送一次地址。

3、假設相對定址的轉移指令佔兩個位元組,第一個位元組是操作碼,第二個位元組是相對偏移量,用補碼錶示。每當CPU從儲存器中取出一個位元組時,即自動完成(PC)+1——>PC。若當前PC值為2000H,2000H處的指令為JMP*-9(*為相對定址特徵),則執行完這條指令後,PC值為(D)。

A、1FF7H   B、1FF8H   C、1FF9H   D、1FFAH

解析:本題考查轉移指令的執行。根據JMP*-9,即要求轉移後的目標地址為PC值-09H,而因為相對定址的轉移指令佔兩個位元組,取完指令後PC=PC+2=2002H,-9=11110111=F7H,則跳轉完成後PC=2002H-9H=2002H+FF7H=1FF9H。

4、下列關於浮點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B)。

Ⅰ、最簡單的浮點數舍入處理方法是恆置一法(F)

Ⅱ、IEEE754標準的浮點數進行乘法運算的結果肯定不需要做左規處理(T)

Ⅲ、浮點數加減運算的步驟中,對階的處理原則是小階向大階對齊(T)

Ⅳ、當補碼錶示的尾數的最高位與尾數的符號位(數符)相同時表示規格化(F)

Ⅴ、在浮點運算過程中如果尾數發生溢位,則應進入相應的中斷處理。(F)

解析:最簡單的舍入處理方法是直接截斷,不進行其他任何處理。  IEEE754標準的浮點數的尾數都是大於等於1的,所以乘法運算的結果也是大於等於1的,故不需要左歸(可能需要右歸)。  當補碼錶示的尾數的最高位與尾數的符號位相異時表示 規格化。  浮點運算過程中,尾數出現溢位並不是真正的溢位,只有將此數右歸後,再根據階碼判斷是否溢位。

5、虛擬儲存器中的頁表有快表和慢表之分,下列關於頁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D)。

A、快表和慢表都儲存在主存中,但快表比慢表容量小。

B、快表採用了優化的搜尋演算法,因此查詢速度快

C、快表比慢表的命中率高,因此快表可以的到更多的搜尋結果

D、快表採用高速儲存器件組成,按照查詢內容訪問,因此比慢表查詢速度快

解析:快表又稱TLB,採用高速相聯儲存器來儲存可能需要使用的頁的對應表項。而慢表儲存在記憶體中。快表採用的是相聯儲存器,他的速度快來源於硬體本身,而不是依賴搜尋演算法來查詢的。快表與慢表的命中率沒有必然聯絡,快表僅是慢表的一個拷貝,不能夠得到比慢表更多的結果。

6、下列關於微指令編碼方式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

Ⅰ、欄位直接編碼可以用較少的二進位制資訊表示較多的微操作命令訊號,例如有兩組互斥微命令中,微命令個數分別為8.9,則只分別需要3位和4位即可表示(F)

Ⅱ、直接編碼無需進行譯碼,微指令的微命令欄位中每一位都代表一個微命令(T)

Ⅲ、垂直型微指令以較長的微程式結構換取較短的微指令結構,因而執行率高、靈活性強都高於水平型微指令(F)

Ⅳ、欄位間接編碼中,一個欄位的譯碼輸出需要依賴另外某一個欄位的輸入(F)

解析:編碼的目的是對微指令的控制欄位進行編碼,以形成控制訊號,目的是在保證速度的情況下,儘量縮短微指令字長。微指令個數為8時需要4位,假設只用3位,將會造成每個編碼都會輸出一個微命令,事實上,微命令的編碼需要預留一個欄位表示不輸出。  垂直型微命令的缺點是微程式長、執行速度慢、工作效率低。   ,欄位間接編碼中的一個欄位的某些微命令還需由另一個欄位中的某些微命令來解釋,即受到另一個欄位的譯碼輸出。

7、在簡單停止-等待協議中,為了解決重複幀的問題,需要採用(A)

A、幀序號               B、定時器                    C、ACK機制                        D、NAK機制

解析:在停止等待協議中,如果在規定時間內沒有收到接收方的確認資訊,傳送方就會重新發送該幀,也就是傳送了重複幀。為了避免因為重複幀引起不必要的錯誤,簡單停止等待協議採用了幀序號機制。         ACK機制是用於TCP協議中的擁塞控制機制,並不是專門為了解決重複幀問題的。

8、若資料在儲存器中以小端方式存放,則16進位制數12345678H按位元組地址從小到大依次為(A)

A、78563412H            B、87654321H           C、12345678H                   D、21436587H

解析:小端方式是先儲存低位位元組,後儲存高位位元組。

9、相對單一核心結構,採用微核心結構設計和實現作業系統有諸多好處,但是(A)不是微核心的優勢。

A、使系統更高效      B、想新增新任務時,不必修改核心              C、使系統更安全           D、使系統更可靠

解析:微核心結構需要頻繁的在管態和目態之間進行切換,作業系統的執行開銷相對偏大,而且在微核心結構中,那些移出核心的作業系統程式碼根據分層的原則被劃分成若干服務程式,他們的執行相互獨立,互動則都藉助於微核心進行通訊,影響了系統的效率。

10、下列說法中,說法錯誤的是:

Ⅰ、在中斷響應週期,置“0”允許中斷觸發器是關中斷指令完成的;(F)

Ⅱ、中斷服務程式的最後一條指令是轉移指令(F)

Ⅲ、CPU通過中斷來實現對通道的控制(F)

Ⅳ、程式中斷和通道方式都是由軟體和硬體結合實現的I/O方式(T)

解析:中斷週期中關中斷是由隱指令完成而不是關中斷指令。最後一條指令是中斷返回指令。CPU通過I/O指令來控制通道。

11、對外存對換區的管理應以(D)為主要目標。

A、提高系統吞吐量     B、提高儲存空間的利用率    C、降低儲存費用     D、提高換入換出速度

解析:本題考查覆蓋和交換的作用。記憶體管理是為了提高記憶體利用率,引入覆蓋和交換技術就是為了在較小的記憶體空間中用重複使用的方法來節省儲存空間。覆蓋和交換付出的代價是需要消耗更多的處理機時間,他實際上是一種以時間換空間的技術。為此,從節省處理機時間來講,換入換出速度越快,付出的時間代價越小。

12、在基於TCP/IP模型的分組交換網路中,每個分組都可能走不同的路徑,所以在分組到達目的主機後應該重新排序;又由於不同型別的物理網路的MTU不同,所以一個分組在傳輸的過程中也可能需要分段,這些分段在到達目的主機後也必須重組。對於分組的排序和分組的重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排序和重組工作都是由網路層完成

B、排序和重組工作都是有傳輸層完成

C、排序工作由網路層完成而重組工作由傳輸層完成

D、排序工作由傳輸層完成而重組工作由網路層完成

解析:本題考查PDU在對等層間的處理。PDU裝載的是哪一層的資料,就由那一層處理該資料,而PDU所在的層只負責傳輸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