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全面解析:就診預約應如何設計?

全面解析:就診預約應如何設計?

一、設計背景

剛跳槽到一家網際網路醫療公司,所在部門做診所線上管理軟體,主要功能:預約、醫生看診、隨訪、健康管理、患者維護等。我們的目標是:讓醫生以最便捷的方式完成患者的看診,數字化管理診所,做好患者維護和定向營銷,實現診所的收益提升。

那麼,我們就拆解到小模組去看功能的實現吧。

今天就來談談預約。

其實,預約一點都不好做,它是我們討論最多的,但也是爭議最大的,直至最後,也沒有完美的方案,只能說是滿足大部分診所的需求。

二、為什麼要做預約呢?

原因只有一個:人多!人多!人多!

三、產品閉環

大家都有過預約的體驗吧,我們會通過電話、微信公眾號、小程式、直接線下預約等方式去預約。

預約完整的閉環應該是:

四、常見模型

不管是哪種方式的預約,底層模型都是一樣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市面上有哪幾種模型。

1. 從預約物件看:可以是醫生、科室、專案

圖一 預約到科室和醫生

圖2 預約到專案

2. 從預約的時間來看:有時間段預約、具體時間點預約、號數預約

圖3 時間段預約

圖4 時間點和號數預約

存在便合理,這些模式都有客戶提出過,但我們必須集中精力去做大部分的場景,預約專案先不考慮,預約時間段先不考慮。但後面發現,其實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這2者都能實現。

五、模型構建

我們選取最基礎的預約,滿足下面2種場景:

  1. 患者可不指定醫生預約,只需預約到科室。這種情況醫生水平差不多,可以線下靈活調配患者,遇上醫生輪班情況也不用管。
  2. 患者指定醫生預約,一般專家坐診的診所就需要了,患者是衝著醫生來的。

看上去很簡單,但診所和醫院是有區別的,最大的區別是:一個醫生可以坐診多個科室。

這很好理解嘛,診所的醫生有些是多才型的,主打兒科,但是婦科也能看,有生意不可能不做的。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每個科室的看診時間不一定相同。比如說:兒科門診和兒童體檢,就能差上三四十分鐘,假定醫生上班時間是固定的,那麼醫生一天可看診的患者數卻是一個不確定值。在預約佔用號源時,還需要聯動計算其他科室。

迴歸到這個模型,我畫的設定介面是這樣的:

這裡面的問題是:

  1. 普通門診的醫生數量是否包含下面的專家,不管包不包括,客戶是否可以簡單的理解?
  2. 如果兒科普通門診裡面有醫生可以看婦科,怎麼辦?
  3. 如果兒科的專家在婦科出診普通門診,怎麼辦?

我假定普通門診的醫生只能看該科室,那麼實際上,一個診所也就幾個醫生,普通門診多個醫生+多個專家的情況不是很多。那索性就把資料落到底層的醫生上,全部預約到醫生,如果診所不想顯示醫生姓名,可以使用虛擬的名字,普通門診1、普通門診2。

雖然這也不是一個完美的方案,但從我們系統上來說,能簡單很多,客戶設定起來也相對容易,只需要醫生排班+科室看診時間。如果這個時間段有人約了兒科,那麼其他科室就不能約了。

這時模型就簡化到預約到醫生了!

六、號數的設計

最初我們並沒有想在預約時就給號,原因就是上面的模式號數是不確定的。但客戶需求真的很強烈,無法合併模型,只能再增一個。

這就很簡單了,讓客戶自己設定醫生看診的間隔時間,號碼投放在哪裡,自動生成排號表,這時就不管是不是他在多科室了。

七、變相實現

上面說到的預約到專案和時間段的先不考慮,這時稍微變通下就能實現了。

  1. 預約到專案:將醫生的姓名寫成專案名稱
  2. 預約到時間段:客戶自己設定時間段間隔,比如說:1小時,那麼將這1小時內的號數加和下就可以了。介面就只顯示時間段和有幾個號了,可見圖3。

八、預約限制

為了避免亂預約,醫院都會想方設法的去做一定程度的限制。蒐集了下,限制規則真是五花八門。

圖5 掛號限制

圖6 掛號限制

總結一下:

  1. 當日的預約限制:每人每天同科室只能預約一次。/每日只能預約x次。
  2. 時間間隔限制:預約後x分鐘內不可再預約。(比較少見)
  3. 違約限制:取消/違約x次,M日內不可再預約,相當於黑名單。

從本質上來講,這些只能減少亂預約的現象,如果有人存心惡搞,完全可以用多個賬號來佔用號源。我們就採取限制1,畢竟流量不及醫院那麼大,而且惡搞的人也沒那麼多,如果真需要加強,再做3也可以。

九、後臺預約檢視

不管採用哪種預約形式,資料落到了後臺,診所醫護人員要看到資料,高階診所還會打電話去和客戶確認。檢視方式一般就是日表和周表,加上詳細的記錄。鑑於本系統未上線,找了網路圖片來說明。

1. 周表

可以直觀看到本週的預約情況,如果有患者打電話來預約,也能快速的告訴患者哪天還有空位。

圖7 預約周表(網路圖片)

2. 日表

直觀看到今日預約者的預約資訊,快速確認到診情況。

圖8 預約日表(網路圖片)

3. 詳情

這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檢視到詳細的資料。

圖9 預約詳情(網路圖片)

十、預約提醒

不確定是不是預約提醒不到位,導致一些客戶忘記了預約,預約提醒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一般採取方式:電話、簡訊、微信推送。

  1. 電話:高階診所才有時間和精力去做,也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
  2. 簡訊:需要費用,部分會採取。
  3. 公眾號:便宜好用,是重點方式,雖說效果不及電話、簡訊。

我們重點就做好公眾號提醒:

  1. 預約提交後推送訊息,提醒客戶預約成功,需要準備哪些資料,體檢的注意事項也可在此說明。
  2. 就診前一天定時推送:如果時間間隔長,可以提醒下患者明天預約了,別忘了就診啊,再強調下需要的材料。
  3. 配合電話:診所打完電話後,可以再推送一個微信,確保一些患者沒聽清的事項。
  4. 當天:預約時間點前一段時間,告訴患者前面有幾位等候,合理安排時間。
  5. 就診提醒:輪到患者時,提醒就診。

後面2個我們暫時沒有做,因為前面有幾個人候診很不確定,VIP是可以插隊的!

十一、預約核銷

最後一步了,患者到診了,預約記錄要被核銷。一般就是在前臺登記時確認下到診就可以了,預約狀態變為到診。

這裡也有2種做法:

  1. 登記表為主:就是說患者以實際到店為準,表裡面記錄的都是已經登記的患者,預約未登記的不會顯示。這種就適合線上線下一起接待患者的診所。
  2. 預約表為主:患者都是要預約才可以就診的,預約後,來的沒來的都顯示。哪怕現場有人來了加號,也作為預約補充上去。這種適合高階,僅預約的診所。

我們就採取的第一種。

總結

在設計預約時,我也給很多的診所打電話,問他們的模式,回顧來看,主要步驟就是:

  1. 明確需求:一般來說問5家,就可以大概知道模式了。後面設計完後,可以再找幾家驗證下模型。
  2. 構建產品閉環:這樣不容易遺漏一些環節,使得產品更加完整。
  3. 構建模型:想好後和團隊一起討論,很容易考慮不周,團隊力量還是很強的。
  4. 原型落實:可以拿著原型去找診所問問,能不能理解,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操作,這一步我還在持續中。

希望後面可以繼續更新,把實戰的資料拿出來想一想,哪些可以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