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MongoDB一個基於分散式檔案儲存的資料庫(介於關係資料庫和非關係資料庫之間的資料庫)

MongoDB一個基於分散式檔案儲存的資料庫(介於關係資料庫和非關係資料庫之間的資料庫)

(老外也很看重中國市場啊,知道大家英語不好,做的中文社群)

2:在MongoDB的github上面下載壓縮包上傳到VMware的linux作業系統上面:操作過程就不做多敘述了(使用Xsheel連結linux作業系統,使用Filezilla上傳檔案到linux作業系統上面),之前的部落格講過操作過程:

3:下載過程(簡單敘述,根據需要下載不同作業系統不同的版本即可,這裡以linux作業系統為主):

4:將MongoDB的壓縮包上面到linux作業系統之後就可以進行解壓縮操作(拷貝到指定目錄的做法):

MongoDB常使用的幾個命令:

5:MongoDB的簡單使用(首先配置一下MongoDB,將MongoDB的路徑新增到環境變數中):

在執行vim ~/.bashrc命令之後將最下面新增一下mongodb的配置:

配置之後使用source ~/.bashrc使配置生效,之後使用mongod -version檢查是否配置成功:

6:開始啟動MongoDB資料庫,首先建立MongoDB的資料目錄,其次建立MongoDB的日誌目錄:

啟動MangoDB的資料庫命令: mongod --dbpath data --logpath log/mongod.log -logappend --fork

引數說明:--dbpath資料庫的目錄檔案所在路徑;

--logpath:資料庫的日誌的路徑,注意,這裡是日誌檔案的路徑,不是日誌目錄的路徑;

-logappend:以追加的形式追加到日誌檔案裡面;

--fork:將資料庫檔案放到後臺執行;

退出MongoDB資料庫的命令exit:

指令碼啟動和配置檔案啟動(以後不用再手動啟動):

7:簡單介紹一下使用window系統來安裝MongoDB資料庫的過程:

安裝過程不再敘述,很簡單。百度經驗教程也不少:安裝好之後記得配置一下環境變數,如下所示:

配置好環境變數之後驗證是否配置成功:

首先切換到自己的安裝目錄,然後建立資料目錄data,然後建立日誌目錄log:

開啟MongoDB資料庫服務:

再新開一個終端(cmd),然後mongo:

為了啟動的方便,可以將MongoDB的啟動新增到Window的服務中:

命令(切記以管理員的身份操作,你不成功的原由很可能就是沒有使用管理員的身份開啟命令列哦~~~):

新增服務命令:

mongod --dbpath "E:\Download\MongoDB\MongoDB\data" --logpath "E:\Download\MongoDB\MongoDB\log\mongod.log" --logappend --install --serviceName MongoDB

刪除服務命令:mongod --dbpath "E:\Download\MongoDB\MongoDB\data" --logpath "E:\Download\MongoDB\MongoDB\log\mongod.log" --logappend --remove --serviceName MongoDB

之後操作資料庫就可以了:

停止MongoDB資料庫操作(別以為關閉命令列就停止MongoDB的資料庫服務了哈...):

 8:環境安裝好之後就可以對MongoDB資料庫進行操作:

show dbs令可以顯示所有資料的列表:

執行 db 命令可以顯示當前資料庫物件或集合:

執行use命令,可以連線到一個指定的資料庫:

MongoDB 建立資料庫的語法格式如下:

user 資料庫名稱:

MongoDB 刪除資料庫的語法格式如下:db.dropDatabase()

集合刪除語法格式如下:db.集合.drop()

首先建立student資料庫,然後建立一個集合col,然後檢視資料庫,然後檢視集合,然後刪除集合,然後檢視集合是否被刪除:

MongoDB 使用 insert() 或 save() 方法向集合中插入文件,,然後使用find()方法查詢結果,語法如下:

 

MongoDB 使用 update() 和 save() 方法來更新集合中的文件:

MongoDB remove()函式是用來移除集合中的資料:

MongoDB 查詢文件使用 find() 方法,find() 方法以非結構化的方式來顯示所有文件(如果你需要以易讀的方式來讀取資料,可以使用 pretty() 方法):

findOne() 方法,它只返回一個文件:

更多的MongoDB的學習知識自己可以去網上找找,這裡推薦菜鳥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