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Redis> 入門六 主從複製方式的叢集

<Redis> 入門六 主從複製方式的叢集

1.叢集如何操作

  現在有三臺虛擬機器,ip分別為100,105,106,將100作為master,其他兩臺作為slave

  

  1.vim redis.conf

  以前的版本是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我使用的是redis 5.0.3 

  所以是 replicaof <masterip><masterport> 分別代表主節點ip和主節點埠

  

  2.修改兩個從節點,配置為如下,設定 eplicaof <masterip><masterport>

 ,masterauth 密碼

  

  3.完成配置

2.檢查是否配置成功

   重啟三臺伺服器,然後在從節點下輸入指令: info replication

  可以看到role是slave,以及主機ip、埠,狀態等資訊,即代表配置成功。  

  

  master傳送命令

  

  在slave端獲取

  

   無法在從節點上進行寫的操作

  

3.主從複製的原理

3.1 全量同步

  1.slave 第一次連線 或 重連 到 master 上以後,會向 master 傳送 sync 的命令

  2.master收到 sync 命令,執行 bgsave 生成 rbd 快照,新的命令會寫進緩衝區

  3.master執行完bgsave後,將 rbd 檔案傳送給各slave節點

  4.slave接收到 rbd 檔案,丟棄舊的 rbd 資料,執行新的rbd快照

  5.master傳送完rbd快照後,將緩衝區資料傳送到slave

  6.slave完成對rbd的載入後,執行master緩衝區的寫命令

   

3.2 增量同步

  slave伺服器完成初始化,工作正常,主伺服器發生寫操作同步到從伺服器

  增量同步主要是:主伺服器每執行一條寫命令就會向從伺服器傳送相同的寫命令,從伺服器接收並執行收到的命令

3.3 部分同步

  當master伺服器斷線後,從伺服器需要重新發送sync命令,這樣會消耗大量伺服器 cpu、記憶體、磁碟,並且傳送rdb還會消耗網路資源等

  在redis2.8版本後,部分同步 psync 來執行同步的命令。

 

  master在記憶體中給每個slave維護了一份同步日誌和同步標識。每個slave和master同步都會攜帶自己的同步標識和上次同步的最後位置

  當master斷線重連後,slave帶著自己的同步標識,和上次同步的最後位置去找master,如果slave的偏移量在master同步日誌中

  那麼slave從偏移量開始的位置繼續同步,無需進行全量同步。

3.4 同步策略

  第一次連線,進行全量同步,全量同步結束後,進行增量同步。

  如果斷開,嘗試部分同步,不行的話,依然採用全量同步。

 3.5 部分命令

   通過replconf listening-port 6379

   sync去向主伺服器傳送同步命令,此時進入通過輸出模式,並不斷髮送ping包

   

  master寫入資料

   

  slave 就會輸出從緩衝區來的資料

  

  replica-server-stale-data yes  意味著必須完成 master 同步之後才能做接下來的操作。可以防止資料不一致的情況

   

 

  缺點:主從複製時,當 master 宕機後,從伺服器沒辦法進行動態選舉,從只能讀取就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