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JSONP跨域的原理解析

JSONP跨域的原理解析

JavaScript是一種在Web開發中經常使用的前端動態指令碼技術。在JavaScript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安全性限制,被稱為“Same-Origin Policy”(同源策略)。這一策略對於JavaScript程式碼能夠訪問的頁面內容做了很重要的限制,即JavaScript只能訪問與包含它的文件在同一域下的內容。

JavaScript這個安全策略在進行多iframe或多視窗程式設計、以及Ajax程式設計時顯得尤為重要。根據這個策略,在baidu.com下的頁面中包含的JavaScript程式碼,不能訪問在google.com域名下的頁面內容;甚至不同的子域名之間的頁面也不能通過JavaScript程式碼互相訪問。對於Ajax的影響在於,通過XMLHttpRequest實現的Ajax請求,不能向不同的域提交請求,例如,在abc.example.com下的頁面,不能向def.example.com提交Ajax請求,等等。

然而,當進行一些比較深入的前端程式設計的時候,不可避免地需要進行跨域操作,這時候“同源策略”就顯得過於苛刻。JSONP跨域GET請求是一個常用的解決方案,下面我們來看一下JSONP跨域是如何實現的,並且探討下JSONP跨域的原理。

利用在頁面中建立<script>節點的方法向不同域提交HTTP請求的方法稱為JSONP,這項技術可以解決跨域提交Ajax請求的問題。JSONP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假設在http://example1.com/index.php這個頁面中向http://example2.com/getinfo.php提交GET請求,我們可以將下面的JavaScript程式碼放在http://example1.com/index.php這個頁面中來實現:

var eleScript=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eleScript.type = "text/javascript";
eleScript.src = "http://example2.com/getinfo.php";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appendChild(eleScript);

當GET請求從http://example2.com/getinfo.php返回時,可以返回一段JavaScript程式碼,這段程式碼會自動執行,可以用來負責呼叫http://example1.com/index.php頁面中的一個callback函式。

JSONP的優點是:它不像XMLHttpRequest物件實現的Ajax請求那樣受到同源策略的限制;它的相容性更好,在更加古老的瀏覽器中都可以執行,不需要XMLHttpRequest或ActiveX的支援;並且在請求完畢後可以通過呼叫callback的方式回傳結果。

JSONP的缺點則是:它只支援GET請求而不支援POST等其它型別的HTTP請求;它只支援跨域HTTP請求這種情況,不能解決不同域的兩個頁面之間如何進行JavaScript呼叫的問題。

JSONP原理

JSONP的最基本的原理是:動態新增一個<script>標籤,而script標籤的src屬性是沒有跨域的限制的。

JSONP即JSON with Padding。由於同源策略的限制,XmlHttpRequest只允許請求當前源(域名、協議、埠)的資源。如果要進行跨域請求, 我們可以通過使用html的script標記來進行跨域請求,並在響應中返回要執行的script程式碼,其中可以直接使用JSON傳遞javascript物件。 這種跨域的通訊方式稱為JSONP。

jsonCallback 函式jsonp1236827957501(....):是瀏覽器客戶端註冊的,獲取跨域伺服器上的json資料後,回撥的函式

Jsonp的執行過程如下:

首先在客戶端註冊一個callback (如:'jsoncallback'), 然後把callback的名字(如:jsonp1236827957501)傳給伺服器。注意:服務端得到callback的數值後,要用jsonp1236827957501(......)把將要輸出的json內容包括起來,此時,伺服器生成 json 資料才能被客戶端正確接收。

然後以 javascript 語法的方式,生成一個function, function 名字就是傳遞上來的引數 'jsoncallback'的值 jsonp1236827957501 .

最後將 json 資料直接以入參的方式,放置到 function 中,這樣就生成了一段 js 語法的文件,返回給客戶端。

客戶端瀏覽器,解析script標籤,並執行返回的 javascript 文件,此時javascript文件資料,作為引數, 傳入到了客戶端預先定義好的 callback 函式。

可以說jsonp的方式原理上和<script src="http://跨域/...xx.js"></script>是一致的(qq空間就是大量採用這種方式來實現跨域資料交換的)。JSONP是一種指令碼注入(Script Injection)行為,所以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client端跨域訪問的需求看來也引起w3c的注意了,看資料說html5 WebSocket標準支援跨域的資料交換,應該也是一個將來可選的跨域資料交換的解決方案。

來個超簡單的例子:

複製程式碼 複製程式碼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  
<head>  
    <title>Test Jsonp</titl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jsonpCallback(result)  
            {  
            alert(result.msg);  
            }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crossdomain.com/jsonServerResponse?jsonp=jsonpCallback"></script>  
</head>  
<body>  
</body>  
</html>   
複製程式碼 複製程式碼

其中 jsonCallback 是客戶端註冊的,獲取跨域伺服器上的json資料後,回撥的函式。http://crossdomain.com/jsonServerResponse?jsonp=jsonpCallback 這個 url 是跨域伺服器取 json 資料的介面,引數為回撥函式的名字,返回的格式為:jsonpCallback({msg:'this is json data'})

簡述原理與過程:首先在客戶端註冊一個callback, 然後把callback的名字傳給伺服器。此時,伺服器先生成 json 資料。 然後以 javascript 語法的方式,生成一個function , function 名字就是傳遞上來的引數 jsonp。最後將 json 資料直接以入參的方式,放置到 function 中,這樣就生成了一段 js 語法的文件,返回給客戶端。

客戶端瀏覽器,解析script標籤,並執行返回的 javascript 文件,此時資料作為引數,傳入到了客戶端預先定義好的 callback 函式裡。(動態執行回撥函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