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為什麽要把工作拆分

為什麽要把工作拆分

代碼 文檔化 工作模式 為我 到你 主管 個人能力 效果 手寫

當時剛入職時,三個人做一個電路板。雖然電路復雜一些,還是有一些人力過剩的,所以我就被安排去寫一個PCI轉UART的邏輯。

  

我當時是新員工,也急於表現自己,利用周末的時間,估計用了一周的時間,就寫完代碼,開始仿真了。我以為我的導師兼主管會表揚一下,結果沒有,他說:“你為什麽沒有召集大家討論?然後再寫方案,評審?然後再動手寫代碼?”我當時是沒有理解的,覺得我一個人就搞定的事情,為啥要這樣勞師動眾?

現在回想起來:

第一、 從主管的角度,不知道新員工的個人能力,你能把做的事情講清楚了,他才放心。

  

第二、 從公司的角度,有一套流程來保證項目的交付。那麽則不再太依賴某個人的個人能力,任何一個人的離職,都不會影響項目的交付。這也是華為最了不起的地方,把 復雜的項目拆得非常細碎,這樣不需要特別牛的人來交付項目。這是為什麽華為的工程師的收入是思科的N分之一。

  

第三、 從效果角度,畢竟一個人的想法是有限的,把想法文檔化的過程,就是整理思路的過程;討論的過程,就是收集你自己沒有想到的過程。正式的評審,是大家達成意見的過程。提前討論,讓相關的人都參與到你的設計中,總比你設計完了,被別人指出一個致命的問題要強得多。

就是因為華為把一項工作拆散了,所以溝通,文檔,評審,討論,變得非常重要。這個工作模式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溝通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為什麽要把工作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