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為何運維人員集體焦慮?

為何運維人員集體焦慮?

最近有些朋友在運維派公眾號留言,諮詢運維職業規劃和學習方向的問題。包括最近在微信上也和一些運維的兄弟們交流,大家都表現出明顯的焦慮和對未來長期規劃的缺失。

我翻了下知乎和一些技術社群的帖子,也看到了很多類似的情況,大家不妨先看看:

1、來自segmentfault:

作為一名小小的運維,有感於現在雲端計算的發展。 雲端計算的快速發展讓很多中小公司甚至一些大公司免去了很多硬體和計算資源上的煩惱。

但是作為一名運維,缺憂心忡忡,覺得未來的運維市場肯定不會變大,反而會因此而縮減。

當然隨著技術的發展,如果自己不努力,淘汰是必然的。 自己除了跟隨新的技術,也在往開發運維轉,但是年紀越來越大,學習能力和程式設計能力肯定不會像年輕人那麼強。

我有一些運維的朋友已經慢慢開始轉轉純開發,不知各位運維同仁如何看待?

2、來自知乎:

做運維5、6年了,目前在一家小公司任職,最近面試屢屢受挫。不知道問題出在何處。

本人熟悉:apache、nginx、Linux、LVS、keepalived、shell、nagios、cacti 的優化、配置、問題定位、排查。

也是用過:puppet 、ansible 自動化工具

百度一個經理跟說我,我現在問題是:“可能是有些能力,但是和一個剛畢業一兩年的畢業生沒啥區別。沒有最擅長的東西。沒有方向。”

請問這個方向是什麼理解?我想走自動化方向,那麼我就把puppet玩精通嗎?這算是方向嗎 ?

3、來自知乎:

我是應屆生,去世紀互聯做微軟雲端計算的運維工程師,想請教一下,運維的前景怎麼樣?3、5年之後可以往什麼方向走?感覺繼續做運維的話,以後年齡大了身體會跟不上啊。

其實對於這些疑問,我想各個行業、各個崗位都有自己的困惑,開發、測試也有自己的困惑,也需要做職業規劃,俗話說“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

但運維的職業規劃相當會困難一點,這不是說發展方向少,而是運維這個崗位在技術圈內屬於離散狀態,通常一家上百人的公司,可能也就一兩個運維人員,這樣就導致同行業內的交流機會很少,可借鑑的職業成長路徑少,在公司體系內的上升空間有限,自然就有了發展的焦慮。

不管是運維還是開發,它都只是你職業生涯的切入點而已,開發以coding切入,但5年以後,很多開發兄弟也會轉型。那麼運維到底可以往哪些方向發展呢,根據個人的觀察整理了下,1~3年工作經驗的運維工程師可以做個參考:

  • 轉型架構師:大的網際網路公司的運維架構是非常複雜的。現在伺服器虛擬化(VMware、Xen、KVM、HyperV)、儲存設計(硬體儲存、分散式檔案儲存、分散式物件儲存)、雲構建(Openstack,CloudStack)、運維自動化、監控管理、ITIL流程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多選擇,需要有人進行規劃、設計、研究。
  • 轉型運維開發:往自動化運維、DevOps方向發展,簡單的用Shell、Python等寫自化指令碼,複雜的可以用Saltstack、Ansible、Puppet之類的開源運維工具進行自動化管理。系統點的,用Python、JS、JAVA、PHP等將前面這些開源運維管理、監控、自動化、CMDD等工具整合到一個管理平臺。
  • 轉型運維管理:學習ISO20000,ITILV3等等複雜的標準。當然,這些不是必要的,只是寫上去看著更專業點,對於去傳統企業做運維管理,通常是需要這樣的資質。當然管理,還需要懂得團隊管理、人員管理,那又是另外的大學問了。
  • 其它方向:還有安全、解決方案、售前、售後、技術支援,這些都是運維人員可以關注的方向,總之要記住——“你現在做的事情只是你的切入點,而不是終點”。不要只看著眼前做的事情,要多看看行業的變化和趨勢,多看看同行裡的發展通道。

最後,我想說的是,運維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受到重視,運維有了往開發滲透的機會,也有往業務運營滲透的機會,運維人員是能夠大有可為的。

對於這個話題,歡迎各位運維兄弟們一起交流探討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