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2017年運維薪水調查結果(海外版)

2017年運維薪水調查結果(海外版)

本文清楚地介紹了運維專業人員從事的工作、領取的薪水、公司內部對他們的看法以及他們如何看待工作的不同方面。

摘要:運維(Ops)是任何一家公司的重要部分,因為需要運維來確保企業組織越來越重要的技術基礎設施正常執行。從事運維領域的那些人執行的角色和任務因公司、行業、地區和基礎設施型別而大不一樣。這份報告調查了運維專業人員從事的工作、他們領取的薪酬、公司內部對他們的看法以及他們如何看待工作的不同方面。

調查的一些要點包括如下:

  • 所有調查物件的中位數薪水是100000美元。
  • 大公司的運維專業人員所賺的錢更多。
  • 儘管工作時間長,但一半以上的調查物件表示自己對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感到滿意。
  • 21%的運維專業人員熟悉程式語言Go。
  • 大多數(超過60%)公司每天或每週將軟體部署到生產環境。
  • 58%的公司仍使用標準資料中心。

引言

在O’Reilly Media的這第一份《運維薪水調查報告》中,收集的資料得以全面瞭解運維領域的現狀,運維是介於軟體開發和IT之間的一種職能。來自56個不同國家和美國40個州的650多名調查物件參與了調查,回答了背景和職業方面的一系列廣泛的問題。

根據調查回覆發現,運維涵蓋一系列廣泛的任務;發現了表明運維專業人員的角色在變化的證據。基礎設施在向雲遷移,物理工作(比如鋪設電纜和安裝伺服器機架)日漸式微,讓位於需要新型技能的任務:比如自動化、配置、虛擬化和容器化。調查物件有助於讀者深入瞭解對運維薪水影響最大的那些技能、工具、經驗和職責。

從調查物件提供的資訊來看,運維專業人員的中位數薪水是100000美元,高於針對其他職能的調查報告中看到的薪水,《軟體開發薪水調查》中體現的中位數薪水:80000美元。雖然知道運維專業人員的中位數薪水為探討人員招聘打下了良好基礎,不過還是有必要詳細瞭解影響薪水的各個因素。

薪水

一半以上的調查物件來自美國。第二大調查群體(24%)來自西歐。除此之外,沒有哪個地區的樣本群體中所佔的比重超過5%。這意味著,這些調查結果的權重將近3:1,以美國和西歐的調查回覆和趨勢為主。如果你在這些地區以外的地方工作,記住這一點很有必要。

看一看美國的調查物件,大約30%工作於加利福尼亞州,16%工作於東北部,15%工作於中西部。這三個地區的薪水大不一樣,似乎體現了水活成本的差異:加利福尼亞州的中位數薪水最高,達到152000美元(其生活成本也最高),其次是東北部:122000美元,最後是中西部102000美元。

薪水往往與年齡和經驗成正比,這一點不足為奇。工作經驗不足5年的那些人年薪在51000美元左右,而工作經驗超過20年的那些人中位數收入達到135000美元。很顯然,在我們的調查群體中,花時間學習實現日常指令碼自動化的技巧提供了從事複雜、困難、要求很高的角色所需要的那種技能和經驗,而這種角色對應的薪水更高。

至於年齡,你歲數越大,可能積累的經驗越豐富,這反過來有利於經驗這個因素,因而提高了薪水。60%的調查物件不到40歲,近90%不到50歲。最龐大的群體(44%)年齡在31歲至40歲之間。不到30歲的調查物件比較少,只有16%。

其中女性佔8%左右,男性佔92%。這與我們在《軟體開發薪水調查》及計算機行業的其他領域所看到的情況很相似。男性和女性之間的中位數薪水幾乎一樣:男性的薪水是99000美元,女性是99400美元。

公司規模

不到2%的運維公司是隻有一個人的公司。忽視這類公司,在剩餘的公司中,少於1000名員工的公司和多於1000名員工的公司各佔一半。

與我們在其他調查中看到的一樣,公司規模越大,薪水越高。員工數量在2人至100人的公司其中位數薪水是88000美元,而員工數量超過10000人的公司其中位數薪水是118000美元,整整相差了30000美元!

公司成立年限

不像O’Reilly調查過的其他技術行業,運維行業的薪水並不隨公司成立年限增長而隨之增加。實際上,成立才短短2年至5年的公司付給運維人才的薪水最高,約108000美元。這可能意味著,初創公司格外重視運維,願意出更高的薪水來吸引頂尖人才,從事最具挑戰性的崗位。還有可能是,年輕公司有大量的基礎工作要做,但是一旦系統和基礎設施執行起來,隨著公司成立年限增長,角色和要求隨之變化。

成立年限在6年至20年的公司其薪水在91000美元左右,成立年限超過20年的公司其薪水在104000左右。

團隊規模

45%的調查物件供職於不超過5個人的小型運維團隊。規模更大的團隊未必意味著薪水更高。總的來說,一個人的團隊其中位數薪水只有72000美元,而2個人的團隊其中位數薪水是102000美元。多了一名團隊成員,薪水就上漲30000美元!之後,3個人的團隊其薪水下降,4人至15人的團隊薪水在100000美元左右。 更龐大團隊(團隊成員不少於16人)的成員其薪水是120000美元。這麼龐大的團隊可能與大公司有關,需要核心運維競爭力。

工作周

運維專業人員一週的工作時間比普通的朝九晚五辦公族要長。一半以上的調查物件每週的工作時間超過40個小時。此外,聲稱一週工作60個小時的調查物件多於聲稱一週工作不到30個小時的調查物件。

從我們收集的資料來看,薪水似乎隨著工作時間而增加,不過這可能表明調查物件是薪水很高的資深或重要員工。工作時間長還是職責的附帶結果:就因為你工作時間很長,並不意味著很快就會加薪。

少數調查物件每週的工作時間不到30個小時,但拿的卻是高薪。這可能是由於一人身兼數職。比如說,小公司的首席技術官可能既要兼職運維,又要兼職編寫程式碼或執行其他任務。

花在編寫程式碼上的時間

被問及編寫程式碼時,13%的調查物件回覆自己不編寫任何程式碼;這群人的中位數薪水是105000美元。隨後我們看到了讓人好奇的上升趨勢。如果你編寫一點程式碼(每週編寫1小時至3小時),中位數薪水是95000美元。你每週花在編寫程式碼上的時間越多,薪水會漲得越高――不過每週編寫程式碼的時間達到20多小時後,薪水不再上漲,這時薪水反而從107000美元急劇下降到只有89000美元。

這可能有幾個基本原因。與我們在其他調查中看到的一樣,花在會議上的時間充分表明了職責大小,開會時間較長的薪水較高。一週中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埋頭編寫程式碼的調查物件擔任領導崗位的可能性較小,因而薪水往往較低。

花在會議上的時間

正如前面所述,開會往往表明了職責,開會較多的薪水較高。每週開會1小時至3小時的人其中位數薪水是80000美元,每週開會4小時至8小時的人其薪水是103000美元,而每週開會9小時至20小時的人其薪水是105000美元。6%的調查物件每週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開會,他們的薪水大幅上漲,中位數薪水達到151000美元。

1%的調查物件聲稱不開會,中位數薪水是35000美元,這稱得上是個另類。

程式語言

運維界是指令碼的天下。參加這次調查的人員所使用的四大程式語言都是指令碼語言:

  • 70%的調查物件熟悉Bash
  • 58%的調查物件熟悉Python
  • 35%的調查物件熟悉JavaScript
  • 35%的調查物件熟悉Ruby

Java是第一個上榜的編譯語言,回覆率只有30%。只有18%的調查物件聲稱熟悉Perl。

居然有很大一部分的使用者(21%)在使用Go。在O’Reilly的其他薪水調查中,許多調查物件表示想要學習Go,卻很少有人(2%至4%)聲稱真正熟悉Go。也許這門語言在運維界找到了一席之地。我們按公司規模分析回覆時,根本不是隻有少數幾家大公司在使用Go的情形;一系列廣泛行業的眾多企業都在使用Go。

作業系統

我們看到不同的系統經常被使用,但Linux以90%的使用率名列首位:幾乎每個運維專業人員都在某種程度上使用Linux。macOS(Unix變種)的使用率為56%,而Unix本身被16%的調查物件所使用。一半調查物件將Windows用於運維,可能在工作站和伺服器中都有使用,在一些情況下用作Linux/Unix伺服器的前端。約15%的調查物件將iOS用於開發,14%的調查物件將Android用於開發。

教育程度

57%的調查物件讀的專業是電腦科學、數學或統計學。另外43%的調查物件讀別的專業,或者沒有上過大學。

28%的調查物件完成了碩士學位(這個群體的中位數薪水是95000美元),2%完成了博士學位(中位數薪水是111000美元)。通常而言,你的教育程度越高,往往薪水也越高。擁有高階學位的那些人可能獲得了更吃香的專業技能。

行業

三分之一的調查物件從事軟體行業,薪水約113000美元。調查物件數量較少的其他行業表明了較高的薪水:媒體娛樂(114000美元)、計算機/硬體(118000美元)以及保健/醫療(121000美元)。

我們調查物件中第二常見的行業是零售/電子商務,佔樣本總數的11%。這個群體的中位數薪水是82500美元。

軟體確實在蠶食這個世界;在真實上演這一幕的地方,運維的作用就是確保自己保持軟體順暢執行。

職稱

運維專業人員從事的崗位迥然不同,但最常見的職稱(36%)是系統工程師,其次是軟體開發員/工程師,佔19%。第三類:架構師/技術負責人覆蓋12%的調查物件。

8%的調查物件擁有副總裁/主管頭銜,中位數薪水高達驚人的173000美元。

更深入地分析職稱,就會發現約7%的調查物件自稱是網站可靠性工程師(SRE)――這個比較新的崗位在業界變得更常見,我們打算今後幾年密切關注這個崗位。

似乎有好多種類的運維。13%的調查物件在各自的職稱:WebOps、CloudOps和DevOps中添加了運維(Ops)這個術語。當然,這在運維薪水調查中並不讓人意外。我們打算以後關注這類職稱方面的趨勢。

合作

我們關注運維專業人員與哪些崗位的合作最密切後,看到了幾種職稱很突出。運維人員在63%的時候與軟體開發員或工程師合作,在52%的時候與架構師合作。這兩種關係在情理之中,因為運維人員的作用就是確保軟體構建和部署工作順利開展,但運維人員在基礎設施和架構這更龐大的組織藍圖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員,比如選擇雲提供商、PaaS和IaaS。

運維專業人員在一半不到一點的時間與產品經理(48%)、DevOps工程師(48%)、資料庫管理員(47%)或系統管理員(46%)合作。與上述技術崗位的這種關係在情理之中。讓人驚訝的倒是許多運維人員在與產品經理合作,不過這也許並不太意外:隨著運維和效能對於公司銷售的產品/服務以及銷售方式變得越來越重要,運維成為了產品經理與之聯絡、並納入到產品規劃路線圖中的一個重要資源。這再一次表明了軟體在蠶食世界。

職業晉升

你有許多方法來提升職業,這取決於什麼是你的動機:比如想要更多職責、減輕壓力、上下班更方便,還是工作更有彈性。我們詢問調查物件他們下一步會如何提升職業時,三分之一的人回答他們想要學習新技術或新技能。

20%的調查物件認為,離開公司是下一個合理的步驟。11%認為換公司是提升職業的唯一方法,8%認為自己開公司是最佳選擇。只有1%認為退休是其職業生涯的下一步。

四分之一的調查物件主要想從事有趣或重要的工作,另有20%的調查物件想進入到領導崗位。

在所有選擇(學習新技術/技能、從事更有趣/更重要的專案、換公司、自己開公司、退休、進入到領導崗位及其他)中,考慮進入到領導崗位的調查物件擁有最高的薪水:112000美元。

工作評估

調查中有幾個問題讓調查物件按1分到5分評述一下對工作的感受(1分最低,3分中性,5分最高)。

找到新崗位的容易程度

只有11%的調查物件評述自己在找到新崗位的能力方面得分很低(1分或2分)。四分之一是中性,64%對自己找到新崗位的能力挺有信心。這可能體現了運維技能需求旺盛的現實,表明了崗位和公司之間的移動比較流暢。

討價還價的技能

27%的調查物件評述自己在討價還價的能力方面得分很低,38%是中性,只有9%給自己評了5分。給自己評5分的那些人的薪水(124000美元)與給自己評4分的那些人相差了近17000美元。

要說有什麼唯一的方法可以改善薪水狀況,那就是在討價還價方面好好上一課!回報很豐厚。

薪水

5%的調查對薪水很不滿意(評了1分)。他們的中位數平均薪水只有51000美元,只有總體中位數薪水的近一半。48%的調查物件對薪水很滿意(評了4分或5分);他們的薪水分別是107000美元和139000美元。對薪水很滿意的調查物件其數量是對薪水很不滿意的調查物件的近三倍。

非貨幣性薪酬

除了薪水外,我們還關注了薪酬的其他方面,比如影響生活質量的變化因素。有時,為了工作與生活之間求得更合理的平衡,人們願意犧牲較高的薪水,但是這並沒有得到資料的證實。據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所有下列因素與薪水成正比。願意尊重員工時間和才華的公司也有著豐厚的薪酬。

彈性工作

近四分之三的調查物件對工作彈性很滿意(評了4分或5分)。在24小時不間斷執行的運維界――宕機事關公司的成敗,很高興看到彈性工作並沒有被遺忘。只有10%的調查物件對工作彈性不滿意(評了1分或2分)。

另一方面,正如在本報告前面所述,很大一部分的人每週工作時間比普通的40小時長得多。也許彈性工作是唯一可以補償長時間工作的機制。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56%的調查物件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很滿意(評了4分或5分)。這與彈性工作密切相關。如果你的僱主實行彈性工作制,員工可以利用彈性時間來保持合理的平衡。在回覆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感到滿意(評了4分或5分)的調查物件當中,86%還回復他們對彈性工作感到滿意(評了4分或5分)。

發展機會

相比對非貨幣性薪酬其他方面的評價,調查物件對於發展機會的評價要稍稍樂觀一點。只有41%對這個問題給出了積極的回覆,30%給出了中性的回覆(評了3分)。其餘29%的調查物件聲稱自己不滿意(評了1分或2分)。

公司文化

鑑於對生活與工作的平衡和彈性工作有如此積極的回覆,對公司文化不滿意的調查物件不到25%也就不足為奇了。

公司文化有許多不同形式,不過考慮到運維專業人員每週工作時間很長,我們的調查物件似乎很重視其公司所提供的東西。

記分卡

除了我們詢問的人口特徵、薪水、工作場所等因素外,我們還更深入一點地探究了運維界的生活和內部運作。我們想了解使用和部署了哪些技術、頻次如何、有多成功。

我們為每一類公司規模:1–100名員工、101–1000名員工、1001–10000名員工以及超過10000名員工製作了記分卡(參閱圖表1至圖表4)。你可以直接跳到與貴公司規模相對應的那張圖表,瞭解規模相似的公司的情況,它們在處理什麼樣的技術、問題和解決方案。

1-1000名

員工的公司

101-1000名員工的公司 1001-10000名

員工的公司

超過10000名

員工的公司

從程式碼簽入到部署不足1小時 28% 29% 28% 28%
生產環境中使用容器 41% 48% 44% 50%
使用版本控制(Giv和SVN等) 94% 94% 94% 95%
使用開源工具來監控(graphite、sensu和ELK等) 59% 76% 80% 76%
使用第三方服務提供商來監控(Datadog和New Relic等) 24% 66% 60% 55%
非生產環境中使用容器 71% 26% 26% 24%
不管人 60% 60% 64% 64%
管理1-3人 23% 15% 10% 11%
不使用託管式PaaS(Heroku、OpenShift和Bluemix等) 85% 87% 87% 83%
為應用程式使用託管式IaaS(AWS和Azure等) 75% 72% 63% 63%
使用標準資料中心 24% 56% 70% 72%
使用公共雲 37% 50% 43% 49%
使用混合雲 14% 25% 25% 34%
構建自己的基礎設施工具 60% 70% 70% 80%
所有構建的版本已生產就緒 9% 9% 13% 19%
每日將程式碼部署到生產環境 20% 20% 20% 24%
每週花在物理工作(佈線和安裝硬體)上的時間不足1小時 92% 90% 91% 94%
使用私有云 30% 34% 42% 47%
從不將程式碼部署到生產環境 7% 11% 14% 15%
每週將程式碼部署到生產環境 39% 35% 31% 39%
每週花在滅火/事件響應上的時間不足1小時 31% 16% 28% 23%
使用微軟的私有云 5% 4% 17% 12%
使用OpenStack的私有云 12% 13% 28% 29%
使用VMware的私有云 20% 33% 53% 41%
組織實踐:

配置管理

持續整合

事後分析

持續交付

微服務架構

ITSM/ITIL

持續部署

 

72%

71%

47%

41%

40%

38%

10%

 

73%

71%

56%

53%

49%

43%

17%

 

76%

71%

58%

56%

49%

43%

37%

 

79%

73%

65%

59%

58%

48%

46%

調查模型

模型的擬合度(R-squared)為0.65。這意味著,模型解釋了樣本薪水中大約65%的變異。地理位置充當模型的Y軸切點;選擇合適的位置,然後處理係數,新增或刪減與適用於你的特徵有關的係數。累計係數後,你將獲得模型估計你年度總薪水(按美元制)的結果。

位置:

  • 加利福尼亞州:122458美元
  • 得克薩斯州:97597美元
  • 東北部:97039美元
  • 中大西洋地區:95757美元
  • 太平洋西北地區:92959美元
  • 西南山區:92927美元
  • 南部:89354美元
  • 中西部:75648美元
  • 澳大利亞/紐西蘭:75059美元
  • 加拿大:64059美元
  • 西歐:49537美元
  • 亞洲:43461美元
  • 拉美:29861美元
  • 西歐:15522美元
  • 非洲:13376美元

經驗:

  • 每年遞增1526美元

性別:

  • 男性:+8799美元

公司規模:

  • 2–25人:–21597美元
  • 26–100人:–16141美元
  • 101–500人:–9845美元
  • 501–1000人: –10978美元
  • 1001–2500人:–16276美元

教育程度:

  • 博士:+16726美元

職稱:

  • 運維經理:+9255美元
  • 諮詢顧問:+22871美元
  • 產品專案經理:+27196美元
  • 架構師/技術負責人:+18614美元
  • 資料科學家/分析員:–15935美元
  • 副總裁/主管:+42365美元

行業:

  • 教育:–27610美元
  • 政府:–27376美元
  • 製造/重工業:–24968美元
  • 法律:–59280美元

結束語

這是的第一份運維薪水調查報告,發現了出乎預料的運維角色的一些有趣方面。比如說,運維專業人員不光對現狀普遍感到滿意,對於工作流動同樣充滿信心。許多人長時間工作,但常常採用彈性時間表。

這項研究的另一個重要結果是,在不同規模的公司,運維人員的工作方式存在根本性差異。公司越來越大後,工具變得更專門化,更多地是自行開發,而私有云在大公司中比較常見。

你在使用本報告中的資訊瞭解自己的薪水應處於怎樣的水平或如何提高薪水時,切記:收集的調查資料是觀察的資料,而不是實驗的資料。不能保證改變某個變數會引起你的薪水(立即或最終)上漲。某份特定工作的許多屬性是相互關聯的,僅僅專注於某個屬性、儘可能地改善這個屬性,也許不是讓薪水上漲的最快方法。此外,影響職業成功和薪水的深層因素有可能在本調查中並未予以探討。

雖然650名運維專業人員組成的樣本足以得出一些結論,但請記住:調查是線上、開放、自述的。我們不該指望調查物件是運維社群的無偏樣本。比如說,熟悉O’Reilly Media的人更有可能參加調查,更有可能有興趣瞭解新技術,不過這種偏差可能不足以否定本報告所得出的結論。

這項調查旨在成為一個起點,以便你自己與廣大調查物件的情形作一番比較,進而指導自己提升職業,或者開始與你團隊討論你應該關注哪些類別的事務,以便同時促進自身和公司的發展。但願調查結果對你有所幫助。

原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雲頭條(網站地址:www.yun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