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大資料:驅動未來教育的新引擎

大資料:驅動未來教育的新引擎

今年4月,教育部正式釋出《教育資訊化2.0行動計劃》,全面開啟以大資料為重要載體的教育資訊化發展升級新徵程。從國內外教育形勢來看,這項工程已經不再僅僅是“可做或不做”“可多做或少做”的選擇題,而是“必須做”且“必須做好”的必答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果不去主動迎接挑戰,勇敢迎上時代風口,勢必會被新技術浪潮所淘汰。

 

在這裡我還是要推薦下我自己建的大資料學習交流qq裙: 957205962, 裙 裡都是學大資料開發的,如果你正在學習大資料 ,小編歡迎你加入,大家都是軟體開發黨,不定期分享乾貨(只有大資料開發相關的),包括我自己整理的一份2018最新的大資料進階資料和高階開發教程,歡迎進階中和進想深入大資料的小夥伴
 

大資料在未來教育視域下對症下藥、精準施策

 

從區域教育發展需求來看,大資料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將成為驅動未來教育發展的新引擎。

 

破綜合改革之難。隨著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要想破解教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深層次難題,必須要確立系統思維,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絕不能倚重主觀感受和經驗判斷,而是要充分利用新的理念、技術和手段,推動改革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而大資料最擅長的就是關聯分析,即從繁雜的交叉領域資料中尋求有意義的關聯。無論是巨集觀的體制機制改革,還是微觀的教育教學變革,都可以通過科學的資料分析尋找問題的癥結所在,充分實現對症下藥、精準施策。

 

解學校治理之困。大資料正在成為學校治理現代化的新途徑。管理無序、效率不高,缺的就是技術支撐和現代技術的運用。大資料不僅可以執行和維護學校的各類人事資訊、教育經費、辦學條件和服務管理的資料,而且還可以對這些資料進行全方位整合、分析、研判,為學校科學管理提供資料支撐,從而進一步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

 

助精準教學之力。質量是立教之本。利用大資料技術,我們能夠全面、真實、動態地記錄教育教學全過程,通過資料分析與應用,有力改變傳統教育教學模式,使精準教學成為可能,即幫助學生更準確地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從“模糊發展”轉向“心中有數”;幫助教師更精準地瞭解學生、改進教學,從“經驗主義”轉向“資料主義”。

 

構建教育資訊化“151”體系

 

強化頂層設計,構建教育資訊化“151”體系。2017年10月,我們正式啟動實施“151”工程,高位提升教育資訊化整體水平,以大資料驅動教育現代化,構建全新的開放共享、良性互動的教育新生態。

 

“1”是建設一個教育大資料中心。堅持“區域聯動、部門協同、分級建設、整體貫通”的原則,以資料匯聚共享和應用系統整合為重點,打造城鄉共享的教育大資料服務平臺。

 

“5”是構建五大教育資料應用體系。一是現代教育管理體系。強化資料治教治校,促進教育管理科學化、扁平化,不斷提升教育決策和教育管理水平。二是教育評價體系。深化網際網路和資料分析教育教學應用,推進科學化診斷、精準化教學和個性化學習。三是教與學應用體系。基於高速安全的資訊網路系統、匯聚共享的資源體系和開放多樣的網路化教學形式,實踐探索智慧教學模式,促進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四是教師發展管理體系。系統採集教師專業發展資料,建立電子檔案,依據動態資料監管、指導教師專業成長,同時作為教師職務晉升、考核評價等的重要依據。五是未來教育生態體系。建設“未來教室——未來學校——未來學習社群”的終身教育服務體系,打造以學生為中心、符合未來教育理念、滿足多樣化學習需要的智慧教育新生態。

 

“1”是打造一個泛在網路環境支撐。適度超前實施資訊化基礎建設,有線和無線網路綜合佈線覆蓋所有教育場所,形成未來教育網路支撐體系。

 

市縣校三級聯動,加快推進區域大資料中心建設。我們集聚全市教育資訊化頂尖人才,組建了教育大資料中心攻關小組,多次到先進地區和國內大資料領域優質企業考察學習研發過程,尋求最佳方案。

在這裡我還是要推薦下我自己建的大資料學習交流qq裙: 957205962, 裙 裡都是學大資料開發的,如果你正在學習大資料 ,小編歡迎你加入,大家都是軟體開發黨,不定期分享乾貨(只有大資料開發相關的),包括我自己整理的一份2018最新的大資料進階資料和高階開發教程,歡迎進階中和進想深入大資料的小夥伴
 

橫合縱聯側並,著力打造雲端管理平臺。全市1409所中小學校實現資料共享,服務學生達80萬餘人次,實現了學校日常化、區縣一站化、全市雲端化的考試管理服務體系。我們還研發了全國首個跨區域中小學雲圖書館——溫州市雲圖書館,全市中小學加入比例達97%,資源總容量達到22.66TB,該經驗入選首批全國基礎教育資訊化應用典型案例。

 

挖掘分析資料,構建區域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我們積極構建了由學生品德發展、學業水平、身心健康和學習生活幸福等4個維度18項指標的四維評價指標體系,近五年來深入挖掘分析大資料,相繼開展9次市級層面的教育質量綜合監測專案,積累了各類豐富的實證資料。形成了監測資料驅動教育教學改進良性迴圈圈,發揮大資料評價的引導、診斷、改進、激勵等功能,以評價改革撬動區域教育質量提升。

 

線下線上並舉,打造數字資源共享和教學應用平臺。我們大力推進中小學創客教育“五個一”工程,全市已建立學校創客空間(基地)483個,開設400多門創客教育課程、600多個創客社團。

 

在大資料與教育教學融合升級上求取新突破

 

未來已來,大勢已至,各行各業都將發生重大變革,只有在硬體和軟體、理論和實踐上不斷更新升級,才能真正迎接挑戰、引領未來。

 

在解決技術層面問題上求取新突破。大資料的應用升級是一個系統工程、複雜工程,要讓大資料系統真正發揮效能,必須先在技術層面上予以更新完善。

 

在不斷增強大資料系統功能上求取新突破。教育大資料的發展以破解當前教育面臨的實際問題為導向,其系統功能也必須隨著實際應用而升級。比如構建教育科學決策支援服務系統和個性化學習服務系統,真正能實現隨時隨地學習、主動高效反饋。

 

在大資料與教育教學融合升級上求取新突破。強化大資料在個性化評價方面的作用,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品格培養、綜合素質,重點加強大資料在課堂上的應用,鼓勵教師探索基於大資料的學科教學新方法、新思路,更好地發揮資料技術的優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