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2018年,數萬款小程式暴斃在路上

2018年,數萬款小程式暴斃在路上

到了年底,大家的問話“從回家過年嗎?”變成了“你的小程式還活著嗎?”

2018年野蠻生長的微信小程式,正在經歷著各種無名死亡,被迫下線或者放棄掙扎,但市場上仍充斥著各種無下限刷屏、抄襲、誘導分享的小程式。
“總體上看,2018年微信小程式市場仍呈現高速增長態勢,伴隨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問題小程式。”“一鍵找小編”開發平臺技術總監王長河透露,數萬款碰觸官方“警戒線”的小程式,在短暫登場後便被封殺、宣佈死亡。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2018年,這些型別的小程式更容易踩到“警戒線”、暴斃街頭:

涉嫌抄襲的小程式

今年,除了爆款小程式“西瓜足跡”因涉嫌抄襲慘遭封號外,微信還封殺了數千款名稱混淆、雷同的小程式。
對小程式抄襲行為,官方推出名稱保護機制,避免出現商家惡意搶注及抄襲關鍵詞名稱的情況;還提供了小程式名稱申訴渠道,打擊小程式抄襲。
如果微信通過技術對比,檢測到你的小程式與其他小程式“撞臉”,那小程式極有可能被納入黑名單,甚至封殺。

重點打擊假貨、高仿類小程式

小程式紅利期,不少電商從業者紛紛入局小程式,其中不乏一些真假難辨的售假小程式。因此,微信官方多次打擊假貨、高仿類小程式。據不完全統計,2018上半年遭封禁的“假貨、高仿”電商小程式高達2200多個。

電商從業者要警惕,切勿在小程式上售賣假貨。一旦被使用者舉報,就會面臨官方封號的風險。

存在誘導關注、分享行為的小程式

類似“實用心理測試大全”等小程式,被封的原因是涉及測試類資訊朋友圈傳播,即涉嫌誘導分享,此外“匿名聊聊”也是違反該規定,才慘遭封殺,即便短期內創造了1700萬PV,最終還是“難逃一死”。

對小程式從業者來說,要在微信規則的許可範圍內,最大限度的進行創新性營銷,而不是一味地誘導使用者關注、分享。

低俗、涉賭違規小程式

截至12月,微信共計處理300多個色情、低俗類違規小程式,下架400多個違規引流賭博小程式。同時,對於惡意對抗的情況,平臺將從重進行包括封號、拉黑主體等處罰。

對部分涉嫌惡意繞過小程式平臺稽核,將使用者引導到外部渠道,違規釋出色情、低俗、賭博等不良資訊的小程式,官方是零容忍的。即使這幾類小程式流量不小,商家還是要遵守小程式開發的相關規則,避免進入“警戒區”。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惡意蹭流量的小程式

日前,微信對3312個混淆名稱的公眾號、小程式進行名稱清除,對3326個混淆名稱的小程式進行相關能力封禁。

官方表示,一旦發現相關小程式的名稱、logo、簡介等存在故意混淆行為,比如添加了無意義的字母、符號,從而干擾平臺搜尋結果,或影響使用者體驗,平臺將對該小程式進行清空或封號處理。若存在大量惡意獲取使用者行為,則將對違規帳號進行永久封號,並有權拒絕再向相關運營主體提供服務。
小程式開發者要注意,小程式名稱混淆的行為會被判定為違規,一不小心就會被打擊、清理。

“無論是哪個行業,小程式開發者都需要遵守平臺相關政策和規則,不能只考慮眼前的紅利,盲目開發小程式更容易踩到‘警戒線’。”王長河預測:進入年底,微信或將開始新一輪整頓違規小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