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OpenStack柏林峰會主會場側記:OpenStack立柱、拱券與靈魂

OpenStack柏林峰會主會場側記:OpenStack立柱、拱券與靈魂

“人們只需將帕提農神廟或帕埃斯圖姆廟體現出的關於完美建築的概念,與萬神廟、聖索菲亞大教堂,或任一座哥特大教堂的內部空間所體現出的觀念相比較,就能理解羅馬建築革命。這(拱券)確確實實是建築史上的一個轉折點。”——王南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師,《建築公開課》

在雙十一的喧囂中踏上了柏林的行程。馬雲在這個新興電商帝國中隱身,而這次要前往的目的地德國,卻是西門子、大眾等傳統行業巨頭的搖籃。

傳統與創新持續交替,新與舊的輪循,本是歷史常態。在羅馬王朝和漢朝盛世,德國人還是在森林裡遊蕩的蠻族;而普朗克在柏林提出量子假說的20世紀初期,中國卻處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風雨飄搖中。

時事易也,歷史如此,資訊科技更替亦然,變革更替在彈指之間。明治維新讓日本託亞入歐成強國,俾斯麥用鐵與血塑造了德意志民族,變革往往是改變歷史車轍的動力。看到本次峰會的官宣上,也提出了Beyond the scope of OpenStack,提到了Re-organize the event,似乎醞釀著不少的變革。

有人說德國真正的靈魂要到日落之後才會顯露出來,會議開始的早上卻下起了細雨,估計今天是看不到柏林的靈魂了。從酒店到會場CityCube的路上,一邊是迷霧中矗立的展館,一邊是紅葉滿地的秋林,CityCube的場館標誌有點像OpenStack的logo——這是一座乾脆的冷感建築,立方體像個切割得桌布的鐵盒,乾脆得不帶一點雜質。

離開場還有40分鐘,許多人已經來登記,一些人已經戴上了這次峰會發的毛線帽子。其實德國是繼美國、中國之後,第三大OpenStack上游原始碼貢獻國家。這裡也擁有如寶馬、大眾、T-Mobile等重量級客戶。

也許因為OpenStack基金會的CEO和COO都是來自德州首府奧斯丁,那裡是IC產業巨頭德州儀器的發源地,也是現場音樂之都,會場激烈的搖滾背景音樂,似乎成了峰會的一大亮點。網上公佈的主題,包含了AI、CI/CD、容器、邊緣計算、混合雲、HPC和NFV,與往年不同,傳統的Public和Private Cloud被壓縮成了一個環節。

當地時間上午9點,OpenStack柏林峰會正式開場。

“不知道是不是在德國的原因,這是第一次OpenStack峰會能夠準時開始“。OpenStack基金會CEO Jonathan先是開了個玩笑——他的Keynote的主題是《Why Open Infrastructure Matters》。 “來自全球十個國家的調查,81%的受訪物件認為OpenSource會在未來幾年越來越重要 “,Jonathan從使用者調查的結果出發,認為保證業務的自由、獲得真正互操作性、創新的動力,是眾多使用者選擇開放技術的原因。

Jonathan認為現在技術的趨勢,是基於基礎架構(Infrastructure)構建基於原生雲(Cloud Native)的下一代應用。如果這三層架構都能夠保持他的開放性,就能保證選擇的自由,保證互相的相容,保證創新的可能性,以及來自社群的共贏。

當講到這張PPT的時候,很多人舉起了手機——從2017年China Day上的試點,再經過和使用者及社群的多方討論,OpenStack基金會終於打出這張牌,將使命從OpenStack單一專案擴大到OpenInfra,整合和整合更多的基於開放架構的基礎架構。

這讓我想起了羅馬建築的拱頂,號稱建築之都的羅馬,其實繼承於希臘的立柱技術,但是人們比較希臘的帕提農神廟和羅馬的萬神殿之後,發現後者比前者空間更加大,帕提農神廟滿眼都是柱子,而萬神殿則用穹頂籠罩一個巨大的空間,這其中的關鍵便是“拱券結構“,一個拱沿著進深的方向推進去,就變成一個筒形拱頂。如果兩個筒形拱頂十字相交,就變成十字交叉拱頂,這下能塑造出各種各樣有意思的空間,這便是羅馬建築在希臘建築基礎上的革命。

在我看來,OpenStack、Hlem、Ansible、Zuul、OVS、Ceph好比一根根技術的立柱,而OpenInfra則是“拱頂結構“,它為OpenStack基金會開闢更加廣闊的發揮場景,邊緣計算、AI場景和NFV好比萬神殿、聖索菲亞大教堂等羅馬建築奇蹟,則基於”立柱“和“拱頂結構“去實現。

一直很喜歡OpenStack Summit這個Logo, “n“和”u“組成一個帶箭頭的閉環,上面是開發者,下面是使用者。

“使用者”準確的說是使用者所在的場景,這也是每次OpenStack大會的一個重點,作為主場,歐洲雲集了不少OpenStack的使用者,寶馬、BBVA,劍橋大學等都到峰會上做過Keynote,會前看到了德國的T-Mobile、大眾、公有云廠商OVH使用者來參加峰會的訊息。

不過使用者環節開場的主角卻來自一家制造型傳統行業。當主講人拿著一卷化學纖維上臺的時候,我在下面急忙百度這家公司的背景。

“Oerlikon公司是瑞士公司,有著100年的歷史,2006年銷售額為48億瑞士法郎,擁有19000多名員工,在全球35個國家擁有170個分支機構。歐瑞康是世界上最具創新力的工業集團之一。我們的產品在很多領域都是全球尖端技術的代表;從紡織,塗層工藝和半導體工業,到太陽能和真空技術,再到傳動系統和航空航天工業。每年生產3000萬噸的人工化纖“。

Oerlikon構建針對化工纖維製造行業的中心雲和邊緣測雲,在歐洲和中國之間構建了多級模式,處理來自近7萬個感測器、每天35萬個工業決策點、35萬條缺陷圖片。

 

 

在Oerlikon之後,來自德國大眾汽車的Tilman Schulz也分享了過去三年構建自動化OpenStack的經歷,大眾構建了兩朵雲用於切換,基於Ceph儲存,以及通過OpenContrail實現了多租戶的網路模式,並在這個基礎上構建了完整的CI/CD 環境。汽車行業使用OpenStack似乎已經成為一大事實標準,包括同樣來自德國的寶馬、國內的東風汽車、上汽,都是OpenStack的使用者。

德國 (T-Mobile)、瑞典SBAB 銀行和OVH公有云提供商接著上場,分享了在電信鄰域、銀行領域和公有云領域的實踐。T-Mobile依賴OpenStack、KATA、K8S實現了從基礎架構到平臺的全線能力。瑞典SBAB 銀行則通過OpenStack實現了更敏捷的金融服務。

 

OVH的CTO Alain Fiocco強調了"Freedom for innovation",OVH每月產生120多萬個虛擬機器。令人印象深刻的是OVH是自己製造和生產水冷伺服器、提供水冷資料中心的公有云業務。OVH今年擴充套件了3個在悉尼、美國的資料中心,每個資料中心4小時便部署完畢。

柏林的吉祥物是熊,這次談論很多的一個話題也是用熊作為圖示的Baremental專案。隨著對AI、機器學習等應用的增加,裸機專案Ironic越來越受人注目。社群專案交流階段,Ironic介紹了他的進展,從Q版本到R版本再到S版本,社群的貢獻量和更新速度都穩步前進。特別是和Cyborg專案的整合,提升GPU和FPGA等人工智慧專用硬體的整合。

 

早上的會議議程基本上在一個務實、坦誠的交流中結束。

在《另一個歐洲》的這本書裡,作者採訪了被打上標籤“西門子孩子”的員工,這名員工提到西門子“沒有價值觀培訓 ,沒有企業文化培訓 ,甚至沒有企業歷史的傳授 。他並不知道創始人西門子的事蹟 ,也不知道西門子的價值觀體系 ,但是西門子的價值觀 ——創新 、質量 、責任就如同血液一樣融在他的身體裡 。”

羅馬帝國第一個研究日耳曼名族的學者塔西佗眼中,“(日耳曼人)會不加思索地說出他們內心的想法,每一個靈魂都顯露在外 ”,如今立柱已在,拱券具形,開源社群的貢獻者也流著創新、責任的血液,不妨如同務實的日耳曼人一樣,堅守信念,遠離雞血和鼓吹,迴歸價值,務實出發,自然能碾壓出一條新的車轍。

柏林峰會好禮送不停!

活動說明:OpenStack柏林峰會召開在即,為回饋九州雲粉絲,峰會期間九州雲在微信公眾號開展答題贏好禮活動。關注九州雲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方塊回覆“柏林”或點選本篇文章的閱讀原文,進入調查問卷,回答與柏林峰會相關的問題,即有機會獲得好禮一份,問題的答案就藏在九州雲的前方報道當中,千萬不要錯過!

活動時間:2018年11月14-26日

活動獎品

一等獎2名:價值1000元COA/CKA培訓優惠券

二等獎5名:柏林峰會官方禮品

三等獎10名:九州雲柏林峰會定製版衛衣

 

獎品兌換

提交問卷後,請忽略系統自帶的抽獎,我們會在11月26日18:00進行統一線下抽獎,並將在公眾號文章中公佈中獎名單,同時會通過電話和郵件給中獎者傳送獲獎通知。屆時歡迎積極參與活動,支援OpenStack柏林峰會、支援九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