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年終總結》工作三年多,來來回回,跌跌撞撞,總結批評一下自己這三年半。

《年終總結》工作三年多,來來回回,跌跌撞撞,總結批評一下自己這三年半。

17年來臨了,睜開渾渾噩噩的眼睛,才看到自己好像還在原地踏步。

仔細思考一下,三年多來,自己好像一直在迷茫中後退,前進,最後還是停在原地,突然有種悲哀的情緒蔓延在心中。

說一下我畢業這三年多來的大體人生歷程,希望可以讓大家引以為戒,早作打算,不至於和我一樣。

剛畢業的第一份正式工作(網路工程師==測試方向)

之所以說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因為自己實習的工作實在是混日子,不好意思拿出來說。就從第一份工作說起吧。

第一份工作,網路工程師,華三外包。

剛畢業的狀態,想必大家都深有體會,畢業前看過雞湯,被鼓勵的人精神飽滿的,覺得自己進入職場肯定能過出人頭地,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夠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走向人生巔峰……

所以,剛開始,跌跌撞撞往前衝,學習的是網路各方面的知識,然後是對於交換機的測試。結果自認為學習的不錯,然而總是測的驢脣不對馬嘴,有時候測的問題自己都說不出來一二三。

剛開始自然是越挫越勇,越是不會,就越是要研究,但是如此幾次三番的打擊,讓自己突然間覺得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幹這個?

我不是個聰明的人,但剛畢業,總覺得自己是不凡的,心裡面有自己很厲害的那種念頭,感覺在當時,這種念頭阻止了我的發展,也讓我沒意識到堅持的重要。

堅持了半年,狀態並沒有調整之後,漸漸地學會了自暴自棄。在華三工作,雖然環境不錯,但是四周領導同事不錯,漸漸讓人消磨了鬥志,到了後半年,我甚至有種養老的錯覺。

這種養老的錯覺持續了半年,我才幡然醒悟了過來,我這種狀態不對,我浪費了大好的青春年華,浪費了大好的學習時光。

看著一個個同時進入到華三的同時堅持了一年之後的成長,自己也是感慨不已。但是這種狀態並不是一朝一夕養成,我也確實心思有些混亂,談了女朋友之後,畢業家裡就開始催著談婚論嫁,覺得自己應該為家裡面出一份力,想要多掙幾個子,減輕家庭負擔,於是當時念頭一轉,準備轉行。

轉行到計算機軟體行業,軟體開發。

其實仔細說起來,這叫什麼轉行,只是從一個坑跳進另一個坑裡罷了。當時還寫過這樣的文——《終於決定了,轉行》

裡面還未自己找了一些藉口,現在想來,應該是為了逃避環境,自己強行拉過來的藉口吧。現在覺得身世慚愧。

不過在當時,去迎接一個新的人生,對自己來說,或許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於是工作一年之後,從原公司離職,跨入了一個新的軟體公司。

工作一年後,前年工作經驗廢棄,轉入軟體行業(其實是個硬體公司的軟體部門)

可能是自己急於要做軟體,找的工作並沒有要求高的工資,想要混一下經驗的想法然後踏板一下也是有的。

而錯就錯在找了一個以硬體為驅動的軟體公司。所謂硬體,其實還是銷售硬體為驅動。

公司的軟體部門一直在賠錢,只有硬體銷售行業在掙錢,在軟體部門也不捨得投資,以至於工資經常拖欠一個月左右才會發放。

公司的人也沒有脾氣,軟體開發部門說話沒有什麼底氣,做的軟體也都是為了硬體銷售做準備。都是螢幕上面的應用軟體,資訊釋出系統之類的東西。

在這個軟體公司,我工作了一年時間,或許差半月到一年,在裡面工作,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下面具體分步驟說一下吧。

第一步,剛去公司的時候,我從網路轉來,學習開發知識是必要的,當時的前三個月我天天看書,認真的寫demo,真的是在學習,三個月的時間,我也覺得自己充實了許多。這對我後來的成長有了很大的幫助,讓我正式的步入了軟體開發行業。

第二步,在本軟體工作,交了幾個合得來的朋友,他們對我很好,鼓勵我學習。開始工作後,一起開發產品的日子感覺真的很充實,只不過後來公司的軟體戰略在改變,讓我們漸漸看不到未來。

第三步,大約工作了半年後,這樣的學習和成長的日子對我來說又是戛然而止了,我突然間發現我學習一個東西好像並沒有多大的長性,心裡面又是產生了渾渾噩噩的想法,公司的產品就那麼幾種,摸清了大概的流程,本質瞭解了一部分,雖然還有許多可學可以深究的東西,但是我卻沒有了剛來的時候的那種學習的盡頭。

這三步,造就了我技術能力只有半瓶水,讓我感覺很是痛苦,本來剛畢業的那種勁頭消失大半,。剛畢業的時候還可以用雞湯文激勵一下,到了這時候,就會覺得,雞湯文只是雞湯文而已,對雞湯文形成了逆反心理,當時有感覺就是這是什麼狗屁的雞湯,是專門讓老闆籠絡員工的吧。

這種狀態讓我現在想起來很是難受,因為我又開始迷茫了,我頻頻陷入到了自己的人生誤區,當時陪伴我渡過接下來半年的時間的是部落格園,是焦慮,還有對於即將結婚的恐懼。

但是同事之中,始終有人在堅持不懈,我身邊總有那種始終如一的人,他的技術最好,最有大局觀,雖然偶爾牢騷,但是最後總能很快地調整自己的心態,繼續再學習和充實之中。

我很惶恐,一年後,自己的開發能力雖然有,但是隻是普通水準,在整個軟體行業都是中下游。雖然才一年,但是終止了學習的想法,讓我一度覺得自己陷入到了人生的低谷。

每一次陷入到人生的低谷的時候,我都想通過一些事情來解決。但是想不到好的辦法,於是就有了比較萬能的想法——換工作。

換工作這個想法一出來,讓我又是變得不安定起來,本來打算在工作再堅持半年,但是這個想法一出來,自己的腦袋裡面幾乎天天都是換工作的念頭,當時就覺得,自己如果換了一份工作,就一切都好了,一切都會越來越好,之前的一切煩心的東西應該都會消失不見的吧。

這個念頭一度讓我在各大招聘網站看一些招聘資訊,並且試著投了幾份簡歷。

也就是這幾份簡歷,註定了我在這個軟體工作工作還未滿一年的時候,就離職換了工作。

現在仔細想來,在這個軟體公司工作的過程中,雖然有痛苦,但是如果能夠在這個痛苦中孤獨的學習成長一段時間,自己或許早就不是現在的樣子,但是可惜,我總是事後諸葛亮,堅持力不夠,讓我失去了許多時光和成長。

現在的工作,軟體工程師(紛亂繁雜各種技術接觸)

不得不說,我換工作的眼力勁還是一般,我現在的工作又是一個以非軟體行業為驅動的集團公司。

軟體部門在公司的地位非常尷尬,賠錢,人員流動大,幾乎每個月都會有離職,每個月都會有入職。公司員工的平均工作年限估計到不了一年。

公司在一個比較不錯的行業,國內做的也比較大,但是卻定位太過於低端,軟體公司更多的不是賺錢,好像是陪襯。

你能想象,軟體公司最大的專案才幾百萬,大多數專案幾萬十幾萬,做的專案複雜度相對來說還比較高。

並且技術架構在我進入到公司的一年半期間已經切換了兩三次,春節之後,架構師從米國學習回來,應該會再次改變技術架構,重新構建公司底層程式。

而我,剛開始,作為外圍工程師,以C#開發的桌面客戶端技術為主,進入到公司一個新成立的部門,開始獨立一人的開發工作。(沒錯,公司就我一個C#)

客戶端的研究、鼓搗都是一點點的拼湊的感覺,自己主導一個桌面端專案的歷程確實讓我鞏固了之前的知識,學習到了許多,剛入公司的三個月,雖然一直在開發桌面客戶端,但是以學習為主的感覺,讓我覺得得到了很快的成長。

技術內幕瞭解的也更多一些,讓我漸漸覺得自己應該有了獨當一面的能力。

只不過,再過兩個月時間,桌面客戶端專案突然被公司擱置,於是也昭示著我這個獨立的C#開發工程師的職位面臨著消失的局面。(現在已經消失)

接下來,領導給我分配的工作是要研究Hybrid方向的APP。緣由毫無疑問,乃是覺得原生APP花錢,又不想讓我這個人閒在公司。

而其實現在這個時代,桌面客戶端的時代似乎是真的已經結束,我當時雖然有過猶豫,但是仔細想來,未來肯定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一年多前,移動網際網路正火,不像現在經歷寒冬。於是我掙扎了幾天,覺得這或許對我來說是個機會。

也因此,在工作做了半年,學習了半年之後,我又接著進入到了對未知領域Hybrid APP產品的學習。

在接下來的半年期間,我幾乎是研究了國內外所有相關的hybrid技術方向,除了react。

最開始接觸的是Dcloud,後來發現Dcloud做出來的專案無法實現自動跨域,在服務端似乎要利用jsonp等技術解決跨域問題(一段時間沒看,現在應該還未解決)。

Dcloud有許多好處,自己幾乎對Js底層實現了一層針對手機端的封裝,不過html5+和MUI有些龐大,用起來繁瑣,文件也有些不太詳盡,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社群也並不算太過於活躍,一個月後雖然做出來了一個實用性專案(之前的pc客戶端的手機版),但是因為跨域問題,和老闆的偏愛,讓我放棄了Dcloud,開始研究APICloud。

接觸Dcloud之後,肯定會對APICLoud有所瞭解,因為這兩家公司因為產品鬧過官司,用了dcloud一段時間,看過新聞的我有些抵觸apicloud,因為如果用apicloud可能涉及到侵權問題,讓我猶豫不決,不過上層決定,那麼繼續研究。

Dcloud的基礎在,APIcloud很快入門,社群很活躍,裡面學習教程也相對較多。當時也放下心裡面亂七八糟的想法,準備用apicloud技術完善一下之前的App,順便為公司接下來即將開發手機端的幾個產品做一下手機技術規劃。

不過,這個時間並未持續太久,兩個星期之後,領導的想法突然轉變,公司裡面另一位研究appcan的小夥,做出來一個手機端demo。不用關注跨域問題,利用檔案協議,直接ajax可以請求成功,相對於dcloud的需要服務端寫jsonp,這個相對於龐大一些的專案,無疑要省事許多。

於是在老闆的要求下,從apicloud做過一些技術準備的我,不得不再次進行hybrid技術的躍遷。開始研究appcan(因那名做完公司專案的同事離職,技術研究再度迴歸我的身上)。

不過在接觸了幾個hybrid技術之後,就會明白,hybrid,國內的技術大體都是一樣,html、css/js為基石,重要的就是理解裡面各種封裝好的js的用法和樣式封裝之後的用法。

到了現在,我估計已經稱得上是一個手機前端工程師了。

appcan技術確實非常方便,研究起來也是快速進展,大約一個星期的時間,公司決定做新的手機端專案。

於是我部門開始利用appcan技術做新的手機端專案,剛開始的專案涉及到的頁面較多,我主要負責互動js端,大體的前端頁面有人幫忙繪製。相當於是一個ui和一個開發,開始了新產品的開發之路。

hybrid技術,說白了就那麼多東西,如果不涉及到更深層次的外掛,不用原生技術就可以解決大多數問題。而appcan也封裝了許多的外掛,例如極光推送,微博qq登陸或者微信qq分享等,可以節省你大部分的體力。

專案做的很快,也很粗糙,畢竟人數不多,催的也很急。

產品出來後,上層開始開會,本來我對這次的技術方向有很大的信心,但是開會之後才會明白,這樣做出來的手機端專案,只是為了作為公司服務端和web端產品的附庸而存在。

也就是說,賣給他們產品,手機端專案相當於是附贈給他們的,我們研究來研究去,只是給web端專案做了亮點。

不過還好,我並未有太多玻璃心,對我來說,這麼長時間的學習,讓我也體味到了知曉各種技術的必要。

後續又做了幾個appcan的專案,有複雜一些的,需要研究一些東西,但是也在很短的時間內被一一攻克。

一時間,感覺自己似乎是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感覺到十分的愜意。公司軟體部門雖然地位不高,但是覺得在公司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於是準備一心專做移動網際網路技術。

不過,手機端專案也在16年3、4月份開始慢慢走向低谷,資本的狂歡似乎是產生了寒冬。於是公司對待移動網際網路的態度也變得異常曖昧。

部門開始轉換重心,真正的重心依舊放在了web專案之上,一時間手機端專案被束之高閣,一時間讓我難以接受。

本以為這是人生髮展的方向,準備大幹一場,但是公司技術再次發生變化。開始了新一輪架構下web端和服務端專案的重構。

由於我有這麼一個過程,於是過度到了web組開始做一些頁面相關的工作。當時有些接受不了,不過後來覺得,這也許是個機會,接觸jsp技術也算是擴充套件了自己的見識。

於是開始為期兩個多月的漫長是web組的生活。

底層的服務程式碼沒碰過,不過web架構也漸漸清晰起來,也瞭解了web的佈局和結構,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學習了許多web相關的知識,感覺到這些知識和手機端專案可以相互印證,覺得自己依舊在進步,也算是不虛在這些專案上浪費時間。

尤其是,兩個月後,web專案在之前基礎上更改幾乎完畢,趨於穩定之後,公司再度想起手機端專案,一時間讓部門人心中興奮。

新的架構,或許以後會融入到手機端,到了後來公司的產品或許會朝著web、服務端、手機端三端共同發展的局勢。這是個新的機會,部門的人全都是興奮不已,畢竟有人在部門工作很長時間,沒換過技術,開始做手機端讓他們感覺到新奇。

我也給大家準備了一些學習appcan技術的文件,以備大家開發觀看。

只不過,這些準備在老總的技術策略下再次不起太大作用,雖然還有appcan技術,但是手機技術再次發生改變,開始走向angularjs涉及到的cordova。

說道cordova想必大家都會想到之前的phonegap,cordova就是在phonegap基礎上進一步的優化,甚至就是改了個名字。融合了angularjs作為技術驅動,融入了雙向繫結等比較新穎的技術(好吧,微軟wpf裡面就提出來過了,不過對web端來講還是新的)。

利用這種綜合的技術,就是我們現在常見的兩大hybrid平臺之一的IONIC。

公司招聘了一個米國留學實習生,IONIC被她帶到了公司,她對於IONIC的理解很明顯高出普通人一個層次,有著深刻的見解。加上之前她本人部落格就研究過angularjs技術,於是切換到手機平臺開發,也是很順暢。

有了領路人,我們不再是簡單的html,css和js技術拼湊的appcan等技術小白,開始往ionic專案過度。

於是涉及到了許多新穎的知識。

其實ionic的研究早在16年年初,實習生來的時候就已經在研究了,大體在3、4月開始應用,後來部門全員開始進入到ionic手機端的開發。

一時間,感覺新穎的技術讓人心潮澎湃,眾人積極性很高,做專案也很快。很快,公司之前並不算太複雜的手機端專案全都轉換成為了ionic專案。

在當時ionic利用的還是angular1,現在angular2剛出現,也沒有用到。

中間遇到了太多的ionic的坑,不過也都在大家的集思廣益之下一一解決。

大體來講,ionic除了領進門的留學生師傅外,還有三個人在做,我,我們領導,還有之前和我合作的UI。這是部門的前端組。

後來我組再招聘了一個web,他主要負責公司的web端專案,後來漸漸接觸appcan手機專案(還有個複雜點的appcan專案沒有轉換成ionic)。

後來實習期滿,ionic領路人回米國答辯離開了公司,公司的ionic專案剩下三個人在做,後來領導重心轉移到了web端,只剩下我和合作過的UI同事一塊兒在做。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磨合,現在這名同事已經不是單純的UI了,她幾乎是ionic能人,對於技術掌握也非常紮實。

一時間,我感覺手機端專案再次新興,新的技術學習讓人感覺到充實,開發一個產品讓人感覺到滿足,開始真正的喜歡這種開發的快感,覺得移動網際網路應該是我的歸途。

不過好景不長,16下半年,公司戰略轉變,作為移動端的專案只是web端的附庸,這就註定了它們再次被束之高閣的命運,加上移動網際網路開始走向不慍不火。於是我們再度被趕到了web組,開始了頁面bug的修改,和新的架構的再次轉變工作。

這次是新的web端專案,架構的修改,讓bug頻出,於是我們陷入到了忙碌的web端頁面修改,做了許多重複的工作。

公司高層將技術進一步的抽象,於是能改的也就是隻有頁面和js,一時間,沒有了學習的時間,沒有了移動專案,沒有了成長的空間,看到了成長的天花板。

或許的因為種種原因,和我合作的那名移動端專案同事離職離開公司,現在我再次陷入到孤軍奮戰的局面。在一次外出旅遊的時候,公司的總裁在聽過我自我介紹之後發出來一聲恍然大悟的感慨。

“原來是你啊,我就知道,公司的手機端專案一直是你一個人在扣是吧?”

聽到這句話,我不知道應該是悲哀還是高興。

一個人扣專案雖然孤獨,但是有東西學還是不錯,不過後來我需要做的工作也只是打一下ios版本,修改一些小bug,已經沒有了更新的專案和功能可做,手機端被擱置在一邊,也沒有了再度撿起來的趨勢。

突然間公司的手機端好像被人遺忘,不僅是資本遇到了寒冬,我覺得我的發展似乎是也遇到了寒冬。

同事的離職讓我也產生了這個想法。時間也到了16年的下半年,我才恍然,來公司一直馬不停蹄的各種技術轉換,我已經走過了一年的光景。

這次的學習時間比之前都長,堅持的時間比之前都長,我也更有興趣,準備更多的發展,買了不少書放在家裡面研究。

但是接下來沒有了真實得專案,讓人開始發虛,再加上即將進入到年底,想法開始氾濫,增多。

曾經不止一次想要不要離職,但仔細想自己這幾年,技術頻繁在換,自己好像一直在跟著公司的節奏跑,這樣學習的也雜亂,也不太精通,如果現在找工作,我也只是新人而已。

但是在公司做的專案已經非我喜歡,我產生了良久的思考。

這一思考不要緊,一思考之下,讓我本人都嚇了一跳。

以我的能力,作為一名北漂,自己以後在北京很難定下根,再加上北京的環境本來就差,早就有了逃離北京的想法。

這一想,讓我想到了要不要回家。

在這家公司,我完成了和老婆的結婚,後來也有了孩子,我唯一要做的就是要掙錢養家。

公司軟體公司不重視,承諾的一年一漲年薪沒有兌現,並且看起來似乎也是遙遙無期。

公司領導層雖然說是領導,但是也沒有為員工去爭取福利,曾經有員工爭取福利卻只是象徵性漲點工資,工作兩年,他心寒離開,也導致了我心寒不已。

拋開在公司學習到的技術和付出,回報確實看起來不大,一年半時間過去,公司出爾反爾的事情做了多次。

並且福利待遇年休假制度也進行了更加縮短的調整,讓人心裡更是寒冷許多。

17年來臨,我再度陷入到短暫的迷茫。

這一年半的公司經歷,讓我回味往昔,知道自己失去了太多寶貴的時間,也知道了找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和喜歡的道路是如何的艱難。我不由思前想後,開始決策自己即將走出的道路。

最後,路在何方

工作三年半,許多同事離開了北京,也有一些之前三線城市的同事來到了北京。這麼長時間,感慨頗多。

同時,也有過太多的後悔和悔恨,浪費了半數的人生,讓自己很是慚愧。

現在我不太相信雞湯,但是卻明白,如果連自己都不去提高自己,不去學習,那麼肯定是會被社會慢慢淘汰。

社會越來越浮躁,四周瀰漫的都是金錢的氣息,拜金的越來越多,大到公司,小到個人,清醒過來觀看,總讓自己覺得對這樣的趨勢感覺到不適。

以後,路在何方,還是要一步步的走過去才會明白。

三年半的人生歷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許多新人或許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只希望自己的這些東西,對剛走向社會的新人有些啟發,永遠保持學習的心態,堅持不懈下去,才能真正的有所成就。

最後列舉一下我那些堅持不懈的同事的事情。

同樣三年半,A創業成功,堅持了幾年自己喜歡的路線,堅持不懈的學習和實踐,現在已經是和五百強合作的公司的合夥人。

B堅持在崗位上,從開始確定了目標,現在已經做到公司的中高層領導,幾乎是擺脫了上班生涯。(非技術)

C在騰訊越走越遠。

還有EFGH等曾經堅持在華三的外包同事,都已經成為華三正是成員,日子滋潤幸福。

第一個軟體公司的那名堅持不懈的同事,現在已經走入到了一個喜歡的行業,站在了更高的起點。

這些都是我身邊的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堅守住本心,不為外物所動,似乎永遠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不要被外界影響了自己的內心。

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變成回憶,只有那些堅守如一,奮鬥不息的人,才更能走向成功!(這好像是雞湯吧?不過也是自己這些年來深深地感悟!)

最後,新的一年,祝大家新年快樂,永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