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RapidJSON v1.1.0 釋出簡介

RapidJSON v1.1.0 釋出簡介

時隔 15.6 個月,終於釋出了一個新版本 v1.1.0

新版本除了包含了這些日子收集到的無數的小改進及 bug fixes,也有一些新功能。本文嘗試從使用者的角度,簡單介紹一下這些功能和沿由。

JSON Pointer

也許 RapidJSON 一直最為人垢病的地方,是它奇怪的 API 設計。例如,對 DOM 加添資料要給於 allocator 引數:

#include "rapidjson/document.h"

using namespace rapidjson;

// ...

Document d(kObjectType);

Value a(kArrayType);
for (int i = 1; i <= 4; i++)
    a.PushBack(i, d.GetAllocator());

d.AddMember("a", a, d.GetAllocator());

// { a : [1, 2, 3, 4] }

這是由於 RapidJSON 的 DOM 使用區域性的分配器,以避免全域性分配器的問題。而為了節省記憶體,每個 Value 不會儲存分配器的指標,所以必須從外部提供。

此設計也導致另一種問題。我們看看一個例子,使用 DOM API 訪問以下這個 JSON:

{
    "widget": {
        "window": {
            "title": "Sample Konfabulator Widget"
        }
    }
}

要訪問 title,最直覺想到的應該是這樣:

Document d;
d.Parse(json);
std::cout << d["widget"]["window"]["title"].GetString();

如果 widgetwindowtitle 不存在呢?以標準庫 std::map::operator[] 的做法來說,當找不到鍵,它會自動加入一個鍵值對,並返回該值(所以 map::operator[] 必須是 non-const 函式)。然而,RapidJSON 建立值的時候需要 allocator,所以不可能自動加入鍵值對。因此,RapidJSON 規定以 operator[] 訪問時,必須確保鍵存在(找不到時直接斷言失敗)。若不能確保,應先用 HasMember() 判斷,或更好的是使用 FindMember(),因為它可以告之鍵是否存在的同時,能通過迭代器取得該值。可是,使用 FindMember()

去訪問多層物件,程式碼非常冗長:

Value::ConstMemberIterator itr1 = d.FindMember("widget");
if (itr1 != d.MemberEnd()) {
    const Value& widget = itr1->value;
    if (widget.IsObject()) {
        Value::ConstMemberIterator itr2 = widget.FindMember("window");
        if (itr2 != widget.MemberEnd()) {
            const Value& window = itr2->value;
            if (window.IsObject()) {
                Value::ConstMemberIterator itr3 = window.FindMember("title");
                if (itr3 != window.MemberEnd()) {
                    const Value& title = itr3->value;
                    if (title.IsString()) {
                        std::cout << title.GetString();
                    }
                }
            }
        }
    }
}

這坨程式碼也許是最快最直接的方式。但一般業務程式碼寫成這樣,可讀性太低,也容易出錯。

大家都可以寫一些輔助函式來解決這個問題。而我選擇了實現 RFC6901 ── JSON Pointer。先看看使用後的結果:

#include "rapidjson/pointer.h"

// ...

if (const Value* title = GetValueByPointer(d, "/widget/window/title")) {
    if (title->IsString()) {
        std::cout << title->GetString();
    }
}

這個版本簡單得多吧,"/widget/window/title" 是一個 JSON Pointer 的字串形式,然後 GetValueByPointer()d 上解引用,如果失敗就返回空指標。

在邏輯上是和上面的冗長版本是一模一樣的,只是增加了一些解析 JSON Pointer 的執行時間及空間成本。對大多數人來說,應該更會接受這個版本。

有時候,業務邏輯還會是這樣的:「如果鍵不存在,就使用預設值。」RapidJSON 的 JSON Pointer 也提供此功能:

Value& title = GetValueByPointerWithDefault(
    d, "/widget/window/title", "untitled");

當解引用失敗時,它會建立整個路徑,並把預設值複製成新值,並返回該值。由於它總能返回一個值,此函式的返回型別為引用而不是指標。

在此也簡單介紹一下 JSON Pointer 的語法。它以 '/' 分隔多個 token,而每個 token 可以是 JSON object 的鍵,也可以是 JSON array 的下標。還有一種特殊 token 是負號 -,它可以指 JSON array 最後元素的下一個元素。使用這種特效能實現 PushBack() 的效果:

Document d;
CreateValueByPointer(d, "/a").SetArray();

for (int i = 1; i <= 4; i++)
    SetValueByPointer(d, "/a/-", i);

// { a : [1, 2, 3, 4] }

使用 JSON Pointer 的另一優點在於,它本身也是一個字串,可以放置在 JSON 或其他文字格式之中。那麼,我們便有一個標準方式去引用 JSON 中的值。

希望 JSON Pointer 能減輕使用者的負擔,同時也提供一種資料驅動的彈性。新功能 JSON Pointer 簡單介紹至此,更多資訊可參考 RapidJSON 使用手冊:Pointer

JSON Schema

上面我們也談到一個問題,JSON 裡的組織方式、型別可能和預期的不同,我們可能要寫很多程式碼去校驗一個 JSON 的格式是否乎合預期。特別是後臺伺服器可能接收到不正常的JSON,甚至是惡意編寫的 JSON 以圖攻擊。

在 XML 的世界中,可使用 XML DTD 或 XML Schema 去描述 XML 的結構。在 JSON 的世界中,已經有相關草案,稱為 JSON Schema

RapidJSON 實現了 JSON Schema v4 draft,並正式納入了 v1.1.0。先看看用法:

#include "rapidjson/schema.h"
// ...
Document sd;
if (!sd.Parse(schemaJson).HasParseError()) {
    // 此 schema 不是合法的 JSON
}
SchemaDocument schema(sd); // 把一個 Document 編譯至 SchemaDocument
// 之後不再需要 sd
Document d;
if (!d.Parse(inputJson).HasParseError()) {
    // 輸入不是一個合法的 JSON
}
SchemaValidator validator(schema);
if (!d.Accept(validator)) {
    // 輸入的 JSON 不合乎 schema
}

以我所知,現時所有 JSON Schema 實現都是校驗一個 DOM 是否合乎 Schema。RapidJSON 做了一個創新的嘗試,以事件流(SAX 風格)的方式去做校驗。上面的例子利用 Document::Accept() 產生事件流,然後送交 SchemaValidator 校驗。也許讀者會問:「這也是在校驗一個 DOM 是否合乎 Schema,有什麼特別嗎?」

這實際意味著,RapidJSON 的 JSON Schema 校驗器除了可以校驗 DOM,也可以校驗更底層的 SAX。例如,我們可以用 SAX 解析 JSON 時,同時進行 JSON Schema 校驗。如果中途不合乎 JSON Schema,就能直接中止解析。

SchemaValidator validator(schema);
Reader reader;
if (!reader.Parse(stream, validator)) {
    if (!validator.IsValid()) {
        // 輸入的 JSON 不合乎 schema
    }
}

也可以同時把事件轉發至一個自定義 handler:

MyHandler handler;
GenericSchemaValidator<SchemaDocument, MyHandler> validator(schema, handler);
Reader reader;
if (!reader.Parse(stream, validator)) {
    if (!validator.IsValid()) {
        // 輸入的 JSON 不合乎 schema
    }
}

由於 DOM 解析 JSON 時,底層也是使用 SAX,所以也可以同時做 Schema 校驗。其實除了解析,在生成時也可以進行校驗,以確保輸出的 JSON 也是乎合 Schema 的。這些用法都可參考 RapidJSON 使用手冊:Schema。要學習 JSON Schema 的寫法,筆者推薦 Understanding JSON Schema 這個英文網站。

C++11 範圍 for 迴圈

此版本還加入了 ArrayObject 輔助型別(包裹類),可分別通過 Value::GetArray()Value::GetObject() 獲取。這兩個輔助型別提供該 JSON 型別專門的介面,例如 Array::PushBack()Object::AddMember() 等。更重要的是,為了令 C++11 使用者使用得更順手,它們可做範圍 for 迴圈(range-based for loop):

// C++03
for (Value::ConstValueIterator itr = a.Begin(); itr != a.End(); ++itr)
    printf("%d ", itr->GetInt());

// C++11
for (auto& v : a.GetArray())
    printf("%d ", v.GetInt());

// C++03
for (Value::ConstMemberIterator itr = document.MemberBegin();
    itr != document.MemberEnd(); ++itr)
{
    printf("Type of member %s is %s\n",
        itr->name.GetString(), kTypeNames[itr->value.GetType()]);
}

// C++11
for (auto& m : document.GetObject())
    printf("Type of member %s is %s\n",
        m.name.GetString(), kTypeNames[m.value.GetType()]);

結語

這個 RapidJSON 版本對我而言是一個挑戰。

JSON Schema 實際上也需要 JSON Pointer,所以 JSON Pointer 可算是一舉兩得的新功能。但實現 JSON Schema 時有兩個難點。一個是 JSON Schema 需要正則引擎,在 C++11 下能直接使用 std::regex;而為了 C++03,我還實現了一個 500 行程式碼的 Thompson NFA 正則引擎。另一個難點在於,事件流的校驗不容易實現 allOfanyOfoneOfnot 等關鍵字,需要多個校驗器同時檢驗事件流。

新功能 JSON Schema 和 JSON Pointer 都是附加功能,完全不影響 v1.0.x 的 API。

除新功能外,此版本含有一個重要的記憶體優化。在 x86-64 架構下,64 位指標只使用到 48 位,我重新設計了 Value 的排布,使每個值的記憶體開銷從 24 位元組縮減至 16 位元組。雖然儲存指標時會有時間開銷,但因大量縮減記憶體,更好的快取一致性應該可以釐補損失,甚至能進一步提升整體效能。

屈指一算,RapidJSON 已快近 5 個年頭了,最近一年我轉部門後,更少機會在工作上使用 RapidJSON,所以我可能較少機會發現問題和新需求。雖然是這樣,我仍然會繼續維護這個專案,也要靠大家去發現問題和新需求,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