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帶三維團隊半年的一點總結和想法

帶三維團隊半年的一點總結和想法

1.    一個有些突然的人事變動

         公司二維團隊和三維團隊由於歷史原因,分別屬於不同的部門,兩者之間關聯甚少。二維團隊與公司業務緊密聯絡,三維團隊相對獨立、偏向平臺的開發和市政業務的結合。但是隨著公司業務的不斷擴充套件,前端展示需求的深入,以及二三維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流行,公司產品上的二三位一體化在去年也提上了議程。

         在去年年末時公司進行了人事調整,由我來接管原來的三維團隊以及移動GIS運用,成立獨立的GIS部門。當時一方面是充滿信心,另一方面也由於對三維產品瞭解甚少,個人也是倍感壓力。年終彙報時,給領導做了一個演講,題目是我心中的大GIS部門:

 

2.    尷尬的現實

       二三位一體化老闆給了很高的期許,一是希望公司的所有產品地圖部分均可以無縫切換,而是希望三維在展示特效上可以跨越式發展。領導舉了不少例子,比如數字冰雹,比如騰訊雲的三維等。

 

       現實是,在接手三維後不到一個月,原來的三維團隊負責人離職,剩下的幾個均是剛來公司不到一年的新人。在四五年前,公司的三維團隊有近十個人,都是武大碩士,這幾年下來反而人員流失嚴重,不少又回學校讀博士,其實這也可以看出,三維的市場行情和我們想象的是有偏差的,而去年更是聽說三維的龍頭之一偉景行被收購。

       當時對公司三維的現狀做了總結:人少、產品線多、業務需求不明確。於是我個人決定,三維團隊對C/S平臺僅處於維護狀態,全力投入已有的Web平臺開發中,重點進行功能需求的覆蓋和特效展示的研究。

3.    步子不能太大,但是更不能不邁步子

       在跟團隊開會統一好目標後,便詳細的進行了功能點的羅列。

       優先級別為:

       a.優先保證專案,完成成熟產品已有功能的二三維一體化切換。

       b.其次豐富產品基本功能。                                

       c.最後研究產品的特效展示。

3.1專案是團隊立足之點

       公司的是一個靠專案賺錢的公司,判斷一個團隊是否有價值,能夠有多少人,最直接的考核就是產出比。所以無論我們有多少想法,首先要保證的還是專案可以正常進展。而專案和產品也是不衝突的。這裡我總結了三個原則:

       a.在專案中完成的功能,我們可以封裝到主版本中,讓其他專案可以共用。

       b.作為平臺,我們要完成向下相容,新增和擴充套件的功能不能影響老功能使用。

       c.如果遇到十分定製化需求,儘量拆分模組直至將完全定製化程式碼隔離,通過介面引數或服務配置控制是否開啟,核心目標是統一版本,不做分支維護。

       在專案的支援中,團隊先後完成了熱力、聚類、空間分析、軌跡展示、統計圖表展示等可以提交至平臺的功能,以及二維展示和三維展示同步需求,覆蓋了順義、寧波、益陽等專案的二三維一體化。

 

                   

 

       其實專案所需的功能點在cesium中基本都已經有比較成熟的封裝類和方法。實現起來既能看到效果,又能滿足需求,而且實現難度不高,這也是我讓團隊優先進行完成的原因。

3.2完善產品的基本功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專案沒有明確提出需求前,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競品,以及根據二維功能經驗和三維CS平臺經驗,對三維web產品進行豐富完善。在這半年,先後推動或優化了三維量測功能、管線挖方功能、地表透明、動態水域、視域分析功能等。

 

 

 

 

       這裡最值得讓我想給他們點讚的一件事,就是團隊終於完成了對視訊任意投射的支援。這個功能是進行shader程式設計實現,偏底層。目標是讓攝像頭的視訊可以投射到三維模型上,實現場景的流動。

 

3.3特效展示的研究——認清現實

       三維的特效展示,主要的用武之地是大螢幕展示。之前提到過的數字冰雹公司,後來一個同事有機會和他們的研發進行了接觸,瞭解到現在他們做的大屏展示採用的是離屏渲染技術。即一臺高效能機器作為渲染伺服器專門做渲染出圖,前端的大螢幕僅僅是投屏展示,其實採用的就是CS架構。而這與公司的人力現狀是無法匹配的,公司的人力只能支撐一條三維產品線,這個產品線不能是CS的,否則業務端的各類產品將無法與三維整合(不考慮ActiveX,前端佈局侷限太多,而且只能是IE)。

       所以,我們只能立足現在的產品架構力求做一些可以發力的點:

       a.灰模展示特效

       b.多軌跡展示特效

       c.粒子效果

       這其中,我一直重點推動的是灰模展示特效。其最主要原因在於,大多數專案其實是沒有三維模型資料的,如果我們能夠通過二維建築物圖層拉伸出效果足夠好的三維展示方式,那麼二三維一體化的推廣將容易很多。所以針對灰模特效,我一直在不斷推動。從最開始建築物高高低低如何看起來不雜亂、賦色、發光、加上路網讓其豐富等,到現在基本初具效果。

 

 

4.    一些規劃和感想

4.1如何破解二三維一體化的快速落地?——一個矛盾的問題

       我們研究灰模特效,我們預先下載好全國的經緯度座標系地圖瓦片等等,均是為了儘量減少三維展示對業主需要提供的資料依賴。但是現在在我看來,這還不是推動落地的最核心問題,最核心問題是,三維展示有太多不確定的地方,即坑多人少。

       比如,二維中軌跡即使不在路上也不影響展示效果,但是三維展示中軌跡穿牆則十分影響感官。再比如,如果貿然放開了合同上沒有提及的三維模組,引起業主反覆對三維提需求,則人力如何平衡?

  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是一個回報成本問題。所以現在的選擇是:

       a.有三維的合同才上三維

       b.二三維一體化的重點是大屏展示,即使合同沒有提到三維,也可以作為試點先上

       c.業務平臺上只滿足基本的二三維展示切換。一些不重要功能或針對二維的功能,不需要三維完全覆蓋。

4.2平臺還有哪些坑?

       其實平臺最核心的問題反而不是展示,而是資料處理的優化,以及展示效率的提升,而這些反而是難度最高的。

       舉個例子,同樣是展示十萬個建築物灰模,超圖的web三維平臺就比我們的要快不少。而據瞭解,超圖是定義了自己的三維資料格式。另外,我們的桌面平臺工具雖然可以支援將精模資料以及傾斜攝影資料處理成3dtiles,但是需要的處理步驟很繁瑣,網上的一些目前開源的工具都比我們方便,但是這些工具都有收費的趨勢,所以我們自身的工具還要優化。

       最後,希望三維產品可以在大屏展示上真正落地,同時開始推動與移動端的GIS平臺進行二三維一體化整合。

 5.感謝

      在人員青黃不接之時,你們和我站在了一起,這半年大家的努力有目共睹,校招新人zxl同學的入職更讓我對我們三維團隊的明天有了不少的憧憬。這些所有的成果均是你們完成,而我作為三維的外行實在能幫助的有限,能和大家一起討論制定計劃,能為大家協調資源、頂住壓力是我唯一能做的,而且還做的不夠好。感謝大家的支援,我們下半年,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