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linux- 系統磁碟的管理

linux- 系統磁碟的管理

磁碟是儲存檔案的載體,磁碟中安裝有檔案系統,磁碟檔案系統是組織、儲存命名檔案的結構,來管理磁碟。以下將介紹怎樣在linux 中對磁碟進行管理

一、機械硬碟介紹:track 磁軌,sector 扇區,cylinder 柱面

 

  碟片被劃分為多個扇形區域即扇區

  同一碟片不同半徑的同心圓為磁軌

  不同碟片相同半徑構成的圓柱面即柱面


 磁碟的分割槽方式:MBR 和  GPT

MBR(master boot record ):


  MBR:0磁軌0扇區,主引導扇區(master boot record)通常,我們將包含MBR引導程式碼的扇區稱為主引導扇區。因這一扇區中,引導程式碼佔有絕大部分的空間,故而將習慣將該扇區稱為MBR扇區(簡稱MBR)。由於這一

扇區承擔有不同於磁碟上其他普通儲存空間的特殊管理職能,作為管理整個磁碟空間的一個特殊空間,它不屬於磁碟上的任何分割槽,因而分割槽空間內的格式化命令不能清除主引導記錄的任何資訊。

總共大小為512位元組,存在於磁碟的第0個扇區。

主引導扇區由三個部分組成(共佔用512個位元組)

  MBR分三部分:

      446bytes:bootloader,引導啟動作業系統的程式

  64bytes: 分割槽表,每16bytes標識一個分割槽,一共能夠有4個主分割槽,但是如果想劃分更多的區,可以指定擴充套件分割槽,比如分為3個主分割槽,一個擴充套件分割槽,而擴充套件分割槽可以劃分為若干個邏輯分割槽。

    2bytes:55AA,當前MBR資訊是否有效的標記(MPT


GPT(GUID Partition Table)

MBR是另一種分割槽方式:

1):GPT分割槽表中最多可以支援128個主分割槽

2):突破了MBR單個分割槽只能是2.2T的限制,最大支援1EB容量

在GPT中主分割槽、擴充套件分割槽和模糊分割槽的概念就淡化了很多。

二、Linux磁碟裝置檔案命名:

  IDE (ATA):133MB/s,/dev/hd

  SCSI: 640MB/s

  SATA:6Gbps

  SAS:6Gbps

  USB:480MB/s

  除IDE外Linux中識別硬碟裝置:/dev/sd

  標記不同的硬碟裝置:/dev/sd[a-z]

  標記同一裝置上的不同分割槽:/dev/sd[a-z][1-]

  1-4: 主或擴充套件分割槽標識

  5+:邏輯分割槽標識

例如:/dev/sd1

/dev  這個目錄是用來存放所有的硬體資訊的目錄

sd 代表了SCSI介面的硬碟 /USB 裝置 (hd表示IDE介面或SATA介面的磁碟 )

b代表了磁碟數,表示第二塊磁碟

1代表第幾個分割槽,1為第一個分割槽,主分割槽為 1,2,3,4, 邏輯分割槽從5開始編號,5為第一個邏輯分割槽

三:檢視磁碟資訊

命令:fdisk -l     #檢視系統所有的磁碟裝置

命令:df -Th    檢視系統正在掛載的磁碟裝置

-h 是以1024Kb=1Mb         -H是以1000Kb=1Mb

blkid   系統可以掛載的磁碟裝置ID資訊


四:硬碟的分割槽

磁碟分割槽:分隔儲存空間為多個小的空間,每個空間可獨立使用檔案系統;

注意:如果單塊硬碟超過2T就不能使用MBR分割槽,只能使用 GPT分割槽

分割槽命令:fdisk 裝置名

 fdisk /dev/vdb

之後進入互動介面


在互動介面下 輸入:m 可以進入幫助頁

互動介面下重要的引數:
p  列出硬碟中分割槽情況
n  新建分割槽        P 主分割槽,E 擴充套件分割槽,L邏輯分割槽
d  刪除分割槽
t  改變分割槽的型別     ext3 ----83 ,  SWAP------82,   fat32-----b,  lvm-----8e
l  檢視分割槽型別代號列表
w  儲存退出
q  退出不儲存
按 n  可以新建分割槽,然後選擇分割槽的型別:p為主分割槽,e為擴充套件分割槽;然後輸入分割槽的編號;之後再輸入分割槽開始的地方,預設2084,直接回車;然後輸入要加的分割槽的大小,比如+1G;之後輸入wq儲存;


fdisk -l

之後重新探測磁碟分割槽變化:

 partprobe  裝置名            #例 同步分割槽表  parparobe  /dev/vdb1
 partx  –a  裝置名            #例  partx -a   /dev/vdb1


之後格式化

mkfs -t 檔案系統型別 分割槽名稱

mkfs -t xfs /dev/vdb1  #格式化vdb1分割槽為xfs的檔案系統型別
mkfs.xfs /dev/vdb1     #格式化vdb1分割槽為xfs的檔案系統型別
mkswap                 #格式化交換分割槽


掛載

mount 裝置名 掛載點(必須是資料夾)   #臨時掛載

永久掛載

修改配置檔案

vim /etc/fstab
格式: 0 0 代表不檢查不備份

device    掛載點    ftype   defaults(mountpoint)   0   0           ## 0 0 代表不檢查不備份

讓 /etc/fastab 中的記錄生效

命令:mount -a

五:刪除分割槽

(1)解除掛載

umount 掛載點

如果掛載點正在被使用,需要fuser -kvm 結束使用的程序

之後 執行: fdisk  裝置  進入互動介面

輸入 d 然後輸入需要刪除的分割槽號 最後wq 儲存 退出


六:設定分割槽方式

(1)解除掛載 刪除永久掛載的配置

(2)fdisk 裝置

 parted 裝置


七:新增swap 分割槽

fdisk 裝置

新建分割槽

更改檔案型別 找到linux swap 的id 號 82


八:用檔案來新增swap

(1)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M count=1000           #建立一個1G大小的檔案


(2)格式化為swap 型別

mkswap /swapfile


(3)臨時新增到swap裡
swapon -a /swapfile


(4)更改優先順序

swapon -a /swapfile -p 1

(5)永久新增swap分割槽


九:刪除swap分割槽

(1)刪除 /etc/fstab中的開機自動掛載配置行


(2)斷開swap檔案連結

(3)斷開swap磁碟連結


(4)刪除檔案

rm -rf /swapfile
(5)刪除磁碟分割槽

(6)同步分割槽表

partpro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