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復古風吹到科技圈,老玩意也有新意思

復古風吹到科技圈,老玩意也有新意思

文|佘凱文

來源|智慧相對論(aixdlun)

 

作為一種流行趨勢,復古的產品風格一直以來都深受消費者喜愛,復古的概念通常是與服裝、首飾、裝飾、娛樂等產品相關,它更多是體現在樣式及色彩上。

 

不過,近兩年功能性的復古似乎也正在慢慢發芽,特別是在科技圈,一大批你都快遺忘的東西又慢慢出現在了你的眼前。

 

是什麼讓它們又煥發新春?是愛嗎?還是責任?不,是市場需求,是消費者們願意買單。

 

從外觀到功能,手機復古怎麼玩

 

網際網路APP和各種社交媒體對生活的入侵越來越多,目前在國內智慧手機幾乎可以包辦個人生活所需的所有事情,衣食住行全不落下,但是慢慢開始有一些人厭倦了被智慧手機控制,厭倦了被社交軟體束縛,想要變得純粹,怎麼辦?於是他們開始換手機了。

 

在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朋友,他不打遊戲、不刷微博、也不發朋友圈,除了一部用來工作的智慧手機外,之前又另外買了一臺功能機,而在非工作時間,他的智慧手機都會關機,用他的話說這叫“讓自己純粹點”。

 

很多人會覺得不可思議,在國內智慧手機基本等同於人體的“外接器官”了,不用智慧手機將會有多不方便簡直無法想象,畢竟連焦慮的最大原因都是因為手機沒電或快沒電了。

 

然而資料顯示卻十分驚人,2017年全球非智慧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了5%,這是多年以來非智慧手機出貨量首次出現增長。2018年的統計資料雖然還沒有出來,不過智慧相對論佘凱文猜測這一數字還會上升。

 

在手機或者說是網際網路帶給人們便捷的同時,也確實加快了人們生活的節奏,對於消費者而言,購買非智慧機是一種復古的行為,雖然可能其初衷並不是為了復古。

 

當然僅僅如此,是不可能讓手機廠商們又加大對非智慧手機投入的,不過通過外形或功能對智慧手機進行復古還是可以有的。

 

在今年8月,榮耀和小米幾乎同時公佈了新一代全面螢幕手機,兩款手機具有一個相同的特點,雖然都是全面屏手機但都是滑蓋全面屏,在智慧手機普及之後,像以前的翻蓋、旋蓋及滑蓋手機就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此次榮耀和小米相繼推出滑蓋功能,其初衷都是為了實現完整的全面屏設計,將攝像頭隱藏在了後滑蓋部分,看似有點不得已而為之,但無論如何這確實是一種復古。

 

不過也有手機廠商對於復古的選擇是認真的,比如華為。在今年9月份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華為表示將新研發的5G手機設計成翻蓋的款式,並預計2019年年中上市!如果屆時再沒有其他廠商推出智慧翻蓋手機的話,那麼華為就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家推出智慧翻蓋手機的手機廠商。

 

對於這款翻蓋手機,它還有一個更洋氣的名字叫摺疊屏手機,從目前爆出的專利圖來看有分左右摺疊和上下摺疊兩種,如果是採用的上下摺疊方式那與傳統翻蓋手機還是十分相似的。

 

不過華為想拿到全球翻蓋式智慧手機的首發,他還有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就是三星,三星在11月份時對其一款名為Infinity Flex Display的可摺疊屏進行了展示,從名稱上可以看出是專門為將來的可摺疊屏手機所準備的。採用了左右摺疊的方式,在展開後可獲得7.3英寸的顯示面積,並且考慮到將來手機閉合後的使用,還在外面配有一塊顯示屏。

 

手機復古的最大動因或許是功能性的需求,不過清一色的大屏直板也確實讓手機越來越沒有特色,外觀上覆古性的改變確實能為智慧手機增添更多色彩。

 

一個只有兩種顏色,併發出“唰唰唰”聲音的廣告牌能不能吸引你?

 

點陣屏可能有人不陌生,現在的點陣屏大多是LED點陣屏,在酒吧、演唱會或一些大型表演秀上面常常出現。

 

而機械翻轉點陣屏,一款在國內幾乎看不見的螢幕。但在國外的機場、球場、公交車甚至是道路指示牌上都有它們的身影。

 

 

 

在數字化發展程度極高的今天,我們看到的顯示屏大多已是液晶或LED的了,就連以前非常常見的三面翻廣告牌,除了在一些2.3線城市或老的車站大廳還能看見外,基本也快被淘汰了。

 

機械翻轉點陣屏和三面翻廣告牌有點相似,都是通過翻轉來展示不同的內容,不過相比三面翻只能顯示三面固定的影象外,機械翻轉點陣屏雖然只有2個面,但可以顯示的東西就多多了。

 

機械翻轉點陣屏的原理十分簡單,它有很多個畫素模組組成,每個畫素模組都是一個能獨立翻轉的小圓盤,圓盤兩面顏色不同,當放上通電線圈時,圓盤就會根據線圈產生的磁場翻轉,於是就有了翻轉的效果,形成“開”、“關”兩種狀態。

 

 

 

機械翻轉點陣屏之所以在國內看不見,是因為對比其他顯示屏,它的顏色太過單調,另一個原因是機械翻轉點陣屏是半個世紀前的產物,在當時中國沒有什麼大型的戶外廣告或資訊牌,用不到這項技術,再之後隨著液晶及LED的發展,就自然而然的跳過了機械翻轉點陣屏。

 

近兩年在國外,機械翻轉點陣屏又開始流行了起來,在201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上,一家名為ooVoo的公司推出了一面巨大的,具有74088個單元畫素的機械翻轉點陣屏,每一次螢幕的重新整理都會伴隨著“唰唰唰”的聲音和機械結構的陣列變化,使觀看者十分震撼。

 

 

當然在結合網際網路之後機械翻轉點陣屏可以發揮的功能就更強大了,例如BREAKFAST NY公司發明設計了一款名為'points'道路指示牌,可以說是全球最智慧化的指示牌。

 

表面看上去,Points和常規的指路牌差不多,三個手臂分別指向不同的方向並標識不同的位置資訊。而實際上它的三個手臂可以自由旋轉,按照要求指向不同的方向並實時更新各種資訊,除了顯示出道路資訊,它還能顯示比如天氣預報,附近的餐廳、演唱會、廁所、體育賽事、景點等資訊。使用者只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在指示牌的下方通過按鍵進行操作即可。

 

 

 

 

攝影迴歸手動時代,APP也來湊熱鬧

 

果然要說到復古,還是無法跳過與時尚相關的東西,以往的攝影復古大都是在照片拍攝風格上,而現在已經發展到了器械上。

 

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在相機鏡頭新品中,MF手動鏡頭達到了14款,佔到了上半年新品鏡頭髮布量的一半左右。越來越多引數不俗,功能性更強的手動鏡頭新品出現在我們面前,在自動對焦已成為重要效能引數的時代,手動鏡頭也開始他們的反擊。

 

還記得家中有一臺很久沒有用過了的老式國產鳳凰牌相機,在照相時需要手動調節焦距、快門速度等引數,一不小心照出來的相片就是一片模糊,要不就是曝光過長一片白,不過不得不說這類手動鏡頭在攝影時帶來的樂趣確實多很多。

 

除了在鏡頭方面,膠片的迴歸也成為了攝影復古的一大組成部分。還記得2013年時柯達宣佈破產,著實讓人感到惋惜,柯達的膠捲幾乎陪伴了我們80後童年的每一個精彩瞬間。

 

現在通過重組之後,柯達又帶著它的膠捲回來了,柯達今年已經復產了高速黑白膠捲T-Max P3200;不僅如此,作為柯達復產計劃中的一部分,Ektachrome的復產計劃也在實施中,柯達已經公佈了其試製版的復產膠片,待產品穩定後,這款經典的反轉片也將回歸我們的視野。

 

在攝影越來越數碼化的今天,這些看似落伍的產品迴歸確實有些讓人意想不到,在華麗的引數與效能外,消費者對樂趣的追求讓看上去老古董的產品煥發出了新活力。

 

在2017年左右,一些攝影APP也走上了復古之路,例如一款名為Gudak的攝影APP,在2017年著實紅了一把,席捲整個亞洲,不少明星也都在跟著體驗。

 

這個APP由韓國Screw-bar團隊打造,從拍攝到取片都完全模仿了懷舊的柯達膠捲相機效果。開啟Gudak的主介面,就能看到濃濃的膠捲相機風。操作頁面十分簡單,取景器小得只能讓人從框中窺視要拍攝的物件,按下快門就能完成攝影。

 

 

 

它有一個有意思的設定,就是每次只能拍24張照片,拍完後需要等1個小時才能拍下一卷,所以每次拍攝的機會都顯得格外的珍貴。不僅如此,拍完後,照片真的要經歷一個“沖洗”的過程。在不對手機時間動手腳的前提下,相機的膠捲要經歷3天的沖洗時間後,才能展現在手機中,這和如今即即拍即得的拍攝方式完全不同。而就是這樣一款需軟體,在付費APP排行榜上排名14位,擊敗了很多傳統手機拍照APP。

 

還有一款名為HUJI的APP,HUJI則是即影即得的效果。拍攝後立刻顯影,可以在Lab視窗中看過成片,喜歡的話還可以儲存,更適合於現在快節奏的生活。

 

 

 

HUJI也有一個很有特色的設定,就是你可以設定拍攝時間,例如將時間設定成10年前,再加上拍出的復古效果,確實別有一番滋味。

 

除了攝影,在攝像領域也有很多復古APP,例如名叫OLDV的APP,他拍攝出的視訊效果就像80.90年代港劇的畫質,拍出的慢慢都是情懷。

 

小結

對於復古風在科技全盛行,其實不難理解,現在的產品研發人員很多都是70後、80後,對於兒時的東西都充滿著情懷。另外,如上文所說快速的生活節奏在被現代人厭棄,這些慢悠悠的復古產品成為了他們生活逃跑的出口。

 

也許過了10年20年後,當下最流行的東西也將被以復古的形式重新推出,比如20年以後網路遊戲或都將以沉浸式遊戲為主,再把今天的LOL、吃雞等2D、3D遊戲拿出來是不是又能俘獲一批人呢?再像幾十年以後當無人駕駛汽車已經霸佔了所有道路,有人駕駛汽車能不能成為一種情懷呢?

 

【完】

智慧相對論(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慧這口井,評出鹹淡,講出黑白,道出深淺。重點關注領域:AI+醫療、機器人、智慧駕駛、AI+硬體、物聯網、AI+金融、AI+安全、AR/VR、開發者以及背後的晶片、演算法、人機互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