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如何做科研(轉載)-覺得很有道理

如何做科研(轉載)-覺得很有道理

    前文曾提到科學研究的層次,並分了6個層級。此處所說的選題指的是從C到E三個層次上的選擇問題,即:C. 研究方向、D. 子方向、E. 課題。選擇研究方向是實驗室(Lab)主任們需要重點思考的事情,選擇子方向是研究小組(Group)的組長們需要重點思考的事情,選擇課題是研究生們需要重點思考的事情。選擇太多,很容易讓人困惑,要想理出一個頭緒來,需要一些基本的原則。微軟的許峰雄來訪時談到了他選擇課題的三個標準:有足夠的興趣,能成為世界第一,能賺錢。(1)興趣,這個原則是非常重要的,我贊同,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的“黃土之父”劉東生院士是搞地球環境科學的,經常在野外作業,按常人推斷,這該是多麼枯燥艱苦的工作啊,但他說:“枯燥?不!因為經常有新發現,其中的樂趣難以形容”。我堅信任何一個成功的科學家的直接工作動源都是興趣,而不是意志。(2)成為世界第一,不容易,但是應該作為一種判斷標準,如果某個領域已經非常成熟,很難有什麼創新了,或者大牛雲集,已經打破頭了,則應該有所迴避。(3)賺錢,許峰雄是在工業研究院中工作,比較注重實用,因此他強調了“賺錢”,我是在工科大學裡工作,也比較偏重應用,因此是贊同“能賺錢”這個標準的。不過,“能賺錢”不等於立即賺錢,5年、10年,20年後能夠賺錢的研究課題都是值得關注的。

    談談我選擇課題的一些體會:

    1、 要有實際需求一個課題必須有實際需求,可能是現實的需求,也可能是潛在的需求;可能是直接的需求,也可能是間接的需求,總之是的的確確被人們所需要的。據個反例,比如自動文摘,自動文摘是我的博士論文課題,但是實際應用需求始終不清楚,自動文摘的結果用於編輯出版,質量肯定無法保證,用於幫助人們快速瀏覽資料吧,Google提供的包含查詢詞的簡單的Snippet就起到了這個作用,因此,至今基於全文分析的單文件自動文摘到底用到哪裡,仍然不清楚,這方面的研究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了,仍然是不死不活,總是找不到應用就無法得到政府和企業界的持續性支援,以往的付出成為雞肋。我覺得單自動文摘不是一個好課題,目前階段多文件文摘,或者說對某個題目的自動綜述分析是非常好的題目。

    2、有較大的未知空間以手寫體漢字識別為例,市場上已經大面積應用了,在研究上就不宜再展開。    

    3、與自己以往的工作有關聯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研究領域太窄,或者競爭對手太多,或者自己缺乏興趣,則可以適當擴充套件研究方向,但最好是相關性地擴充套件,比如從自然語言處理(NLP)擴充套件到資訊檢索(IR),IR要用到NLP的技術,這種擴充套件是從底層技術到應用系統的擴充套件,很自然。再比如從圖片檢索擴充套件到視訊檢索,只是處理物件有變化,很多原有的技術優勢仍然能夠發揮。如果跳躍性太大,比如搞NLP,忽然發現做資料探勘有前途,於是單純地轉向資料庫中資料探勘,和文字處理完全脫節,這種做法一方面無法發揮既有的技術積累,另一方面也讓同行感覺你不夠專注,不容易得到認可。最要命的是有的人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方向,什麼課題都敢接,這樣的人可以一時間讓人覺得風風火火,經費也很充足,但過不了多久就會摔落下去,因為缺乏積累,學術形象不清,公雞下蛋,幹了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在學術圈還怎麼混?

    4、有可能得到國家的支援對於資深學者,他選定一個課題後,可以寫出立項建議,去說服政府或軍方支援他的工作,從而填補國家空白,成為國內這個方向的先驅。哈工大的楊孝宗老師借鑑CMU在wearable computing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內率先提出穿戴計算機的概念,堅持多年,就獲得了軍方的認可。對於剛出道的年輕人,無力直接影響政府,那只有自己預先判定一個幾年後可能成為熱點的方向,先走一步,做出一些成績來,等到大氣候適宜的時候,由於他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有可能被認可為這個領域的先行者,得到國家的支援。

     課題的型別

    對一個課題的型別要有一個判斷,是研究型的還是開發型的,如果是研究型的,要組織博士生們來攻關,鼓勵大家大膽嘗試,提出創見;如果是開發型的,要更多地召集碩士生們來做,強調利用一切現有的技術手段把技術或系統做到實用可靠。這兩者要分的比較清楚,既不能通過各種打補丁的方法,或者說一大堆小技巧來對付研究型的課題,因為那樣是做不出突破性進展的,也不能在開發類課題上總是異想天開,嘗試還很不成熟的技術。如果是研究型課題,還要區別是基礎研究還是應用研究,基礎研究的結果不能直接被使用者使用,類似重工業,應用研究的結果終端使用者直接就能夠用上,類似輕工業。對於基礎研究,可以拋開具體應用的約束,專注於一些科學原理技術原理的突破。對於應用研究,則需要考慮使用者的需求。課題還有長期(long term)和短期(short term)之分,長期研究的課題往往難度大,研究結果難以預料,短期專案則比較好預測,可以速戰速決。

在一個具體的題目上作研究,應該遵從怎樣的程式呢?我覺得可以概括為“螺旋式深入”,也就是在“閱讀”,“思考”,“實驗”,“寫作”,再閱讀。。。這四個階段的時間分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剛進入課題的研究生閱讀調研花費的時間要多一些,而在一個課題上已經開展了一兩年工作的人則可能增量式地閱讀資料,閱讀時間自然比起步時少一些。專門用於思考、設計、推演的時間可能並不多,但思考是滲透在其它三個階段中不斷進行的,因此總的思考時間並不少。實驗中程式設計的時間應該儘可能短,用更多的時間進行實驗資料的分析。寫作是常常被中國的研究生忽略的環節,寫作的時間要足夠長。收集資料,瞭解別人的工作,找出問題所在,針對性地提出自己的創意,用實驗驗證自己創意的正確性,總結歸納,撰寫論文,發現新的問題,再收集資料,如此反覆,這是研究活動的大致流程。

    怎樣閱讀資料收集資料、閱讀資料是從事研究工作的第一步,但是如何收集、閱讀資料卻很有學問,初學者如果沒有得到足夠的指導,常常走很多彎路。

     1、 閱讀重要的論文目前網際網路上的資訊量太大了,對每一條資訊的重要性、可靠性的判斷是一個人採集資訊的關鍵環節。如果判斷一篇論文是否重要呢?Google Scholar給出的引用數是一個有效指標,很多學者都引用的文章往往就是有價值的論文。有的同學覺得看中文論文容易,於是把自己能夠查到的中文論文一網打盡,反覆閱讀,但是很多發表在三流刊物上為了評職晉級而炮製的論文完全沒有閱讀的價值,白白耽誤了時間。即使是英文論文,國外一樣有濫竽充數的文章,這樣的論文引用數肯定低,用引用數可能很容易地把這樣的論文淘汰掉。計算機領域的頂級會議論文非常重要,在NLP領域有ACL,在IR領域有SIGIR,在機器翻譯領域有MT Summit,這些頂級會議的論文質量很高,內容很新,應該高度關注。期刊上的論文是一個作者或機構一個階段的研究成果的總結,通常質量較高,但由於審稿及編輯出版的週期很長,因此內容不夠新,適當關注即可。NLP領域的CL,機器翻譯中的MT,資訊檢索領域的IP&M和JASIST等都是很好的期刊。進入一個領域,必須立即瞭解該領域有哪些頂級的國際會議和國際期刊。

    2、以作者為線索理清脈絡閱讀論文一定要注意論文的作者是誰,研究機構是哪裡,以作者為線索理一理就會發現全世界搞你這個方向的也就那麼幾個、十幾個研究機構、研究者,以後就跟蹤這些人的研究工作即可,還能夠發現該作者的研究工作的演進脈絡。如果拿到一篇文章就讀,讀完了也不知道作者是誰,時間長了,就會感到暈頭暈腦,不知道從哪個期刊或會議上就會冒出一篇相關文章來,讓你防不勝防。

    3、閱讀最新的論文學術發展很快,要集中盡力閱讀近5年,特別是近3年的論文,對於5年前的論文,只看引用率最高的經典文章即可。

     4、 抓住論文的要害讀完一篇論文必須瞭解哪些關鍵內容呢?我覺得應該包括以下方面:作者為什麼要做這項工作?要解決的是一個什麼問題?作者在解決問題時遇到了怎樣的困難?為了解決他的困難他提出了什麼樣的解決辦法?試驗結果是否可能真的證明他的方法好,資料是否充分,有沒有和別人的工作,別的方法進行對比?你認為他的方法是否新穎,你從中學到了什麼?該方法有哪些不足,你是否立即有了新的改進方案?如果有立即記錄下來。帶著上述問題,抓住要點,做好記錄,一篇長文就會像庖丁解牛一樣轟然倒下。

    5、 批判式閱讀真理越辯越明,我們讀的是一篇學術論文,不是《聖經》,不能帶著崇敬的心理去閱讀,要像一個審稿人那樣帶著批判挑剔的心理閱讀論文,在閱讀中不斷地找出論文中的問題,選題上的,方法上的,實驗上的,表述上的,並不斷地通過積極獨立的思考給出自己認為見解。只有這樣,資料才能夠為你所用,而不會成為你的包袱。有的同學讀資料,越讀越喪失信心,發現別人做得太好了,自己的想法都被別人做完了,資料全讀完了,自己也準備換課題了,這是失敗的讀法。中國的研究生要有信心,不要被國外所謂的名家嚇住。中國的科研水平在快速提高,科研人員的素質也在快速提高。一位美籍華裔企業家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可不幸的是,除了很少頂尖學校的博士外,大部分博士所做的研究課題都是陳舊或者沒有意義的。”不知道頂尖高校的含義是什麼,但是我覺得我們的研究生要對自己的國家有信心,對自己的學校有信心,對自己的倒是有信心,對自己有信心。只要我們掌握正確的研究方法,廣泛閱讀國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大膽嘗試自己人為正確的方法,充分釋放我們的聰明才智,我們就絲毫不用對國外的研究工作頂禮膜拜。在科學研究上,歐美人從內心裡是瞧不起我們亞洲人,我們中國人的,以至於歐美歸來的學者們也以歐美為樣板來評估我們教育科研體制,只要和美國不一樣就是大錯特錯了,中國高校的教師們都是在誤人子弟。我奉勸每一位研究生建立不崇拜權威,不崇拜歐美,只服從真理的獨立思維模式,大膽質疑大膽批判,只有這樣才能不死於他人之言下,才能有活脫脫的自己。

    怎樣思考

    1、把問題定義清楚  有的同學做了很長時間的課題,還沒有把問題定義清楚。以自動文摘問題,好像就是把一篇文章中的核心內容提取出來嗎,還怎麼定義,其實不然。文章是什麼樣的文章?議論文、記敘文、還是說明文,還是包括小說之類的文學作品?文章的來源是哪裡?是《人民日報》等用語非常規範的文章,還是網路文體,比如blog或BBS上的文章?文章有沒有長度上限,10萬多字的博士論文是否需要提取摘要?能否對多篇話題相同的文章一起做摘要?再說摘要,適用於閱讀的報道性文摘,還是用於判定主題相關性的指示性文摘?有字數限制還是比例限制?是否根據使用者的需求有所偏向?對文摘的連貫性有沒有要求?怎樣評價一篇文摘的質量。只有把問題的初始狀態(此處為原文)和問題的終止狀態(此處為文摘)搞得一清二楚才敢說問題定義清楚了。“知止而後定”,問題定義清楚了,把子立好了看清了,心也容易靜下來,再怎麼做工作始終圍繞一個目標,這樣的工作才不會左右搖擺,才有意義。

    2、思維邏輯要乾淨  思維邏輯啊,思維邏輯!我越來越覺得這是一個人從事科研工作的最重要的素質。我的學生有兩種,大多數人的思維是非常乾淨的,而確有少數同學的思維是混亂的、粘滯的。思維邏輯混亂的同學需要通過不斷的自我認識,找出自己的誤區,否則在前進的過程中會步履維艱。打一個比方,人腦好比一臺計算機,閱讀資料是資料輸入,加工處理則要靠思維邏輯,思維邏輯如果混亂就彷彿是程式有Bug,輸入的資料再充分再正確也無濟於事,甚至由於處理能力有限,輸入的閱讀,處理起來越亂。有的同學還鑽牛角尖,抓住一個很細節的無關緊要的問題不放;有的同學思維的跳躍性非常大,一會在問題的高層思考,還沒有討論清楚,忽然又跳到一個底層的細節上;有的同學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滿腦子只有自己的聲音;有的同學不懂得矛盾對立統一的道理,總想把問題絕對化,造成自己很大的困擾;有的同學做慣了開發,總是想著怎麼把一個系統實現,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創新上;有的同學不善於剖析問題,分析資料,不懂得先分析再綜合的思維方法,總是在問題的表層打轉轉,始終無法深入。。。。。。計算機大學本科專業科中的不少內容在今後的工作中都不能夠直接地排上用場,但是有一位在醫科大學教計算機課程的老師向我反映,她叫醫科大學的學生編寫程式非常困難,因為思維邏輯完全不對,醫學需要大量的死記硬背,而很多病症都是模模糊糊,需要大量經驗,而計算機的思維是非常嚴謹周密的。教管理學院學生的,教人文學院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老師們也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這是什麼原因呢?原因就是計算機本科專業科,比如離散數學(包括數理邏輯)、演算法與資料結構、高階程式設計等課程給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奠定了一些思維邏輯上的基礎,思維方式在無形地對一個人未來的工作發生著重要的影響。我有一個同事是從理科轉過來學計算機的,我和他就明顯不同,他很少程式設計,但每次做了一個試驗後,他習慣於花大量的時間對資料進行分析。而我對資料分析不夠重視,思維傾向於怎樣巧妙地把搞出一套方法來,實現一個系統,解決一個問題。理科偏重於解釋世界,工科偏重於實現系統。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的內省,發現自己的思維方式,善加利用,有所修正,才能夠順暢地開展科研工作。

    3、分析與綜合 分析與綜合是兩把思維的利器,一定要好好運用。通常一個問題來了,我們感到無所適從,不要著急,請先使用“分析”這把“刀”,把問題劃分為若干子問題,子問題之間的關聯越少說明這一刀砍的越是合理,如果實在非要“連著骨頭帶著肉”,也沒有關係,但是要記錄下子問題之間的照應關係。子問題如果很容易解決了,就是本原問題,不用再分,如果還是比較複雜,可以進一步分析,得到一些“孫子”問題。經過深入分析,一個貌似強大的問題已經被我們看得清清楚楚,每個本原問題都比較容易找到解決方法了,研究者的精神也可以放鬆一下。但是,搞研究不是做工程,不能滿足於用打補丁的辦法解決一個具體問題。在分析之後,還有在拿起另一把武器“綜合”,“綜合”的作用是合併同類項,比如通過對子問題1、4、5的考察覺得這個問題象是一個球體,通過對子問題2、3的考察覺得這個問題象是一個圓形平面,經過歸納則可以給這個問題建立起“半球體”模型,很可能就接近真實情況。歸納後可以演繹一下,看看靈也不靈,那就是用測試資料進行測試了。概括地說,分析是分類並考察每一類的特徵,分析是顯微鏡,幫我們看清了問題的每一個細節。綜合是儘可能地找出統一的模型概括各類現象,統一的模型可能是多個模型的融合,但最好不是簡單拼接,而是鐳射焊,在分子層面把多個模型融為一體。分析決定深度,綜合決定高度,缺一不可。順便給出一個觀點:普遍認為國記憶體在著低水平充分研究的現象,比如搞搜尋引擎,從很少有人涉獵到一下子冒出很多家來,都在搞搜尋引擎,而且大多數都處於起步階段,難分伯仲。大家都覺得研究空間狹窄,競爭激烈,但又不知道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對一個課題進行深入分析,把大課題分解為小課題,各家不搞大而全,或者即使全,但在“全”中都有自己明確的重點,比如專注於搜尋引擎中的分散式計算問題,或專注於跨語言檢索問題,或專注於問答系統等精準搜尋,等等。對於規模小一點的組,甚至可以專注於更細的問題,比如問答系統中的問題分類,跨語言搜尋中的查詢翻譯及擴充套件等。我們知道大樹的根,越深的地方分差越多,覆蓋的泥土空間也越大,研究也是這個道理,都浮在表層,就會感到空間狹小,如果深入下去空間就大了,不容易撞車。而且在一個細分的問題上,可以集中優勢兵力作出突破性的成果來,又因為研究同一個細分問題的學者相對較少,研究工作的積累也相對不足,你動一動就可能做出新的成果來。因此,我的建議是:深入、深入,再深入。

    4、 創新思維 嗚呼哀哉,我的弟子中真正有創新能力的寥寥無幾啊。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挖掘和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在此談談自己的想法。創新是科研工作的靈魂!“不創新,無寧死”,每個科研人員都應該有這種決心。科學界沒有“省級運動會”,“全國運動會”,只有“奧運會”。你說你是中國首次提出“狹義相對論”的人,毫無意義。那麼,創新就應該是在世界上內第一個提出某個想法的人,如果你的想法在地球的某個角落裡已經有人提出了,那就不是創新,那就是重複,是浪費科研資源,浪費人力物力。人生短暫,大多數芸芸眾生都在幹著日復一日的重複勞動,有幸成為科研工作者,可以表現一下自己獨特的想法,何其快哉,如果拾人牙慧,又何其痛哉。創新這件事沒有固定的套路,如果有,就好像炒股票有了確定的獲利方式一樣,大家就都能賺錢,都能創新了。我很喜歡岳飛的一句話:“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史書記載:岳飛英勇善戰,受到宗澤的賞識和器重。一次宗澤召見岳飛,說:“爾智勇才藝,世良將不能過,然好野戰,非萬全計。”因向飛傳授作戰陣圖。飛說:“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宗澤聽了以後,深為讚賞。搞研究象打戰一樣,固定的陣法戰法也有,但真的想取勝需要“奇兵”,所謂“以正合以奇勝”。怎麼出奇,完全靠指揮員的心思一轉。什麼樣的人擅長創新的,我覺得首先是那些平素喜歡天馬行空胡思亂想的人,孔子有一個非常有才具的學生叫子貢,但孔子說他只能問一知三,說他不如顏回,顏回能夠問一知十。觸類旁通,在自己的識體系內利用各種相似性建立關聯,就為創新創造了條件。“草聖”張旭的草書是從公孫大娘劍舞中悟出的,因為張旭通過多年苦練對書法的基本技巧已經爐火純青,再想發展在書法本身上已經很難汲取新的營養,最後他從劍舞中悟到了獲得了新的草書結構,藝術上峰迴路轉,又上層樓。有不少同學,做研究只看和自己的課題最相關的文章,如果是一個新的領域,文章很少,他就會感到很苦悶,他更不知道從領域之外後的靈感了。搞文字檢索的人,要了解一下影象檢索的知識,從中可以獲得啟發,反之亦然。語言模型原來就是在語音處理中使用,現在卻成了文字處理領域最成熟的理論方法。類比、嫁接從來都是創新的重要手法,視野不開闊,只知道自己眼皮底下的一點點東西,始終跳不出自己給自己設下的思維陷阱,是無法提出新想法的。創新還必須從自己獨特的體驗中來。以詩歌為例,詩反映的就是一個人獨特的生命體驗,因此最忌諱用一些大眾常用的泛泛的詞彙,比如形容長江大河,不能說“浪濤洶湧”,要說“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搞研究也是如此,要用你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資料,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特徵,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故障點,找到別人不曾用過的觀察視角重新觀察你的研究物件,人與人的閱歷不同,觀察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各異,如果你能夠再重複調研的基礎上,以“我”為主,把自己的原始體驗經過歸納總結表達出來,那麼即使是很小的一點進步,因為與眾不同,那也是一個有價值的創新。何況,在你這一個課題上,全世界能夠有個人堅持不懈地幹上兩年三年,並不多,就怕你沒有自我,只要堅持你自己,表達你自己,即便資質差一點,也一定能夠有所創新。創新有種種,開闢一個新的領域,提出一個新的問題,是大的創新。在研究生階段不容易做到,可以先紮紮實實地做一些方法層面的創新。方法上的創新也有大小之分,“模型創新”就屬於比較大的創新,“模型”永遠不等於“實際”,模型是對實際的最大限度的逼近,對於相同的輸入,好的模型能夠給出與真實情況更接近的輸出。比如資訊檢索中有向量空間模型,這個模型因簡單而常用,但是他沒有考慮詞項之間的關聯,如果能夠提出一種新的模型,把詞項之間的專案制約關係也考慮進去,就有可能獲得和更好的效果。這種創新還比較直接,如果能夠徹底推翻向量空間模型,提出類似LSI(隱性語義索引)之類的模型,則是更大的創新。再比如長尾真提出基於例項的機器翻譯,就是思維一轉,對翻譯過程看成例項匹配,而不是查詞典和調序,這屬於比較大的創新,也是我認為很有意義的創新。如果提出新的特徵,或新的特徵抽取方法,或採用別人在該問題上沒有用過的機器學習方法等,只要能夠說出道理來,也都是創新,只是不那麼激動人心而已。創新思維是求異思維,不是求同思維,高人出手,變化多端,無所不用其極。要從東西南北,上下左右去觀察事物,如果面對的事物太龐大,壓扁了再處理行不行?切成碎片再處理行不行?燒化了變成水再處理行不行?在地面上實在處理不了,運到海底行不行,送到空間站上行不行?影象處理中有從空域到頻域的變換,在空域裡剝離不了的噪聲到了頻域裡很容易分辨出來;在詞義消歧中,bank不知道是“河岸”還是“銀行”,放到巨集觀上下文一看,比如知道這邊文章是金融類的,那它十有八九是“銀行”。創新是要“悟道”,很多時候要靠直覺,直覺就是大腦的平行計算,它把各種資訊綜合在一起,給出答案來。因此,你的靈感來了,要趕緊抓住,我有時有了好點子,身邊沒有紙筆,就感謝寫到手機裡,生怕忘記。

在事業上每10年就是一代人,我們這一代(70年前後出生)是承前啟後的一代。我們讀書的年代沒有網際網路,與國際的交往也非常少,聽說過ACL/Coling就不錯了,都沒想過去參加。在這種相對封閉的條件下成長起來的人,要想在一個點上做出國際領先的成果,是非常困難的。博士畢業後,多數人都承接前輩,成為課題組的青年掌門,作為掌門,要管理團隊,要跑專案,事務性的工作太多,在點上的鑽研不夠。臺灣蘇克毅對於大陸青年學者過多地陷入管理事務深表惋惜,但是國情如此,一時不容易改變。我想我們這一代的使命應該是在老一輩的基礎上把國家的科研工作體系進一步完善起來,在“面”上把握住研究方向,帶領80年前後出生的一代人走上國際舞臺,在他們中間發現優秀的學術人才,為他們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支援他們在“點”上真正做出世界水平的發明創造,成為世界級的優秀學者。

     怎樣成為優秀的學者

     1、 基本功 無論幹哪個行當,基本功都是至關重要的,任何令人眼花繚亂的高階技巧都無非是一些基本招式的組合及變型。基本功不紮實,就會常常感到捉襟見肘,按下葫蘆起了瓢;相反,如果基本功紮實,則可以左右逢源,不受牽絆,日有所進。做研究的基本功包括數學基礎、程式設計能力、專業基本知識、英文閱讀、創新能力、寫作能力、英文口頭交流能力、組織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我一口氣列出了9項能力,而且基本上是按照一個學者成長過程在不同階段能力需求的先後次序開列的。剛入門時,有的同學由於是從外專業轉到計算機專業來的,因此可以接著課程學習的時間補一補離散數學、概率論、線性代數等方面的數學基礎。否則一旦進入了課題,發現有的公式看不懂,再回頭看數學書,由於心情急迫,就直接翻到相關章節閱讀,又看不懂,發現需要前導知識,於是下決心啃整本數學書,啃了頭兩張,又覺得進度太慢,心裡發慌,如此反覆,數學基礎就越補越夾生了。因此,一定要在課程學習階段把相關的數學基礎打牢,並不需要記住每個公式,但是基本的概念和原理要非常清楚,進入課題後,如果遇到看不懂的公式,能夠很快地查書解決即可。程式設計能力必須儘快過關,否則影響科研速度。程式設計不能抱著一本程式設計的書,死學其中的樣例,而應該積極地從老師或師兄那裡領到很小的程式設計任務,比如文字的預處理,或者一個演示的介面等,有了實際任務,也就有了壓力和動力,同時也便於融入研究小組,得到老師和師兄的指點,這樣進步會很快。導師會幫助你選一些對課題有幫助的研究生專業課,這些課程務必要認真學習。由於很多選修課沒有考試的壓力,我發現學生們學得不夠認真,基礎沒有打牢,進入課題後很多概念不清楚,還需要再學習,耽誤了時間。什麼是功底,那就是對專業知識的一點一滴的積累,將來進入學術界,別的學者提到一些基本概念如果你都不知道,或者模模糊糊,就貽笑大方了。人生每個階段應該完成的事儘量要在那個階段完成,如果欠了賬,將來想補,則要償還三倍、五倍的利息,也未必能夠補回來。人到中年,猛回頭,發現自己的基礎如同蜂窩,到處都是漏洞,這樣的材料就註定無法做棟樑了,那時悔之晚矣。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英語閱讀能力,但是閱讀能力的強弱差別很大。閱讀能力弱的人讀英文好似霧裡看花,總覺得隔了一層,似懂非懂,讀得很慢,卻仍然抓不住重點,讀完了,一週不看就忘了,彷彿是沒有讀過的新文章。閱讀能力弱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語言問題,另一個是專業基礎知識不足的問題,因此除了多讀之外,專業知識的積累對閱讀的深入和速度也會有幫助。創新能力、寫作能力,我在前面說的較多,不再贅述。在此談談英語口頭交際能力。這個能力是在參加國際會議時才會深切地感到它的重要性的。在國際會議上,各個國家的學者操著不同的英語相互交流,你的聽說能力更不上就成了一個聾啞人,異常尷尬。和“說”相比,更困難的是“聽”,常常出現一個亞裔學生作完報告後聽不懂聽眾提問的情況,我自己也是如此,印度英語、日本英語、愛爾蘭英語,我的天,你必須豎起耳朵,運用你全部的語音訊號處理能力和背景知識加推理能力才能夠懂個大概。開國際會議,中國人常常聚堆,這更障礙了你提供英語能力的機會,應該主動找外國人攀談,不要估計自己的面子,要不斷地挑戰自己,走向國際舞臺,而不要退縮在一個角落裡。現在的研究生比我們那時候得到了更好的英語訓練,只要拿出自信來,即使第一次出國,不少學生就已經具備了和外國人直接交流的能力。實際上,外國人和你說上一兩句,就能夠判斷你的英語水平,他們也會根據你的水平調整他的用詞和語速,再加上你們的談話一般限定在特定的技術話題,因此交流的難度已經大大降低了。更深層次的交流是能夠了解外國人的文化,進而使談話範圍突破學術,和外國人交上朋友。有了上面的能力,你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學術單兵”。個人能力強,先做好一個單兵很重要,但隨著經驗的增長,你開始指導一些本科生或低年級的研究生開展工作了,兩三個人就是一個團隊,組織能力強的人可以把自己的團隊帶的生龍活虎,“嗷嗷叫”,反之則團隊內產生摩擦,反而降低效率。高年級的研究生畢竟不是老師,沒有老師的權威,也不能總通過“打小報告”對自己的“小弟”構成威懾,他應該通過自己的為人、才華吸引低年級的同學,首先得到他們發自內心的尊重,讓他們意識到跟隨自己能夠學到知識,然後再用憧憬、鼓勵、懇談、告誡等管理方法激發他們的熱情,帶動他們跟隨自己一道工作。根據他們的能力和時間合理地安排任務,隨時給予指導,並從生活上對他們進行關心,和他們成為朋友。要成為大學者,必須在學術界,以及相關的企業界、政界建立自己的人脈,從而有機會整合更大的資源,做出更大的事業,因此社會活動能力對於大學者是必不可少的。綜合型的人才跨國個人學術原始積累階段後,會成為學術組織者,此時他們的社交才能會得到充分的發揮。

     2、 學術誠信 我個人是很贊成學術打假的,今天的學術界越來越受到商業的影響,虛的東西太多,需要有“方舟子”這樣的人,震懾那些造假矇事的所謂學者。作為研究生,要嚴格避免做犯以下錯誤:抄襲(包括在文章中混淆自己和他人的工作);一稿多投(包括一篇文章略加修改就另投他刊);編資料,刻意裁減資料,或改資料。我的鄰居原是一個學院的副院長,他在編教材時被指整頁抄襲了別人的書,受到原著者的追究和學校領導的批評,書生心窄,很快得了肺癌去世了。還有一位同學,把一篇英文論文的主要內容翻譯過來,作為其論文的部分內容投往了國內一家重要期刊,結果被該刊物認為是剽竊,申辯無效,她受到學校的通報批評。在治學問題上,不能存在絲毫的僥倖心理,否則後果非常嚴重,不但個人學術前程被阻斷,也使導師和你所在的研究機構蒙羞。也不要做自吹自擂,比如:在文章中說自己“第一個提出了某某方法”;不要打擊同行,對同行的工作要客觀而委婉地評價,絕不能不負責任地隨意鍼砭;不要沒參與工作,隨便掛名。

     3、學術勇氣與耐力 年輕人一定要有學術勇氣,敢想敢幹,絕不能墨守成規,絕不能迷信權威。權威往往受到已有成見的束縛,他們忙於社會活動,不在研究第一線,他們的觀點未必正確。因此,如果你得到了與權威不同的結論,並確信是正確的,要敢於堅持,當仁不讓於師。學術界有很強的馬太效應,喜歡錦上添花,不喜歡雪中送炭。在你沒有被業內認可以前,你的能力和成績很可能會超過你獲得的回報,在懷才不遇之際,個別學者會踏上脫離學術圈開展獨立研究的道路,竊以為不可,要做大事,需要耐住寂寞,腳踏實地地工作,學會與人合作和交往,遲早破殼而出。

    4、進入科學共同體 在你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後,可以通過發表論文,參加會議的方式進入學術界(科學共同體),這叫做入行了,出道了。在會議上宣讀論文,聽完別人的報告後當眾提問或提出建議,在會間休息時主動結識知名學者,多多結交同齡的研究生和青年學者等等,都是進入“圈子”的途徑。在公眾場合,既要虛心地向成了名的“劍客”“俠客”們請教,又不必卑躬屈膝,令人生厭。“弱國無外交”,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是本,學術交往是末,你自己的工作做得出色,別人也樂於和你交往,反之,自己的工作稀鬆平常,得不到專家們的認可,只知交往,適得其反。

    5、滿懷研究樂趣世界上有一種職業,別人花錢讓你做你喜歡的事情,那就是“研究”。經常有激動人心的發現,充分表現自我,其中的樂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科學家靜心從事研究工作時發出阿爾法腦電波,據說和僧人入靜時發出的腦電波是一樣的,對人的身心健康很有好處,因此很多學者非常長壽,中文資訊學會的創始人錢偉長先生今年97歲,用他的名字設立的首屆“錢偉長獎”頒給了92歲的“亞偉速錄機”的發明人唐亞偉先生。如果你喜歡旅遊,那麼更要從事科學研究了,學術會議常常在風景如畫的地方舉行,陽光沙灘海浪,學者們在陽傘下輕鬆交談,沒有政界的險惡,沒有商場的喧囂,何等愜意。學者自然不如企業家富有,失去一些財富,換來的是自由。今天是初九了,我的春節假日徹底結束,囉裡囉唆,匆匆忙忙地了這許多文字,能夠讀到此處的讀者一定很辛苦了,希望其中的一兩個觀點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