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編寫軟體測試計劃需要考慮的幾個問題

編寫軟體測試計劃需要考慮的幾個問題

軟體測試是有計劃、有組織和有系統的軟體質量保證活動,而不是隨意地、鬆散地、雜亂地實施過程。為了規範軟體測試內容、方法和過程,在對軟體進行測試之前,必須建立測試計劃。

《ANSI/IEEE軟體測試文件標準829-1983》將測試計劃定義為:“一個敘述了預定的測試活動的範圍、途徑、資源及進度安排的文件。它確認了測試項、被測特徵、測試任務、人員安排,以及任何偶發事件的風險。”

軟體測試計劃是指導測試過程的綱領性檔案,包含了產品概述、測試策略、測試方法、測試區域、測試配置、測試周期、測試資源、測試交流、風險分析等內容。藉助軟體測試計劃,參與測試的專案成員,尤其是測試管理人員,可以明確測試任務和測試方法,保持測試實施過程的順暢溝通,跟蹤和控制測試進度,應對測試過程中的各種變更。

做好軟體的測試計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影響測試的因素。為了做好軟體測試計劃,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明確測試的目標,增強測試計劃的實用性

當今任何商業軟體都包含了豐富的功能,因此,軟體測試的內容千頭萬緒,如何在紛亂的測試內容之間提煉測試的目標,是制定軟體測試計劃時首先需要明確的問題。測試目標必須是明確的,可以量化和度量的,而不是模稜兩可的巨集觀描述。另外,測試目標應該相對集中,避免羅列出一系列目標,從而輕重不分或平均用力。根據對使用者需求文件和設計規格文件的分析,確定被測軟體的質量要求和測試需要達到的目標。

編寫軟體測試計劃得重要目的就是使測試過程能夠發現更多的軟體缺陷,因此軟體測試計劃的價值取決於它對幫助管理測試專案,並且找出軟體潛在的缺陷。因此,軟體測試計劃中的測試範圍必須高度覆蓋功能需求,測試方法必須切實可行,測試工具並且具有較高的實用性,便於使用,生成的測試結果直觀、準確。

2. 堅持“5W”規則,明確內容與過程

“5W”規則指的是“What(做什麼)”、“Why(為什麼做)”、“When(何時做)”、“Where(在哪裡)”、“How(如何做)”。利用“5W”規則建立軟體測試計劃,可以幫助測試團隊理解測試的目的(Why),明確測試的範圍和內容(What),確定測試的開始和結束日期(When),指出測試的方法和工具(How),給出測試文件和軟體的存放位置(Where)。

為了使“5W”規則更具體化,需要準確理解被測軟體的功能特徵、應用行業的知識和軟體測試技術,在需要測試的內容裡面突出關鍵部分,可以列出關鍵及風險內容、屬性、場景或者測試技術。對測試過程的階段劃分、文件管理、缺陷管理、進度管理給出切實可行的方法。

3. 採用評審和更新機制,保證測試計劃滿足實際需求

測試計劃寫作完成後,如果沒有經過評審,直接傳送給測試團隊,測試計劃內容的可能不準確或遺漏測試內容,或者軟體需求變更引起測試範圍的增減,而測試計劃的內容沒有及時更新,誤導測試執行人員。

測試計劃包含多方面的內容,編寫人員可能受自身測試經驗和對軟體需求的理解所限,而且軟體開發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所以最初建立的測試計劃可能是不完善的、需要更新的。需要採取相應的評審機制對測試計劃的完整性、正確性、可行性進行評估。例如,在建立完測試計劃後,提交到由專案經理、開發經理、測試經理、市場經理等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審閱,根據審閱意見和建議進行修正和更新。

4. 分別建立測試計劃與測試詳細規格、測試用例

編寫軟體測試計劃要避免一種不良傾向是測試計劃的“大而全”,無所不包,篇幅冗長,長篇大論,重點不突出,既浪費寫作時間,也浪費測試人員的閱讀時間。“大而全”的一個常見表現就是測試計劃文件包含詳細的測試技術指標、測試步驟和測試用例。

最好的方法是把詳細的測試技術指標包含到獨立建立的測試詳細規格文件,把用於指導測試小組執行測試過程的測試用例放到獨立建立的測試用例文件或測試用例管理資料庫中。測試計劃和測試詳細規格、測試用例之間是戰略和戰術的關係,測試計劃主要從巨集觀上規劃測試活動的範圍、方法和資源配置,而測試詳細規格、測試用例是完成測試任務的具體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