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優惠券詳解:優惠券組成、分類、使用及案例

優惠券詳解:優惠券組成、分類、使用及案例

640

———— / BEGIN / ————

優惠券是我們運營推廣過程中最常用的一種工具,作為一種資訊的載體,它不僅僅是一種表現的手段,其背後是運營策略的有效實現。

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家對優惠券都不陌生,特別是現在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身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優惠券。

確實,優惠券是運營過程中極為有效的一種方法,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優惠券,在什麼時候,去解決什麼問題呢?

本篇我們將針對以上問題,對優惠券的使用進行一一展開。

有一次和一個朋友聊起關於優惠券制定的問題,朋友公司是一家做健康餐的餐飲企業,全市共有1箇中央廚房和5、6個加工點,然後通過自有的微信公眾平臺和美團、餓了麼等一些第三方平臺進行下單及配送。

當問及他是如何制定優惠券運營策略的,他回答“先算好成本,一份餐包括原料加工和物流大概20元左右,市場售價約在40元左右一份,所以做優惠活動的時候,只要不低於成本20元都可以,然後通過渠道發放就可以了”。

相信他這樣的想法在現實中不在少數,因為大家都會想,反正是賺的,賺一塊錢也是賺,理論上也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但很顯然,這並不是一個最優的優惠券運營策略。

因為優惠券不是一個純粹的銷售手段,它是一個載體,是一個運營的方法。既然是方法,那麼一定是為了解決某些問題而存在的。

一、優惠券的組成

首先,我們說一說優惠券的元素構成。

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玲琅滿目,眼花繚亂的優惠券,類似滿減、滿增、折扣等等,形式上目前也主要以電子券為主了。

雖然品種繁多,但優惠券的主要構成元素無非就三點:

1. 金額

金額主要分為固定金額和浮動金額。

固定金額比如“30元抵用券”,浮動金額比如“7折券”等。

2. 獲取條件

獲取條件包括主動領取,被動Push,消費後獲取、積分兌換、任務完成獲取等等,獲取的難度也是有高有底。

3. 使用條件

使用條件一般相對複雜一點,主要包括:使用的時間、使用的物件、使用的區域、可使用的產品品類、使用的前置消費(如消費滿多少可用)等等。

優惠券有如此多的構成元素,怎麼樣才算是合理的搭配呢?這就需要我們在不同的運用場景下進行有效的組合了。

接下來我們就來說一說,用什麼樣的優惠券來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會比較有效?

二、優惠券型別

第一種:“抓物型”優惠券,解決引流的問題

引流幾乎是每家公司每個產品都需要解決的事情,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制定“抓物型”優惠券了。

什麼是“抓物”?就是作為把使用者“抓”過來的一個誘餌,而不是直接以銷售產生盈利作為主要目的的。

這種優惠券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有很多,比如大眾點評上某“Spa專案的體驗券”,某外賣App上的“新使用者抵扣券”,某金融類App上的“新使用者現金紅包”等等。他們的共性就是用來抓住使用者。

“抓物型”優惠券有以下幾個關鍵點:

1.高優惠

“抓物型”優惠券一定要實實在在的讓使用者感到有利可圖,一般情況下可以以某個爆款的成本進行獲客,特殊情況下甚至可以貼補使用者(如滴滴快的等)。

2.不限數量

“抓物型”優惠券的目的是為了引流和獲客,所以一般是不用設定總數量的,可以全渠道進行鋪設,而且也不需要設定什麼獲取門檻。

3.只限單次使用

這個容易理解,如果可以反覆用的話,那就沒法持續了,“故一般情況下,一個人/一個帳號只能使用一次。

以上面的健康餐為例,我們就可以制定類似“新使用者加微信立減20元券”這樣的“抓物型”優惠券,進行全渠道鋪設和推廣。

值得一提的是:“抓物型”優惠券的先決條件是:我們要有能力賺使用者後面的錢。

第二種:“刺激型”優惠券,解決利潤最大化的問題

這裡先來說一說什麼是“利潤最大化”?我們以上面的健康餐為例,如果一份餐的成本為20元,定價為40元。

但我們知道:每個人對這個價格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樣的,比如100個人裡面有80個人會覺得40元很合理能夠接受,而另外20個人覺得40元太貴,除非30元的話才可以接受。也就是每個使用者都有一個“最高可接收價格”。

如果我們定價為40元,那麼會有80個人買,我們的利潤是(40-20)×80=1600元。

如果我們定位為30元,那麼會有100個人買,我們的利潤是(30-20)×100=1000元。

顯然我們不希望明明可以多賺的錢少賺了,但同時也不希望錯過任何一個使用者,那麼對我們來說,最完美的方案是:

那80個人我們以40元賣給他們,而另外20個人我們以30元賣給他們,這樣我們的利潤就可以達到(40-20)×80+(30-20)×20=1800元了。

這就是“利潤最大化”,經濟學上稱為“價格歧視”,簡單說就是在接受者之間實現不同的價格策略。

可惜這只是一個設想的完美情況,即我們需要知道每個使用者的“最高可接收價格”,問題是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我們不可能能夠精準的知道各個使用者的期望價格。

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用到“刺激型”優惠券。

“刺激型”優惠券的作用在於:我們通過設定一些有獲取門檻的優惠券,讓那些原本可以接受高價的使用者繼續高價購買,而另外那些不能接受高價的使用者,則通過優惠券的方式降低價格以滿足他們的心理價格。

當然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門檻來提高獲取條件,比如完成任務,需要轉發之類的,這個結合我們之前說的裂變,效果也會更佳。

之所以“刺激型”優惠券能夠刺激這類人群的購買慾望,有兩層原因:

  1. 理性來說,確實是因為價格的降低,滿足了他們的心理價位

  2. 感性來說,相對於佔的便宜本身,佔便宜的這種感覺也是非常吸引人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有個問題:那些原本接受高價的使用者,也可以用這些優惠券來降低購買價格啊?

雖然這種情況我們不能完全規避,但事實上其背後有這樣的邏輯:

1. 原本接受高價的使用者,可能不願意花這個時間去獲取優惠券

我們舉些例子就能說明這種心態:很多學生去肯德基的時候會想到用優惠券,但一些工作的朋友基本上不會用了,因為會想“也不差這幾塊錢啊”;一些剛工作的同學可能會在意一件300元衣服減個50元,而有些富裕一點的同學則不會在意覺的“也不差這幾十塊錢啊”;再往上,有些人買個LV包打8折很有誘惑,而有些土豪就會覺得“也不差這幾千塊錢啊”,等等。

2. 原本接受高價的使用者,可能不會特別留意這個優惠券

“刺激型”優惠券有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就是:時間限制,因此它起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提醒。

一個原本不能接受高價的使用者,在獲取該優惠券之後,會比較珍惜,會不斷的提醒自己在有效時間內是使用。

而一個原本就能接受高價的使用者,縱使得到了優惠券,其重視程度相對來說也會偏低,一不留神就過期了。

所以,通過“刺激型”優惠券,我們可以儘可能的把利潤做到最大化。

“刺激型”優惠券不同於“抓物型”優惠券,它有以下幾個關鍵點:

1.獲取門檻

我們知道,如果我們賺不到使用者的足夠的錢,就要賺使用者的時間或者資源,就好象外賣型App轉發之後才能獲取紅包,其實就是賺取了使用者的人脈資源。

另外,設定一定的門檻之後,也可以增加使用者獲取後的珍惜程度,同時可以減少原本接受高價的使用者的獲取數量。可以根據優惠的大小來設計門檻的高低。

2.多型

“刺激型”優惠券可以儘可能的設定多樣化的優惠券形式,以產生不同的角度對使用者進行刺激。比如“規定有效時間的優惠券”是時間上對使用者進行刺激、“特殊單品優惠券”是金額上對使用者進行刺激、“不確定金額優惠券”是賭博心理上對使用者進行刺激等等。

3.限時

“刺激型”優惠券一定需要限定好可以使用的期限,快到期的時候還可以進行主動的提醒,用時間可以非常有效的加大“刺激”的效果。

第三種:“引導型”優惠券,解決精準營銷的問題

優惠券的高階使用,就是精準營銷,即給不同的使用者去推送不同的優惠券,並確保每個使用者得到的優惠券都是他們需要的。而這個時候我們的優惠券就變成了“引導型”優惠券,它能夠引導使用者往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

“引導型”優惠券就需要結合使用者分層來實現了。我們以一個表格作為案例,如下:

640

那麼我們來設計一下我們的優惠券策略。

1. 針對“F”值低的使用者,即消費頻率低的使用者,我們優惠券的目的就是去引導提高他們的消費頻率。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推給這部分使用者類似以下的優惠券:

  • 消費滿100,送20元優惠券,且有效時間為只有一週。

  • 當日有效優惠券,且高頻推送。

    ……

以上金額和時間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這兩種優惠券,因為針對的是消費頻率低的使用者,所以我們主要是從時間的角度來設計並進行引導,以提高使用者的消費頻率。

2. 針對“M”值低的使用者,即消費力度低的使用者,我們就要通過優惠券去引導提高他們的消費力度。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推給這部分使用者類似以下的優惠券:

  • 購買A單品,可以享受B商品8折優惠券。

  • A、B、C三類商品組合型優惠券。

    ……

以上幾種我們可以看到,我們是從客單價的角度來設計並進行引導,以提高使用者的消費力度。

3. 針對“R”值低的使用者,即很久沒有來消費的使用者,我們就要通過優惠券去引導喚醒他們。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推給這部分使用者類似以下的優惠券:

  • A單品立減30元優惠券。

  • 老使用者購買可以額外獲取贈品優惠券。

  • ……

以上幾種我們可以看到,我們是從喚醒的角度進行了引導,以重新拉回使用者的消費意願。

以上圖為例,我們根據上面的使用者分層表格,制定了下面的優惠券策略:

640

然後我們就可以通過主動的Push,把不同的優惠券給到不同的使用者就可以了。

這種情況下,優惠券就更能有的放矢的發揮出其作用來。

“引導型”優惠券,有以下幾個關鍵點:

1.使用門檻

使用門檻不同於獲取門檻,其主要目的是引導使用者使用。比如一定要消費滿多少可以用,一定要購買幾樣東西才可以用,一定要多少時間之內可以用等等。

2.聯合營銷

聯合營銷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考慮。第一是時間上的聯合:即這一次消費和下一次消費的聯合;第二是產品上的聯合:即A產品和B產品的聯合。這也是針對頻率和客單價的兩種方法。

3.限時

這個和刺激型優惠券一樣,只有限時之後,才能更好的產生提醒的作用,也是增強了引導使用者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們常用的三種優惠券“抓物型”優惠券、“刺激型”優惠券和“引導型”優惠券。其最後的表現形式可能是很類似的,不過其背後產生的原因則各有不同的。

三、實施步驟

最後我們以文中的健康餐為案例說一說我們的優惠券運營實施步驟:

第一步:明確我們優惠券體系中的三個型別:抓物型、刺激型、引導型。

第二步:針對我們的一款特色套餐A套餐,制定“抓物型”優惠券,如“A套餐新使用者立減20元”這樣的優惠券,進行全渠道鋪設,進行引流。

第三步:當我們積累了一定的使用者量之後,可以根據40元的市場價基礎上,進行下調比如35元作為一個優惠價格錨點,然後圍繞35元的價格進行制定各種“刺激型”優惠券。如“轉發後獲取5元抵用券”,“滿70減10元優惠券”等等。同時記錄好相應產生的銷售資料。

第四步:當上一次35元的優惠活動結束後,我們可以嘗試調整一下優惠價格錨點,比如調整到32元、或者37元,然後用同樣的方式進行優惠券制定。同時記錄好相應的銷售資料。

第五步:通過幾次調整和市場資料反饋之後,我們就可以找到最適合我們的一個優惠價格錨點。這也會是我們一個在一定時間階段中比較穩定的優惠價格錨點。當然,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和自身的發展,這個優惠價格錨點也不會是一成不變的,這就需要我們在運營過程中不斷的去調控了。

第六步:當我們積累了較大數量的使用者之後,並進行了有效的使用者分層,我們就可以通過不同使用者的情況,制定有針對型的“引導型”優惠券了。而定期的進行這些“引導型”優惠券的推送,也會成為我們優惠券運營的主要任務了。

每一家公司都應該有這三類的優惠券策略,然後在不同場景下有效的進行組合和搭配,通過制定→發放→使用→統計的方式進行不斷的優化和調整,及時的調控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定位,才能發揮出優惠券的真正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優惠券除了以上的直接作用以外,作為一個品牌的露出載體,特別是在現在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在品牌宣傳方面的起到的作用也是很大的。也希望每家公司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優惠券策略。

四、總結

優惠券的背後其實產品價格體系的優化和精準營銷的實現。而每一家公司每一個產品都會有屬於自己最適合的定位,這就需要大家在日常中結合資料分析不斷的摸索了。

———— / END / ————

640

點選“閱讀原文”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