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安裝Ubuntu Server

安裝Ubuntu Server

安裝Ubuntu Server

  1. 準備工作
  1. 連線映象: 在Jviewer軟體中連線系統ISO映象
  2. 設定啟動順序: 啟動時按照提示按”Del鍵”進入BIOS設定介面, 在”BOOT”選項卡中按照提示(右下方)設定”AMI Virtual CDROM0 1.00”設定為第一啟動項, 然後按下”F10”儲存並退出(設定前一定要先連線映象, 否則沒有此啟動項).

注意: 配置RAID後會影響啟動順序, 所以配置RAID之後一定要進入BIOS確認.最終介面應該如下:

 

 

 

2. 開始安裝

由於當前使用的ubuntu映象存在bug(檢視

此網頁), 使用中文安裝會出現如下問題:

 

 

因此, 如果不想安裝英文系統, 使用中文安裝需要一個變通的方法, 具體如下.

 

初始時, 選擇”english”作為語言.

 

然後在如下介面選擇”Install Ubuntu Server”

 

然後在接下來的選擇語言介面選擇”中文(簡體)”.

 

並在彈出的提示窗中選擇”是”, 確定使用此語言.

 

接下來設定區域為”中國”

 

配置鍵盤時選擇”否”, 在接下來的視窗中選擇”english(US)”, 並按”Enter鍵”確認.

 

 

持續一段時間後出現如下介面, 選擇第一個(eno1)即可:

 

然後會自動配置”IPv6地址”和”DHCP”, 出現”DHCP”時按”Enter鍵”取消自動設定IP, 然後會彈出如下視窗, 表示沒有自動配置網路, 按”Enter鍵”繼續.

 

在如下介面選擇”手動進行網路設定”.

 

(注: 正常情況下, 選擇手動進行網路配置後會出現配置IP,閘道器,掩碼和域名伺服器(DNS可以留空,或者知道的話直接輸入)等截面, 但選擇中文安裝不會出現這些, 因為安裝盤存在bug. 如果想在安裝時設定IP等, 可以在前面選擇語言是選擇

english, 然後在設定IP等後不斷按下Esc鍵知道出現一個安裝列表, 然後再重新選擇語言為中文即可. 這裡仍然選擇中文進行安裝, 因此安裝完成後需要進入系統設定IP等)

 

接下來的設定引數如下:

主機名: ubuntu 預設

新使用者名稱: ufsoft root/admin都不能用, 這一步需要確認一次

密碼: 根據之前設定的密碼設定

(: 使用英文安裝還會出現域名提示, 這個留空即可)

 

然後出現如下視窗, 選擇”否”

 

接下來會進行分割槽, 如果出現如下提示, 說明磁碟在之前有分割槽(沒有進行過分割槽, 則不會出現此提示),選擇”是”即可

 

對於磁碟分割槽方法, 選擇”嚮導 - 使用整個磁碟”

 

然後選擇之前設定的raid1盤, 按”Enter鍵”對此硬碟進行設定

 

如果出現如下提示(如果之前磁碟沒有分割槽, 不會有此提示), 選擇”是”移除已分配卷

 

然後會出現磁碟資訊(此步應確認磁碟個數和容量符合預期: 1個400GB 的SSD硬碟, 一個600GB的raid1盤, 6個4TB的硬碟), 這裡只需要設定raid1盤.

 

移動到raid1盤的”空閒空間”上, 並按”Enter鍵”進入(如果發現已經有了分割槽, 移動到已分配分割槽上, 然後進入刪除此分割槽).

 

進入後選擇”建立新分割槽”

 

分割槽方案如下:

/boot 500MB 主分割槽(預設) 可啟動標誌(一定要)

 

 

然後選擇”分割槽設定結束”, 此時raid1的磁碟上多了一個分割槽.

移動到raid1盤上的空閒空間上然後用同樣的步驟設定swap和/分割槽

Swap:

 

 

根分割槽 / : (不同的是分割槽大小最好用 100%, 表示剩下空間, 因為以GB為單位時可能有一些比較小的空間無法使用, 比如502.6GB因為表示誤差的問題可能會忽略1MB大小)

另外, “可啟動標誌”也設定為”關”

 

 

然後, 在分割槽介面選擇”分割槽設定結束並修改寫入磁碟”(分割槽的標號部位1,5,6也沒關係)

 

在彈出的如下視窗中選擇”是”, 寫入磁碟

 

之後開始安裝系統, 安裝持續一段時間後會出現如下介面, 表示設定HTTP代理, 我們不需要, 按照預設設定為空即可.

 

然後彈出視窗如下, 選擇”沒有自動更新”項自動進行安全更新(自動更新可能需要重啟, 容易引起問題).

 

之後出現如下介面, 表示選擇要安裝那些軟體, 預設選中了”standard system utilities”, 還需選中”OpenSSH Server”以支援使用ssh方式登入進行管理.

 

注意: 一定記得用空格鍵選擇, Enter鍵表示設定完成並執行.如果沒有選中OpenSSH Server要在安裝完成後安裝ssh服務並開啟.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

sudo service ssh start

 

(“Manual Package Selection”表示在

“Virtual Machine Host”不太清楚, 可能跟我們使用的OpenStack有關, 但是到時需要什麼就安裝什麼就好了, 這裡先不考慮)

 

然後在”將GRUB安裝到硬碟”中選擇”是”.

 

出現以下介面表示安裝完成, 選中”繼續”系統重啟.

 

 

  1. 驗證

系統安裝後最好使用ssh登入驗證機器是否能正常連線, 以及使用者密碼是否正確.

 

  1. 問題

4.1 只能看到raid1盤

作業系統未能正確識別到其它磁碟, 這可能是因為沒有在RAID配置中進行”Uninitialize Drives”, 進行這一步之後, 還要確保RAID Mode 為”RAID: expose raw”.

4.2 系統選擇中文安裝出錯

參考前面的說明, 第一個選擇語言的介面選擇英文, 然後在第二個選擇語言的介面選擇中文即可正常安裝.

 

4.3 磁碟存在已有分割槽

刪除已存在分割槽並重新分割槽即可.

 

4.4 系統無法啟動

可能是 /boot 分割槽時 “boot_flag” 沒有開啟, 考慮重灌系統或用live系統啟動後設置 /boot 分割槽引數, 詳見此網頁.

4.5 無法連線網路

在BMC中執行”ip a”檢視網絡卡及其繫結IP地址, 如果沒有就是網路配置不正確.可執行如下步驟修改:

sudo vi /etc/network/interfaces

修改為如下(16.04 中eno1為第一個網絡卡):

auto eno1
iface eno1 inet static
address 20.12.11.104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20.12.11.1

然後重啟網路服務

sudo service networking restart

 

這時應該就可以了.

 

4.6 重啟網路服務出錯

如果提示”Job for networking.service failed because the control process exited with error code ...”, 考慮是4.5中網路配置檔案出錯, 一定注意”網卡以eno1開始, 不是常用的eth0” 

4.7 設定IP地址錯誤, 重啟網路服務失敗

如果先前配置了錯誤的IP地址, 重新修改配置檔案, 重啟網路服務的命令會失敗, 重啟即可

4.8 選擇了英文安裝, locale變成英文

由於有一些時間和表示方式的問題, 可以設定為中文, 方法是:

/etc/default/locale

/etc/locale-gen

/etc/loaltime

/etc/locale.alias

4.9 忘記安裝ssh服務後安裝openssh-server

如果有網路, 可以直接使用`sudo apt install openssh-server`安裝(也可以設定合適的源之後再安裝).

如果沒有網路, 需要使用先前的光碟當做安裝源, 具體步驟如下:

# 備份軟體源

sudo cp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bak

# 掛載光碟(如果/mnt非空, 用任一空資料夾替代即可)

sudo mount /dev/sr0 /mnt  #sr0 表示光碟

# 新增光碟作為軟體源

sudo apt-cdrom -m -d /mnt add

# 更新並安裝openssh-server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openssh-server

# 啟動ssh服務

sudo service ssh start

參考:

[1] 中文安裝錯誤 http://blog.csdn.net/u010780613/article/details/52457258

[2] 修復/boot分割槽boot flag https://geek.co.il/2013/04/22/how-to-fix-no-bootable-device-after-ubuntu-instal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