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樹莓派3B 初始化 必須的設定

樹莓派3B 初始化 必須的設定

                                   樹莓派3B  初始化  必須的設定 

 

 

1.1擴充套件系統空間

  因為記憶體卡還有很多空間沒有分配,第一步自然是把這些空間分配了

  在SSH控制檯輸入:

 sudo raspi-config

第一步:

  

第二步:

然後選擇第一個ExpandFilesystem。OK。

 

1.2更改密碼

    預設密碼是raspberry是很不安全的 

  如果剛才的設定介面沒退出 選擇 2 Change User Password就可以 如果剛才退出了 再次輸入

sudo raspi-config就行了   介面如下:

選擇修改密碼後  輸入兩次新密碼就可以了

 

1.3 更改root密碼和解鎖root

  在ssh介面輸入

 sudo passwd root

#然後輸入兩遍密碼

 sudo passwd --unlock root

 1.4 獲取中文介面

    1.4.1 在ssh介面輸入 獲取中文字型

sudo apt-get install ttf-wqy-zenhei

    1.4.2 輸入

sudo raspi-config

按Page Down 快速翻到最下面  再向上一點點  找到ZHCN UTF-8

按空格加上*  然後按回車,然後再選擇 zh_CN 然後按回車 如下圖

等一會兒,就好了

然後選擇 4.Localisation Options 找到第二個 TimeZone 改時區 選擇Asia shanghai就行

然後選擇 4.Localisation Options  第三個 鍵盤佈局 改為US 美式鍵盤(因為樹莓派是英國產的 預設是英式鍵盤 而中國預設的是和美國一樣的美式鍵盤)

最後一個  Wifi地區  選中國就行了

都完成後  按Esc退出設定介面

輸入:

sudo reboot

重啟樹莓派 30秒後 ,就可以重新連線樹莓派了,到這裡,基本的設定就完成了,接下來,應該搞遠端桌面來看漂亮的圖形介面了。

為了下一步準備 這裡需要一個設定:(依舊是開啟樹莓派設定)

sudo raspi-config

選擇5.Interfacing Options

 找到VNC(遠端桌面)  選擇 Yes(是)enable

 

1.5  overscan選項。

   你會發現,螢幕顯示的影象並沒有完全佔用你的顯示器空間;所以,最後就是將overscan禁用掉,來讓系統充分利用整個 螢幕。但如果你的螢幕顯示沒有問題,那麼你就可以跳過這個步驟。假設你需要禁用overscan,那麼將overscan選項選中後按下回車。
  接下來的畫面能夠讓你選擇禁用(Disable)或者是啟用(Enable) overscan。如果你在往後使用的過程中更換顯示器或者電視機,你或許需要重新啟用overscan。

 

1.6 memory_split

  memory_split – 記憶體切分,樹莓派有CPU和GPU(圖形處理器),這個選項就是把記憶體分一部分出來給GPU。這個選項可以不用(即GPU不分配記憶體,CPU使用全部記憶體)。但如果要播放高清1080p的視訊,或執行XBMC等類似軟體,必須分配記憶體給GPU。 我一開始不懂,在安裝XBMC播放器後,發現執行不了,折騰一天後,回到這個選項,分配128M給GPU,OK了。

 

下面是詳細介紹,可以參考,根據實際情況來配置:

 

1.Expand Filesystem:擴充套件檔案系統

2.Change User Password:修改密碼

      第一次進入系統建議修改預設密碼。

3.Boot Options:Boot設定。啟動時進入的環境。

      B1 Console Text console, requiring user to login  文字控制檯,需要使用者登入。

      B2 Console Autologin Text console, automatically logged in as ‘pi’ user  自動登入文字控制檯

      B3 Desktop Desktop GUI, requiring user to login  桌面GUI,需要使用者登入

      B4 Desktop Autologin Desktop GUI, automatically logged in as ‘pi’ user  自動登入桌面GUI

4.Wait for Network at Boot:開機時等待網路連線

      Would you like boot to wait until a network connection is established?

      Fast Boot without waiting for network connection  快速啟動不需要等待網路連線

      Slow Wait for network connection before completing boot  慢速等待完成啟動之前的網路連

 5.Internationalisation Options:國際化設定,可設定語言

      I1 Change Locale  改變語言和區域

      I2 Change Timezone  改變時區

      I3 Change Keyboard Layout  改變鍵盤佈局  

6.Enable Camera:攝像頭模組使能

      啟動攝像頭 Enable;禁用 Disable

7.Add to Rastrack:新增樹莓派地圖蹤跡

      把你的PI的地理位置新增到一個全世界開啟此選項的地圖,建議不要開。

 8.Overclock:超頻

      None 不超頻,執行在700Mhz,核心頻率250Mhz,記憶體頻率400Mhz,不增加電壓

      Modest 適度超頻,執行在800Mhz,核心頻率250Mhz,記憶體頻率400Mhz,不增加電壓

      Medium 中度超頻,執行在900Mhz,核心頻率250Mhz,記憶體頻率450Mhz,增加電壓2

      High 高度超頻,執行在950Mhz,核心頻率250Mhz,記憶體頻率450Mhz,增加電壓6

      Turbo 終極超頻,執行在1000Mhz,核心頻率500Mhz,記憶體頻率600Mhz,增加電壓6

9.Advance Options:高階設定

      A1 Overscan  是否讓螢幕內容全屏顯示

      A2 Hostname  在網路上的芳鄰或者路由器能看到的主機名稱

      A3 Memory Split  記憶體分配,選擇給GPU多少記憶體

      A4 SSH  是否執行SSH登入,建議一直開啟此選項。

      A5 SPI  是否預設啟動SPI核心驅動。

      A6 I2C  是否預設啟動I2C核心驅動。

      A7 Serial  串列埠是否啟動。

      A8 Audio  選擇聲音預設輸出到模擬口還是HDMI口

        0 Auto  自動選擇

        1 Force  3.5mm ('headphone') jack強制輸出到3.5mm模擬口

        2 Force  HDMI 強制輸出到HDMI

      A9 1-Wire  是否啟動one-wire匯流排

      AA GPIO Server  是否允許遠端連線PIN

      AB GL Dirver  是否啟動實驗桌面GL驅動。

      A0 Update  把raspi-config這個工具自動升級到最新版本

    0.About raspi-config

 

首次配置:

      1)選擇Expand Filesystem,擴充套件檔案系統。

      2)選擇Change User Password,更改pi的密碼。

      3)選擇Change Timezone,更改時區。選擇Asia – Chongqing(或shanghai)

      4)選擇Change Locale,更改語言設定,選擇en_US.UTF-8和zh_CN.UTF-8

    這是首次配置需要做的,後續可根據需要進行配置。配置完成後,需重啟生效。

 

三、VNC遠端桌面

    (1)在樹莓派上安裝VNC

      sudo apt-get install tightvncserver

    (2)在PC上安裝VNC客戶端

      在Windows下,下載TightVNC

      在ubuntu下,安裝VNC客戶端

      sudo apt-get install xtightvncviewer

    (3)修改VNC密碼

      vncpasswd

      根據提示輸入密碼。

    (4)VNC配置檔案

      設定開機啟動

      sudo nano /etc/init.d/tightvncserver

      輸入以下內容(內容較長,可在Putty中貼上):

+ View Cod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BEGIN INIT INFO

# Provides:          tightvncserver

# Required-Start:    $local_fs

# Required-Stop:     $local_fs

# Default-Start:     2 3 4 5

# Default-Stop:      0 1 6

# Short-Description: Start/stop tightvncserver

### END INIT INFO

 

# More details see:

# http://www.penguintutor.com/linux/tightvnc

 

### Customize this entry

# Set the USER variable to the name of the user to start tightvncserver under

export USER='pi'

### End customization required

 

eval cd ~$USER

 

case"$1"in

  start)

    # 啟動命令列。此處自定義解析度、控制檯號碼或其它引數。

    su $USER -c '/usr/bin/tightvncserver -depth 16 -geometry 800x600 :1'

    echo "Starting TightVNC server for $USER "

    ;;

  stop)

    # 終止命令列。此處控制檯號碼與啟動一致。

    su $USER -c '/usr/bin/tightvncserver -kill :1'

    echo "Tightvncserver stopped"

    ;;

  *)

    echo "Usage: /etc/init.d/tightvncserver {start|stop}"

    exit 1

    ;;

esac

exit 0

      按Ctrl+O,然後回車儲存。

      接著按Ctrl+X 退出nano編輯器。

    (5)更改許可權及啟動列表

      更改許可權

      sudo chmod 755 /etc/init.d/tightvncserver

      更改啟動列表

      sudo update-rc.d tightvncserver defaults

     (6)啟動tightvnc伺服器

      vncserver :1 -geometry 800x600

      後面引數是解析度,也可以不設定

      vncserver :1

      停止VNC視窗

      vncserver -kill:1

      重啟服務

      service vncserver restart

    (7)遠端連線

      在Windows下開啟VNC客戶端,連線到樹莓派IP和指定埠。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