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Impossible is nothing——《The Impossible》觀後感

Impossible is nothing——《The Impossible》觀後感

        春節假期期間看了一部根據2004年印度洋海嘯時一家人頑強求生的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The Impossible》。我給的它的一句話點評是:在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但是在面臨災難的時候,你必須堅強!

        這是一部我喜歡的關於災難的電影。沒有花費太多鏡頭在表現災難的大場面上,只是讓觀眾知道發生了什麼就行了。主要聚焦於一家人的經歷,來反映災難帶給人們的傷害以及災難發生後人們是如何頑強的生存下來的。其實,災難片不是用來表現大自然是怎麼摧殘人類的,而是用來表現人們在災難發生後是如何相互扶持並堅強的面對創傷的。

        片子裡面有三個情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 受了重傷的母親一瘸一拐的跟大兒子一起往地勢高的地方走。當聽到有小孩子的呼救時,母親要去看看,大兒子卻不同意。她就跟他說:如果呼救的是你弟弟呢?你是不是也希望在他被困的時候有人去幫助他呢?當大兒子表示如果再來一次海嘯,他們都有可能沒命時,母親卻對他說:去看看,就算死也值得。結果他們成功的挽救了一個小男孩兒的命。

        2,母親被送到了醫院,她對守在身邊的大兒子說:你去看看有什麼可以幫忙的沒有。於是大兒子去一些與親人失散的人那裡記下了他們的名字,在醫院裡邊走邊喊。併成功的讓一對父子相聚。

        3,與妻子和大兒子失散的父親終於借到一個手機給家裡打電話,當說到妻兒不知道在哪兒時,他失聲痛哭,並結束通話了電話。借給他手機的那個人雖然一直在等電量不多的手機會有失散的親人打來,但他卻對父親說,他不能這樣,並讓他再打電話回去。於是父親擦乾眼淚,重新打回去,並告訴家人他一定會找到妻子和大兒子。在這裡他用了“promise”這個單詞。這在英語中是一個語義很重的單詞,所以很多時候可以翻譯成“發誓”。

        對於前兩個情節,身為人父的我,真的不知道如果我在那種情況下,會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去幫助別人,畢竟自己也已經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可是在這種情形下給予孩子的教育肯定會影響他一生。他長大了肯定是一個熱心腸的人。我不知道現實中的真實情況是什麼樣的,但是電影給人的全是正面的東西。這兩個情節在電影裡面一點兒也不突兀,更不會顯得說教,但是卻令人印象深刻,並讓人知道:伸出你的援手,你力所能及的小事兒,對於別人來說卻是極大的幫助。

        對於第三個情節,我覺得,作為一個男人就應該這樣!尤其是有家庭的男人。你可以崩潰,你可以抱頭痛哭,但是完了之後,你必須抗起你的責任,而無論這個擔子有多重。因為你是家裡的頂樑柱,別人可以倒下,你不能!

        這裡不得不吐槽一下國內電影。近幾年能稱作災難片的也只有《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了。很巧的是,這兩部電影也是通過一家人在災難中的經歷來表現人在面對災難時的堅強。可是很遺憾,我覺得這兩部電影跟《The Impossible》差的可不止一兩條街!現在國內的商業電影那是十足的暴發戶風格,什麼都講究排場:大投資,大製作,大場面,大導演,大明星……而忽略了最基本的東西:電影是講故事的藝術。只有故事講好了才能打動觀眾。反觀《The Impossible》,裡面海嘯的鏡頭並不多,而且也不巨集大,關注的也僅僅是海嘯發生後幾天之內的事兒。可是它帶給我的震撼和感動卻遠遠超過了這兩部國產的超級大片!另外一個巧合是這兩部國產電影的導演都是曾經多次重新整理國產電影票房紀錄的馮小剛。我覺得他這個自大狂真的應該靜下心來向國外的同行好好學習學習。這樣中國的電影才有可能轉變大部分票房都貢獻給了進口電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