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考試複習知識點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考試複習知識點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考試複習知識點

 暈,好多知識點先弄一起,之後再整理了。。。

導論

1、馬克思主義的狹義和廣義解釋:

  從狹義上說,馬克思主義即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

  從廣義上說,馬克思主義不僅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原理論、基本觀點論和學說體系,也包括繼承者對它的發展,及在實踐中不斷的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

2、馬克思三個來源、三個組成部分、基本內容:

三個來源是:德國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

三個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容包括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基本方法。

  基本立場是堅持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基本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基本方法是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3、馬克思主義創立的條件:社會根源,階級基礎,思想根源

       1)社會根源: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經濟、社會歷史條件。
       2)階級基礎: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日趨激化,對科學理論的指導提出了強烈的需求。這就成為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和實踐基礎。
      3)思想淵源: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主要以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為代表),德國的古典哲學以及空想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思想淵源。
      4)馬克思主義的直接理論來源是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核心和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核心

4、馬克思主義形成和完善:

1844年《德法年鑑》的論文表明,馬恩 完成了向共產主義的轉變。

1844年《德意志意識形態》系統闡述歷史唯物論,完成歷史觀的革命。

1848馬恩《G C D宣言》發表。標誌馬克思主義公開問世,全面闡釋科學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

1867年《資本論》第一卷出版。系統簡述剩餘價值理論,揭示資本主義剝削的祕密。馬恩完成二個重要發現。剩餘價值理論和唯物史觀。

1876-78恩格斯《反杜林論》全面闡述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

5、馬克思主義發展:列寧主義。蘇聯模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時代背景。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資本主義自由競爭到壟斷的發展。資本主義各國的不平衡發展和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帝國主義內部矛盾。

  列寧主義:背景。沙皇俄國的國際背景和國內矛盾。無產階級的形成和發展。列寧思想和理論探索。第一,帝國主義階段的新特點。政治經濟的不平衡發展。第二,帝國主義和殖民地的矛盾。第三,帝國主義的經濟基礎,社會矛盾及其統治危機。第四,社會主義革命的可能性,及其在一國或數國的勝利。列寧領導布林什維克党進行工人階級和人民革命,取得十月革命的偉大勝利,社會主義成為現實,開創世界歷史的新紀元。

(列寧的主要理論成果和社會主義革命的探索發展。第一,經濟文化相對落後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第二,馬克思主義原理和實際相結合,創立列寧主義,開創馬克思主義的新階段。列寧的革命探索,列寧的政治遺囑。)

  蘇聯模式: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G C D創立。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發展程序。M Z D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

  X J P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這一思想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為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作出了時代性、原創性貢獻。

6、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徵: 科學性,革命性,實踐性,人民性,發展性。

7、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認識工具,指南,科學真理。

  觀察當代社會變化的認識工具,指引當代中國發展的行動指南,引領人類社會進步的科學真理。

8、如何自覺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參考教材,學習X J P總書記在馬克思誕辰200週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總書記的講話深刻指出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在於其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國G C D人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的結合,實現了“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和“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現在又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當自覺在新時代肩負起民族復興的使命。

  實踐是理論之源, 正如馬克思說“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沒有行動比行動失敗更糟糕。在企業的我們就更應該注重實踐,要努力學習理論知識以指導研發、製造、營銷具體實踐,也要勤于思考、善於總結實踐經驗以進一步提高理論認知。

  堅定正確的政治信仰信念,不忘初心和使命。X J P總書記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G C D人的政治靈魂,是G C D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政治定力,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毫不動搖地始終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始終堅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終保持對遠大理想和奮鬥目標的清醒認知和執著追求,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第一章  世界的物質性及發展規律

1、 馬克思主義哲學、哲學、世界觀的概念解釋:

哲學、世界觀、方法論的含義及其關係

  (1)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是哲學的內容,哲學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世界觀亦稱宇宙觀,是人們關於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關係的總的根本看法和觀點。哲學作為世界觀的理論體系是採用最一般的概念和邏輯形式進行理論加工而建構起來的知識體系。

  (2)哲學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哲學是關於世界的本質和一般規律的學說,是對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關係的總體性反映和把握,因此,它對一切具體科學和實踐活動有普遍方法論的指導作用。方法論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普遍的根本方法。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3)哲學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具體科學為哲學的產生提供實證知識和基礎。哲學從具體科學中概括出一般結論。哲學與具體科學是普遍與特殊的關係。

2、馬克思主義提出的哲學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係

哲學的基本問題又稱哲學的根本問題、哲學的最高問題,是指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的關係。

恩格斯在1886年寫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中第一次對此做出了明確表述。

3、物質觀:

列寧的物質定義及其意義:

  1)列寧的關於物質的定義:“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知感覺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

  2)列寧物質定義的意義
  列寧對哲學物質的科學規定,在理論上具有重大意義,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
  (a)  它與唯心主義和二元論劃清了界限
  (b)  它與不可知論劃清了界限
  (c)  它克服了舊唯物主義觀的缺陷
  (d) 它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基石

哲學物質觀的演進:古代,以樸素唯物主義為代表;近代,以形而上學為代表,馬克思主義物質觀,恩格斯的,列寧的。

5、物質的存在形態:運動和時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運動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空觀。

6、實踐是自然存在和社會存在的基礎:為什麼。

  要點:實踐是物質世界分化為自然和社會的前提,又是統一的現實基礎;實踐是社會的基礎,是理解和解釋社會現實的鑰匙。社會生活的實踐性。實踐是社會關係的基礎,社會生活的領域,社會發展的動力。

  馬克思主義科學實踐觀認為,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實踐與認識是辯證統一的關係,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確的科學的認識促進實踐的發展,錯誤的認識阻礙實踐的發展.

7、意識及其本質

意識的本質:

  1、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

  2、意識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3、意識是社會的產物,從起源來說,人類意識是社會性勞動創造的。

意識的意義:

  (一)、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

     1、意識能動性的特點

  (1)、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

  (2)、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3)、世界上是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之物

  (二)、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1、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2、意識對人體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意識的起源:

  意識的產生既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又是一個社會歷史過程.

  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物質從自身發展中產生能思維的生物,經歷漫長曆史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有三個決定性環節:/1、由一切物質所具有的反應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

意識是特殊的物質——人腦的機能。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

8、如何正確理解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統一。

  第一,正確認識和把握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處理好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關係 。尊重規律,認識和利用規律,辯證認識與實踐相結合。

  第二,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條件。從實際出發,實踐途徑,物質條件和手段。

  第三,在社會歷史領域,歷史趨向與主體選擇的關係。歷史趨向的客觀必然性,主體選擇的能動性。客觀規律的制約,具體發展階段的各種可能趨勢,主體選擇的方向目標和方式,實踐檢驗。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道路,體現趨勢和選擇的辯證統一。生產力發展,國情趨勢,人民的利益和願望,政治條件和歷史文化傳統相關的主體選擇。

9、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及其意義。

物質是本原,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是基礎。

意識統一於物質:意識的起源,本質,作用等方面解釋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和統一作用。

人類社會統一於物質: 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實踐性是本質,社會統一於物質。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物質性活動,物質生產方式。

物質統一性原理的意義: 它是馬克思主義的基石,有助於樹立唯物主義世界觀,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它有助於我們確立正確的思想路線和思想方法。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唯物主義一元論的根本要求。

10、唯物辯證法的概念解釋。定義 。總特徵:聯絡和發展。

唯物辯證法(Materialist Dialectics),是一種研究自然、社會、歷史和思維的哲學方法;是辯證法的三種基本歷史形式之一;是由馬克思首先提出,經其他馬克思主義者(比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寧、托洛茨基、M Z D等)發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思想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組成部分。

11、唯物辯證法的概念解釋。定義 。總特徵:聯絡和發展。

12、變化發展: 

  發展觀:第一,發展是前進上升的運動,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第二,事物發展的過程性。發展形式是時間的持續和空間的廣延交替,發展內容是事物運動形式,形態,結構和功能關係的更替。第三,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從原始、奴隸、封建、資本主義社會必然走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這是一個不可抗拒的歷史過程。

13、唯物辯證法的範疇和規律。

聯絡和發展的基本環節:內容與形式,本質與現象,原因和結果,必然和偶然,現實性和可能性。

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否定之否定。

14、對立統一規律是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它揭示了辯證法的根本性內容和變化發展的動力。解釋了發展的動力。它是一箇中心線索,是認識和理解辯證法規律的範疇的統領,它提供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

15、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前提 ;第二,它是事物發展的內容之一,它使矛盾的雙方相互吸取有利於自身的因素,從而得到發展 ;第三,它規定事物轉化的可能性和發展的基本趨勢。

  矛盾的鬥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第一,矛盾雙方的鬥爭促進矛盾雙方力量的變化,造成雙方力量發展的不平衡,為對立面的轉化、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第二,矛盾雙方的鬥爭,是一種矛盾體現另一種矛盾體過度的決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促成矛盾統一體破裂和心得,矛盾統一體產生從而使舊事物發展成為新事物。.

1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關係

  (一)矛盾普遍性與矛盾特殊性的含義。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之中,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簡言之,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矛盾的特殊性主要包括以下情形: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其二,每一個事物在其發展的不同過程與階段上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二)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係。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是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係,兩者的辯證關係主要表現在:<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區別的。矛盾的共性比個性抽象、深刻,矛盾的個性比共性具體、豐富。<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方面,沒有離開個性的共性,共性通過個性表現出來;另一方面,沒有離開共性的個性,特殊總是普遍中的特殊。<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一定條件下的普遍性在另一條件下可能轉化為特殊性,反之亦然。

17、辯證否定觀及其意義 

辯證否定觀的基本內容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結果。

  2)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是舊事物向新事物的轉變,是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

  3)否定是新舊事物聯絡的環節,新事物孕育產生於舊事物,新舊事物是通過否定環節聯絡起來的。

  4)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及新事物對舊事物既批判又繼承,既克服其消極因素又保留其積極因素。

辯證否定觀的意義

  科學的否定觀在唯物辯證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對於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發展的曲折性和前進性,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按照否定之否定規律辦事,要求我們對待一切事物都要採取科學分析的態度,反對肯定一切或反對一切的形而上學否定觀。

  形而上學把事物的否定看成是單純的外在否定;把否定看成是全盤拋棄,割裂肯定和否定的辯證統一關係。

18、辯證思維與現代思維方法。

辯證思維的主要方法: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

現代思維方法:方法群。控制,資訊,系統,模型化,理想化。當代大資料,數學分析和模型,智慧化,等等。

辯證方法與現代科學方法的關係。辯證思維基本原則和精神。辯證方法和創新方法。

學習辯證法,增強思維能力。 什麼是辯證思維能力。辯證思維,歷史思維,戰略思維,底線思維,創新思維。

 

第二章  實踐與認識及其發展規律

1、實踐的本質、特徵與基本結構。

     本質:人類能動地改造世界的社會性物質活動。

     特徵:直接現實性,自覺能動性,社會歷史性。

     結構:主體,客體,中介。

2、實踐主客體關係:辯證關係和相互作用。包括實踐,認識,價值關係。

  第一     實踐主客體關係與認識的主客體關係本質是一致的。

  第二     認識的主客體關係不僅是認識和被認識,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關係。

  第三     主體認識客體,也是改造客體的過程。主體改造客體,最終目的是滿足自己的需要,形成價值關係。

3、分析實踐基本結構的運動變化

  主體客體化與客體主體化的雙向運動。第一,主體客體化。人作用於客體,根據需要發生結構和功能變化,形成新的客觀物件物。第二,客體主體化。客觀物件存在形式轉化為生命結構要素或本質力量因素,客體成為主體一部分,並失去客體性。第三,雙向運動是實踐活動不可分割的方面,互為前提,互為媒介。人類在互動中解決現實世界的矛盾。

4、實踐的形式和型別。

型別: 物質生產實踐,社會政治實踐,科學文化實踐,虛擬實踐

5、實踐在認識活動中的作用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它對認識的決定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A、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人們要改造世界就必須首先認識世界,人類的認識活動也總是為各個時代社會實踐的特定需求服務的,科學研究的任務也是圍繞社會實踐的需要這個中心來確定的。
  B、實踐為認識提供了可能。人類實踐活動提出的問題歸根結底只能依靠和通過實踐來解決。實踐創造出必要的物質條件和手段,使人的認識能夠不斷髮展。
  C、實踐使認識得以產生和發展。人們只有通過實踐實際地改造和變革物件,才能使物件的真實狀態、屬性、關係、本質和規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過實踐使自己的感覺器官直接地同對象相接觸,才能使物件的各種現象反映到頭腦中來,形成一定的直接經驗,進而上升到理性認識。
  D、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性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

6、認識本質和認識路線。判斷唯物唯心主義的標準,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

  唯物主義認識路線:從物到感覺和思想。堅持反映論立場,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知識是後天接觸中學習的。

  唯心主義認識路線: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路線,主觀唯心和客觀唯心。人腦認識世界之前,有先於物質的先驗性存在。認識是主觀自生的,生而知之的主觀唯心。上帝啟示或客觀精神世產物。

7、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特點:感性直觀,消極被動的反映論。

   主要缺陷:一是,離開實踐談認識,不瞭解實踐的決定作用。二是,不瞭解認識的辯證本性,不知道主觀和客觀的矛盾,不理解過程性。

8、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是實踐基礎上的能動反映論。繼承了唯物反映論,克服舊唯物主義的缺陷。堅持以科學的實踐為特殊的實踐觀。實踐是能動地改造世界的社會性物質活動,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與唯心論和形而上學唯物論的根本區別。

兩個突出特點:第一,把實踐觀點引入認識論,第二,把辯證法應用於反映論。

認識的特徵:第一,認識的客觀的反映性。第二,能動的創造性。

9、從認識到實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實踐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觀念轉化為現實存在的必然途徑。第二,認識的真理性只有在實踐中獲得檢驗證實。認識及相關理論的糾正錯誤和完善發展。

10、認識的基本過程:

第一,從實踐到認識,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客觀到主觀。第二,再從認識到實踐。由精神到物質,由思想到存在的過程。第三,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迴圈往復以至無窮的辯證發展過程。

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運動及規律。

從認識到實踐的中介環節:確立實踐目的,形成實踐理念,制定實踐方案,進行中間實驗,運用科學實踐方法,最後是對人民進行組織和宣傳,人民掌握並轉化為物質力量。

11、真理和謬誤的辯證關係

真理和謬誤的辯證統一。第一,二者對立。在一定範圍和條件下的絕對對立和原則界限。第二,真理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謬誤。真理的具體性和範圍等限制性,超出範圍和失去條件下,真理成為謬誤。真理是全面的,切斷聯絡片面地看,也會把真理引向謬誤。第三,謬誤在一定條件下向直理轉化。特定物件條件範圍的修正,符合達成轉化。第四,真理總是同謬誤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堅持真理,修正錯誤。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從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

實踐的兩種尺度: 真理和價值。

12、邏輯證明不能取代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

邏輯證明的定義。運用正確的概念和判斷,通過推理,從理論上確定另一個正確判斷的正確性的邏輯方法。在實踐檢驗真理的過程中,邏輯證明起重要的補充作用。

邏輯證明是探索真理,論證真理的方式,是正確思維和表達的條件,也是建立科學理論的重要途徑。

但是,邏輯證明只能回答前提與結論的關係,是不是符合邏輯的問題,而不能回答結論是不是符合客觀實際的問題。邏輯證明不能替代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

13、價值的概念解釋及其基本特性分析

概念解釋。價值是實踐基礎上形成的主體和客體之間意義關係,是客體對個人群體乃至整個社會生活和實踐活動具有的積極意義。主觀價值論和客觀價值論都是片面的。價值體現主體和客體之間的特定關係,表現為人與滿足其某種需要的客體之間的意義關係。價值離不開主體需要,也離不開客體特性,即客體的性質,結構和屬性。

構成價值的要素有:主體需要和利益,客體的屬性和效能。

價值的基本特性包括:主體性,客觀性,多維性,社會歷史性。

14、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價值觀是人們關於價值本質的認識以及對人和事物的評價標準、原則和方法觀點的體系。它與世界觀和人生觀是一致的。通俗地說,價值觀就是對應該做什麼和不做什麼的基本觀點,是區分好壞,對錯,善惡,美醜的總觀念。價值觀對人們的行為有規範和導向作用。

   核心價值觀: 民族國家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它承載著一個民族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價值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進行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立,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等方面有引領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徵,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範,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覆蓋社會道德生活的各個領域,是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準則,也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準

15、中國G C D的思想路線。

中國G C D的思想路線基本內涵: 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這是中國G C D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

核心是  實事求是。

16、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的關係

實踐創新動力源泉,理論創新行動指南,實現良性互動。

第三章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一、選擇題:

301   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根本判斷標準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係回答。唯心史觀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前提出發。唯心史觀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根本觀點。

 

302    唯心史觀的主要缺陷是:A第一,只考察了人的活動的思想動機,而沒有進一步考察研究思想動機背後的物質動因和經濟根源。B第二,根本不懂得社會歷史的客觀規律。C第三,根本不懂得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決定作用。

303  社會存在又稱為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它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主要包括:

   A第一,自然地理環境。它是人類社會存在發展的永恆、必要條件,是人類生活和生產的自然基礎。生態平衡有重要作用,全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平衡,這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

   B第二,人口因素。它是重要物質生活條件,對社會發展起制約影響和作用。人口數量和質量等因素對社會發展和進步有加速或延緩作用。

   C 第三,物質生產方式。

304  物質生產方式即人類為獲取物質生活資料而進行的生產活動方式。它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統一體。它是社會存在發展的基礎和決定力量。主要原因(參加教材。A.它是社會存在的基礎B.它決定社會結構、性質、面貌,制約人類經濟生活政治和精神等全部社會生活。C. 它決定社會歷史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形態從低到高更替和發展變化。

306  社會意識形式是高層次的社會意識。它的主要特質是:A自覺的、B系統的、C定型的社會意識。

307  社會意識形態是指反映社會的政治、經濟關係、階級關係的社會意識,主要包括: A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C藝術、D宗教和哲學等。

308  非意識形態的社會意識形式包括:A自然科學B語言學C形式邏輯等一部分社會科學。它不具有社會經濟形態和制度性質,不包括和反映社會集團的利益和要求,不服從於服務於特定政治制度和特定階級。

309  意識形態中居於核心地位和主導作用的是: A政治和B法律思想。政治思想是關係 政治的關係、制度和設施的觀點理論體系。法律 思想是關係 法的關係 制度和設施的觀點理論的總和。

310 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的規律主要體現在:A.其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發展方向 ,B決定上層建築的調整或變革,C不允許上層建築長期落後於或不適應自己的發展。D上層建築的反作用也必須取決於和服從 於經濟基礎的性質和客觀要求,而不許上層建築脫離經濟基礎的發展狀況和水平。

311  道德: 是調整A人們之間及B個人與社會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是依靠社會輿論及人們的信念、習慣、傳統和教育起作用的精神力量,具有歷史性和繼承性。

312  藝術:通過塑造生動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藝術是重要的社會意識形式,是重要文化內容,涉及真善美等多方面的人文性內涵。

313  宗教:人們對外部世界的虛幻的反映。本質上是巔倒的世界觀。依靠人們對神靈和A信仰的B崇拜支配人的思想和行為。

314  生產力: 生產力是指人類在生產實踐中形成的改造和影響自然以及使其適合社會需要的物質力量。它具有客觀現實性和歷史性。生產力水平表現為生產發展的現實程度。生產力的性質取決於生產的物質技術性質,主要是勞動資料的性質。生產力的狀況是兩者統一,表現為生產力的執行狀態和發展趨勢。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生產力的要素: A勞動資料或手段。物質體系和工具。B勞動物件。自然物質和人工物。C勞動者。有生產經驗技能知識,運用勞動資料和實踐活動能力的人.

315  生產關係: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關係,社會社會關係 中最基本的關係,政治家庭宗教等社會關係都受生產關係支配製約。生產關係 包括:A生產資料所有制(最基本的關係),B生產中人與人的關係,C產品的分配關係。生產關係的型別:依據所有制的性質,包括公有和私有。具體有:原始社會公有制,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私人所有制,社會主義所有制,共產主義共有制。

 

316  經濟基礎: 由社會發階段的生產力決定的生產關係的總和。

社會發展一定階段的各種生產關係,其中佔支配地位的生產關係決定社會性質。第二,經濟基礎和經濟體制具有內在聯絡,它是社會基本經濟制度所採取的組織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產關係的具體實現形式。經濟體制的選擇影響著生產關係的自我發展完善和生產力發展。

317  上層建築:  它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及與之相應的制度組織和設施。上層建築的結構: A 意識形態(觀念上層建築)如前所述。B政治上層建築(政治法律制度及設施和政治組織)。包括國家政治制度,立法和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國家政權機構、政黨、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政治組織形態和設施。C觀念上層建築和政治上層建築的關係:政治上層建築是在一定意識形態指導下建立 起來的,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政治上層建築一但形成,就成為一種現實的力量,影響並制約著人們的思政理論觀點。D.在上層建築中,政治上層建築居於主導地位,國家是政權的核心。國家:國家實質正如列寧所說的,它是階級矛盾不中調和的產物,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工具。

 

二、簡答題

3-1 分析社會意識的結構。

社會意識的結構按照主體劃分包括:個體意識和群體意識。社會意識按照它的基本內涵和層級劃分包括:第一,社會心理。低層次的自發、不繫統、不定型的社會意識。表現為人們的感性認識的形式。如,感覺,知覺,表象,情感等。

第一,    社會意識形式。它又包括:  意識形態、非意識形態。

3-2解釋社會基本矛盾概念並分析其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定義: 貫穿社會發展過程始終,規定社會發展過程的基本性質和基本趨勢,並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根本推動作用的矛盾。內容: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 它一直存在社會之中,並規定社會形態,社會制度的基本性質,制約著社會其它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決定社會歷史程序,推動社會前進。它規定並反映了社會基本結構的性質和麵貌。涉及社會基本領域,囊括社會結構的主要方面。社會基本結構包括:政治經濟,觀念。社會基本矛盾也是社會結構要素的矛盾。

    其作用主要表現在:

A它是社會發展根本動力。產生力是最基本力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是物質基礎, 是歷史活動前提,不能任意選擇,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性質,並決定其它社會關係 和歷史程序。

B基本矛盾決定其它矛盾的存在和發展。生產力和生關係矛盾決定經濟基礎上層建築,它是一切歷史衝突的根源。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也會影響和制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

C社會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形式和解決方式。並從根本上促進社會形態的變化發展。階級社會中基礎矛盾通過 階級或階層矛盾表現,或表現為不同集團之間的利益矛盾甚至衝突。在同一社會形態中,社會基本矛盾通常通過改革的方式解決。

3-3分析主要矛盾理論並說明其意義

   第一,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的關係。基本矛盾的根源,主要矛盾是根本矛盾的具體體現,表現為具體的社會矛盾,呈現階段性,社會領域的表現或折射。

第一,  主要矛盾的內涵:社會矛盾體系,主要和非主要。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社會主要矛盾就是一定階段起主導作用,處於支配地位的矛盾。它規定影響著其他矛盾,主要和非主要並非固定,可以轉化和變化。

第二,  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影響,矛盾向二個方面轉化:A主要矛盾雙方內容變化 B矛盾地位變化。眾屬和支配的變化。主要矛盾變化,社會過程了變化。新的階段性出現。

第三,  認識和把握主要矛盾的意義。第一,判斷形勢和確立工作重心。第二,主要矛盾轉化原理指導社會主義實踐。第三,新歷史條件下,科學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全面推動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在意義。

3-4全面解釋馬克思主義社會形態理論的內容。

馬克思主義社會形態理論的內容是全面的具體複雜和歷史的。其內容主包括:社會形態的概念解釋,社會形態的型別和構成,社會形態的特質分析,社會形態的演進規律,社會形態變革的動力和制約,社會形態更替的歷史性,等內容

社會形態概念解釋。社會形態是關於社會運動的具體形式、發展階段、和不同質態的範疇,是同生產力發展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體。社會形態包括:政治、經濟、意識。三者具體歷史統一。社會制度:集中體現社會形態性質,人類社會的發展,社會根本性變革的進步。

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統一性。生產關係性質決定。五種社會形態:原始奴隸封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這五種社會形態依次更替,是社會歷史的一般過程和規律,體現了社會形態的統一性。 多樣性:對於某一國家或一個民族的社會發展歷程而言,情況會有不同,體現了社會更替的多樣性。統一和多樣是辯證的關係。

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性和歷史選擇性。客觀必然性在於社會形態依次更替的規律是客觀的,其發展的基本趨勢是確定不移的。社會形態更替歸根結底是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的結果。產生力的發展,具有終極的決定意義。社會形態更替規律也是人們自己的社會規律 。

社會形態的歷史選擇性包括: A 客觀必然性造成了歷史階段的基本趨勢,為人人提供了基礎,範圍和可能性空間。B 社會形態更替是一個主觀能動性與客觀歷史性相統一的過程。C人們的歷史選擇性歸根到底是人民群眾自己的選擇性。人們對於社會形態的歷史選擇最終取決於人民。D 影響人們歷史選擇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社會形態更替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社會形態更替還表現為歷史的前進性和曲折性、順序性和跨越性的統一。前進性和順序性。五種社會形態依次演進的基本趨勢。其歷史過程是一個揚棄的過程。但是,不否認曲折和跨越。新社會制度取代舊的制度,有時並不從舊社會制度發展較為充分的典型國家開始。更容易在舊制度發展不完善的地方突破。體現為曲折性,提供了跨越的時機和條件 。也有時出現反覆甚至倒退。

社會主義是人類歷史迄今最進步的社會形態。有跨越性,合乎規律。它走向成熟,最後勝利。必然經過曲折複雜的鬥爭和長期發展。也可能有些重大挫折甚至倒退。但是,歷史的車輪總趨勢是前進不變的。它呈現的挫折,必然以巨大的進步作為補償。

 

3-5分析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規律。

經濟基礎是上層建築產生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 是上層建築得以確立其統治地位並獲得鞏固和發展不可或缺的政治思想條件。B第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C.第三,經濟基礎的變更必然引起上層建築的變革,並決定其變革方向。

上層建築為服務於經濟基礎並鞏固經濟基礎,確立或維護其在社會中的地位。因此,當它適應經濟基礎並適合當時的生產力狀況時,就推動社會發展的進步力量;當它為落後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它就成為阻礙社會發展的消極力量。

3-6分析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互作用的矛盾運動。

第一,同一性質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條件下,上層建築中的不完善部分,沒有反映社會的經濟基礎,會發生矛盾對抗。

第二,不同性質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關係 中,矛盾更復雜。主要表現為:佔有統治地位的經濟基礎同舊的上層建築的殘餘,未來上層建築的萌芽之間的矛盾,新舊上層建築之間、新舊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

第四,  當社會形態處於上升階段時,上層建築對於經濟基礎一般是應用的,當一種社會關係處於沒落時期,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變革的客觀要求是不適應的,其矛盾變為對抗性的,全域性性的矛盾。

3-7解釋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並分析其意義。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反映,它反作用於社會存在。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通過指導人們的社會實踐實現,社會意識作用的程度及範圍大小和時間長短,同它實際掌握群眾的深度和廣度聯絡在一起。

分析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幾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社會存在是社會意識的客觀內容和來源。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主觀反映。社會意識根源於社會存在. 同時,社會意識是對以實踐為基礎的不斷變化的現實世界的反映。第二,社會意識是人類進行社會物質交往的產物。第三,社會意識是具體的,也是歷史的。

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分析:第一,它與社會存不完全同步。具有不平衡性。第二,它內部各類形式之間相互影響,有歷史性和繼承性。第三,它具有能動性,具有反作用。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辯證關係原理及其意義:意義:理論意義:第一,二者關係的正確認識。解決了歷史觀的基本問題。第二,歷史觀的變革創新,宣告唯心史觀的破產。第三,揭示了人類社會的規律。實踐意義:多方面的意義。從文化角度看,先進文化是有效解決社會矛盾的精神武器。文化對社會發展作用體現在:一是,提供思想保證。二是提供精神動力。三是凝聚社會力量。四是提供智力支援。

8.解釋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並分析其意義。

社會生產中,生產力是物質內容,生產關係是生產的社會形式,二者有機結合構成社會生產方式。

   (1)二者的辯證關係:

一方面,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第一,產生力狀況決定生產關係性質,是生產關係形成的客觀前提和物質基礎。第二,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係的變化,當生產關係不能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時,就要變革舊的生產關係,建立新的生產關係,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另一方面,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能動反作用。第一,它適應生產力時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推動作用。第二,它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時,就會阻礙生產力發展。

歸根到底,生產關係反作用還是生產力決定的。反作用的性質也取決於它是否適合生產力的發展。

 

(2)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規律。(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是一個過程,表現為二者的矛盾運動。這種矛盾運動中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絡,就是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這是社會形態發展的普遍規律。

(3)生產關係一定適合生產力狀況規律的具體內容和意義。

如前所述,上面二個方面及其辯證關係說明了二者相互作用的方面。

這個規律的過程: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總是從基本適合到基本不適合,再到新的基礎上的基本適合。與此相適用,生產關係 總是從相對穩定到新舊更替,再到相對穩定。

  關於生產關係一定適合生產力狀況規律的意義:

理論意義:在人類思想史上,徹底否定了道德說教作為評判歷史的功過是非的思想體系,第一次科學確立了生產力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最高標淮,並且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規律作為判斷時代變革的客觀依據。

現實意義:這個規律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制定路線、方針和政策的重要依據。

 第四章    

4 FOR STUDENTS 第四章  主要問題

一、選擇題:

 

401商品經濟產生的條件: A社會分工,B產生資料屬於不同所有者。

402商品是用來交換的,能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勞動產品。它具有:A 使用價值,B 價值。這是商品的基本屬性或因素。商品都是二者的統一體

403商品價值的形式及演進: A.簡單的偶然的形式,B.總和的擴大的形式 ,C.一般的等價物形式,D.貨幣形式

404 貨幣的職能形式:貨幣是長期交換過程中形成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是商品交換的媒介。貨幣的職能:A 價值尺度,B流通手段,C貯藏手段和支付手段,D世界貨幣

405商品生產者勞動的兩重性:

A私人勞動:生產資料私有制決定的私人勞動。

B社會勞動:社會分工決定的社會性質的勞動。

406 奴隸社會第一次出現了 A.城市和鄉村的分離 B.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離。生產力發展結果。,奴隸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日益尖銳化,奴隸制的瓦解

407原始社會瓦解並被取代的主要原因是: A 社會大分工,生產力發展;B氏族之間的剩餘產品交換,交換產品的私人佔有,推動公有制被私有制取代。

408 封建社會滅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經濟的基礎性,生活分散,規模狹小; B生產技術長期處於落後停滯狀態,生產力發展慢。C資本主義僱傭關係的出現 D 階級鬥爭的推動作用。

409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的主要原因: A.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 B.農村自然經濟和城市行會組織的瓦解。

410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建立的早期途徑是:A從小商品經濟中分化出來 B從商人和高利貸者轉化而來。

411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確立的主要標誌是:A.政治上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用資產階級政權取代封建地主階級政權。B.地主和農民矛盾加劇,農民戰爭動搖地主統治,新興資產階級利用農民和其他社會力量,通過暴力手段,展開奪取權利鬥爭。C.英法工業革命,機器大工業取代工廠手工業,生產力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取得支配地位。

412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途徑: A. 暴力手段剝奪農民的土地,B. 暴力手段掠奪貨幣財富

413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是私有制和僱傭勞動。其前提是:勞動力成為商品。

414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形成的標誌:勞動力成為商品。勞動力是指人的勞動能力,人的腦力和體力的總和。勞動力的使用即勞動。勞動力成為商品,標誌著簡單的商品經濟發展到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階段。

415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基本條件:A. 勞動者是自由人,可以出賣自己的勞動力。B.勞動者沒有實現自己勞動力的生產資料,沒有其他商品出賣。

416勞動力商品的特點是:A它是特殊商品,其價值和使用價值不同於一般商品。B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價值的源泉,C其消費過程創造新的價值,這個價值超過了其勞動力本身的價值

417貨幣轉化為資本的條件: A即用貨幣購買的勞動力商品帶來的剩餘價值。勞動本身不是商品,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家購買的是僱傭工人的勞動力,而不是其勞動,勞動是勞動力的使用價值。

418剩餘價值生產過程的兩重性:A 勞動過程和 B價值增值過程的統一。

419資本在剩餘價值生產過程中採取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兩種基本形態。根據其在生產剩餘價值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劃分為A不變資本和B可變資本

420資本家剝削的方法很多。基本有:

   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必勞動時間不變,延長工作日的長度和提高勞動強度而生產剩餘價值。

  相對剩餘價值生產:  工作日長度不變,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對延長剩餘勞動時間。

421資本積累的規模取決於A剝削程度、B生產率高低、C所用資本和D所費資本的差額以及資本家墊付資本的大小。資本積累的源泉是剩餘價值,是社會兩極分化的原因,也是失業現象的根源。隨著資本積累而生產的失業,是資本追逐剩餘價值引起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導致的。

422資本有機構成: A由資本的技術構成決定,B並反映技術構成變化 的資本價值構成,叫做資本的有機構成。通常C:V 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比率

423  資本運動三個階段: A第一,購買階段。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購買。B第二,生產階段: 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按比例組合生產過程。C第三,售賣階段: 商品資本向貨幣資本轉化。

424 資本運動過程中資本的三種職能: 資本在生產和銷售的各階段執行不同的職能: A第一,貨幣資本職能,B第二,生產資本職能,C第三,商品資本職能。

424資本迴圈過程中,產業資本的運動,必做具備兩個條件: A產業資本的三種職能形式必做在空間上並存,B在時間上繼起。產業資本的迴圈是流通過程和生產過程 的統一,是三種資本迴圈的統一。

425周而復始,不斷反覆著的資本迴圈。資本是在運動中增值的,它必須不斷地周而復始地迴圈,才能不斷帶來剩餘價值。資本迴圈的影響因素:A一是,週轉時間,B二是,資本構成,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構成。為獲得更多剩餘價值,就要加快週轉,縮短週轉時間,加快流動資本速度。

426社會總資本再生產流通。社會總產品就是社會一定時期(通常一年)所生產的全部物質資料的總和。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A社會總產品的實現。B總產品的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

427社會總產品的價值形態:A.社會總價值。產品中的生產資料的轉移價值(c),B.凝結在產品中的由工人必在勞動時間他都的價值(v), C.凝結在產品中的由工人在剩餘勞動時間裡創造的價值(m)

428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 A工人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資本家購買工人勞動力是以貨幣工資的形式支付,表現為勞動的價格或工人全部報酬。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的界限,掩蓋了剝削關係.

429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之間的矛盾。是生產力和生關關係之間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具體體現。

430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週期性。由於資本主義矛盾的階段性和再生產的週期性,經濟危機的週期性包含四階段:A 危機,B蕭條,C復甦,C高漲。危機是基本階段。危機是必然的階段,再生產不一定經歷四個階段。沒有危機,就不存在再生產的週期性。

 

抽象的一般可能性。由貨幣做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生產無限擴大,勞動人民支付力縮小。單個企業有組織,整個社會無政府。

二、簡答題

4-1 解釋價值規律的概念,並概述其作用。

價值規律概念解釋及內容: 定義。是商品生產和交換的基本規律。存在於商品經濟的全過程,它既支配商品生產,又支配商品流通。

主要內容。其客觀要求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 其表現形式: 商品的價格圍繞商品的價值自發的波動。

價值規律的作用: 積極作用。A自發地,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各生產部門之間的分配比例。B自發地,刺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C 自發的,調節社會收入的分配。

   消極作用:A 自發調節和滯後性導致 社會資源浪費。B 導致壟斷,阻礙技術進步,C 導致兩極分化。

4-2解釋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並分析其作用和原因。

   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伴隨商品經濟發展過程的始終,決定商品經濟各種內在矛盾及其發展趨勢。原因: 第一,此矛盾決定 商品經濟的本質及發展過程;第二,此矛盾是其它矛盾的基礎;第三,此矛盾決定著商品生產者的命運。

如何全面認識和理解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

第一,    全面科學把握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概念和內容。其核心內容: 闡明商品的二因素和勞動二重性及相互關係,價值的質和量的規定性及變化規律,價值形式和發展的貨幣起源,商品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規律作用,等等。

第二,    全面深刻把握其理論和實踐意義 :第一,它揚棄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觀點,為剩餘價值理論奠定了基礎。第二,它揭示了私有制條件下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為從物與物的關係 背後揭示人與人的關係提供了理論依據。第三,它揭示了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對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指導意義。

第三,    深刻理解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當代意義:第一, 價值與勞動的關係。演化創造價值的勞動的認識,對生產性勞動作出新的界定。第二,深化科技人員,經營管理人員的社會生產價值的創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認識。第三,深化對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關係的認識

第四,    運用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如, 稀缺性的價值, 虛擬經濟的價值,貨幣的價值,股本的價值,財富與價值,等問題的分析理解。

4-3根據剩餘價值理論的相關計算題。

資本在剩餘價值生產過程中採取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兩種基本形態。根據其在生產剩餘價值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劃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不變資本。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只改變其物質形態,而其價值量不變,不能增值c。

可變資本。用來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生產過程中,工人能夠創造新的價值,發生價值增值。

剩餘價值是由可變資本僱傭勞動者創造的。僱傭勞動是剩餘價值的生產唯一源泉。

 剝削程度: m’=m/v 剩餘價值率,剩餘價值,可變資本。

   還可以用剩餘勞動時間與必要勞動時間的比率。或剩餘勞動和必要勞動的比率。

前面公式以物化勞動的形式表示資本家的剝削程度,後一公式是以活勞動的形式表示剝削程度。

   利率和利率率:P’=m/c+v

4-4 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的剩餘價值和利潤。

 第一,利潤是剩餘價值觀念上作為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或增加額,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掩蓋了剩餘價值和可變資本的關係 。第二,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是獲得利潤。不同部門的資本家集團按照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原則,瓜分剩餘價值。第三,在利潤的平均化過程中,形成社會的平均利潤率。按照平均利潤率來計算和獲得的利潤,稱為平均利潤。平均利潤是剩餘價值總量與社會總資本的比率。

  利潤轉化 為平均利潤。這是剩餘價值規律和競爭規律 作用的必然結果。體現不同部門的資本家集團要求按照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原則獲取剩餘價值。

  利潤轉化 為平均利潤,價值也就轉化為生產價格。生產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轉化形式,是生產成本和平均利潤之和。

4-5 簡要說明剩餘價值理論的意義

第一,            揭露了資本主義剝削的本質,闡明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鬥爭的經濟根源,指出無產階級革命的必然性。

第二,            剩餘價值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基石,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揭示資本主義制度剝削本質的銳利武器。由於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的發現,社會主義由空想變成現實。

4-6     分析資本主義國家的職能。

資本主義國家職能: 根本內容是服務於制度和資產階級利益,包括對內和對外二個方面。對內政治統治和社會管理,對外進行國際交往維護國家安全。

 國家的對內職能:政治統治。運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機構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國家機器,對被統治階級進行壓迫,控制使社會生活保持在統治階級的秩序之內。把握國家政權,對人民實行專政。政治制度的制定,權力的運用反映了統治者的意志。國家作為上層建築保護經濟基礎。 社會管理或公共治理。國家利用各處資源,郵政,鐵路,水利,文化教育,衛生保健,社會福利等進行管理。公共職能服務於政治職能。

國家對外職能:國際交往,維護國家安全。調整交往關係,矛盾衝突,軍事戰爭。主權完整,抵禦侵略,維護既得利益,獲得新利益。服務於政治職能。

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 是資產階級統治的工具。是資產階級利益的集中體現。有歷史進步性,如,一些要求,經濟上自由競爭,等價交換,政治上,自由民主平等人權,這些比封建國家進步。但是,沒有改變剝削階級對人民統治和壓迫工具的性質,沒有消除人民政治生活和實際上的不自由,不民主,不平等,損害人權。它只是新的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形式。

4-7     解釋和分析資本主義憲法建立的原則。

憲法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內容。憲法是法律制度的核心,是建設法制和實行法治的基礎。憲法規定了國家的社會經濟政治制度,規定和國家權利機構和執行原則,規定了公民權利與義務。憲法建立的原則: 第一,私有原則。是法律體系的支柱,私有財產不中侵犯,是最強烈保障的權利。列寧說:“以前所有一切憲法,以至最民主的共國憲法的精神和基本內容都歸結在所有制這一點上。”第二,主權在民原則。這個原則要求選民每隔數年,進行一次議會,總統選舉或公民投票,決定國家的統治和管理。但是,這個主權形式並沒有改變國家的實際權力直接或間接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的狀況。馬克思恩格斯說:“現代 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委員會罷了” 第三,分權制衡原則。強調立法,行政,司法是三種不同的相互制約的政治活動方式,必須由不同的人組成的機關分別行使其職能。美國憲法是對分權制衡原則表述最為典型的國家。第四,人權原則。強調自由的和自主的個人具有不可侵犯的基本權利。但是,這種強調其實只是政治權利,忽視或不承認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4-8分析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本質和歷史侷限性。

   它在本質上是資產階級壓迫及社會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為資產階級專政服務的,它的階級和歷史侷限性表現在:

第一,資本主義民主是金錢操縱的民主,實際上是資產階級精英統治下的民主。民主是具體的相對的而不是抽象的絕對的。民主的本質內容和形式,由特定的社會制度決定,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而發展。其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之上,為資產階級服務,選擇常常被金錢媒體黑惡勢力財團等控制。參選者支付鉅額經費,普通公民根本沒法支付,有有錢人的遊